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之前北面朝廷的太上皇几次下江南,几乎次次都来拜谒明孝陵,还被当时的读书人誉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林瑜知道后差点没叫这些读书人没节操的跪舔行径给闹得犯恶心,一个鞑子皇帝去拜谒一个驱逐鞑虏出身的皇帝,还被称颂为圣明之君,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这一次林瑜杀气腾腾地准备了三百个旗人,准备在祭奠上用他们的鲜血来洗去这百年来华夏民族受到的耻辱。想来,洪武大帝躺在地下也会对这样的祭品感到满意的。
城中之人对着林瑜抬起的屠刀尚不自知,知道只怕也无所谓,这不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么。几乎处处都看得见酒楼中的百姓热烈地谈论着即将到来的祭奠,卓明啃了大半个月的律法书,头晕脑胀地走出客栈,往街上一走,就灌了一耳朵的祭奠、称王之类的话语。
他随便捡了一个酒楼坐下,他家里颇有余资,否则也不能让他在金陵一住就是大半年。身边带了一个老仆照顾他的起居,不过,这时候他叫老仆歇歇,自己出门转悠转悠,也听听街面上有什么消息。
在林瑜的治下,报纸当然是不禁止的,甚至酒楼里头还有专门的说书人讲报纸上的内容,百姓们叫上一碟茴香豆烫上一壶浊酒就能有滋有味的消磨上一下午。
卓明捡了楼上的位置坐了,他穿着细棉布制的长袍,一瞧就和楼下的泥腿子们不大一样,店小二赶忙迎上来,问道:“这位相公要些什么?”
卓明便问道:“这里可有报纸没有?”
店小二就笑道:“有,自然有。”他们做迎来送往的生意,这种大家都喜欢的东西怎么能不备下,他伸出一根手指,道,“点满一钱银子就送,不必再另买。点不满也可能免费看,别污了就是。”
卓明就从小荷包里头挑出一颗银豆子来,道:“来一碟时令小菜,一碟子醋鱼,还有米饭,一壶好茶。”顿了一下,加了一句道,“茶等我用完饭后再上,与报纸一道拿来。”
店小二忙哎了一声,小心的接了这个银豆子走下去传菜去。这时候银子的购买力惊人,一般的斗升小民一辈子都没见过白|花|花的银子也是有的。像卓明给的这样一颗银豆子大约有两钱样子,他点的那一些菜也不是什么珍馐佳肴,一颗银豆子绰绰有余。这还是林瑜攻打国中以来,物价有所上涨的缘故,要是换了从前,就算是在金陵,这样的菜一钱银子也足够了。
按照规矩,这些银子多的没有他的份,顶多掌柜的多给他记上一文钱的功。是以,这个做店小二的也乐得给卓明报一些好一点的用料。比如说,时令小菜他报个最新鲜的,醋鱼挑最大个的,茶叶捡最精贵的。如此,二钱银子还有的多。
卓明一瞧陆陆续续上来的菜,心里就知道了,笑着抓了一把铜钱打赏他,店小二美滋滋地去了。一眼不错地瞅着二楼这边,见卓明放下了饭碗忙上去收拾了,又泡茶与他,还不忘了卓明想要的报纸,端得是殷勤备至。
这会子已经快下午了,卓明是看书看过头错过了饭店,酒楼里不甚忙碌。他见这个小二有趣又有眼力见,就先放下报纸,一行一行地问他。从这些天都有什么人来,说书的都说一些什么,粮食都是什么价什么都问,店小二也乐于说这个,比起那些他一点都不懂的之乎者也,这什么粮价菜价他可不是门清,一张能利索地报菜名的嘴叭叭地真是又响又快。直到楼下掌柜的高声喊他,这才一缩脖子,脚底抹油的去了。
卓明从店小二口中听说汉军将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一连杀了好几个,方平稳下了这江南的粮价,心里不免叹一声那些商人作死。岂不知当初林大将军初在兴化府之时,为了这样的事就已经杀了个人头滚滚,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知府呢。现在人家眼看就要封王了,不出意料,至少这片江南之地北面朝廷是没有办法的。居然还敢太岁头上动土,真是活腻歪了。
不过,这也是林大将军爱民,从当初在兴化府之上就能看出来。卓明小心地摊开报纸,这已经不是新报了,刚印出来的新报纸油墨未干,一不小心就会沾上,所以讲究一些的人家往往要下仆熨烫一下,墨迹干透不会沾手了递给老爷们。不过卓明手中的却没有这样的麻烦,从北州到金陵,连日期都对不上号了,更何况墨迹,早干得透透的。
听说北州日报也要来金陵办了,卓明想起自己曾经听到的小道消息,往报纸上上下下一瞧,却没看见相关的消息,不免有些气馁。虽然北州日报被江南的文人斥为将军府喉舌,但是在卓明乃至于大部分的百姓心中,报纸那是不嫌多的。特别是卓明这样的读书人,在了解报纸的时效性之后,就更是期盼着金陵这边也能把报纸办起来。
报纸上都加上了不一样的句读,现在应该叫做标点符号。之前看着不习惯,但就像是阿拉伯数字一样,看习惯了就觉得方便了许多。
他翻着报纸,连夹缝中的广告都看过两遍了,这才重新将报纸叠起来。又伸着耳朵听着下面的说书人说了一阵,直到都说完了开始重复,他才站起身,准备回去继续备战科考。
那一本厚厚的律书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听说科考不仅仅只考背,还有实例,想要拿好的考评,却是不简单。
他走到下面,正好看见一群穿着大红袢袄的军士从外面进来。这些人就是大将军府上军士,平时一贯笑眯眯的,有时候走在街面上,看见什么不方便的,他们向来是能出手就出手。所以,真正朴实的百姓向来不畏惧他们。不过,看见他们现在这样一脸严肃地走进来,只当是有要事,平时敢对着兵士们开看玩笑的大汉们也不由得寂静下来。
只见他们在原地站定了,从腰间抽出布帛所制的一张黄底黑字的告书在酒楼之前的案板上张贴好,这样的案板原就作张贴官府告示以及通缉令等用途。张贴好了,也不说话一径去了。等他们都走了,人群才渐渐的出声。
“平时嘻嘻哈哈的不知道,今儿一瞧,怪道是百战百胜之师,脸子一挂,当真有一股唬人的气质。”
“可不是,当真瞧不出来。”有人迎合道,“平时有啥困难的,叫他们看见了二话不说就上前帮忙,一文大子走不要的。以前不是说什么兵过像篦子么?”
“那叫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听边上的老童生念叨过几句的忙得意地张口。
“嗨,就是那个。”之前说话的那个接口道,“听说啊,他们就是抄哪些贪官污吏的家,也不带偷拿一个大子的。”在他们的心中,但凡是那样的人家可不是金成堆银成堆,扣一点就能吃一辈子的。汉军能一点都不拿,那是相当的令人放心了。
“没见识的,他们可是五两银子一个月的饷银,但凡当上一个小队长,得的银钱更多,谁都像你似的,光看着眼前?”有人嘲笑道,“就像是那故事里说的,不是良家子不能从军的!”他昂着头,就差别人问他一句,你是不是良家子。
“你是良家子,也没见你敢从军去啊!”结果没招来问,倒招了笑,“有那吹嘘的空,还不如看看这上面写了什么,听说能从军的都得识字呢,你识字不?”
却是没声了。
卓明听那几个人你来我往了一会子,却没了下文,便走到案板之前,便知道这是为何了。大将军府上出的告书一向以百姓能看得懂为标准,但是这一次罕见地骈四俪六加了好些修饰之词以示郑重。光识得几个字还真不能看懂。
边上的百姓见这样一个穿长袍的白面书生过来,忙挤挤挨挨地给他让出一个位置来,着急地还张口问道:“这里头都写了啥?”
卓明转身,高声道:“下月初一,大将军就要在洪武大帝陵寝之前斩鞑子,祭祀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第100章
没过几日,就是初一, 卓明站在不远处围观的人群之中, 心中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通过了严格的审查,被选进了旁观这一次前所未有的祭奠的人群中的一员。
和他一般幸运的有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 有同样经过严格筛选的士绅, 有站得笔直的将军府军士, 还有金陵西山书院出身的学子。主祭乃是辛宗平之祖父、西山学院的院长、林大将军的师父、未来的帝师辛慧, 只听他大声念道:
“……国家外患, 振古未闻。赵宋末造, 代于蒙古,神州陆沈,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 廓清中土,日月重明, 河山再造,光复大义, 昭示来兹。不幸季世俶扰,国力疲敝, 满靖乘间,入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 迭起迭踣……”
辛先生的声音苍老沉重, 他每念一句,边上就十来个大汉起身复合一句, 直将这样的一篇祭文给远远的传了出去。这篇祭文还是林瑜亲自操刀,北面的人再怎么否认,他依旧是无可争议的六元之才,林瑜自己认不认是另一回事,炮制出来的文章确实叫人听着都跟着热血沸腾。
不过,这一篇祭文林瑜考虑了一下,还是加上了他原本世界中孙国父的那一段,聊作纪念。
烧完了祭表,下面的才是重头戏。
一瞬间,风停乐息,整个陵寝之前瞬间安静地有些渗人。卓明优秀的眼里让他瞬间看到对面被押着跪在石板上的满人大爷没出息的抖了几下,他们已经知道这是自己的末路来了。
不可否认,一种畅快的感觉从卓明的心中升起。他祖籍扬州,那个出了名的风花雪月之地,怎么不可能引来这些国族大爷们呢?那些丑陋的嘴脸他也不是第一次看见了,但是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见他们卑微的跪在地上,跪在这个明孝陵之前,满目都是绝望。
这样的感觉在看见整整三百个人头随着一声令下落地之后,达到了顶峰。
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看着站在最前方的林瑜。他手里正提着一把闪着寒光的刀,正是这一位面目秀美的大将军率先挥下了手,割下一个人的头颅却恍若无物一般。
但是,顺着刀刃往下滴的血液让人知道这个大将军可不像他面上那么无害,可以说,在大半个江南已经尽归林瑜之手之后,再不会有人将原本传言中的那个风雅秀致的六元状元给联系在了一起。
林瑜没有将手中的刀递给边上的军士,按照流程,这时候他应该把刀递过去,接下来就是在陵寝前封王的仪式了。他这般做,别的人不好出声阻止,也只能干看着。
这时候的林瑜是穿着和兵士一般的军中制服的,只不过,因为参加这样前所未有之祭奠,所以今日所穿着大礼服,一律不再是大红的袢袄。礼服的制式参考了军服的样式还兼顾了简洁方便的原则,但是颜色却是黑色的。这算是给以后的吉服颜色定调了,一如汉制,尚黑。
林瑜不是很感冒五德之说,对于一扫六合的始皇帝却是真心的向往,他这么一提出来,下面研究礼制的官员也无话。毕竟汉承秦制,尚黑也说得过去。
汉以后大多数的皇帝服色都以黄|色为尊贵,也就前明因为红巾军起家,所以对红□□有独钟,皇帝的礼服才迥异于前朝出现了大红这个颜色。
在他们眼中林瑜心慕强汉,一应礼制向着那时候靠拢是很说得过去的。幸好他们暂时哈不知道林瑜更想效仿始皇帝,将目光所及之土地全都打下来,建一个前所未有之新汉朝,否则舆论又要一片哗然。
身上的黑色制服显得格外的肃穆,林瑜也不等他们将王爵的大礼服呈上来,就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之下,自己走过去,拎起衣袍往身上一披。
宽大的衣袍凌风展起,落在林瑜的肩上,所有人都能看得到黑色的王袍之下,那紧贴着身躯的军服。只见他毫不忌讳一步一个脚印地踩过了地上的献血,走到人前。
面对着所有人沉默地注视着他的目光,林瑜一手高抬起手中还沾着献血的长刀,指向前方,道:
“从今日起,吾为汉王。”
“从今日起,北伐!”
恍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所有的兵士看着前方的人影,单膝跪下,大声呐喊道:
“汉王威武!”
“汉王威武!”
“汉王威武!”
等祭典结束,林瑜带着手下有序的离开,面前的三百具尸首也被留下戒备的兵士们一一处理得当,卓明这才和边上的百姓们互相搀扶着起来。
他曾经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书生出身的林瑜居然能够屡战屡胜,他也曾经坚定不移的认为林瑜他们是逆贼,只要朝廷的大军一出动,就会被灭为齑粉。就算在看过了那些报纸之后,他对这个江南的未来还是抱有疑虑的。
这也是常事,只怕除了东番的人,一直跟着林瑜的兵士们。只要林瑜一天不坐稳了北面的皇位,他们心中就有一日的不安稳。
但是,经过这一场的卓明心中突然就通透了,恍然大悟了,没理由这样的人不能打败北面已经龟缩在了深宫之中的隆昌帝。那个弑父杀弟,得位不正毫无担当的东西。
林瑜,不,汉王披着王袍背对着他们高举手中长刃的身影,这辈子都没办法从自己的脑海中离开。卓明摸着自己胸中砰砰乱跳的心脏,突然有了投笔从戎的冲动。
只有跟着那样的人,才能实现史书中所说的那一句: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林瑜一声令下,原本已经拟好的所有通函上关于吴王的字眼全部需要改动,上上下下忙作一团。但是,谁也没有抱怨,尤其是经历过当场的那些人。
特别是汉王已经当场喊出了北伐,只怕不消几天,就能传到北面的朝廷的耳中。幸好,这一部分还是按照计划来的,今天随着对祭典的实施报道,这一条消息已经告知了整个金陵城。
转瞬之间,整个江南就没有不知道汉王和北伐这个词的。
同时间,数只训练好的灰羽鸽子带着脚上的信筒,飞往各地。尤其是东番北州,将军府已经准备好了的吴王府的牌匾也不能用,只好重新赶制起来。闹得知道内情的人哭笑不得,笑过之后,常子茜摸着已经挺起来很大的孕肚面露忧色。
不敢说悔教夫婿觅封侯,林瑜现在的事业,早就已经不是单单的封侯。想当初,她欢欢喜喜的嫁人的时候,也想过以后约莫能做一个和祖母一般的一品诰命夫人。
谁能想象得到现在,她的第一个孩子还没有出生,身上已经披上了王妃的服饰,而自己的夫婿也已经率军踏上了北伐的道路。
惟愿此行顺利安泰,她心中默默祈祷着,她现在有孕,是为嫡长,所有人都着紧的厉害,别说上香了,连屋子里都不敢洒香水。也就天天摆上一盘子的鲜果,借一点水果的清香罢了。
就这么着,这些水果还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人的验看。
“堂哥一向随意,真没想到居然连定好的封号流程竟都被他随意了。”陪着嫂子的黛玉笑道,她岂不知常子茜心中的忧心,她一向聪敏,此时并不提及北伐,免得叫她心情不好,反伤了身子。
说到这个,常子茜不由掩唇笑道:“你瞧他一贯运筹帷幄,什么都在算计中的样子,其实自己反倒最容易打破自己的计划了。分明就是任性,也幸好他自己兜得住。”
“你们说什么呢?”随着林瑜的封王,地下的宗室也要跟着封爵。不过,林瑜承认的宗室也就林如海一家罢了,他之前在姑苏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这一宗迁了出来,当时的族长不敢反对,心里也隐隐的松了一几口气。如今,林瑜和林如海这两支合并在了一起也不麻烦,本也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
是以这一回,林如海这边也有个侯爵的流程要走,贾敏可不就是侯夫人了。她不放心单独留在王府里头的常子茜还有小女儿,是以,那边一结束就匆匆的过来了。
“快把这冠子给我卸下来,可重死我了。”贾敏一边走一边道,边上伺候的丫头赶紧上前帮忙,把凤冠还有大礼服给卸下来。
黛玉咬着帕子笑道:“谁叫妈妈偏穿着这个过来,能不重么?”
贾敏就笑骂道:“小没良心的,我这是担心谁来着?”
常子茜看惯了这母女两个一来一往的,便笑道:“婶婶快坐,松快松快。”她微微探出身子瞧了一眼那瞧着就重的家伙事,道,“可真是造罪了。”
幸好这时候还没有进夏,贾敏也是个不爱出汗的,否则可不敢不沐浴就过来,她拿过丫头呈上来的热巾帕略敷了敷脸,方打趣道:“别笑,以后王妃还有更重的呢!”
常子茜哪里不知道她说得是什么呢,红了脸道:“婶子还这般促狭。”心里不由得宽慰了一些。
这内眷有她们的话说,外头的男人们事情也多得很。
常柯敏就不用说了,人还在福建呢,忙得厉害。白知府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可不是一双眼睛恨不能两头盯着,就算郑氏一贯安分,他不放松却是职责。这万一放松了,闹出什么来,可怎么说?
黄石更是忙得伏首案牍之间,为了林瑜一个汉王,抓着所有的情报线的他要给各地更正。一时间,百姓头顶的鸽子都多了好些。
倒是林如海,在忙过封侯典礼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短暂的休息时期。
之前为了北伐,他是不眠不休加班加点的工作,到全部准备完毕,就没有消停过,连喝茶的时间都没有。现在终于好了,虽然当中被林瑜一个汉王闹得出了点小岔子,但是他这边本就是定好侯爵,也不需要封号,没什么好改的。
就是黄石只怕今晚要睡不着了,林如海想到这里,幸灾乐祸地牵起一个微笑来,谁叫他之前还当着他的面跑出去看热闹去呢?
他站起身,准备换下身上的礼服,去一趟北州的府衙,看看从别的大陆上来的异兽的时候,目光落在玄色的侯爵服饰上,不由得怔了一怔。
在之前,他真的没有想到林瑜会在回到族地的时候,使出这一手出来。经过两家人家在祖父辈就更加亲近,但是他和姑苏的族人才是一支,却是事实。
林如海向来知道林瑜不大在乎宗族,但是的确没有想到,他会这么不在意。而且,这一手,怕是也有别的考虑。
两家人家人丁都不是很兴旺,但是加上族人的话,那么开国之初,宗室就要扩张成出两三百人了。这显然和林瑜打击乡梓宗族势力的目的不符,按照他走一步想几十步的性格,应该早就做好准备了。
林如海没有猜错,林瑜知道自己想要迁宗自然没有那么容易,特别是在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六元状元的情况之下,族人哪里那么容易就放他走呢。而在起事的前期,既然他的名字不被人知晓,他也就默认了这一点,并利用这段时间做了很多之前来不及做的准备,很没必要主动透漏给姑苏林族的人知道。
迁宗一事,在林瑜派人前往姑苏的时候就已经交代过了。没有必要冒然提起,只是先给族长一个话头好叫他心里有数罢了。现在的这个族长林瑜是知道的,平时最为谨慎,也最为古板。等林瑜屯兵嘉兴的时候,名传天下,最先知道的可不就是与嘉兴近在咫尺的姑苏。
那时候,族长就召集了众位族人,一直同意将林瑜这一支给迁出去。当然,别说这些人以后会不会后悔了。现在,听见了林瑜号汉王,即刻北伐的消息,已经有些人心中开始后悔了。
这时候,就算是心思恶毒的人,也不敢咒林瑜战败了。要知道,就算已经分宗,但是北面隆昌帝暴虐无道的名声他们也是听说过的。谁能说得清楚若是林瑜战败,对方会不会迁怒,并不承认之前的迁宗呢?
这些不过都是一些小心思罢了,从明孝陵出来就马不停蹄地往码头跑的林瑜可管不了那么多。就在今天凌晨的时候,林瑜手下的船只就考上了金陵城外的码头。
所以,这一次林瑜杀气腾腾地准备了三百个旗人,准备在祭奠上用他们的鲜血来洗去这百年来华夏民族受到的耻辱。想来,洪武大帝躺在地下也会对这样的祭品感到满意的。
城中之人对着林瑜抬起的屠刀尚不自知,知道只怕也无所谓,这不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么。几乎处处都看得见酒楼中的百姓热烈地谈论着即将到来的祭奠,卓明啃了大半个月的律法书,头晕脑胀地走出客栈,往街上一走,就灌了一耳朵的祭奠、称王之类的话语。
他随便捡了一个酒楼坐下,他家里颇有余资,否则也不能让他在金陵一住就是大半年。身边带了一个老仆照顾他的起居,不过,这时候他叫老仆歇歇,自己出门转悠转悠,也听听街面上有什么消息。
在林瑜的治下,报纸当然是不禁止的,甚至酒楼里头还有专门的说书人讲报纸上的内容,百姓们叫上一碟茴香豆烫上一壶浊酒就能有滋有味的消磨上一下午。
卓明捡了楼上的位置坐了,他穿着细棉布制的长袍,一瞧就和楼下的泥腿子们不大一样,店小二赶忙迎上来,问道:“这位相公要些什么?”
卓明便问道:“这里可有报纸没有?”
店小二就笑道:“有,自然有。”他们做迎来送往的生意,这种大家都喜欢的东西怎么能不备下,他伸出一根手指,道,“点满一钱银子就送,不必再另买。点不满也可能免费看,别污了就是。”
卓明就从小荷包里头挑出一颗银豆子来,道:“来一碟时令小菜,一碟子醋鱼,还有米饭,一壶好茶。”顿了一下,加了一句道,“茶等我用完饭后再上,与报纸一道拿来。”
店小二忙哎了一声,小心的接了这个银豆子走下去传菜去。这时候银子的购买力惊人,一般的斗升小民一辈子都没见过白|花|花的银子也是有的。像卓明给的这样一颗银豆子大约有两钱样子,他点的那一些菜也不是什么珍馐佳肴,一颗银豆子绰绰有余。这还是林瑜攻打国中以来,物价有所上涨的缘故,要是换了从前,就算是在金陵,这样的菜一钱银子也足够了。
按照规矩,这些银子多的没有他的份,顶多掌柜的多给他记上一文钱的功。是以,这个做店小二的也乐得给卓明报一些好一点的用料。比如说,时令小菜他报个最新鲜的,醋鱼挑最大个的,茶叶捡最精贵的。如此,二钱银子还有的多。
卓明一瞧陆陆续续上来的菜,心里就知道了,笑着抓了一把铜钱打赏他,店小二美滋滋地去了。一眼不错地瞅着二楼这边,见卓明放下了饭碗忙上去收拾了,又泡茶与他,还不忘了卓明想要的报纸,端得是殷勤备至。
这会子已经快下午了,卓明是看书看过头错过了饭店,酒楼里不甚忙碌。他见这个小二有趣又有眼力见,就先放下报纸,一行一行地问他。从这些天都有什么人来,说书的都说一些什么,粮食都是什么价什么都问,店小二也乐于说这个,比起那些他一点都不懂的之乎者也,这什么粮价菜价他可不是门清,一张能利索地报菜名的嘴叭叭地真是又响又快。直到楼下掌柜的高声喊他,这才一缩脖子,脚底抹油的去了。
卓明从店小二口中听说汉军将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一连杀了好几个,方平稳下了这江南的粮价,心里不免叹一声那些商人作死。岂不知当初林大将军初在兴化府之时,为了这样的事就已经杀了个人头滚滚,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知府呢。现在人家眼看就要封王了,不出意料,至少这片江南之地北面朝廷是没有办法的。居然还敢太岁头上动土,真是活腻歪了。
不过,这也是林大将军爱民,从当初在兴化府之上就能看出来。卓明小心地摊开报纸,这已经不是新报了,刚印出来的新报纸油墨未干,一不小心就会沾上,所以讲究一些的人家往往要下仆熨烫一下,墨迹干透不会沾手了递给老爷们。不过卓明手中的却没有这样的麻烦,从北州到金陵,连日期都对不上号了,更何况墨迹,早干得透透的。
听说北州日报也要来金陵办了,卓明想起自己曾经听到的小道消息,往报纸上上下下一瞧,却没看见相关的消息,不免有些气馁。虽然北州日报被江南的文人斥为将军府喉舌,但是在卓明乃至于大部分的百姓心中,报纸那是不嫌多的。特别是卓明这样的读书人,在了解报纸的时效性之后,就更是期盼着金陵这边也能把报纸办起来。
报纸上都加上了不一样的句读,现在应该叫做标点符号。之前看着不习惯,但就像是阿拉伯数字一样,看习惯了就觉得方便了许多。
他翻着报纸,连夹缝中的广告都看过两遍了,这才重新将报纸叠起来。又伸着耳朵听着下面的说书人说了一阵,直到都说完了开始重复,他才站起身,准备回去继续备战科考。
那一本厚厚的律书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听说科考不仅仅只考背,还有实例,想要拿好的考评,却是不简单。
他走到下面,正好看见一群穿着大红袢袄的军士从外面进来。这些人就是大将军府上军士,平时一贯笑眯眯的,有时候走在街面上,看见什么不方便的,他们向来是能出手就出手。所以,真正朴实的百姓向来不畏惧他们。不过,看见他们现在这样一脸严肃地走进来,只当是有要事,平时敢对着兵士们开看玩笑的大汉们也不由得寂静下来。
只见他们在原地站定了,从腰间抽出布帛所制的一张黄底黑字的告书在酒楼之前的案板上张贴好,这样的案板原就作张贴官府告示以及通缉令等用途。张贴好了,也不说话一径去了。等他们都走了,人群才渐渐的出声。
“平时嘻嘻哈哈的不知道,今儿一瞧,怪道是百战百胜之师,脸子一挂,当真有一股唬人的气质。”
“可不是,当真瞧不出来。”有人迎合道,“平时有啥困难的,叫他们看见了二话不说就上前帮忙,一文大子走不要的。以前不是说什么兵过像篦子么?”
“那叫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听边上的老童生念叨过几句的忙得意地张口。
“嗨,就是那个。”之前说话的那个接口道,“听说啊,他们就是抄哪些贪官污吏的家,也不带偷拿一个大子的。”在他们的心中,但凡是那样的人家可不是金成堆银成堆,扣一点就能吃一辈子的。汉军能一点都不拿,那是相当的令人放心了。
“没见识的,他们可是五两银子一个月的饷银,但凡当上一个小队长,得的银钱更多,谁都像你似的,光看着眼前?”有人嘲笑道,“就像是那故事里说的,不是良家子不能从军的!”他昂着头,就差别人问他一句,你是不是良家子。
“你是良家子,也没见你敢从军去啊!”结果没招来问,倒招了笑,“有那吹嘘的空,还不如看看这上面写了什么,听说能从军的都得识字呢,你识字不?”
却是没声了。
卓明听那几个人你来我往了一会子,却没了下文,便走到案板之前,便知道这是为何了。大将军府上出的告书一向以百姓能看得懂为标准,但是这一次罕见地骈四俪六加了好些修饰之词以示郑重。光识得几个字还真不能看懂。
边上的百姓见这样一个穿长袍的白面书生过来,忙挤挤挨挨地给他让出一个位置来,着急地还张口问道:“这里头都写了啥?”
卓明转身,高声道:“下月初一,大将军就要在洪武大帝陵寝之前斩鞑子,祭祀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第100章
没过几日,就是初一, 卓明站在不远处围观的人群之中, 心中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通过了严格的审查,被选进了旁观这一次前所未有的祭奠的人群中的一员。
和他一般幸运的有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 有同样经过严格筛选的士绅, 有站得笔直的将军府军士, 还有金陵西山书院出身的学子。主祭乃是辛宗平之祖父、西山学院的院长、林大将军的师父、未来的帝师辛慧, 只听他大声念道:
“……国家外患, 振古未闻。赵宋末造, 代于蒙古,神州陆沈,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 廓清中土,日月重明, 河山再造,光复大义, 昭示来兹。不幸季世俶扰,国力疲敝, 满靖乘间,入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 迭起迭踣……”
辛先生的声音苍老沉重, 他每念一句,边上就十来个大汉起身复合一句, 直将这样的一篇祭文给远远的传了出去。这篇祭文还是林瑜亲自操刀,北面的人再怎么否认,他依旧是无可争议的六元之才,林瑜自己认不认是另一回事,炮制出来的文章确实叫人听着都跟着热血沸腾。
不过,这一篇祭文林瑜考虑了一下,还是加上了他原本世界中孙国父的那一段,聊作纪念。
烧完了祭表,下面的才是重头戏。
一瞬间,风停乐息,整个陵寝之前瞬间安静地有些渗人。卓明优秀的眼里让他瞬间看到对面被押着跪在石板上的满人大爷没出息的抖了几下,他们已经知道这是自己的末路来了。
不可否认,一种畅快的感觉从卓明的心中升起。他祖籍扬州,那个出了名的风花雪月之地,怎么不可能引来这些国族大爷们呢?那些丑陋的嘴脸他也不是第一次看见了,但是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见他们卑微的跪在地上,跪在这个明孝陵之前,满目都是绝望。
这样的感觉在看见整整三百个人头随着一声令下落地之后,达到了顶峰。
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看着站在最前方的林瑜。他手里正提着一把闪着寒光的刀,正是这一位面目秀美的大将军率先挥下了手,割下一个人的头颅却恍若无物一般。
但是,顺着刀刃往下滴的血液让人知道这个大将军可不像他面上那么无害,可以说,在大半个江南已经尽归林瑜之手之后,再不会有人将原本传言中的那个风雅秀致的六元状元给联系在了一起。
林瑜没有将手中的刀递给边上的军士,按照流程,这时候他应该把刀递过去,接下来就是在陵寝前封王的仪式了。他这般做,别的人不好出声阻止,也只能干看着。
这时候的林瑜是穿着和兵士一般的军中制服的,只不过,因为参加这样前所未有之祭奠,所以今日所穿着大礼服,一律不再是大红的袢袄。礼服的制式参考了军服的样式还兼顾了简洁方便的原则,但是颜色却是黑色的。这算是给以后的吉服颜色定调了,一如汉制,尚黑。
林瑜不是很感冒五德之说,对于一扫六合的始皇帝却是真心的向往,他这么一提出来,下面研究礼制的官员也无话。毕竟汉承秦制,尚黑也说得过去。
汉以后大多数的皇帝服色都以黄|色为尊贵,也就前明因为红巾军起家,所以对红□□有独钟,皇帝的礼服才迥异于前朝出现了大红这个颜色。
在他们眼中林瑜心慕强汉,一应礼制向着那时候靠拢是很说得过去的。幸好他们暂时哈不知道林瑜更想效仿始皇帝,将目光所及之土地全都打下来,建一个前所未有之新汉朝,否则舆论又要一片哗然。
身上的黑色制服显得格外的肃穆,林瑜也不等他们将王爵的大礼服呈上来,就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之下,自己走过去,拎起衣袍往身上一披。
宽大的衣袍凌风展起,落在林瑜的肩上,所有人都能看得到黑色的王袍之下,那紧贴着身躯的军服。只见他毫不忌讳一步一个脚印地踩过了地上的献血,走到人前。
面对着所有人沉默地注视着他的目光,林瑜一手高抬起手中还沾着献血的长刀,指向前方,道:
“从今日起,吾为汉王。”
“从今日起,北伐!”
恍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所有的兵士看着前方的人影,单膝跪下,大声呐喊道:
“汉王威武!”
“汉王威武!”
“汉王威武!”
等祭典结束,林瑜带着手下有序的离开,面前的三百具尸首也被留下戒备的兵士们一一处理得当,卓明这才和边上的百姓们互相搀扶着起来。
他曾经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书生出身的林瑜居然能够屡战屡胜,他也曾经坚定不移的认为林瑜他们是逆贼,只要朝廷的大军一出动,就会被灭为齑粉。就算在看过了那些报纸之后,他对这个江南的未来还是抱有疑虑的。
这也是常事,只怕除了东番的人,一直跟着林瑜的兵士们。只要林瑜一天不坐稳了北面的皇位,他们心中就有一日的不安稳。
但是,经过这一场的卓明心中突然就通透了,恍然大悟了,没理由这样的人不能打败北面已经龟缩在了深宫之中的隆昌帝。那个弑父杀弟,得位不正毫无担当的东西。
林瑜,不,汉王披着王袍背对着他们高举手中长刃的身影,这辈子都没办法从自己的脑海中离开。卓明摸着自己胸中砰砰乱跳的心脏,突然有了投笔从戎的冲动。
只有跟着那样的人,才能实现史书中所说的那一句: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林瑜一声令下,原本已经拟好的所有通函上关于吴王的字眼全部需要改动,上上下下忙作一团。但是,谁也没有抱怨,尤其是经历过当场的那些人。
特别是汉王已经当场喊出了北伐,只怕不消几天,就能传到北面的朝廷的耳中。幸好,这一部分还是按照计划来的,今天随着对祭典的实施报道,这一条消息已经告知了整个金陵城。
转瞬之间,整个江南就没有不知道汉王和北伐这个词的。
同时间,数只训练好的灰羽鸽子带着脚上的信筒,飞往各地。尤其是东番北州,将军府已经准备好了的吴王府的牌匾也不能用,只好重新赶制起来。闹得知道内情的人哭笑不得,笑过之后,常子茜摸着已经挺起来很大的孕肚面露忧色。
不敢说悔教夫婿觅封侯,林瑜现在的事业,早就已经不是单单的封侯。想当初,她欢欢喜喜的嫁人的时候,也想过以后约莫能做一个和祖母一般的一品诰命夫人。
谁能想象得到现在,她的第一个孩子还没有出生,身上已经披上了王妃的服饰,而自己的夫婿也已经率军踏上了北伐的道路。
惟愿此行顺利安泰,她心中默默祈祷着,她现在有孕,是为嫡长,所有人都着紧的厉害,别说上香了,连屋子里都不敢洒香水。也就天天摆上一盘子的鲜果,借一点水果的清香罢了。
就这么着,这些水果还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人的验看。
“堂哥一向随意,真没想到居然连定好的封号流程竟都被他随意了。”陪着嫂子的黛玉笑道,她岂不知常子茜心中的忧心,她一向聪敏,此时并不提及北伐,免得叫她心情不好,反伤了身子。
说到这个,常子茜不由掩唇笑道:“你瞧他一贯运筹帷幄,什么都在算计中的样子,其实自己反倒最容易打破自己的计划了。分明就是任性,也幸好他自己兜得住。”
“你们说什么呢?”随着林瑜的封王,地下的宗室也要跟着封爵。不过,林瑜承认的宗室也就林如海一家罢了,他之前在姑苏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这一宗迁了出来,当时的族长不敢反对,心里也隐隐的松了一几口气。如今,林瑜和林如海这两支合并在了一起也不麻烦,本也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
是以这一回,林如海这边也有个侯爵的流程要走,贾敏可不就是侯夫人了。她不放心单独留在王府里头的常子茜还有小女儿,是以,那边一结束就匆匆的过来了。
“快把这冠子给我卸下来,可重死我了。”贾敏一边走一边道,边上伺候的丫头赶紧上前帮忙,把凤冠还有大礼服给卸下来。
黛玉咬着帕子笑道:“谁叫妈妈偏穿着这个过来,能不重么?”
贾敏就笑骂道:“小没良心的,我这是担心谁来着?”
常子茜看惯了这母女两个一来一往的,便笑道:“婶婶快坐,松快松快。”她微微探出身子瞧了一眼那瞧着就重的家伙事,道,“可真是造罪了。”
幸好这时候还没有进夏,贾敏也是个不爱出汗的,否则可不敢不沐浴就过来,她拿过丫头呈上来的热巾帕略敷了敷脸,方打趣道:“别笑,以后王妃还有更重的呢!”
常子茜哪里不知道她说得是什么呢,红了脸道:“婶子还这般促狭。”心里不由得宽慰了一些。
这内眷有她们的话说,外头的男人们事情也多得很。
常柯敏就不用说了,人还在福建呢,忙得厉害。白知府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可不是一双眼睛恨不能两头盯着,就算郑氏一贯安分,他不放松却是职责。这万一放松了,闹出什么来,可怎么说?
黄石更是忙得伏首案牍之间,为了林瑜一个汉王,抓着所有的情报线的他要给各地更正。一时间,百姓头顶的鸽子都多了好些。
倒是林如海,在忙过封侯典礼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短暂的休息时期。
之前为了北伐,他是不眠不休加班加点的工作,到全部准备完毕,就没有消停过,连喝茶的时间都没有。现在终于好了,虽然当中被林瑜一个汉王闹得出了点小岔子,但是他这边本就是定好侯爵,也不需要封号,没什么好改的。
就是黄石只怕今晚要睡不着了,林如海想到这里,幸灾乐祸地牵起一个微笑来,谁叫他之前还当着他的面跑出去看热闹去呢?
他站起身,准备换下身上的礼服,去一趟北州的府衙,看看从别的大陆上来的异兽的时候,目光落在玄色的侯爵服饰上,不由得怔了一怔。
在之前,他真的没有想到林瑜会在回到族地的时候,使出这一手出来。经过两家人家在祖父辈就更加亲近,但是他和姑苏的族人才是一支,却是事实。
林如海向来知道林瑜不大在乎宗族,但是的确没有想到,他会这么不在意。而且,这一手,怕是也有别的考虑。
两家人家人丁都不是很兴旺,但是加上族人的话,那么开国之初,宗室就要扩张成出两三百人了。这显然和林瑜打击乡梓宗族势力的目的不符,按照他走一步想几十步的性格,应该早就做好准备了。
林如海没有猜错,林瑜知道自己想要迁宗自然没有那么容易,特别是在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六元状元的情况之下,族人哪里那么容易就放他走呢。而在起事的前期,既然他的名字不被人知晓,他也就默认了这一点,并利用这段时间做了很多之前来不及做的准备,很没必要主动透漏给姑苏林族的人知道。
迁宗一事,在林瑜派人前往姑苏的时候就已经交代过了。没有必要冒然提起,只是先给族长一个话头好叫他心里有数罢了。现在的这个族长林瑜是知道的,平时最为谨慎,也最为古板。等林瑜屯兵嘉兴的时候,名传天下,最先知道的可不就是与嘉兴近在咫尺的姑苏。
那时候,族长就召集了众位族人,一直同意将林瑜这一支给迁出去。当然,别说这些人以后会不会后悔了。现在,听见了林瑜号汉王,即刻北伐的消息,已经有些人心中开始后悔了。
这时候,就算是心思恶毒的人,也不敢咒林瑜战败了。要知道,就算已经分宗,但是北面隆昌帝暴虐无道的名声他们也是听说过的。谁能说得清楚若是林瑜战败,对方会不会迁怒,并不承认之前的迁宗呢?
这些不过都是一些小心思罢了,从明孝陵出来就马不停蹄地往码头跑的林瑜可管不了那么多。就在今天凌晨的时候,林瑜手下的船只就考上了金陵城外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