穿书七零:尤物知青被糙汉缠上了 第148节
这下两个小家伙不干了。‘刚学会走,还走不稳的两个小家伙,手里还拿着秦征给他们锯的小木头快,就往舅舅那边走。
到了舅舅身边的时候,一人伸着一只小手用手里的木头砸舅舅。
舅舅被他们两个举动逗笑了,弯腰一把将两小只都抱在怀里:“小娃娃还想给你们奶奶报仇呢,小男子汉 干得不错!”
两个小家伙特别会审时度势。
刚刚还气势汹汹的想要打舅舅,这会被舅舅强势的抱在怀里不能动弹就收起了刚刚那个劲头了。
眼巴巴的窝在舅舅怀中不敢说话,只是用眼神跟秦征求助。
舅舅还正感叹他们的乖觉,一低头看见他们两个可怜巴巴跟秦征求助的样子简直就要被笑死了。
忙不迭的放他们两个下来。
果然一被放下来,这两个小家伙立刻扑到了秦征的怀里,大概是这个时候他们觉得只有秦征才能保护他们两个。
几个人都被他们两个逗得哈哈哈大笑。
唐宛连忙去屋里倒了点热水。
这大冬天的舅舅骑着自行车过来,眼睫毛都挂上白霜了。
而且现在才中午,舅舅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出发了。
唐宛的一杯热水也让舅舅恢复暖和了不少。
“刚刚还未进门就听见你们说什么舅舅,怎么了这是?”舅舅这会想起来刚进门的时候秦征的话了。
“打算做个桌子,学艺不精。”秦征难得有了一点不好意思
确实是他在舅舅家的时候没有学好这一项手艺。
“我来看看。”现在的人干活都实在,舅舅更是风风火火的性子,说要看看,直接上手就开始做了。
秦征跟东子倒是都沦为打下手的了。
有了舅舅的帮忙,这个桌子做的就快朵了。
基本上白奶奶这边刚做好午饭,那边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
直到白奶奶喊他们吃饭,这才停下手来。
因为下午还要干活,这会吃饭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喝酒。
刚吃完,就一会也不闲着的去做桌子了。‘秦征跟东子这一次都学的很认真。
木工在现在可是一个能够养家糊口的手艺,出门拜师都得收东西的。
现在有现成可以学习的机会,秦征跟东子这样的人是不会错过的。
两个小家伙在这期间跟着他们三个周围跑来跑去的,竟然也跟舅舅混熟了。
最起码不害怕了。
下午的时候罗英抱着暮暮也过来一起看。
唐宛也怕他们干活的时候小家伙跑来跑去的会被碰到。
就给他们弄了点吃的,哄到椅子上坐着。
加上暮暮一起,三小只就乖乖的坐着看着他们做桌子。
好在剩下的东西都好做,舅舅他们没有用多长时间就做了。
等到一个完整的桌子呈现在面前的时候,唐宛忍不住的鼓掌。
这做桌子的木料还是秦征专门从之前准备好的木料那挑的,加上人工亲手制作的,甚至连一颗钉子都没有用的实木桌子,在后世的时候不知道要卖多贵呢,现在就在这小院里还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被他们三个做出来了。
桌子做完之后当然不是结束,还要抛光打磨,保证没有毛刺。
不过这个工作就留给秦征来了。
晚上的时候白奶奶专门整治了一桌好酒好菜,让他们几个人尽兴的喝酒吃饭,放松一下。
舅舅还跟秦征商量着明天朝朝阳阳抓周的事情。
抓周的时候一般是要有长辈在身边的,到时候给小孩抓到的好彩头压礼。
想着这边只有白奶奶,舅舅才专门赶过来的。
不过除了这一件事情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舅舅这次来是跟秦征说做生意的事情,当然这些话是东子走后关上门之后舅舅才说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 恢复高考
秦征去黑市这件事情,一定是瞒不过舅舅的。
虽然舅舅住的这么远,但是对于秦征是做什么的,还是心知肚明的。
要不是因为舅母的身体,不忍心舅母再担惊受怕,舅舅说不定会跟秦征一样,是黑市的常客。
舅舅这次来就是找秦征说这件事情的。
南方有机会。
舅舅的话总结来说就大概是这个意思。
唐宛不做声的在一边听着,不禁感叹,不论什么时候就是有这种对形势相当敏感的人。
今年过年到唐父那的时候,在京市才能感受到一点点风向的转变。
但是舅舅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小山沟里,就有了这样的敏锐的发现,实在是让人没有想到的。
舅舅说的这件事情大概就是现在政策明显的看着有一点松动的额迹象,到时候南方是非常有市场的,因为那边沿海,很多东西起来的都比较早。
说实在的 ,这些东西在后世的很多人靠自己都想不明白。
秦征跟舅舅因为这件事情从天黑几乎说到半夜,半夜秦征回来睡觉的时候,唐宛早就已经带着朝朝阳阳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唐宛起来的时候,舅舅已经跟秦征一起准备着朝朝阳阳抓周用的东西。
唐宛都有些吃惊了,他们弄过来的东西甚至唐宛连见都没有见过,甚至还有一个小的金元宝。
好在他们家平时没有什么人过来,朝朝跟阳阳的抓周也不邀请其他人来,不然看见谁看见这东西都得被吓一跳的。
这边吧刚吃完早饭,白奶奶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到桌子边来,正好是昨天他们做好的桌子,打磨好了之后还在外面放着没有收进去。
上面被白奶奶用一个红布称着摆满了抓周用的东西。
白奶奶跟秦征一人抱了一个。
“一起放上去吧,看看他们选什么。”这个桌子做的足够大,能够让两个人都站上去。
两小只刚上去就兴奋极了,对着满大桌子的东西不知道拿哪一个。
不过很快两个小家伙就目标明确的往自己看中的东西而去。
朝朝动作很快的朝着摆着的金元宝过去,拿到手之后就要往嘴里放。
阳阳则是对着唐宛放那的书情有独钟,拿起来还在手中晃了晃。
白奶奶看着他们拿起来的东西,说了两句唐宛没有听懂的祝福词。
然后白奶奶才把其他的东西收拾起来,舅舅也像他说的那样,专门给了?s?两个小孩子压礼的钱。
抓周结束,舅舅就要回去了。
他家里离这远,就算是现在出发到家的时候也已经要天黑了。
白奶奶给舅舅准备了不少的东西让他带回去。
唐宛这个时候也没有忘记又给舅舅拿了两瓶灵泉水,就说是这次去京市的时候帮他们带回来的。
舅舅对唐宛的这个灵泉水感谢的很,有了这个东西,舅母现在身体好了很多,甚至看上去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舅舅跟秦征商量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办法视线,只能说是感受到了一点政策上面的松动,但是实际上一个小老百姓想要在现在的情况中做一点事情,是非常的困难的,时机还没有到。
不过舅舅临走前倒是对着秦征家墙上的玻璃渣自赞不绝口:“这个方法还是挺好的,省得到时候我出门不放心你舅母他们在家,回去我也弄一个。”
唐宛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想起来墙上的玻璃渣了,突然听到这个忽然有点想笑:“是啊,能防止外人进来。”
唐宛说话的时候看着秦征,就像是在夸奖他一样。
只是秦征抬头看了看那玻璃渣就像是会想到了什么,一句话也没敢接。
舅舅走了,但是留下了做好的桌子,唐宛的学习计划也就开始了。
白奶奶也听唐宛说了这件事情,甚至白奶奶都没有听完,在听唐宛学想要学习的时候,就坚定的支持唐宛,让她去学。
甚至还想主动包揽下来照顾两小只的任务,让他们不要去打扰唐宛学习。
还是唐宛主动的跟白奶奶说一天只要学习一两个小时就可以。
李青跟艳红姐她们也是一样的开始学习起来了。
艳红姐家,孙知青是跟她一起学习的。
两个人每天上工之后还能在一起学习。
而且珠珠被他们带的也很好。
而李青家里就不太一样了。
赵大壮当时也是家里情况不行,就上到了小学,现在让他学习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他支持李青的学习,甚至在李青想要学习的时候会主动 带着孩子出去,省得打扰李青。
下乡之后,他们这些知青也有很长的时间不接触学习了,现在猛然的捡起来自然是有很多不会的地方。
艳红姐跟孙知青还能相互讨论一下,李青就是留着问唐宛,就连罗英有时候有不知道的也是来找唐宛。
前期毕竟也只是一个将学习拾起来的过程,并不是说能学很多的东西。
而且毕竟现在没有明确的消息传出来,他们学习也不知道能不能确定的用上。
但是总归是心中有一个希望。
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经历了麦收又要到了收玉米的时候。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这个平平无奇的收玉米的季节,无数下乡之后扎根在农村的知青们听到了最好的一个能回城的消息。
到了舅舅身边的时候,一人伸着一只小手用手里的木头砸舅舅。
舅舅被他们两个举动逗笑了,弯腰一把将两小只都抱在怀里:“小娃娃还想给你们奶奶报仇呢,小男子汉 干得不错!”
两个小家伙特别会审时度势。
刚刚还气势汹汹的想要打舅舅,这会被舅舅强势的抱在怀里不能动弹就收起了刚刚那个劲头了。
眼巴巴的窝在舅舅怀中不敢说话,只是用眼神跟秦征求助。
舅舅还正感叹他们的乖觉,一低头看见他们两个可怜巴巴跟秦征求助的样子简直就要被笑死了。
忙不迭的放他们两个下来。
果然一被放下来,这两个小家伙立刻扑到了秦征的怀里,大概是这个时候他们觉得只有秦征才能保护他们两个。
几个人都被他们两个逗得哈哈哈大笑。
唐宛连忙去屋里倒了点热水。
这大冬天的舅舅骑着自行车过来,眼睫毛都挂上白霜了。
而且现在才中午,舅舅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出发了。
唐宛的一杯热水也让舅舅恢复暖和了不少。
“刚刚还未进门就听见你们说什么舅舅,怎么了这是?”舅舅这会想起来刚进门的时候秦征的话了。
“打算做个桌子,学艺不精。”秦征难得有了一点不好意思
确实是他在舅舅家的时候没有学好这一项手艺。
“我来看看。”现在的人干活都实在,舅舅更是风风火火的性子,说要看看,直接上手就开始做了。
秦征跟东子倒是都沦为打下手的了。
有了舅舅的帮忙,这个桌子做的就快朵了。
基本上白奶奶这边刚做好午饭,那边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
直到白奶奶喊他们吃饭,这才停下手来。
因为下午还要干活,这会吃饭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喝酒。
刚吃完,就一会也不闲着的去做桌子了。‘秦征跟东子这一次都学的很认真。
木工在现在可是一个能够养家糊口的手艺,出门拜师都得收东西的。
现在有现成可以学习的机会,秦征跟东子这样的人是不会错过的。
两个小家伙在这期间跟着他们三个周围跑来跑去的,竟然也跟舅舅混熟了。
最起码不害怕了。
下午的时候罗英抱着暮暮也过来一起看。
唐宛也怕他们干活的时候小家伙跑来跑去的会被碰到。
就给他们弄了点吃的,哄到椅子上坐着。
加上暮暮一起,三小只就乖乖的坐着看着他们做桌子。
好在剩下的东西都好做,舅舅他们没有用多长时间就做了。
等到一个完整的桌子呈现在面前的时候,唐宛忍不住的鼓掌。
这做桌子的木料还是秦征专门从之前准备好的木料那挑的,加上人工亲手制作的,甚至连一颗钉子都没有用的实木桌子,在后世的时候不知道要卖多贵呢,现在就在这小院里还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被他们三个做出来了。
桌子做完之后当然不是结束,还要抛光打磨,保证没有毛刺。
不过这个工作就留给秦征来了。
晚上的时候白奶奶专门整治了一桌好酒好菜,让他们几个人尽兴的喝酒吃饭,放松一下。
舅舅还跟秦征商量着明天朝朝阳阳抓周的事情。
抓周的时候一般是要有长辈在身边的,到时候给小孩抓到的好彩头压礼。
想着这边只有白奶奶,舅舅才专门赶过来的。
不过除了这一件事情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舅舅这次来是跟秦征说做生意的事情,当然这些话是东子走后关上门之后舅舅才说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 恢复高考
秦征去黑市这件事情,一定是瞒不过舅舅的。
虽然舅舅住的这么远,但是对于秦征是做什么的,还是心知肚明的。
要不是因为舅母的身体,不忍心舅母再担惊受怕,舅舅说不定会跟秦征一样,是黑市的常客。
舅舅这次来就是找秦征说这件事情的。
南方有机会。
舅舅的话总结来说就大概是这个意思。
唐宛不做声的在一边听着,不禁感叹,不论什么时候就是有这种对形势相当敏感的人。
今年过年到唐父那的时候,在京市才能感受到一点点风向的转变。
但是舅舅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小山沟里,就有了这样的敏锐的发现,实在是让人没有想到的。
舅舅说的这件事情大概就是现在政策明显的看着有一点松动的额迹象,到时候南方是非常有市场的,因为那边沿海,很多东西起来的都比较早。
说实在的 ,这些东西在后世的很多人靠自己都想不明白。
秦征跟舅舅因为这件事情从天黑几乎说到半夜,半夜秦征回来睡觉的时候,唐宛早就已经带着朝朝阳阳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唐宛起来的时候,舅舅已经跟秦征一起准备着朝朝阳阳抓周用的东西。
唐宛都有些吃惊了,他们弄过来的东西甚至唐宛连见都没有见过,甚至还有一个小的金元宝。
好在他们家平时没有什么人过来,朝朝跟阳阳的抓周也不邀请其他人来,不然看见谁看见这东西都得被吓一跳的。
这边吧刚吃完早饭,白奶奶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到桌子边来,正好是昨天他们做好的桌子,打磨好了之后还在外面放着没有收进去。
上面被白奶奶用一个红布称着摆满了抓周用的东西。
白奶奶跟秦征一人抱了一个。
“一起放上去吧,看看他们选什么。”这个桌子做的足够大,能够让两个人都站上去。
两小只刚上去就兴奋极了,对着满大桌子的东西不知道拿哪一个。
不过很快两个小家伙就目标明确的往自己看中的东西而去。
朝朝动作很快的朝着摆着的金元宝过去,拿到手之后就要往嘴里放。
阳阳则是对着唐宛放那的书情有独钟,拿起来还在手中晃了晃。
白奶奶看着他们拿起来的东西,说了两句唐宛没有听懂的祝福词。
然后白奶奶才把其他的东西收拾起来,舅舅也像他说的那样,专门给了?s?两个小孩子压礼的钱。
抓周结束,舅舅就要回去了。
他家里离这远,就算是现在出发到家的时候也已经要天黑了。
白奶奶给舅舅准备了不少的东西让他带回去。
唐宛这个时候也没有忘记又给舅舅拿了两瓶灵泉水,就说是这次去京市的时候帮他们带回来的。
舅舅对唐宛的这个灵泉水感谢的很,有了这个东西,舅母现在身体好了很多,甚至看上去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舅舅跟秦征商量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办法视线,只能说是感受到了一点政策上面的松动,但是实际上一个小老百姓想要在现在的情况中做一点事情,是非常的困难的,时机还没有到。
不过舅舅临走前倒是对着秦征家墙上的玻璃渣自赞不绝口:“这个方法还是挺好的,省得到时候我出门不放心你舅母他们在家,回去我也弄一个。”
唐宛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想起来墙上的玻璃渣了,突然听到这个忽然有点想笑:“是啊,能防止外人进来。”
唐宛说话的时候看着秦征,就像是在夸奖他一样。
只是秦征抬头看了看那玻璃渣就像是会想到了什么,一句话也没敢接。
舅舅走了,但是留下了做好的桌子,唐宛的学习计划也就开始了。
白奶奶也听唐宛说了这件事情,甚至白奶奶都没有听完,在听唐宛学想要学习的时候,就坚定的支持唐宛,让她去学。
甚至还想主动包揽下来照顾两小只的任务,让他们不要去打扰唐宛学习。
还是唐宛主动的跟白奶奶说一天只要学习一两个小时就可以。
李青跟艳红姐她们也是一样的开始学习起来了。
艳红姐家,孙知青是跟她一起学习的。
两个人每天上工之后还能在一起学习。
而且珠珠被他们带的也很好。
而李青家里就不太一样了。
赵大壮当时也是家里情况不行,就上到了小学,现在让他学习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他支持李青的学习,甚至在李青想要学习的时候会主动 带着孩子出去,省得打扰李青。
下乡之后,他们这些知青也有很长的时间不接触学习了,现在猛然的捡起来自然是有很多不会的地方。
艳红姐跟孙知青还能相互讨论一下,李青就是留着问唐宛,就连罗英有时候有不知道的也是来找唐宛。
前期毕竟也只是一个将学习拾起来的过程,并不是说能学很多的东西。
而且毕竟现在没有明确的消息传出来,他们学习也不知道能不能确定的用上。
但是总归是心中有一个希望。
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经历了麦收又要到了收玉米的时候。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这个平平无奇的收玉米的季节,无数下乡之后扎根在农村的知青们听到了最好的一个能回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