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渝:“军中多男子,不方便你停留,这样罢,既然你已经逃出来了,我会让人寻觅一处民居,你先住下来,待我回京料理妥当,再让人接你过去,你看如何?”
胡维容:“让殿下费心了,妾听凭安排,不过妾带着侍女出来,人力有限,随身只能带着那一本札记,其余书籍仍藏于内宫,殿下若是接手魏宫,还请多加留意这批书籍。”
夏侯渝:“到时候我会派人入宫清点,你就跟着一并进去查看点收罢,有你在,想必不会有所遗漏。”
胡维容不想跟魏临打照面,自然也不愿意回去,没想到这句话说出口,却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她只能苦笑:“谨遵殿下命。”
……
十月初十,魏临开城率军民出迎,上交玉玺,奉齐帝为主,自此,魏国归顺。
史书上兴许寥寥数句便能带过,但在当时来说,却远远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清点魏宫财物。这些财物都是要分批运回齐国去的,加上后来魏临献的那一批,这些东西为数不小,但是齐国大军千里迢迢跟着过来征战,打下魏国,将士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军中难免会有见了财物眼红的,如果等到回去之后再封赏,有些人按捺不住,或者觉得自己官职太低得到不多的,就会直接在潭京里抢夺,对那些达官贵人甚至平民百姓下手,这又牵涉到军纪的问题,也会影响民心治安。
所以夏侯渝就做主先拿出一部分金银,让鲁巍分给底下的将士们,以此犒劳他们的战功,再写奏疏上报齐君,又严令他们不得在城中劫掠,其中有一两个违反军纪的,当时就被鲁巍斩于军前了。杀鸡儆猴,其余人也就跟着老实下来。
其次还有魏国宗室、宫婢的安置问题。魏临和魏国宗室必然是要被送去齐国的,哪怕被当成吉祥物摆设供起来,齐国也不可能允许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于是鲁巍那边需要分出兵力护送他们去上京,其中像将乐王府老王妃和灵寿郡主魏初,万春公主等,这些人俱是女眷,于大局关系不大,与顾香生也素有旧交的,夏侯渝便没将她们列入名单中,反让她们留下来,继续在原处居住,又派了士兵保护,避免她们受到骚扰。
至于那些魏宫里的内侍奴婢,夏侯渝签了手令,给他们发放遣散费,一一遣散,少数像杨谷那样的近身侍从,则被允许跟着魏临赴齐。
这些事情梳理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譬如清点魏宫财物一项,没有一月两月,必然是做不完的,魏国宗室也不可能一口气就送过去,还得分批护送。
如此这般,待忙到来年一月时,鲁巍就发现肃王日复一日逐渐焦躁起来,整个人由里到外透着一股焦灼,也并非待人处事变得暴躁,但鲁巍与他相处久了,自然有所感觉。
鲁巍不明原因,便寻了个机会私下问他:“殿下近来可是水土不服,身上不爽利?”
夏侯渝却道:“我少年时在魏国度过,如何会水土不服,倒是军中有些将士不适南方湿热,纷纷病倒,军中医师不够,还得从城中多寻几个大夫来看病才是。”
鲁巍心说你既然没有水土不服,那为什么浑身都焦躁不安,但这话有些交浅言深,却不太好说出口,他为人谨慎小心,这阵子虽然因为朝夕相处的缘故,两人熟稔了许多,不过鲁巍在没有充分了解这位肃王殿下的性情之前,绝不会胡乱说话。
但他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夏侯渝见状就笑道:“鲁将军有什么话不妨直说,难道我是很不好说话的人么?”
鲁巍暗暗松了口气,心说你没笑之前是挺吓人的,而且越发像陛下了。
“我见殿下近来有些抑郁寡欢,不知是否担心交接不利?若是如此的话,大可不必担心,魏国已降,余下琐事不足为虑,军中士兵我也下令严加约束,断不至于发生像之前那样滋扰百姓的事情了。”
夏侯渝叹道:“亦秀误会了,你带兵素来军纪严明,众所周知,些许害群之马不足以说明什么,我之所以神思不属,非因这里,乃是另有缘故。”
鲁巍今年不到四十,并非世家出身,而是通过武举当上武将,后来被皇帝破格提拔,又靠着实打实的战功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可以说是寒门子弟出类拔萃的典型范例,他也感念皇帝的知遇之恩,其忠心自然毋庸置疑。
这些人心里也是有一把杆秤的,诸皇子之中,他们自然更愿意亲近知兵而且善战的皇子,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景王夏侯淳和肃王夏侯渝。
景王脾气暴躁,难以捉摸,正常人都不爱与他共事,肃王性情温和讲理,也愿意礼贤下士,难得的是自己又亲身上过战场,立过柴州的战功,所以像鲁巍,虽然与夏侯渝过往交情不深,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也暗暗点头,觉得陛下若是属意这位殿下,将来说不定还能出位唐太宗。
可以说,齐君这些年在提拔寒门子弟的事情上卓有成效,军中虽然也有钟锐贺玉台那样世家出身的武将,但像鲁巍这种也不在少数,再过数年,他们将会成为军队的中坚力量,这些人也很明白,他们能有今日,全得天子所赐,是以世家会为了家族利益而在政治上有所倾向,他们却只会效忠于皇帝一人,这次齐君让夏侯渝过来接手归降事宜,未尝不是存着让他多与武将多接触的念头。
国虽安,忘战必危,这次魏国打下来,很多人势必会心生骄逸之心,觉得天下莫有与之匹敌,开始自高自大起来,但北边回鹘人依旧虎视眈眈,西南还有大理,甚至再南边的蛮族,也不时会起叛乱,这种时候放松警惕,等于随时准备将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所以齐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夏侯渝多看看天下大势,不要像寻常人那样沉浸在胜利里无法自拔。
他的目的的确是达到了,这些天见多了魏国宗室的落魄,又看见昔日高高在上的魏帝,如今成了身不由己的俘虏,夏侯渝确实感触良多,也暗暗告诫自己要引以为戒。
不过他近来焦躁不安,却是为了另一件事。
鲁巍好奇道:“殿下若是方便,不妨说出来,看我能否帮得上忙?”
夏侯渝摇摇头:“算算日子,我家王妃怕是要生产了。”
鲁巍恍然大悟,原来是肃王妃快生了,便失笑道:“殿下不必担心,女人生孩子嘛,看着险,其实都是有惊无险,王妃吉人自有天相,定然不会有事的。”
他毕竟是武人,说话难免不那么文雅含蓄。
夏侯渝面露忧愁:“话不是这样说,听说女人生孩子,都是一脚踩在鬼门关上,我如今身负黄差,不能说走就走,可一想到她独自一人在千里之外,也不知吃没吃好,穿没穿暖,我这心啊,就总是七上八下的,恨不能插上双翅飞过去呢!”
又不是寻常百姓,哪里会吃不好穿不暖?想想也知道,肃王妃身边肯定一群人在侍奉。
鲁巍没想到肃王竟是个爱妻狂魔,当即就听得嘴角一抽一抽,觉得浑身有些发麻,又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能轻咳一声,安慰道:“殿下多虑了。”
谁知这一说,夏侯渝仿佛找到了倾吐烦恼的人选,拉着鲁巍不放:“亦秀啊,听说你孩子都快十岁了,当年他刚出生的时候,你们想必欢喜得很罢,你快给我说说,尊夫人生产时是个什么情景,是否凶险,孩子多久才出来啊?”
鲁巍苦笑,他与妻子感情不错,家里也没纳妾,但这么久远的事情,他哪里还记得:“殿下恕罪,我委实是不记得了,拙荆生产时,我正好在军营里,抽不开身,等回去的时候,孩子都降生了!”
夏侯渝:“那尊夫人休养了多久啊,坐月子的时候是不是不能吹风?我听说连洗头都不能的,可有此事,我家王妃素来爱洁,届时怕是受不了的,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呢!”
鲁巍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们一个军中主帅,一个天潢贵胄,竟然会在魏国讨论起这种话题,不由有些无力,他对这种话题实在是不感兴趣,奈何夏侯渝兴致勃勃,偏偏又是自己嘴贱先挑起来的,只得默默听着。
不过他还是因此听到一个有用的讯息,夏侯渝一口一个“我家王妃”,又毫不掩饰自己对肃王妃的喜爱,夫妻感情向来是极好的,说不得他回京之后,要让妻子也多上门拜访肃王妃才是,从齐君这次的态度来看,只怕这位肃王殿下果真要屏雀中选了,若平日里能打好关系,以后行事也方便些。更重要的是,武将先天就不如文官能说会道,朝上有人帮忙说话,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二人正说着话,外头便有人匆匆进来,鲁巍正想喝斥,却发现对方是夏侯渝身边的黄珍,后者神色凝重,甚至都没朝鲁巍看上一眼。
“殿下,京城急件!”他说道,一面将信件递过来。
夏侯渝接过来拆开,几目扫过,当下也不复笑容。
鲁巍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心想难道是肃王妃出事了?
☆、第149章
信是顾香生写来的,但不是她出了事。
信上写道,皇帝自从受了伤又染上时疫之后,身体就每况愈下,虽说宫中圣手无数,也有上好药材养着,当毕竟是上了年纪,年轻时仗着身体强壮,骑马摔过几回,也都没当回事,结果现在旧患加新伤,全部被激发了出来。自打入冬以来,连冬至朝贺也没能如期举行,祭天仪式还是让天子的弟弟,平王夏侯信代为主持的。幸而有于晏等人在,朝政尚能维持正常运转,陛下偶尔也还会召见朝臣议事,虽然次数越来越少。不过据见过皇帝的人都说,陛下显见老态,精神不佳,令人忧心忡忡。
顾香生是女眷,没有儿媳妇经常入宫见公公的道理,但身在王府,外面的消息并不缺乏,上官和自然有消息来源和渠道,桓王府如今与肃王府走得近,夏侯潜也会时不时通过妻子将这些消息传递给顾香生。
从前宫里起火那件事里,虽然看着情势已经非常危急了,上官和三番四次请求给远在柴州的夏侯渝写信让他尽快赶回来,但仍旧屡屡被顾香生压下来,如今连顾香生也沉不住气,亲自写信过来了,可见皇帝的情况的确十分不妙。
不过里头也不唯独讲述皇帝的病情,而是以闲话家常的口吻,顺便说起京城新近的市井传闻,又说及府中琐事,絮絮叨叨,足足好几页,相较起来,皇帝的事情在里头所占比重并不多,更像是顺便想起,一笔带过。
然而夏侯渝看罢信,却紧紧拧起眉头。
他自小就认识顾香生,很明白对方是个怎样的性子,顾香生看着清丽温柔,骨子里却自有一份不输给男儿的爽利豪气,就算两人浓情蜜意的时候,她也没干过长篇大论写诗赋传情之类的事,像这次写足好几页信纸的事情更加从来没有过。
信上只字不提让他回去的事情,但夏侯渝绝不会因此认为皇帝的病只是小病,没有大碍。
如果是小病,她完全没有必要专程写一封信让人千里迢迢送过来,更没有必要洋洋洒洒写那么多内容,只为了掩盖最重要的消息。
书信往来,就算交给再可靠的人投递,路上难免会有意外,难免会落入别人手中,这样也恰恰说明了顾香生的谨慎。
眼下这封信到了夏侯渝手里,该如何做,就要取决于他自己了。
鲁巍小心翼翼地问:“殿下,该不会是王妃……?”
夏侯渝回过神,叹了一声:“是王妃写来的信,她说她想我了,哎,其实我也想她想得紧,只可惜差事还未办完,真恨不能现在就能回去啊!”
有了之前那些话打底,鲁巍对这位殿下不分时间场合的秀恩爱已经有些免疫了,虽然免不了身上又冒起一堆鸡皮疙瘩,但他还是扯出笑安慰道:“殿下稍安勿躁,如今不少东西已经分批运回上京了,最后一批财物也已经清点完毕,不日便可启程,届时殿下可以先行一步,我殿后便是。”
换作平时,夏侯渝定要再逗一逗这位端谨严肃,不大会开玩笑的大将军,但现在他实在没这个心情,正好就坡下驴:“亦秀说得是,我这就回房去写信!”
鲁巍忙起身:“殿下慢走!”
潭京归顺之后,齐军随之入城,改为驻扎在城内,一开始还有人为了讨好夏侯渝,提出请夏侯渝入住魏宫,其中不乏魏国官员,连鲁巍也有些心动,毕竟他们带来的部将很多,而魏宫又足够空旷,但这个提议随即遭到夏侯渝的反对。
因为魏临即使已经归降,但魏国皇宫毕竟还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里曾经是天子的居所,夏侯渝与鲁巍贸然住进去,在当时看来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有心人眼里,无疑可以用来大做文章,甚至在皇帝面前诋毁他们心怀不轨,有僭越之心,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多少人因为无心之失而被皇帝记在心上,从而落下失败的根源,夏侯渝自然不肯做这样的事。
鲁巍为人谨慎,本也是因为打了胜仗一时脑热,被夏侯渝拒绝之后便醒过神来,暗暗庆幸,也才意识到夏侯渝看着随性,但在有些事情上却心细如发,从不含糊。
所以眼下他们住的,乃是原本属于一个魏国宗室的宅子,鲁巍与夏侯渝各住其中一个屋,听起来寒酸,部将们也都纷纷将好话送上,说殿下和将军严于律己,甘于自苦云云,实际上宅子雕梁画栋,每日又都有丰盛菜肴,比行军的时候舒坦不知多少倍,哪里谈得上吃苦。
夏侯渝回到自己那间书房,黄珍后脚跟了进来,趁着方才几步路的工夫,他也一目十行将信看完了。
“郎君,娘子在此时写信过来,只怕京城情势有些不妙,这一来一回又费时日,您若要回去的话,还得早下决定才好!”
夏侯渝没说话,指节轻轻叩着书案,有点急促的节奏昭示了他此刻的内心活动。
按照正常行程,大约在半个月后,他将护送最后一批财物,连同魏国宗室启程归齐,但如果皇帝的病情不容乐观,半个月内足以发生太多事情,足以让他错过宝贵的机会。
但如果他提前回去,而皇帝的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甚至他像上次那样仅仅只是为了试探人心才蛰伏不出,那么夏侯渝的行为就是擅离职守,明晃晃将把柄递到看他不顺眼的人手里。
自从上回,夏侯渝的生母被追封为懿节贵妃之后,大家看着他的眼光也跟着微妙起来,其中不乏跟风追捧,讨好奉迎的,自然也有不屑一顾,暗地里嘲笑讥讽,甚至等待时机拖他下水的,所以越是这样,夏侯渝就越不能有半分出错。
回去与否,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等待在前方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依你看,我该不该回?”他问黄珍。
黄珍也不敢轻易回答这个问题,他踌躇半晌,斟字酌句道:“利弊相成,若不回去,错过时机,终身后悔,若是打点得当,又能说动鲁巍帮殿下掩护,殿下轻骑简装,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数日可达,届时先让王妃派人在城外接应,未必会被人发现。”
这就是劝他回去的意思了。
夏侯渝唔了一声,不置可否:“像鲁巍这种寒门出身的武将,不会轻易靠向哪个皇子,我这些天刻意与他交好,他却仍然有所保留,这次说了,他未必会帮我,却很可能暴露我们的打算。”
黄珍拧眉思索片刻,忽而咬咬牙道:“在下倒有一计,也不知可行不可行。”
……
京城现在的情形,其实比夏侯渝揣测的,还要更微妙几分。
三省六部制,官员们俱在,朝廷还能维持日常的运转,一些重要的奏疏在皇帝那里被积压下来,于晏没法子,只得三天两头进宫,有时候见得到皇帝,一些紧急的奏疏发放各个相应的官府衙门进行批阅,有时候见不着皇帝,奏疏就得继续压着,京城里的人个个长着一对顺风耳,不多时,皇帝龙体有恙,病情日渐沉重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一开始大家都不敢上当,因为上回宫里走水的时候,皇帝才刚刚玩过这套把戏,谁知道他这回是不是故技重施,又起了戏弄试探人心的念头,尤其是大皇子夏侯淳因为上回的事被废为庶人,大伙如今还记忆犹新呢,谁也不想当这只出头鸟,去捋虎须。
然而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帝依旧没有露面,连冬至这样隆重的日子,原本因为由天子亲自主持的祭天仪式,最后也改由平王代行,朝野开始议论声四起,忽然发现皇帝自入冬以来,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又有传言说皇帝现在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压根就不复从前的精明,其中一次与大臣议事时,忽然就犯了病,冲着其中一名大臣叫出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事后那臣子一问别人才知道,皇帝问的那个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致仕了。
如此种种,很难不令人浮想联翩。
顾香生是没法进宫探视的,因为夏侯渝不在,她毕竟是女子,没有儿媳妇进宫见阿翁的道理,现在后宫又没有皇后或天后在,位分最高的于淑妃,是六皇子夏侯沪的母亲。
时间回到夏侯渝收到信的几日之前。
“娘子,郎君那边,可有消息?”书房之内,上官和匆匆而来,张口便问。
顾香生摇首:“还没有。”
上官和顿足:“那可糟了!”
顾香生:“怎么,发生了何事?”
上官和:“据说各地藩王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纷纷上疏要求进京探视天子,奏疏被于相压了下来,但他们不死心,又上疏说为社稷计,请陛下早立太子!”
所谓藩王,其实是齐国开国高祖皇帝夏侯晋的兄弟们,夏侯家在前朝是北方士族,属于高门阀第,豢养私兵的大家族,高祖皇帝起兵时,族中纷纷派兵援助,后来得了天下,为表酬谢,夏侯晋就将他那些亲兄弟堂兄弟表兄弟一个个都封了藩王。
不过他也吸取了汉代七国之乱的教训,模仿汉武帝的措施,规定这些藩王们,不管生了多少儿子,是嫡子还是庶子,都能分得其中一块封地,分走其中一份食邑,再加上还有地方官和地方府兵的挟制监管,这些藩王也就闹不出大事,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封地上坐吃等死。
但也有个别命长的,硬是从高祖皇帝熬到现在,手里牢牢抓着封地上的权柄,虽说一个封地逢敌不过相当于一座稍大点的府城,那些藩王完全没有跟朝廷对抗的本钱,可联合起来给朝廷添点堵,还是可以办到的。
夏侯礼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那些藩王被打压得大气都不敢喘,跟孙子一样伏低做小,唯恐哪点做得不好,给了皇帝削藩的借口,但现在得知皇帝身体不好,他们就忍不住出来蹦跶了。
顾香生微微蹙眉:“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上官和:“就是前几日的事情,于相本还想压下来的,结果请立太子的事一出来,他想压也压不住了!”
顾香生:“他们既然请立太子,想必也已有属意的人选?”
上官和:“那倒没有,他们只说现在回鹘人虎视眈眈,魏国又刚刚拿下,齐国离一统天下仅有咫尺之遥,容不得半分差错,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所以想请陛下早日立储,以安天下臣民之心,又说担心陛下身体,唯恐朝中有小人作祟,所以请求入京探视。”
胡维容:“让殿下费心了,妾听凭安排,不过妾带着侍女出来,人力有限,随身只能带着那一本札记,其余书籍仍藏于内宫,殿下若是接手魏宫,还请多加留意这批书籍。”
夏侯渝:“到时候我会派人入宫清点,你就跟着一并进去查看点收罢,有你在,想必不会有所遗漏。”
胡维容不想跟魏临打照面,自然也不愿意回去,没想到这句话说出口,却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她只能苦笑:“谨遵殿下命。”
……
十月初十,魏临开城率军民出迎,上交玉玺,奉齐帝为主,自此,魏国归顺。
史书上兴许寥寥数句便能带过,但在当时来说,却远远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清点魏宫财物。这些财物都是要分批运回齐国去的,加上后来魏临献的那一批,这些东西为数不小,但是齐国大军千里迢迢跟着过来征战,打下魏国,将士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军中难免会有见了财物眼红的,如果等到回去之后再封赏,有些人按捺不住,或者觉得自己官职太低得到不多的,就会直接在潭京里抢夺,对那些达官贵人甚至平民百姓下手,这又牵涉到军纪的问题,也会影响民心治安。
所以夏侯渝就做主先拿出一部分金银,让鲁巍分给底下的将士们,以此犒劳他们的战功,再写奏疏上报齐君,又严令他们不得在城中劫掠,其中有一两个违反军纪的,当时就被鲁巍斩于军前了。杀鸡儆猴,其余人也就跟着老实下来。
其次还有魏国宗室、宫婢的安置问题。魏临和魏国宗室必然是要被送去齐国的,哪怕被当成吉祥物摆设供起来,齐国也不可能允许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于是鲁巍那边需要分出兵力护送他们去上京,其中像将乐王府老王妃和灵寿郡主魏初,万春公主等,这些人俱是女眷,于大局关系不大,与顾香生也素有旧交的,夏侯渝便没将她们列入名单中,反让她们留下来,继续在原处居住,又派了士兵保护,避免她们受到骚扰。
至于那些魏宫里的内侍奴婢,夏侯渝签了手令,给他们发放遣散费,一一遣散,少数像杨谷那样的近身侍从,则被允许跟着魏临赴齐。
这些事情梳理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譬如清点魏宫财物一项,没有一月两月,必然是做不完的,魏国宗室也不可能一口气就送过去,还得分批护送。
如此这般,待忙到来年一月时,鲁巍就发现肃王日复一日逐渐焦躁起来,整个人由里到外透着一股焦灼,也并非待人处事变得暴躁,但鲁巍与他相处久了,自然有所感觉。
鲁巍不明原因,便寻了个机会私下问他:“殿下近来可是水土不服,身上不爽利?”
夏侯渝却道:“我少年时在魏国度过,如何会水土不服,倒是军中有些将士不适南方湿热,纷纷病倒,军中医师不够,还得从城中多寻几个大夫来看病才是。”
鲁巍心说你既然没有水土不服,那为什么浑身都焦躁不安,但这话有些交浅言深,却不太好说出口,他为人谨慎小心,这阵子虽然因为朝夕相处的缘故,两人熟稔了许多,不过鲁巍在没有充分了解这位肃王殿下的性情之前,绝不会胡乱说话。
但他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夏侯渝见状就笑道:“鲁将军有什么话不妨直说,难道我是很不好说话的人么?”
鲁巍暗暗松了口气,心说你没笑之前是挺吓人的,而且越发像陛下了。
“我见殿下近来有些抑郁寡欢,不知是否担心交接不利?若是如此的话,大可不必担心,魏国已降,余下琐事不足为虑,军中士兵我也下令严加约束,断不至于发生像之前那样滋扰百姓的事情了。”
夏侯渝叹道:“亦秀误会了,你带兵素来军纪严明,众所周知,些许害群之马不足以说明什么,我之所以神思不属,非因这里,乃是另有缘故。”
鲁巍今年不到四十,并非世家出身,而是通过武举当上武将,后来被皇帝破格提拔,又靠着实打实的战功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可以说是寒门子弟出类拔萃的典型范例,他也感念皇帝的知遇之恩,其忠心自然毋庸置疑。
这些人心里也是有一把杆秤的,诸皇子之中,他们自然更愿意亲近知兵而且善战的皇子,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景王夏侯淳和肃王夏侯渝。
景王脾气暴躁,难以捉摸,正常人都不爱与他共事,肃王性情温和讲理,也愿意礼贤下士,难得的是自己又亲身上过战场,立过柴州的战功,所以像鲁巍,虽然与夏侯渝过往交情不深,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也暗暗点头,觉得陛下若是属意这位殿下,将来说不定还能出位唐太宗。
可以说,齐君这些年在提拔寒门子弟的事情上卓有成效,军中虽然也有钟锐贺玉台那样世家出身的武将,但像鲁巍这种也不在少数,再过数年,他们将会成为军队的中坚力量,这些人也很明白,他们能有今日,全得天子所赐,是以世家会为了家族利益而在政治上有所倾向,他们却只会效忠于皇帝一人,这次齐君让夏侯渝过来接手归降事宜,未尝不是存着让他多与武将多接触的念头。
国虽安,忘战必危,这次魏国打下来,很多人势必会心生骄逸之心,觉得天下莫有与之匹敌,开始自高自大起来,但北边回鹘人依旧虎视眈眈,西南还有大理,甚至再南边的蛮族,也不时会起叛乱,这种时候放松警惕,等于随时准备将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所以齐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夏侯渝多看看天下大势,不要像寻常人那样沉浸在胜利里无法自拔。
他的目的的确是达到了,这些天见多了魏国宗室的落魄,又看见昔日高高在上的魏帝,如今成了身不由己的俘虏,夏侯渝确实感触良多,也暗暗告诫自己要引以为戒。
不过他近来焦躁不安,却是为了另一件事。
鲁巍好奇道:“殿下若是方便,不妨说出来,看我能否帮得上忙?”
夏侯渝摇摇头:“算算日子,我家王妃怕是要生产了。”
鲁巍恍然大悟,原来是肃王妃快生了,便失笑道:“殿下不必担心,女人生孩子嘛,看着险,其实都是有惊无险,王妃吉人自有天相,定然不会有事的。”
他毕竟是武人,说话难免不那么文雅含蓄。
夏侯渝面露忧愁:“话不是这样说,听说女人生孩子,都是一脚踩在鬼门关上,我如今身负黄差,不能说走就走,可一想到她独自一人在千里之外,也不知吃没吃好,穿没穿暖,我这心啊,就总是七上八下的,恨不能插上双翅飞过去呢!”
又不是寻常百姓,哪里会吃不好穿不暖?想想也知道,肃王妃身边肯定一群人在侍奉。
鲁巍没想到肃王竟是个爱妻狂魔,当即就听得嘴角一抽一抽,觉得浑身有些发麻,又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能轻咳一声,安慰道:“殿下多虑了。”
谁知这一说,夏侯渝仿佛找到了倾吐烦恼的人选,拉着鲁巍不放:“亦秀啊,听说你孩子都快十岁了,当年他刚出生的时候,你们想必欢喜得很罢,你快给我说说,尊夫人生产时是个什么情景,是否凶险,孩子多久才出来啊?”
鲁巍苦笑,他与妻子感情不错,家里也没纳妾,但这么久远的事情,他哪里还记得:“殿下恕罪,我委实是不记得了,拙荆生产时,我正好在军营里,抽不开身,等回去的时候,孩子都降生了!”
夏侯渝:“那尊夫人休养了多久啊,坐月子的时候是不是不能吹风?我听说连洗头都不能的,可有此事,我家王妃素来爱洁,届时怕是受不了的,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呢!”
鲁巍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们一个军中主帅,一个天潢贵胄,竟然会在魏国讨论起这种话题,不由有些无力,他对这种话题实在是不感兴趣,奈何夏侯渝兴致勃勃,偏偏又是自己嘴贱先挑起来的,只得默默听着。
不过他还是因此听到一个有用的讯息,夏侯渝一口一个“我家王妃”,又毫不掩饰自己对肃王妃的喜爱,夫妻感情向来是极好的,说不得他回京之后,要让妻子也多上门拜访肃王妃才是,从齐君这次的态度来看,只怕这位肃王殿下果真要屏雀中选了,若平日里能打好关系,以后行事也方便些。更重要的是,武将先天就不如文官能说会道,朝上有人帮忙说话,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二人正说着话,外头便有人匆匆进来,鲁巍正想喝斥,却发现对方是夏侯渝身边的黄珍,后者神色凝重,甚至都没朝鲁巍看上一眼。
“殿下,京城急件!”他说道,一面将信件递过来。
夏侯渝接过来拆开,几目扫过,当下也不复笑容。
鲁巍的心顿时提了起来,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心想难道是肃王妃出事了?
☆、第149章
信是顾香生写来的,但不是她出了事。
信上写道,皇帝自从受了伤又染上时疫之后,身体就每况愈下,虽说宫中圣手无数,也有上好药材养着,当毕竟是上了年纪,年轻时仗着身体强壮,骑马摔过几回,也都没当回事,结果现在旧患加新伤,全部被激发了出来。自打入冬以来,连冬至朝贺也没能如期举行,祭天仪式还是让天子的弟弟,平王夏侯信代为主持的。幸而有于晏等人在,朝政尚能维持正常运转,陛下偶尔也还会召见朝臣议事,虽然次数越来越少。不过据见过皇帝的人都说,陛下显见老态,精神不佳,令人忧心忡忡。
顾香生是女眷,没有儿媳妇经常入宫见公公的道理,但身在王府,外面的消息并不缺乏,上官和自然有消息来源和渠道,桓王府如今与肃王府走得近,夏侯潜也会时不时通过妻子将这些消息传递给顾香生。
从前宫里起火那件事里,虽然看着情势已经非常危急了,上官和三番四次请求给远在柴州的夏侯渝写信让他尽快赶回来,但仍旧屡屡被顾香生压下来,如今连顾香生也沉不住气,亲自写信过来了,可见皇帝的情况的确十分不妙。
不过里头也不唯独讲述皇帝的病情,而是以闲话家常的口吻,顺便说起京城新近的市井传闻,又说及府中琐事,絮絮叨叨,足足好几页,相较起来,皇帝的事情在里头所占比重并不多,更像是顺便想起,一笔带过。
然而夏侯渝看罢信,却紧紧拧起眉头。
他自小就认识顾香生,很明白对方是个怎样的性子,顾香生看着清丽温柔,骨子里却自有一份不输给男儿的爽利豪气,就算两人浓情蜜意的时候,她也没干过长篇大论写诗赋传情之类的事,像这次写足好几页信纸的事情更加从来没有过。
信上只字不提让他回去的事情,但夏侯渝绝不会因此认为皇帝的病只是小病,没有大碍。
如果是小病,她完全没有必要专程写一封信让人千里迢迢送过来,更没有必要洋洋洒洒写那么多内容,只为了掩盖最重要的消息。
书信往来,就算交给再可靠的人投递,路上难免会有意外,难免会落入别人手中,这样也恰恰说明了顾香生的谨慎。
眼下这封信到了夏侯渝手里,该如何做,就要取决于他自己了。
鲁巍小心翼翼地问:“殿下,该不会是王妃……?”
夏侯渝回过神,叹了一声:“是王妃写来的信,她说她想我了,哎,其实我也想她想得紧,只可惜差事还未办完,真恨不能现在就能回去啊!”
有了之前那些话打底,鲁巍对这位殿下不分时间场合的秀恩爱已经有些免疫了,虽然免不了身上又冒起一堆鸡皮疙瘩,但他还是扯出笑安慰道:“殿下稍安勿躁,如今不少东西已经分批运回上京了,最后一批财物也已经清点完毕,不日便可启程,届时殿下可以先行一步,我殿后便是。”
换作平时,夏侯渝定要再逗一逗这位端谨严肃,不大会开玩笑的大将军,但现在他实在没这个心情,正好就坡下驴:“亦秀说得是,我这就回房去写信!”
鲁巍忙起身:“殿下慢走!”
潭京归顺之后,齐军随之入城,改为驻扎在城内,一开始还有人为了讨好夏侯渝,提出请夏侯渝入住魏宫,其中不乏魏国官员,连鲁巍也有些心动,毕竟他们带来的部将很多,而魏宫又足够空旷,但这个提议随即遭到夏侯渝的反对。
因为魏临即使已经归降,但魏国皇宫毕竟还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里曾经是天子的居所,夏侯渝与鲁巍贸然住进去,在当时看来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有心人眼里,无疑可以用来大做文章,甚至在皇帝面前诋毁他们心怀不轨,有僭越之心,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多少人因为无心之失而被皇帝记在心上,从而落下失败的根源,夏侯渝自然不肯做这样的事。
鲁巍为人谨慎,本也是因为打了胜仗一时脑热,被夏侯渝拒绝之后便醒过神来,暗暗庆幸,也才意识到夏侯渝看着随性,但在有些事情上却心细如发,从不含糊。
所以眼下他们住的,乃是原本属于一个魏国宗室的宅子,鲁巍与夏侯渝各住其中一个屋,听起来寒酸,部将们也都纷纷将好话送上,说殿下和将军严于律己,甘于自苦云云,实际上宅子雕梁画栋,每日又都有丰盛菜肴,比行军的时候舒坦不知多少倍,哪里谈得上吃苦。
夏侯渝回到自己那间书房,黄珍后脚跟了进来,趁着方才几步路的工夫,他也一目十行将信看完了。
“郎君,娘子在此时写信过来,只怕京城情势有些不妙,这一来一回又费时日,您若要回去的话,还得早下决定才好!”
夏侯渝没说话,指节轻轻叩着书案,有点急促的节奏昭示了他此刻的内心活动。
按照正常行程,大约在半个月后,他将护送最后一批财物,连同魏国宗室启程归齐,但如果皇帝的病情不容乐观,半个月内足以发生太多事情,足以让他错过宝贵的机会。
但如果他提前回去,而皇帝的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甚至他像上次那样仅仅只是为了试探人心才蛰伏不出,那么夏侯渝的行为就是擅离职守,明晃晃将把柄递到看他不顺眼的人手里。
自从上回,夏侯渝的生母被追封为懿节贵妃之后,大家看着他的眼光也跟着微妙起来,其中不乏跟风追捧,讨好奉迎的,自然也有不屑一顾,暗地里嘲笑讥讽,甚至等待时机拖他下水的,所以越是这样,夏侯渝就越不能有半分出错。
回去与否,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等待在前方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依你看,我该不该回?”他问黄珍。
黄珍也不敢轻易回答这个问题,他踌躇半晌,斟字酌句道:“利弊相成,若不回去,错过时机,终身后悔,若是打点得当,又能说动鲁巍帮殿下掩护,殿下轻骑简装,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数日可达,届时先让王妃派人在城外接应,未必会被人发现。”
这就是劝他回去的意思了。
夏侯渝唔了一声,不置可否:“像鲁巍这种寒门出身的武将,不会轻易靠向哪个皇子,我这些天刻意与他交好,他却仍然有所保留,这次说了,他未必会帮我,却很可能暴露我们的打算。”
黄珍拧眉思索片刻,忽而咬咬牙道:“在下倒有一计,也不知可行不可行。”
……
京城现在的情形,其实比夏侯渝揣测的,还要更微妙几分。
三省六部制,官员们俱在,朝廷还能维持日常的运转,一些重要的奏疏在皇帝那里被积压下来,于晏没法子,只得三天两头进宫,有时候见得到皇帝,一些紧急的奏疏发放各个相应的官府衙门进行批阅,有时候见不着皇帝,奏疏就得继续压着,京城里的人个个长着一对顺风耳,不多时,皇帝龙体有恙,病情日渐沉重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一开始大家都不敢上当,因为上回宫里走水的时候,皇帝才刚刚玩过这套把戏,谁知道他这回是不是故技重施,又起了戏弄试探人心的念头,尤其是大皇子夏侯淳因为上回的事被废为庶人,大伙如今还记忆犹新呢,谁也不想当这只出头鸟,去捋虎须。
然而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帝依旧没有露面,连冬至这样隆重的日子,原本因为由天子亲自主持的祭天仪式,最后也改由平王代行,朝野开始议论声四起,忽然发现皇帝自入冬以来,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又有传言说皇帝现在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压根就不复从前的精明,其中一次与大臣议事时,忽然就犯了病,冲着其中一名大臣叫出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事后那臣子一问别人才知道,皇帝问的那个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致仕了。
如此种种,很难不令人浮想联翩。
顾香生是没法进宫探视的,因为夏侯渝不在,她毕竟是女子,没有儿媳妇进宫见阿翁的道理,现在后宫又没有皇后或天后在,位分最高的于淑妃,是六皇子夏侯沪的母亲。
时间回到夏侯渝收到信的几日之前。
“娘子,郎君那边,可有消息?”书房之内,上官和匆匆而来,张口便问。
顾香生摇首:“还没有。”
上官和顿足:“那可糟了!”
顾香生:“怎么,发生了何事?”
上官和:“据说各地藩王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纷纷上疏要求进京探视天子,奏疏被于相压了下来,但他们不死心,又上疏说为社稷计,请陛下早立太子!”
所谓藩王,其实是齐国开国高祖皇帝夏侯晋的兄弟们,夏侯家在前朝是北方士族,属于高门阀第,豢养私兵的大家族,高祖皇帝起兵时,族中纷纷派兵援助,后来得了天下,为表酬谢,夏侯晋就将他那些亲兄弟堂兄弟表兄弟一个个都封了藩王。
不过他也吸取了汉代七国之乱的教训,模仿汉武帝的措施,规定这些藩王们,不管生了多少儿子,是嫡子还是庶子,都能分得其中一块封地,分走其中一份食邑,再加上还有地方官和地方府兵的挟制监管,这些藩王也就闹不出大事,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封地上坐吃等死。
但也有个别命长的,硬是从高祖皇帝熬到现在,手里牢牢抓着封地上的权柄,虽说一个封地逢敌不过相当于一座稍大点的府城,那些藩王完全没有跟朝廷对抗的本钱,可联合起来给朝廷添点堵,还是可以办到的。
夏侯礼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那些藩王被打压得大气都不敢喘,跟孙子一样伏低做小,唯恐哪点做得不好,给了皇帝削藩的借口,但现在得知皇帝身体不好,他们就忍不住出来蹦跶了。
顾香生微微蹙眉:“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上官和:“就是前几日的事情,于相本还想压下来的,结果请立太子的事一出来,他想压也压不住了!”
顾香生:“他们既然请立太子,想必也已有属意的人选?”
上官和:“那倒没有,他们只说现在回鹘人虎视眈眈,魏国又刚刚拿下,齐国离一统天下仅有咫尺之遥,容不得半分差错,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所以想请陛下早日立储,以安天下臣民之心,又说担心陛下身体,唯恐朝中有小人作祟,所以请求入京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