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有些不一样的。道士进出了官邸,随后有了徭役一事,具体的不清楚。
    道士?难道还和风水运道、道祖三清有关。
    没头没脑出了这么个人,到教人摸不着头脑。
    领道士前去的就是白先生。出主意的白先生,原是一秀才。名落孙山失意没了德行,投靠县令做了幕右,也就是师爷,定了县令寡居的女儿。自此被引为亲信,在县衙也风生水起。
    听着耳熟,原是旧人。
    白先生?白秀才!
    风水运道?
    成池有了主意,还要进一步验证才行。出了茶馆,直奔三叔住处。
    学院街,和照壁南街相邻。这是成家早年在县里的歇脚处,就一进的院子,成家历年的学子或者考生住在这,县试时方便些,平日里是空闲着,或交于相熟的船商,租上三五个月的短期。现在三叔在这歇息,倒也方便。
    成池见着三叔成季材,倒也有了意外,眼前的三叔少了倨傲得意,多了温柔和顺,看着和二叔像兄弟多些。
    成池见了三叔,知道修堤坝缘由。
    截断文气!
    说是水从文,明河聚着文气。修堤坝以断文气,涨夷县文风。
    “你打算怎么做?”
    “建图书馆。”
    “细细说说。”
    ……
    飘渺的文气和实质的善举孰轻孰重很容易判断。
    县丞和县令的交手,就胜了一筹。
    三叔听着很是开心,虽未言语,在成池告别时,身为长辈都送至门口。
    不过三两日,听说河道的工事停下了。徭役不过才几日,水工没建,不过先清淤了,倒是好事。
    不难猜。县丞邀人心,县令不仅不会反对的,反而会支持。就和县丞不反对先前修堤坝一样。反对就会名声毁于一旦,得罪一地的读书人。
    县令因着进士身份胜了举人出身的县丞一筹,压了这低头蛇。可要是反对了,仕林众人执笔如刀就对着自己来了。
    调子定了,图书馆拟建河边,临着明河而建,在原先的打算的坝址移了半里。楼高五成,叫做夷县书馆。
    书生往来,县丞一时声名鹊起。和县令并称双柱,甚至隐隐有超出的趋势。
    书馆有了,书哪来?
    大户都捐了藏书,都是抄本。成池在家抄了几日,和叔叔们一道。纸笔废了不少,到破了笔财。停了河工徭役,成池甘之如饴。

章节目录

农家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每天都在等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每天都在等更并收藏农家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