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只是为了互通有无而来, 只是有一点……”杨太后想到荷兰那个制造了鸦~片坑害了‘大清’大半个江山、使国民再无斗志, 彻底沦为东亚病夫的东印度公司,眼中闪过锐利和煞气。
    杨太后想,关外的那群差点被打残的鞑子、因为休养生息的关系, 短时间内根本掀不起大的风浪,而朱慈燐年岁渐大、处理朝事也越加的得心应手,如此她倒有大把的时间和西方那些拼命扩张、到处圈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国家好好的玩一场,而首要的目标,就是以贩卖~鸦~片、牟取暴利的东印度公司……
    虽说目前东印度公司还未将目标放在大明身上、只还在坑害印度等国家,但想起近代史,虽说在这个已然成了架空的位面、大清估计不会再出现,但不想养虎为患的杨太后还是决定为历史的‘大清子民’讨回公道。
    嗯, 她就是这么个善良的人儿!
    杨太后颇为自得的眯眼一笑, 改口符合朱慈燐小皇帝道。“哀家仔细想了想,哀家认为皇帝说得没错, 此次外藩使臣觐见的确有阴谋,所以安排接到的官员要慎之又慎啊!”
    朱慈燐蓦然也眯起了眼睛,略微思索片刻, 突然好似一只小狐狸似的笑了起来。“徐太傅之子徐骥徐安友, 有父之风, 也是位精通西学的俊杰,儿臣觉得可委重任,不如这次接替外藩使节就由他主事。”
    杨太后点点头,却是反问道。“徐卿身体怎么样了!”
    “看起来还不错, 就是……”朱慈燐是个过目不忘的主儿,因此他将徐光启对他所说的重述了一遍,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朱慈燐刚要让杨太后给他讲解八无敌,四预敌到底是啥含义时,王体乾突然进来禀告道。
    “娘娘,陛下,魏府和徐府传来消息,说魏公以及徐大人同时去了!”
    徐光启会~死,杨令月早就有所预料,只是魏忠贤……就大大的出乎她的意料了。不,或许说在客巴巴死了后、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毕竟相比历史上只活了六十岁,已然快六十八岁的魏忠贤算是活得够本了,
    魏氏一脉蒸蒸日上、有了明达这个出类拔粹的族长在,有了她这个当太后的寡妇扶持,魏氏一定会成为世家大族。这是魏忠贤的野望,也是杨令月的期待。所以这应该也是魏忠贤甘愿转于幕后,将权柄尽数交给她的原因,而如今,他更是放心大胆的‘抛下世间的一切,追随客巴巴而去’。
    杨太后眼睛一阖继而睁开。
    “王卿,你也知道哀家和魏公公的真实关系。他一死,哀家心着实空落落的。毕竟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哀家。”
    杨太后俏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哀伤。她并不是在装模作样,而是真的觉得哀伤,毕竟魏忠贤是她的外祖父。从她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他没有对不起她过,所以这一刻,杨太后是伤心的,就算这伤心并没有维持多久,但她真的在伤心。
    “传哀家的懿旨,魏公忠贤侍奉先帝、辅佐幼帝,虽为宦官,却忠心不二。哀家有感他的忠心,特追谥忠正,后事由内务府办理,准其风光大葬。
    徐公光启,国之栋梁,哀家与皇帝甚是心痛他的离世,惜这世间又少了一位人杰。哀家有感其对百姓国家的忠诚,特追封一品光禄大夫,追谥文正。身后事由内务府协调徐家办理,务必使其风光大葬!”
    前往禀告这两消息的王体乾很快就带着杨太后的懿旨、亲自出宫办事去了。王体乾走后,朱慈燐突然开口道。“母后你在担忧什么,可是为舅舅丁忧之事烦恼!”
    “是也不是!”杨太后抿紧唇瓣,有些严肃的道。“你外高祖父一去世,你舅舅必然要回京守孝丁忧,所以哀家头疼的是,何人可接替你舅舅镇守辽东!”
    “那打了多次胜仗的袁崇焕也不行吗。”
    “不行,袁崇焕此人自大、喜欢夸夸其谈,虽有才华,但只可为将、不可为帅。建州鞑子虽说元气大伤,但不可不防,焉知他们会不会勾结罗刹国,再次兴兵南下。所以坐镇辽东之人,一定要有统筹能力,会排兵布阵的帅才。所以有将才的袁崇焕并不适合坐上那个位置!”
    “那孙爱卿(孙传庭),杨爱卿(嗣昌),戚爱卿(戚承志)都不行吗!”
    “孙卿现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山西两地,因为时疫问题,导致部下兵马困乏。虽说他应该有能力暂时坐镇辽东,但陕西、山西两地同样需要他。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哀家不会让他接替你舅舅,总督辽东军政!
    至于杨卿,皇帝莫非忘了他一向主张与后金议和,包括围剿乱民,也是主张以招安为主,所以他更加不适合坐镇辽东,总督辽东军政…”
    “所以这就是母后让卢象升接任兵部尚书、与兵部吉祥物熊廷弼、孙承宗一起坐镇中枢,改由他继续剿灭乱民的本意母后不是说杨嗣昌主张以招安为主吗,怎么……”
    “因为哀家想招安乱民首领张献忠啊!”
    这个时空因为多了杨太后这个变数,李自成、李岩早早的死了、根本没有参加农民起义军的可能,而第一代闯王高迎祥的起义事务也以失败告终。至于历史上大西开国也是唯一的皇帝的张献忠。
    讲真,由于他曾率五十万大军北上抗清,其义子李定国更是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捐弃前嫌,与南明朝廷合作,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明末第一名将,复地千里,两蹶名王,兵盛之时,一度打得满清想退兵求和,若非叛徒泄密,更几乎让那叛徒吴三桂全军覆灭。
    基于这两点,杨太后一改先前对着高迎祥引导的起义军下狠手的作风,默认杨嗣昌的处事风格和建议,以招抚为主。相信在孙传庭的配合之下,一定能将张献忠以及义子、还是少年郎的李定国收为己用!
    “杨卿要招安张献忠等人,要事缠身也不适合坐镇辽东、总督辽东军政。而戚卿……”杨太后突然叹了一口气,继续道。“皇帝啊,你莫非忘了,戚卿部下皆是擅长水战的水军啊,可以可能坐镇辽东、总督辽东军政呢!”
    朱慈燐小皇帝尴尬一笑,不好意思的说道:“儿臣这不是一时之间忘了吗。说起来都怪嗣昌这小子,一回家就在朕的面前晃悠,所以朕才点了戚爱卿的名。”
    杨太后默了默,没再继续跟朱慈燐研究谁人合适接替明达坐镇辽东、总督辽东军政,而是转而吁叹的说道。
    “看你三姐的模样,她当真是对嗣昌上心了。不过嗣昌是个好的,倒也和贝儿般配!”
    “儿臣也是如此觉得的。只是母后,二姐那儿……”
    想到越来越喜欢舞刀弄棍的朱淑娖,人小鬼大的朱慈燐就觉得脑门子疼。朱淑婒这个小结巴、都有人要,但崇尚暴力美学、毒舌的朱淑娖就有点危险了,难道真的要将她嫁给纯粹的武夫不成。
    人家戚嗣昌虽说出身将门世家,但作为他的伴读、小跟班,根本归类不到纯粹的武夫行列中去,就算将来戚嗣昌子承父业,也是一名儒将,根本与武夫不搭边啊,所以没事瞎操心的朱慈燐开始发扬‘尊老爱幼’的美好品质,开始为朱淑娖的未来瞎操心起来了。
    当然对于朱慈燐的所思所想,杨太后根本不知道、也没有猜到,所以听朱慈燐突然提起朱淑娖,杨太后反而有些奇怪的道。
    “你二姐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觉得二姐再这么下去,以后可怎么嫁人啊!”朱慈燐痛心疾首的道。
    杨太后沉默,半晌后,果断的敲了朱慈燐的脑袋。“瞎说什么,作为大明的大长公主,会找不到逞心如意的驸马吗。以后你别说这样的话了,特别是在你二姐面前,小心她变着花招收拾你。”
    朱慈燐吐了吐舌头,说了一句‘儿臣知错了’,便打住了话茬,开始跟着杨太后一起处理政事。
    等昨日的奏折全都处理完毕后,伸着懒腰的朱慈燐见外面天色尚早,便和杨太后商量了一下,出宫分别到魏府、徐府亲自给魏忠贤以及徐光启上了一炷香。
    因为魏府和徐府在不同的街上,两者相隔甚远,朱慈燐分别上完香后,夕阳已然西下。朱慈燐出宫之时和杨太后做个保证,会在天黑之前回宫,所以他颇为遗憾不能去听说很热闹的夜市溜达一圈,趁着太阳还未完全落山之前,朱慈燐很乖的回到了紫禁城。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o(* ̄︶ ̄*)o
    ☆、第九十五章
    一夜无梦。
    杨太后如平时早早地起了身, 梳洗打扮后, 便迎来了朱淑婒以及朱淑娖,两位公主的请安。
    临窗站立时,杨太后抬首瞄了一下窗外的天色, 发现天色尚早,便笑着打趣道。“今儿你们两个丫头没睡懒觉可真是稀奇。对了,你们去你们张母后那儿没有!”
    “去了,不过张母后还未起身,所以女儿和妹妹就和掌事姑姑说了一声,来了母后这儿。”朱淑娖巧笑嫣然的道。“马喀塔两姐妹以及李氏两姐妹在慈庆宫呢,有她们四人陪伴张母后、女儿和妹妹也可来乾清宫陪着母后、三郎用膳。”
    “你这丫头惯会哄人。贝儿可要学着一点。”
    或许是因为结巴的原因,不怎么喜欢说话的朱淑婒温婉是温婉, 但却隐隐透着一股冷清。当然面对内定的三额驸戚嗣昌时, 朱淑婒还是会脸红、含羞,常常惹得性子大大咧咧的朱淑娖好一阵取笑。
    朱淑婒点了点头, 一派温婉的随着朱淑娖在杨太后的左右落了座。不一会儿功夫,简单却营养丰盛的早膳便被呈了上来。
    杨太后用了一碗血燕窝粥便不再进食,朱淑婒一样用了一碗血燕窝粥, 尝了几筷子的小菜、便不再进食, 只有朱淑娖用了一碗银耳莲子羹, 用了一碟芝麻糕和一些爽口的小菜,这才意犹未尽的放下筷子,让宫娥撤膳。
    “宝儿的胃口可真是越来越好了。”
    已然已经用了早膳的朱慈燐进屋请安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吐槽朱淑娖的胃口,然后才在杨太后莞尔、朱淑婒看笑话的眼神下, 恭恭敬敬的给杨太后请安问好。
    “母后,兵部呈上加急折子,儿臣一个人拿不定主意,所以特来请示母后。”
    “加急折子……”
    杨太后闻言闻言立即起身,与朱慈燐一道出了内殿,往乾清宫明敞的正殿走去。此时兵部尚书卢象升以及内阁首辅施凤来已经等候在殿门口,见杨太后、朱慈燐来了,急急忙忙的行礼道。
    “微臣参见太后娘娘,参见陛下。”
    “两位爱卿免礼。”
    朱慈燐示意两人起身后,便与杨太后一起在高高的案桌后、落了座。
    施凤来双手捧着折子道:“兵部加急折子在这儿,请太后娘娘,陛下过目!”
    杨太后示意王体乾接过折子,并将折子递给了自己。
    兵部所呈的加紧折子不厚,只有薄薄的三页,却让杨太后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杨嗣昌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让他安心招抚张献忠部曲就成,其他流寇不必理会。这王自用也就罢了,罗汝才又是哪号人物!”
    王自用别名王和尚,号紫金梁,乃是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领袖之一,和历史上一样的是,王自用发迹泰昌元年,跟着混天王等起义,为王嘉胤部属。四年的时候,王嘉胤死于明军乱箭之下。
    说起来,不光王自用,就连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都曾是王嘉胤的部曲,不过王嘉胤死后,王自用被三十六营义军推为盟主,号为三十六营,众二十余万。
    泰昌五年,王自用活跃于豫北一代,杨太后曾下令命卢象升全力围剿。在明官军猛烈的打击下,起义军损失惨重,王自用也身负重伤。听说已经病不久已。王自用一死,三十六营联盟自会宣告结束。到了那时,明官军采取个个击破的法子,也更加容易一点。
    熟知历史的杨太后正是知道这点,所以才同意了杨嗣昌提出的招抚意见,毕竟不管是明官军、还是起义军也好,都是大明人,互相相斗内耗、只能让外族人捡了便宜,所以首恶伏诛,从者罪轻,便是在明达一举将后金鞑子打残后,杨太后转而采取的策论。熟知历史的杨太后可是知道的,欧洲各国此时已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到处划分殖民地,就如后金鞑子一直想取代大明、入主中原一样,美丽富饶的大明也招了这群饿狼的眼。
    终究有一天,大明会和西方殖民者对上,所以当务之急,建立一个内部稳定,没有内斗的大明是今后几年的重中之重。讲真,欧洲各国联合组成的使团不日就要抵达京师,杨太后可不想将内部矛盾暴露在外族人的面前,进而让他们认为可以从中牟利,更加的将大明当成美味的肥肉!
    杨太后揉了揉太阳穴,开始思索招抚王自用以及其部曲的可能性。杨嗣昌这家伙,也太理想主义了,诚然招抚王自用等人,可以昭显朝廷仁慈。但问题是,王自用命不久矣,部下人心涣散,招降他的同时也要防着其部下反叛,要知道为人狡诈多谋,反复无常,别号曹操的罗汝才此时可还在他的摹下。
    想起历史上罗汝才诈降之事,杨太后眼神一暗,继而危险的眯了起来。翻了翻脑中存储的历史,杨太后发现她好像被杨嗣昌牵着进入了一个误区,除了罗汝才诈将外,好像张献忠也带头反水,让原本形势大好的大明重新陷入内乱的沼泽中,大明一边要应对各地层出不穷的民乱,又要防备归降的起义军首领反水,所以才让后金鞑子趁虚而入,夺了江山… …
    杨太后虽说讲究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但问题是,这到底是历史上记载的事、在这个时空里、根本就没有发生。说实在的,杨太后着实舍不得李定国这个打得鞑子哇哇叫的南明名将,所以对于怎么处理起义军之事,杨太后开始变得有些犹豫…
    要不要相信杨嗣昌一次呢!
    杨嗣昌好歹也算个历史名人,应该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事!
    杨太后想了想,终究还是准了杨嗣昌招抚王自用、善待其部曲之事。
    “就依杨爱卿的意见。只是,折子上所说民饥而乱兴,明将多杀良冒功之事,必须严查。”杨太后厉声道。“哀家不容这种为了功劳、迁升而将屠刀对准良民之事,一经查出,必严惩不贷!”
    “领太后懿命。”卢象升拱手道:“只是臣觉得杨大人一人招抚流寇会力不从心,不如再选两位副手协调杨大人一起主持招抚工作。”
    杨太后与朱慈燐小皇帝对视一眼,随后朱慈燐小皇帝若有所思的开口道。“那依卿之见,兵部何人能够担任副手。”
    “当然是与杨大人观念相同之人。容老臣多嘴,兵部郎中熊文灿与杨大人一样,皆认为流寇作乱乃是逼不得已,当应招抚为主。然依老臣之议,不如就委派熊文灿以“督师辅臣”的身份前往湖广等地,协助杨嗣昌招抚张献忠等人。”
    熊文灿,历史上招降了郑之龙、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等人,却因为张献忠、罗汝才反叛而身败名裂。想到他成亦萧何败亦萧何的经历,杨太后倒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开口道。
    “既然卢爱卿开口举荐,想来熊卿定是个好的,就赐他都御史身份,前往湖广等地、协助杨卿一起镇压乱民。如今西方各国使臣不日就要抵达京师朝拜,不易大动兵戈,因此当以招抚为主,卢爱卿务必提醒熊卿注意这点!”
    “微臣谨记!”
    兵部只管兵事,因此禀告完此事的卢象升乖觉的告退。卢象升走后,施凤来抹了一把冷汗,严肃中带了点忐忑不安的说道。
    “老臣有事禀报!给事中吴甘来请再发粟以赈饥。”
    “是因为陕西、山西两地大饥?”杨太后揉了揉太阳穴,有些费解的道。“哀家如果没记错的话,月前,户部才调了百万石粟米至陕西、山西两地,量足够两州百姓坚持数月之久,怎么一月过去,就又上书请发粟以赈饥荒,难不成那百万栗米出了问题!”
    杨太后此言一出,施凤来立马匍匐,痛哭流涕道。“请娘娘、陛下息怒,运往陕西、山西两地的那百万栗米遭流寇袭击,损失大半,根本支撑不了数月啊。”
    “你说什么?”
    杨太后腾地站起身来,还来不及宣泄怒火,却是朱慈燐瞪大了眼睛,怒问道。“不是说陕西、陕西等地已无流寇作乱吗,怎么朝廷运送的赈灾粮食会出事?到底是真流寇作乱,还是当地官员私吞、中饱私囊,太傅你最好老实的跟朕说过明白。”
    民乱猖獗之时,为非作歹的流寇尚不敢朝朝廷赈济的粮草下手,何况是现在。所以杨太后同朱慈燐一样,也是这个意思,认为是当地官员私吞的可能性最大。
    此时不管是杨太后也好,还是朱慈燐小皇帝也罢,他们虎视眈眈的眼神,都让施凤来倍感压力,紧张得快要哭了。
    施凤来想了想,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果断地讲了真话。“娘娘、陛下,的确是流寇作乱,只是其中隐隐约约、有当地士绅商贾的影子!老臣猜想会不会是晋商死灰复燃,暗中捣的蛋!”
    “当地士绅商贾、晋商……”
    杨太后连连冷哼,片刻之后,杀意十足的开口道。“传哀家的旨意,兵部左侍郎兼山西总督孙传庭着手此事,告诉他,不管是不是晋商死灰复燃,也要以此名义将陕西、山西两地好好的梳洗一遍,哀家可不想哀家年年开仓赈济百姓,结果百姓没落到多少好,反而将一些蛀虫喂养得白白胖胖、贪得无厌!”
    “臣领旨,这就通知孙大人着手处理粮草被截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o(* ̄︶ ̄*)o
    ☆、第九十六章

章节目录

当太后的这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新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瑟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瑟嫣并收藏当太后的这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