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太极殿一连发出了四道圣旨。
第一道旨意自然是无人敢议,先是一大堆夸赞四位将军诸如战功赫赫,国之梁柱的话,然后则是突显皇帝厚待功臣,圣意隆眷,最后点明正题册封四位将军为汉、唐、宋、魏王等等。
总结下来就是以四位将军的旗号作为封号,汉军刘彻为汉王封地,唐军李世民为唐王,宋军赵匡胤为宋王,魏军冉闵为魏王,择日于武英殿正式受封,虽然没有点名,但受封之后诸王便要离京回到封地,无诏不得返京。
第二道旨意紧接着第一道。诸王王位、封地可由长子承袭,其余子嗣皆列候由诸王赐土。而且规定,封地的税赋皆统一上缴朝廷由朝廷再进行统一分配,但朝廷不会干涉封地的任命委派事宜,全权交由诸王,只需报备即可。
也就是说诸王对于封地只有管辖权,实际意义上的控制权还在地京,毕竟经济命脉还是掌握在地京的手里,这跟后世的大国对小国经济封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汉武帝所施行的推恩令相比,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封地的大小,实际上也削弱了诸侯的权利,而此时嬴政的这道举措则是削弱了封地的大小,但未削弱诸王的权力,却控制了诸王的经济,比推恩令稍有过之。
许宣之所以敢在封王策中限制诸王的经济,让封地的税赋全都上缴朝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此时的分封并未像西汉时期那样的积年顽疾,打个预防针总比在烂肉上敷药引起痛楚小得多。
对于嬴政颁下的这两道圣旨,不管是刘彻等人还是赵高等人都无异议。
赵高自然是无异议的,因为他从两道圣旨当中读出了皇帝对于诸王还是有所提防。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刘彻等人无异议则是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名和权,正如许宣所想的那样诸王对于封王赐土已经是感恩戴德,如果连这利都拿在手上的话也只会引来嬴政的猜忌而已————有了封地,有了权力,再有钱的话谁能顶得住诱惑?不过对于这猜忌的由来自然要算到严嵩等人那日武德殿议论的头上,所以诸王即使心中有怨也只会洒在严嵩等人身上。
这也是为何当初嬴政说这第二条他不该亲自提出来,而李斯与范蠡则做好了当恶人的原因。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严嵩却帮他们背了锅,这让嬴政对严嵩有种既想把严嵩拉到面前责骂一顿然后又褒奖他做得好的感觉
第三道诏令涉及到了前所未有的兵制改革。内容大致可总结为诸王的军队不缩减,不裁撤,兵籍免除赋役,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更戍演武,二载为期。
许宣在府兵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所谓的府兵制并不是像历史上的那样兵农合一,而兵农合一也与历史上的有所区别。
历史上的府兵制依托于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便是耕地的农民,在农隙闲时训练,一旦有战事便农具换上兵器投入到战场之中。这对于国家来说,既节省了军费的开支,还保障了经济农业的发展。
但这种府兵制的弊端在于,府兵府兵,归根结底都还不是纯正的士兵,长年无战事,谁还会农隙训练,而战时再聚起来又不识将领,导致府兵制最后培养出来的不过是临时拿着武器不受将领指挥的农民而已。
在嬴政诏令的府兵制中,虽然也是兵农合一,却是以募兵制为基础的一半兵一半农。
以刘彻汉军为例,十万汉军皆为招募而来的经过严格训练的纯正士兵,也都是饱经战事的精兵,若实行嬴政的所定的兵制,则十万士兵无一人会被裁撤,也就是说十万军队得以保留,但这十万人要强制分成两半,一半人上半年务农(考虑到水稻这类作物设定里头的北方可能只种一季,因此还包括其他农作物)下半年训练,另一半人则是上半年训练下半年务农。年年如此。
如此一来的话,便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军队的战斗力,若是长年无战事,军队起码能保证一半的人都在坚持训练,而突发战事也能保证有一半的兵力可以迅速的投入到战场里头,剩下的一半也可以短暂的恢复训练之后加入战场之中。
说白了在这种府兵制下,拥有府兵兵籍的士兵每年必须要做两件事,就是训练与务农,但更注重的是训练,本质上都还是正规军。而历史上的府兵制士兵也是必须做两件事,训练与农事,但注重的却是农事,本质上却已都成了农民。
虽然两种府兵制侧重不同,但都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和保障了经济农业的发展,相对来说嬴政要推行的府兵制则更完善一些。
因为就算是募兵制的士兵也不可能长年不断的训练,这样的话不仅军费开支是一大笔不小的支出,而且长年训练容易出现未战先殆的情况。实行嬴政的府兵制,相当于一个士兵需要训练半年,而另外半年的务农更相当于休养生息一般。
也就是说整只军队都处于一种半训练半休息的状态,然而却始终都有半数的士兵可以保证随时奔赴战场,同时还能从务农当中补给自身所耗,要知道一人务农的产出足够一家所用,军饷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这也把第二道诏令中剥夺了诸王的税赋的影响降到了最小的程度。
至于更戍演武,就是以两年为期,诸王各自都要率领半数的军队到另一位藩王的封地上参加演武,由嬴政命人到场监军。名为演武,实际上也略有深意。
嬴政的这第三道诏令,无疑是三赢的。
其一,诸王最在乎的可能不是王号,但一定是军权。本来已经做好了交出部分军权甚至是全部军权的诸位将军也不得不感慨嬴政的自信与大度,因为不管是府兵制或者是更戍法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削弱了他们的军权。
其二,以赵高为首的文臣们自然也看出了上面一点,但他们也只是想让几位将军远离地京而已,并不想把军队搞垮,军队垮则大秦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他们懂,而嬴政推行的政令则完美的解决了他们所担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前两道圣旨一样,他们都读出了嬴政的提防心思。
其三,府兵制加更戍法,不仅可以让嬴政节省了军费开支,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对诸王封地的税赋进行再分配,最重要的是保留了与诸王的相对信任,也保住了军队的战斗力,更保留了对诸王的一丝戒备。
至于第四道诏令内容则是有些言简意赅。
加封刘询礼部员外郎,李恪工部员外郎,赵伯琮户部员外郎,冉智兵部郎中。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加封的可都是不大不小,必须上朝的京官。
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太极殿一连发出了四道圣旨。
第一道旨意自然是无人敢议,先是一大堆夸赞四位将军诸如战功赫赫,国之梁柱的话,然后则是突显皇帝厚待功臣,圣意隆眷,最后点明正题册封四位将军为汉、唐、宋、魏王等等。
总结下来就是以四位将军的旗号作为封号,汉军刘彻为汉王封地,唐军李世民为唐王,宋军赵匡胤为宋王,魏军冉闵为魏王,择日于武英殿正式受封,虽然没有点名,但受封之后诸王便要离京回到封地,无诏不得返京。
第二道旨意紧接着第一道。诸王王位、封地可由长子承袭,其余子嗣皆列候由诸王赐土。而且规定,封地的税赋皆统一上缴朝廷由朝廷再进行统一分配,但朝廷不会干涉封地的任命委派事宜,全权交由诸王,只需报备即可。
也就是说诸王对于封地只有管辖权,实际意义上的控制权还在地京,毕竟经济命脉还是掌握在地京的手里,这跟后世的大国对小国经济封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汉武帝所施行的推恩令相比,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封地的大小,实际上也削弱了诸侯的权利,而此时嬴政的这道举措则是削弱了封地的大小,但未削弱诸王的权力,却控制了诸王的经济,比推恩令稍有过之。
许宣之所以敢在封王策中限制诸王的经济,让封地的税赋全都上缴朝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此时的分封并未像西汉时期那样的积年顽疾,打个预防针总比在烂肉上敷药引起痛楚小得多。
对于嬴政颁下的这两道圣旨,不管是刘彻等人还是赵高等人都无异议。
赵高自然是无异议的,因为他从两道圣旨当中读出了皇帝对于诸王还是有所提防。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刘彻等人无异议则是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名和权,正如许宣所想的那样诸王对于封王赐土已经是感恩戴德,如果连这利都拿在手上的话也只会引来嬴政的猜忌而已————有了封地,有了权力,再有钱的话谁能顶得住诱惑?不过对于这猜忌的由来自然要算到严嵩等人那日武德殿议论的头上,所以诸王即使心中有怨也只会洒在严嵩等人身上。
这也是为何当初嬴政说这第二条他不该亲自提出来,而李斯与范蠡则做好了当恶人的原因。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严嵩却帮他们背了锅,这让嬴政对严嵩有种既想把严嵩拉到面前责骂一顿然后又褒奖他做得好的感觉
第三道诏令涉及到了前所未有的兵制改革。内容大致可总结为诸王的军队不缩减,不裁撤,兵籍免除赋役,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更戍演武,二载为期。
许宣在府兵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所谓的府兵制并不是像历史上的那样兵农合一,而兵农合一也与历史上的有所区别。
历史上的府兵制依托于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便是耕地的农民,在农隙闲时训练,一旦有战事便农具换上兵器投入到战场之中。这对于国家来说,既节省了军费的开支,还保障了经济农业的发展。
但这种府兵制的弊端在于,府兵府兵,归根结底都还不是纯正的士兵,长年无战事,谁还会农隙训练,而战时再聚起来又不识将领,导致府兵制最后培养出来的不过是临时拿着武器不受将领指挥的农民而已。
在嬴政诏令的府兵制中,虽然也是兵农合一,却是以募兵制为基础的一半兵一半农。
以刘彻汉军为例,十万汉军皆为招募而来的经过严格训练的纯正士兵,也都是饱经战事的精兵,若实行嬴政的所定的兵制,则十万士兵无一人会被裁撤,也就是说十万军队得以保留,但这十万人要强制分成两半,一半人上半年务农(考虑到水稻这类作物设定里头的北方可能只种一季,因此还包括其他农作物)下半年训练,另一半人则是上半年训练下半年务农。年年如此。
如此一来的话,便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军队的战斗力,若是长年无战事,军队起码能保证一半的人都在坚持训练,而突发战事也能保证有一半的兵力可以迅速的投入到战场里头,剩下的一半也可以短暂的恢复训练之后加入战场之中。
说白了在这种府兵制下,拥有府兵兵籍的士兵每年必须要做两件事,就是训练与务农,但更注重的是训练,本质上都还是正规军。而历史上的府兵制士兵也是必须做两件事,训练与农事,但注重的却是农事,本质上却已都成了农民。
虽然两种府兵制侧重不同,但都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和保障了经济农业的发展,相对来说嬴政要推行的府兵制则更完善一些。
因为就算是募兵制的士兵也不可能长年不断的训练,这样的话不仅军费开支是一大笔不小的支出,而且长年训练容易出现未战先殆的情况。实行嬴政的府兵制,相当于一个士兵需要训练半年,而另外半年的务农更相当于休养生息一般。
也就是说整只军队都处于一种半训练半休息的状态,然而却始终都有半数的士兵可以保证随时奔赴战场,同时还能从务农当中补给自身所耗,要知道一人务农的产出足够一家所用,军饷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这也把第二道诏令中剥夺了诸王的税赋的影响降到了最小的程度。
至于更戍演武,就是以两年为期,诸王各自都要率领半数的军队到另一位藩王的封地上参加演武,由嬴政命人到场监军。名为演武,实际上也略有深意。
嬴政的这第三道诏令,无疑是三赢的。
其一,诸王最在乎的可能不是王号,但一定是军权。本来已经做好了交出部分军权甚至是全部军权的诸位将军也不得不感慨嬴政的自信与大度,因为不管是府兵制或者是更戍法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削弱了他们的军权。
其二,以赵高为首的文臣们自然也看出了上面一点,但他们也只是想让几位将军远离地京而已,并不想把军队搞垮,军队垮则大秦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他们懂,而嬴政推行的政令则完美的解决了他们所担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前两道圣旨一样,他们都读出了嬴政的提防心思。
其三,府兵制加更戍法,不仅可以让嬴政节省了军费开支,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对诸王封地的税赋进行再分配,最重要的是保留了与诸王的相对信任,也保住了军队的战斗力,更保留了对诸王的一丝戒备。
至于第四道诏令内容则是有些言简意赅。
加封刘询礼部员外郎,李恪工部员外郎,赵伯琮户部员外郎,冉智兵部郎中。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加封的可都是不大不小,必须上朝的京官。
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的用意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