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蛰伏六年,不是永远都成竹在胸,也曾有过撑不下去的时候,为此不只一次想象过有朝一日凭他自己的能力拿回他该有的权势时候的风光,然而真的到了这一日,他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扬眉吐气,因为一切本是他应得。
只有这个阴错阳差替嫁来的小妻子,是出乎意料的惊喜。
她和别的姑娘是那么不一样,错过她,他不会找到第二个。
院子里玉簪石楠都在,莹月本该害羞的,但是想到他这哑疾“痊愈”得多么不容易,听见他此刻肆意清朗的大笑,她一边被转得晕头转向,一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为什么不笑呢。
多好啊。
那些阴郁愤激,胆战心惊的时刻,都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卡卡的,嗯不过明天就完结啦,感觉没有什么好写的了,谢谢大家一路的陪伴(*  ̄3)(e ̄ *)
下本还在古言和现言之间挣扎,前一阵子我想写现言,不过现在又想继续写古言了。。所以下一本可能还是这个频道,如果是古言的话,那就是女扮男装科举文。
我现在不怎么想搞宅斗,这是写完王女的后遗症,可是不搞宅斗的话,纯内宅姑娘是比较难展开,这个我得承认咳。。
141、第141章
接下来的一年里, 方寒霄基本没怎么在家。
他满天下跑, 剿完杀手又上运河巡视, 巡视完运河又到边关转一圈,外人看着辛苦,可是懂行的都知道这是一等一的重用。
新帝简直是马不停蹄地在给他堆功劳。
拥立之功当然重要, 而国事更为堂正,这重用里, 蕴的还有长辈般的苦心。
当然,韩王作为一个心眼很阔的人, 是想不到这么多的, 对他来说, 直接给方寒霄封个公侯又不费什么事, 连封号他都想好了——就镇海, 又是字又是号,省事又好记!
被原韩王妃现皇后无情地打回了:“之前的许多事,不好全往外揭, 你封容易, 别人未必心服,镇海既有本事,多打磨一阵又有什么打紧?”
新帝做皇帝还不太在行,听内人话是很在行的, 一个楞都不打:“行,那就打磨打磨。”
皇后自己心里倒又过不去了,叹气道:“只是也委屈镇海了。”
想补偿也好办, 委屈方寒霄的,就在莹月身上找回来好了。
于是莹月开始常常出入于宫廷中。
她开始很紧张,她生来就怕中年妇人,这是徐大太太给她留下的阴影,如今徐大太太虽然再也管不着她了,她自己也成长坚强许多,但要面对的是一国之母——怎么说,对方的身份也跟着上来了。
一个人幼年的经历,所造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的绵长,莹月在徐家长到十六岁,几乎没有见过外人,她在交际应酬上的礼仪好补,但心理上的缺失与底气,不是后来给些富贵就补得回来。
但她并非就要跟旁人一样,这条路走得不太顺,跌跌撞撞,未必就没有别的路走。
莹月对着皇后很紧张,熟悉得很慢,但她却很快和皇后膝下最小的皇子玩到一起去了。
小皇子年方九岁,被皇后见她时一起带在身边,中途皇后有事,出去了一下,小皇子是男孩子,顽皮坐不住,满殿里乱窜,乳母忙乱地抓他,要他听话守规矩,讲故事哄他,小皇子不要听:“我听过八十遍了,我都能倒背了!”
但乳母会选择讲故事来哄他,当然表示小皇子本身是爱听故事的,小皇子又跑,跑到莹月身边时,大概看她是个新面孔,也许能带来新故事,就扑她膝盖上问她:“姐姐,你会说故事吗?”
莹月对着小孩子是一点都不紧张的,小皇子虽然闹腾,但称呼也很有礼貌,她就先笑着问:“你想听哪一种故事?”
小皇子不挑,道:“什么都好,但是我听过的不要听了。”
他嘴很快,记性也好——也可能是翻来覆去听多了,巴拉巴拉就把自己听过的一堆倒出来了,有乳母给他说的,有新帝皇后给他说的,还有教他读书的先生给他说的。
但加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少。
被他缠着说过故事的人里,照理要数先生最博览群书,知道的故事最多,但小皇子这个年纪,开始上学才两三年,先生教他仍以基础的启蒙为主,是不会把很多时间花在讲故事上的,要是因此耽误了小皇子的授课,回头对新帝不好交代呀。
于是小皇子的故事储存量,就多数来源于身边的亲人,他更小一点的时候,亲人们糊弄他很容易,一个故事讲八遍也能把他听得津津有味,现在大了,就不行了,知道腻味了。
莹月听他报完,心里有了底,就试探着找个他没听过的讲了。
小皇子飞快就沉浸进去了,听得眼都舍不得眨——说故事本身是个技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故事说好,同样的故事,到不同人的嘴里,故事的精彩度其实会不一样。
要说莹月多么高明到不可思议,那倒还没有,但她自己写过话本,话出口前,对故事的起承转合会下意识在心里打个底,有这点设计在前,就比平铺直叙地说出来要吸引人多了。
故事说到一半的时候,皇后办完事回来了,原以为小皇子早不耐烦跑了,一看居然老实得不得了,讶异又好笑。
而有这一回,就不但皇后想召莹月进宫了,小皇子也把她惦记上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方寒霄好几个月才回家一趟,回了家也呆不了多长时间,但莹月一点也没闲着,她当然也想念方寒霄,但是没空闺怨,她要琢磨新故事讲给小皇子听,要管一点家事,偶尔还要应付一下徐大太太。因着徐大太太来找,莹月才知道,望月居然悄无声息和岑永春和离了,隆昌侯府当时倒台,望月因有孕被赦免回娘家了,没一起跟着发配,结果后来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望月用生下的孩子和岑夫人谈判,答应在岑家未归来前,可以由徐家暂养这个孩子,以此达成了和岑永春和离的要求。
徐大太太来找莹月,是看着时间推移,隆昌侯府当年那桩案子的风头已经过去了,就想让莹月给望月重新找个人家再嫁。
说起来,徐大太太这灵感还是从薛珍儿身上来的:“你那个妯娌,死过一回丈夫,如今不还是做着堂堂的伯夫人?你大姐姐要求没这么高,有那不承爵的小儿子也可以的,只要人品过得去,我们如今也歇了心了。”
莹月:“……”
她目瞪口呆,要求人家人品过得去,问题是她这个嫡母和大姐姐的人品——实在是让她脸红啊。
她坚决拒绝了,才不揽这种事情,徐大太太很是悻悻,但来过两三回,莹月少有地强硬,一点也不松口,徐大太太有百种手段,欺负不着出嫁女,只得空手而归。
而最重要的,莹月还在继续写自己的《裙钗记》——就是扬州地主家四姐妹的话本,这本莹月自己很不看好很揣测要亏本的新书在三山堂居然卖得非常好,因此三山堂的先生下足了力气跟她催要后文,催得福全都心有余悸,回来跟莹月讲:“奶奶,我都不敢跑去耍了,他好像讨债的。”
三山堂出到第二本的时候,她这个作者身份在方老伯爷那里暴露了——归功于宣传小能手方慧,方慧的女先生居然也喜欢看这本书,方慧也是个跳脱性子,偷翻先生的书翻到了,回头再到莹月这里来玩,忽然发现她桌上竟有市面上还没有出现的情节,福至心灵,一下悟了,莹月不善说谎,被她撒娇纠缠追问不过,只得承认了。
莹月自己对此还有点害羞,方慧可自豪骄傲得不得了,马上给她炫耀到方老伯爷那里去了。
方老伯爷精神抖擞乐得不行,他老人家表达喜悦的方式就是买买买,虽然私产已经几乎全转移给方寒霄了,但他手里当然还留有一点养老本,一买都是百本起,收藏了不足,还要到处去送人,因此倒是不闷在家里了,常出去走走,因方伯爷遇害而颓散的精神慢慢恢复了过来。
薛珍儿和方寒诚则还是吵,但自成婚以来方寒诚经历了丧父,薛珍儿经历了娘家差点倾覆,两个人再往下吵时,吵来吵去,居然一直也没吵散。
只有这个阴错阳差替嫁来的小妻子,是出乎意料的惊喜。
她和别的姑娘是那么不一样,错过她,他不会找到第二个。
院子里玉簪石楠都在,莹月本该害羞的,但是想到他这哑疾“痊愈”得多么不容易,听见他此刻肆意清朗的大笑,她一边被转得晕头转向,一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为什么不笑呢。
多好啊。
那些阴郁愤激,胆战心惊的时刻,都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卡卡的,嗯不过明天就完结啦,感觉没有什么好写的了,谢谢大家一路的陪伴(*  ̄3)(e ̄ *)
下本还在古言和现言之间挣扎,前一阵子我想写现言,不过现在又想继续写古言了。。所以下一本可能还是这个频道,如果是古言的话,那就是女扮男装科举文。
我现在不怎么想搞宅斗,这是写完王女的后遗症,可是不搞宅斗的话,纯内宅姑娘是比较难展开,这个我得承认咳。。
141、第141章
接下来的一年里, 方寒霄基本没怎么在家。
他满天下跑, 剿完杀手又上运河巡视, 巡视完运河又到边关转一圈,外人看着辛苦,可是懂行的都知道这是一等一的重用。
新帝简直是马不停蹄地在给他堆功劳。
拥立之功当然重要, 而国事更为堂正,这重用里, 蕴的还有长辈般的苦心。
当然,韩王作为一个心眼很阔的人, 是想不到这么多的, 对他来说, 直接给方寒霄封个公侯又不费什么事, 连封号他都想好了——就镇海, 又是字又是号,省事又好记!
被原韩王妃现皇后无情地打回了:“之前的许多事,不好全往外揭, 你封容易, 别人未必心服,镇海既有本事,多打磨一阵又有什么打紧?”
新帝做皇帝还不太在行,听内人话是很在行的, 一个楞都不打:“行,那就打磨打磨。”
皇后自己心里倒又过不去了,叹气道:“只是也委屈镇海了。”
想补偿也好办, 委屈方寒霄的,就在莹月身上找回来好了。
于是莹月开始常常出入于宫廷中。
她开始很紧张,她生来就怕中年妇人,这是徐大太太给她留下的阴影,如今徐大太太虽然再也管不着她了,她自己也成长坚强许多,但要面对的是一国之母——怎么说,对方的身份也跟着上来了。
一个人幼年的经历,所造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的绵长,莹月在徐家长到十六岁,几乎没有见过外人,她在交际应酬上的礼仪好补,但心理上的缺失与底气,不是后来给些富贵就补得回来。
但她并非就要跟旁人一样,这条路走得不太顺,跌跌撞撞,未必就没有别的路走。
莹月对着皇后很紧张,熟悉得很慢,但她却很快和皇后膝下最小的皇子玩到一起去了。
小皇子年方九岁,被皇后见她时一起带在身边,中途皇后有事,出去了一下,小皇子是男孩子,顽皮坐不住,满殿里乱窜,乳母忙乱地抓他,要他听话守规矩,讲故事哄他,小皇子不要听:“我听过八十遍了,我都能倒背了!”
但乳母会选择讲故事来哄他,当然表示小皇子本身是爱听故事的,小皇子又跑,跑到莹月身边时,大概看她是个新面孔,也许能带来新故事,就扑她膝盖上问她:“姐姐,你会说故事吗?”
莹月对着小孩子是一点都不紧张的,小皇子虽然闹腾,但称呼也很有礼貌,她就先笑着问:“你想听哪一种故事?”
小皇子不挑,道:“什么都好,但是我听过的不要听了。”
他嘴很快,记性也好——也可能是翻来覆去听多了,巴拉巴拉就把自己听过的一堆倒出来了,有乳母给他说的,有新帝皇后给他说的,还有教他读书的先生给他说的。
但加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少。
被他缠着说过故事的人里,照理要数先生最博览群书,知道的故事最多,但小皇子这个年纪,开始上学才两三年,先生教他仍以基础的启蒙为主,是不会把很多时间花在讲故事上的,要是因此耽误了小皇子的授课,回头对新帝不好交代呀。
于是小皇子的故事储存量,就多数来源于身边的亲人,他更小一点的时候,亲人们糊弄他很容易,一个故事讲八遍也能把他听得津津有味,现在大了,就不行了,知道腻味了。
莹月听他报完,心里有了底,就试探着找个他没听过的讲了。
小皇子飞快就沉浸进去了,听得眼都舍不得眨——说故事本身是个技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故事说好,同样的故事,到不同人的嘴里,故事的精彩度其实会不一样。
要说莹月多么高明到不可思议,那倒还没有,但她自己写过话本,话出口前,对故事的起承转合会下意识在心里打个底,有这点设计在前,就比平铺直叙地说出来要吸引人多了。
故事说到一半的时候,皇后办完事回来了,原以为小皇子早不耐烦跑了,一看居然老实得不得了,讶异又好笑。
而有这一回,就不但皇后想召莹月进宫了,小皇子也把她惦记上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方寒霄好几个月才回家一趟,回了家也呆不了多长时间,但莹月一点也没闲着,她当然也想念方寒霄,但是没空闺怨,她要琢磨新故事讲给小皇子听,要管一点家事,偶尔还要应付一下徐大太太。因着徐大太太来找,莹月才知道,望月居然悄无声息和岑永春和离了,隆昌侯府当时倒台,望月因有孕被赦免回娘家了,没一起跟着发配,结果后来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望月用生下的孩子和岑夫人谈判,答应在岑家未归来前,可以由徐家暂养这个孩子,以此达成了和岑永春和离的要求。
徐大太太来找莹月,是看着时间推移,隆昌侯府当年那桩案子的风头已经过去了,就想让莹月给望月重新找个人家再嫁。
说起来,徐大太太这灵感还是从薛珍儿身上来的:“你那个妯娌,死过一回丈夫,如今不还是做着堂堂的伯夫人?你大姐姐要求没这么高,有那不承爵的小儿子也可以的,只要人品过得去,我们如今也歇了心了。”
莹月:“……”
她目瞪口呆,要求人家人品过得去,问题是她这个嫡母和大姐姐的人品——实在是让她脸红啊。
她坚决拒绝了,才不揽这种事情,徐大太太很是悻悻,但来过两三回,莹月少有地强硬,一点也不松口,徐大太太有百种手段,欺负不着出嫁女,只得空手而归。
而最重要的,莹月还在继续写自己的《裙钗记》——就是扬州地主家四姐妹的话本,这本莹月自己很不看好很揣测要亏本的新书在三山堂居然卖得非常好,因此三山堂的先生下足了力气跟她催要后文,催得福全都心有余悸,回来跟莹月讲:“奶奶,我都不敢跑去耍了,他好像讨债的。”
三山堂出到第二本的时候,她这个作者身份在方老伯爷那里暴露了——归功于宣传小能手方慧,方慧的女先生居然也喜欢看这本书,方慧也是个跳脱性子,偷翻先生的书翻到了,回头再到莹月这里来玩,忽然发现她桌上竟有市面上还没有出现的情节,福至心灵,一下悟了,莹月不善说谎,被她撒娇纠缠追问不过,只得承认了。
莹月自己对此还有点害羞,方慧可自豪骄傲得不得了,马上给她炫耀到方老伯爷那里去了。
方老伯爷精神抖擞乐得不行,他老人家表达喜悦的方式就是买买买,虽然私产已经几乎全转移给方寒霄了,但他手里当然还留有一点养老本,一买都是百本起,收藏了不足,还要到处去送人,因此倒是不闷在家里了,常出去走走,因方伯爷遇害而颓散的精神慢慢恢复了过来。
薛珍儿和方寒诚则还是吵,但自成婚以来方寒诚经历了丧父,薛珍儿经历了娘家差点倾覆,两个人再往下吵时,吵来吵去,居然一直也没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