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郑忽将昨日挑选出来的工匠召集起来。
这几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渠道的选线、测量以及宅邸的建造。
而宅邸的建造又是当务之急。
所以,郑忽在将工匠们招来的同时,又命人将邓方和陈奚请来。
让邓方亲自负责督建宅院,而陈奚则随郑忽去敲定水渠的线路。
他们二人手头的工作暂时由管鲍等人接手,算是给这两个未来的名臣一个成长的机会。
将建造宅院的事情安排下去,郑忽便带着陈奚和几名工匠下乡去了。
冬天,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冬天是异常寒冷的。
这种寒冷在田野当中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一股又一股的北风呼啸而过。
冬日里特有的寒气以其独有的刁钻出其不意的穿过包裹人身体的衣裘,侵入人的毛孔,进而侵入人的五脏六腑。
原本抵御风雨的战士,早已落了叶子,就像是被缴了枪的士兵一样,垂头丧气的,在狂风的呼啸声中瑟瑟发抖!
郑忽带领着一行人方出城,便感受到了来自冬日使者寒风的问候。
天虽寒,事却不能不做!
修渠道的事虽不如修建宅院来的紧迫,但是若错过了这个冬天,那么,想要修建就得等秋收之后了!
农忙的时候役使国人,这种事情郑忽可不想做,也不愿去做。
这种事情国人反对不说,还会给人一种不爱惜民力的形象。
在中国,不爱惜民力是和暴君,昏君划等号的!
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就像诸夏民族自古就懂的在春天狩猎绝不猎取怀孕的母兽一样。
可持续发展这个理念虽然在此时并不存在,但是诸夏民族却始终信守不渝。
从根本上来说,诸夏民族的统治经验是取法于自然的。
据史记载,黄帝时期“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将自然之法引入到人事中,算是诸夏一贯的传统了。
沿着洧水河畔溯游而上,沿途寻找最佳的取水地点。
郑忽一行走的很慢,且都是步行,天寒地冻,洧水的河面上都结了一层薄冰。
陈奚在前面引路,郑忽则反复的提醒几人要注意安全。
这要万一落水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在这个医疗水平极其落后的时代,一个重感冒就有可能要了人的命。
人的脆弱在伤病面前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郑忽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无能为力,他不是专业的医生,除了略懂些急救知识外,其他的他只能像现在多数的人一样,听天由命!
中午,一行人在河边驻留,随从护卫在周围捡些木柴,架起来烧着热汤。
郑忽则和几名工匠及陈奚围在火堆旁,讨论着从洧水引水的问题。
首先,引洧水的决水处,地势既不能太高,也能太低,太高了不易于引水入渠,太低了又容易积水。
第二,尽可能的要距农田近,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
郑忽一行,一上午就在按照这两个条件在考察地势,不断的进行比较。
也找到几处合适的地点,讨论从哪一处规划为宜。
没过过久,他们的讨论被一婴儿的啼哭声打断。
在寒冷空荡的冬日里,显得特别凄厉,让人心里猛的一揪。
在这种情况下,郑忽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都说古代经常有弃婴的事情发生,今天或是真的让他给碰到了。
没有丝毫犹豫,郑忽立马让仇前去查看。
说起来,不举子即孩子生下来就被抛弃或者溺死,在宋朝的时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但这并不是说明这个问题只有宋朝才有。
相反,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产粮少,加之n的苛捐杂税很重,在历朝历代不举子都是存在的,而且问题还相当严重。
郑忽也没想到,他都已经将长葛的全部赋税蠲除了,竟然还会发生这种事情。
民生难道真的已经艰难至此了吗?
还是说因为某些迷信的原因?
若是前者,郑忽谈不上责怪其父母,毕竟若是养得起,谁愿意抛弃自己的亲生子女。
若是后者,郑忽怒则怒矣,却也无可奈何,大环境如此,要想转变这些愚夫愚妇的思想,一来必须得用重典,二来则是要将民间的神权收归中央,加强引导。
在这个时代搞无神论,搞唯物主义那是离经叛道,绝不可行!
短短的时间内,郑忽想了很多,这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反而是事关国本的大问题。
本来就已经是地广人稀了,如果再这样任由不举子或者人殉消减人口,那么,总有一天,人口问题会成为郑国的大问题。
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强大,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基数作为支撑,不然,衰败只是早与晚的区别。
我太祖说过“人多力量大!”
这绝对是国家发展不变的真理,在此时更是尤为恰当。
原本郑忽是准备在宿麦收获之后,民众的口粮增加,再下令鼓励生育,现在看来确实不能再等了。
没过多久,抱着婴儿归来的仇印证了郑忽原来的猜测。
果然是有人不举子!
看着小脸被冻的通红的婴儿,郑忽心里面真的感觉挺不是滋味的。
刚出生没多久就要面对这样的苦难,若不是今天被他们一行人碰到,或许就要被冻死也说不定!
同时,郑忽也惊叹于人的坚韧,一个婴儿也不知道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坚持了多久!
“快,取热汤来!”郑忽急忙吩咐道。
众人手忙脚乱的将热汤奉上,郑忽试了试温度,又吹了吹,小心的喂了婴儿几口。
或许是感受到腹中的暖流,婴儿也配合着郑忽喝了几口,之后,在郑忽温暖的怀中沉沉睡去。
见婴儿睡下,仇这才小声的向郑忽汇报起刚才的情况。
这是个女婴,被丢弃在河岸边不远的林中,仇找到婴儿之后又在周围寻觅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其他人的踪迹。
听完仇的汇报,又看了看怀中沉睡的婴儿,郑忽开口道“陈奚!”
“卑下在!”
“附近乡邑,何处距此地最近?”
“应是成乡!”
郑忽点点头,当即下命令道“二三子且随我去成乡!”
“唯!”
11
www
这几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渠道的选线、测量以及宅邸的建造。
而宅邸的建造又是当务之急。
所以,郑忽在将工匠们招来的同时,又命人将邓方和陈奚请来。
让邓方亲自负责督建宅院,而陈奚则随郑忽去敲定水渠的线路。
他们二人手头的工作暂时由管鲍等人接手,算是给这两个未来的名臣一个成长的机会。
将建造宅院的事情安排下去,郑忽便带着陈奚和几名工匠下乡去了。
冬天,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冬天是异常寒冷的。
这种寒冷在田野当中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一股又一股的北风呼啸而过。
冬日里特有的寒气以其独有的刁钻出其不意的穿过包裹人身体的衣裘,侵入人的毛孔,进而侵入人的五脏六腑。
原本抵御风雨的战士,早已落了叶子,就像是被缴了枪的士兵一样,垂头丧气的,在狂风的呼啸声中瑟瑟发抖!
郑忽带领着一行人方出城,便感受到了来自冬日使者寒风的问候。
天虽寒,事却不能不做!
修渠道的事虽不如修建宅院来的紧迫,但是若错过了这个冬天,那么,想要修建就得等秋收之后了!
农忙的时候役使国人,这种事情郑忽可不想做,也不愿去做。
这种事情国人反对不说,还会给人一种不爱惜民力的形象。
在中国,不爱惜民力是和暴君,昏君划等号的!
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就像诸夏民族自古就懂的在春天狩猎绝不猎取怀孕的母兽一样。
可持续发展这个理念虽然在此时并不存在,但是诸夏民族却始终信守不渝。
从根本上来说,诸夏民族的统治经验是取法于自然的。
据史记载,黄帝时期“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将自然之法引入到人事中,算是诸夏一贯的传统了。
沿着洧水河畔溯游而上,沿途寻找最佳的取水地点。
郑忽一行走的很慢,且都是步行,天寒地冻,洧水的河面上都结了一层薄冰。
陈奚在前面引路,郑忽则反复的提醒几人要注意安全。
这要万一落水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在这个医疗水平极其落后的时代,一个重感冒就有可能要了人的命。
人的脆弱在伤病面前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郑忽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无能为力,他不是专业的医生,除了略懂些急救知识外,其他的他只能像现在多数的人一样,听天由命!
中午,一行人在河边驻留,随从护卫在周围捡些木柴,架起来烧着热汤。
郑忽则和几名工匠及陈奚围在火堆旁,讨论着从洧水引水的问题。
首先,引洧水的决水处,地势既不能太高,也能太低,太高了不易于引水入渠,太低了又容易积水。
第二,尽可能的要距农田近,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
郑忽一行,一上午就在按照这两个条件在考察地势,不断的进行比较。
也找到几处合适的地点,讨论从哪一处规划为宜。
没过过久,他们的讨论被一婴儿的啼哭声打断。
在寒冷空荡的冬日里,显得特别凄厉,让人心里猛的一揪。
在这种情况下,郑忽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都说古代经常有弃婴的事情发生,今天或是真的让他给碰到了。
没有丝毫犹豫,郑忽立马让仇前去查看。
说起来,不举子即孩子生下来就被抛弃或者溺死,在宋朝的时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但这并不是说明这个问题只有宋朝才有。
相反,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产粮少,加之n的苛捐杂税很重,在历朝历代不举子都是存在的,而且问题还相当严重。
郑忽也没想到,他都已经将长葛的全部赋税蠲除了,竟然还会发生这种事情。
民生难道真的已经艰难至此了吗?
还是说因为某些迷信的原因?
若是前者,郑忽谈不上责怪其父母,毕竟若是养得起,谁愿意抛弃自己的亲生子女。
若是后者,郑忽怒则怒矣,却也无可奈何,大环境如此,要想转变这些愚夫愚妇的思想,一来必须得用重典,二来则是要将民间的神权收归中央,加强引导。
在这个时代搞无神论,搞唯物主义那是离经叛道,绝不可行!
短短的时间内,郑忽想了很多,这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反而是事关国本的大问题。
本来就已经是地广人稀了,如果再这样任由不举子或者人殉消减人口,那么,总有一天,人口问题会成为郑国的大问题。
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强大,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基数作为支撑,不然,衰败只是早与晚的区别。
我太祖说过“人多力量大!”
这绝对是国家发展不变的真理,在此时更是尤为恰当。
原本郑忽是准备在宿麦收获之后,民众的口粮增加,再下令鼓励生育,现在看来确实不能再等了。
没过多久,抱着婴儿归来的仇印证了郑忽原来的猜测。
果然是有人不举子!
看着小脸被冻的通红的婴儿,郑忽心里面真的感觉挺不是滋味的。
刚出生没多久就要面对这样的苦难,若不是今天被他们一行人碰到,或许就要被冻死也说不定!
同时,郑忽也惊叹于人的坚韧,一个婴儿也不知道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坚持了多久!
“快,取热汤来!”郑忽急忙吩咐道。
众人手忙脚乱的将热汤奉上,郑忽试了试温度,又吹了吹,小心的喂了婴儿几口。
或许是感受到腹中的暖流,婴儿也配合着郑忽喝了几口,之后,在郑忽温暖的怀中沉沉睡去。
见婴儿睡下,仇这才小声的向郑忽汇报起刚才的情况。
这是个女婴,被丢弃在河岸边不远的林中,仇找到婴儿之后又在周围寻觅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其他人的踪迹。
听完仇的汇报,又看了看怀中沉睡的婴儿,郑忽开口道“陈奚!”
“卑下在!”
“附近乡邑,何处距此地最近?”
“应是成乡!”
郑忽点点头,当即下命令道“二三子且随我去成乡!”
“唯!”
11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