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知下了多久,庭下已经积水。
魏闲一身麻布孝衣,跪在堂前,安静无声。桌子上摆着牌位,因着空气潮湿,柱香不愿意着,点着了也只委屈的冒了一会烟,然后暗暗熄了。
这对于极度重视丧葬文化的闵庄,着实不是一个好征兆。老人言,寻香入地,引灯入魂。香点不着,就是魏峥的灵魂找不到家,只能在外面做孤魂,永远飘荡。
魏闲执拗,成日不闭眼,盯着一排的香。熬着不许香柱有熄灭的趋势。
阿峥要回家。
雨连着天,不好点灯,这场丧事耽搁好几天。架不住魏母的闹,魂不入灯,她怎么能安心。闵庄终究还是领着长队,浩浩汤汤,在后山一排排的纸灯笼中挂上了属于魏峥的灯笼。
那夜风刮的格外大,雨点更是不要命的往下砸。队伍将散不散,铜鼓敲的震天响,只有魏闲紧抱着手里的白灯笼,眼睛盯着前面那些早不知谁是谁的纸灯笼们。
灯下的雨更加凄厉,仪式有条不紊。伴着人群里谁的哭声,魏闲将手里的灯笼,小心再小心,平稳的托着,踮脚够上去。冷风中收回手,他的弟弟魏峥就此真的消失在他生命里。
连了几日的雨停了。
那是闵庄最后一场雨。
魏闲从那沉寂了一段时间,像被人抽了气,没了灵魂的躯壳。时间并不久,魏闲重新拿起纸笔,每天上学放学,丢弃了孩子王的帽子,转而经常去小象镇卫生所报道。魏妈自己正沉浸于丧子之痛,对于另一个儿子的变化,捕捉的并不及时。
闵庄对于此又是如何说的呢。
惩罚。
魏峥平日的天才和早慧此时都成了罪孽的缘由,那些被他钻研的泛黄卷边的书都被村长带人一把火烧了。
火光下是魏妈窒息的哭声,还有魏闲愈加冷静的眉眼。
魏闲书包里就藏着一本,上面还有他亲自拿笔给魏峥做的标注,字迹歪歪扭扭,黑蚂蚁似的。想到这他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好好练字了,起码给阿峥的书上写的字该好看一点。
除了那个琥珀色的石头,这是仅剩的阿峥留给他的东西了。
转身离去,背影何其坚定,又孤单。
卫生所的姓吴的大夫告诉魏闲,阿峥是被人吸走了生命。不是怪病,不是惩罚。
手里的书一页一页被风吹起,哗啦哗啦,上面透着一圈圈的泪痕,早干了。又是一年春。魏闲脸上已经不见阴郁,眉眼又是爱笑的样子。
书被风一秒翻尽,背面尾端一行小字:天卢山无量观修道学院编。
魏母看着正收拾行李的魏闲,欲言又止。眼见着魏闲将那阿峥留的一本书和一个石头也装进包里,忍不住唤了声,“阿闲...”
魏闲顿了下,接着手里的动作。
魏闲不是一开始就坚定要去修道的心,他只是想跟着那个会巫术的吴姓大夫学一点皮毛,够他招魂就行了。电视里不都那么演,冤者魂不离去,等待着人间判官解冤。
魏峥趟在他怀里的时候,个头还不大,那几天刚刚喜欢上吃腌菜,魏闲还说要给他量身高,好像长高了。魏妈给他缝了一个书包,和魏闲一个样式的,明明再等几天,阿峥就能和他一起上学......
那时魏峥笑的多开心。
那可是他弟弟啊。
那么乖巧,可爱的,还没来得及长大的他的弟弟。
他怎么能任他枉死在闵庄那么冷的雨里,他要找到真相,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妈,我得去”魏闲说。
魏妈眼眶红了,隐忍不发,“阿闲,村长说......”
后面的话被她咽下,说不出。
“闵庄不许人外出的,我要是去外地上学会遭报应”魏闲拉上编织袋的拉锁,回过头,“妈,我认了。”
魏闲笑了,酒窝浮现的执拗。
阳光跳上摆动的窗户晃进屋里,光晕晃了她的眼,叫她分不清,站在她面前的是魏闲,还是魏峥。
魏闲背着行李包,踏上天卢山山门那道长长的石阶。
他的太师父,正是当年路过闵庄给了魏峥一堆书做指点的长者。太师父对于魏峥的遭遇像是并不意外,只是惋惜更多。将跟了自己数十年的桃木剑传给了魏闲。
而那把桃木剑,也在又几十年后传给了魏闲的大弟子谷垚。辗转机缘下又救下了他另一个徒弟郁雾。
当然,此为后话。
此时的魏闲背着桃木剑,在天卢山刻苦努力的钻研修道术,企图从那些更远古的道术里,找出能追踪他弟弟魏峥魂魄的踪迹。只是他已经晋升至散人榜七杰的位置,生离死别看得多,魂魄鬼怪也见的更多了,却迟迟找不到关于他弟弟的一丝半点消息。
那是一个叫元三里的地方,是个古城。人来这大多都是旅游的,本地的小镇居民反而少。假期旅游经济盛行,来的人更多。
魏闲和图衡挤着人的肩踵可算是进了茶馆。拣了门口的位置赶紧坐下了。
“快!小哥快给我们上壶茶,不对,不要茶,有什么凉的东西给我降降温”图衡摊到方桌上,招呼屋里也正忙乎招待客人的小跑堂,对着魏闲哀嚎:“这才初夏啊,怎么这么热?”
魏闲解了绑在腰上的长袖外套,拎着自己半袖衣领抖搂,试图降温。来元三里之前可没有这么热。
“估计是挤的,人太多”魏闲说,一边说一边用手扇了扇。
魏闲一身麻布孝衣,跪在堂前,安静无声。桌子上摆着牌位,因着空气潮湿,柱香不愿意着,点着了也只委屈的冒了一会烟,然后暗暗熄了。
这对于极度重视丧葬文化的闵庄,着实不是一个好征兆。老人言,寻香入地,引灯入魂。香点不着,就是魏峥的灵魂找不到家,只能在外面做孤魂,永远飘荡。
魏闲执拗,成日不闭眼,盯着一排的香。熬着不许香柱有熄灭的趋势。
阿峥要回家。
雨连着天,不好点灯,这场丧事耽搁好几天。架不住魏母的闹,魂不入灯,她怎么能安心。闵庄终究还是领着长队,浩浩汤汤,在后山一排排的纸灯笼中挂上了属于魏峥的灯笼。
那夜风刮的格外大,雨点更是不要命的往下砸。队伍将散不散,铜鼓敲的震天响,只有魏闲紧抱着手里的白灯笼,眼睛盯着前面那些早不知谁是谁的纸灯笼们。
灯下的雨更加凄厉,仪式有条不紊。伴着人群里谁的哭声,魏闲将手里的灯笼,小心再小心,平稳的托着,踮脚够上去。冷风中收回手,他的弟弟魏峥就此真的消失在他生命里。
连了几日的雨停了。
那是闵庄最后一场雨。
魏闲从那沉寂了一段时间,像被人抽了气,没了灵魂的躯壳。时间并不久,魏闲重新拿起纸笔,每天上学放学,丢弃了孩子王的帽子,转而经常去小象镇卫生所报道。魏妈自己正沉浸于丧子之痛,对于另一个儿子的变化,捕捉的并不及时。
闵庄对于此又是如何说的呢。
惩罚。
魏峥平日的天才和早慧此时都成了罪孽的缘由,那些被他钻研的泛黄卷边的书都被村长带人一把火烧了。
火光下是魏妈窒息的哭声,还有魏闲愈加冷静的眉眼。
魏闲书包里就藏着一本,上面还有他亲自拿笔给魏峥做的标注,字迹歪歪扭扭,黑蚂蚁似的。想到这他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好好练字了,起码给阿峥的书上写的字该好看一点。
除了那个琥珀色的石头,这是仅剩的阿峥留给他的东西了。
转身离去,背影何其坚定,又孤单。
卫生所的姓吴的大夫告诉魏闲,阿峥是被人吸走了生命。不是怪病,不是惩罚。
手里的书一页一页被风吹起,哗啦哗啦,上面透着一圈圈的泪痕,早干了。又是一年春。魏闲脸上已经不见阴郁,眉眼又是爱笑的样子。
书被风一秒翻尽,背面尾端一行小字:天卢山无量观修道学院编。
魏母看着正收拾行李的魏闲,欲言又止。眼见着魏闲将那阿峥留的一本书和一个石头也装进包里,忍不住唤了声,“阿闲...”
魏闲顿了下,接着手里的动作。
魏闲不是一开始就坚定要去修道的心,他只是想跟着那个会巫术的吴姓大夫学一点皮毛,够他招魂就行了。电视里不都那么演,冤者魂不离去,等待着人间判官解冤。
魏峥趟在他怀里的时候,个头还不大,那几天刚刚喜欢上吃腌菜,魏闲还说要给他量身高,好像长高了。魏妈给他缝了一个书包,和魏闲一个样式的,明明再等几天,阿峥就能和他一起上学......
那时魏峥笑的多开心。
那可是他弟弟啊。
那么乖巧,可爱的,还没来得及长大的他的弟弟。
他怎么能任他枉死在闵庄那么冷的雨里,他要找到真相,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妈,我得去”魏闲说。
魏妈眼眶红了,隐忍不发,“阿闲,村长说......”
后面的话被她咽下,说不出。
“闵庄不许人外出的,我要是去外地上学会遭报应”魏闲拉上编织袋的拉锁,回过头,“妈,我认了。”
魏闲笑了,酒窝浮现的执拗。
阳光跳上摆动的窗户晃进屋里,光晕晃了她的眼,叫她分不清,站在她面前的是魏闲,还是魏峥。
魏闲背着行李包,踏上天卢山山门那道长长的石阶。
他的太师父,正是当年路过闵庄给了魏峥一堆书做指点的长者。太师父对于魏峥的遭遇像是并不意外,只是惋惜更多。将跟了自己数十年的桃木剑传给了魏闲。
而那把桃木剑,也在又几十年后传给了魏闲的大弟子谷垚。辗转机缘下又救下了他另一个徒弟郁雾。
当然,此为后话。
此时的魏闲背着桃木剑,在天卢山刻苦努力的钻研修道术,企图从那些更远古的道术里,找出能追踪他弟弟魏峥魂魄的踪迹。只是他已经晋升至散人榜七杰的位置,生离死别看得多,魂魄鬼怪也见的更多了,却迟迟找不到关于他弟弟的一丝半点消息。
那是一个叫元三里的地方,是个古城。人来这大多都是旅游的,本地的小镇居民反而少。假期旅游经济盛行,来的人更多。
魏闲和图衡挤着人的肩踵可算是进了茶馆。拣了门口的位置赶紧坐下了。
“快!小哥快给我们上壶茶,不对,不要茶,有什么凉的东西给我降降温”图衡摊到方桌上,招呼屋里也正忙乎招待客人的小跑堂,对着魏闲哀嚎:“这才初夏啊,怎么这么热?”
魏闲解了绑在腰上的长袖外套,拎着自己半袖衣领抖搂,试图降温。来元三里之前可没有这么热。
“估计是挤的,人太多”魏闲说,一边说一边用手扇了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