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看一眼过稿说明的赵德培伸出的手僵在原地,又默默地收了回去,沾了口水的过稿说明,他还是算了吧。
还是孟杰看出了校长和院长的心思,在傻笑了一会后,将自己的过稿说明递给了两人。
两人赶忙接过,一字一句看了起来。
卢学科是最先发现样刊的封面的。
“未来医疗与无限时器官贮存技术”
封面!封面是李教授和无限时器官贮藏技术!
加上上回的体外器官再生技术,李铮赫然连续登上两个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的封面了。
外媒对于科研方面的嗅觉远在国内媒体之上。
体外器官再生技术和无限时器官贮存技术,李铮名下的两样技术摆在一起,他们很快发现了李铮对未来医疗的布局。
“华国科学家与未来医疗。”
“华国已然走在了国际医疗技术的最前段。”
“未来医疗的门票已然出现。”
瑞士主流报纸登出“人类寿命与器官技术”的标题,代表着李铮的医疗技术正式进入了诺贝尔评审团的目光。
当国内媒体反应过来,大片大片赞美之词不要钱地往外撒的时候,李铮也接到了鲁伊斯的电话。
“李,厄洛替尼的第一阶段试验非常顺利,fda已经基本肯定了它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上的作用,这就意味着靶向打击癌细胞的方法被官方所公认!国会已经基本松口了,我想我们可以开启前期准备工作了。”鲁伊斯电话里的声音充满着愉悦。
一项癌症新药,一项崭新思路的癌症新药,这足以让鲁伊斯的名声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当然是和李铮一起。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铮的心头还是一阵激动。
“那真是太好了。”他终究是改变了世界医疗史,生物学里最伟大的一次研究计划,在他的推动下,比前世早3年启动。
1987年10月,美国国会正式批准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并宣布他的总体目标是:在十五年内,以30亿美元的投入,搞清人类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到2002年底彻底解开人类遗传特征之谜。
既美国之后,欧共体、加拿大、苏联、巴西、印度等也纷纷提出了类似的计划,国际人类基因组织(hugo)宣告成立,而李铮实验室及第九实验室众人以独立机构名义加入hugo。
一时间,李铮在国内外的声望达到了最高峰。
**
“李,我看过你的论文。体外再生技术和器官无限时贮存技术,很了不起。”沃森说道。
他和李铮面对面坐在阳台上,面前的小桌子上摆着两个杯子,一杯倒了咖啡,一杯倒了清茶。
“这两项技术在学术上并不是太深奥。”
“但它们勾勒出了未来医疗的蓝图。我致力于研究基因,想要实现基因疗法,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当下医疗水平下,你的医疗蓝图更现实。”沃森摊了摊手。
基因疗法,通过编辑基因,来完善甚至完美人体,这是所有遗传学家甚至所有生物学家的愿望。
在李铮上辈子的时候,这种基因疗法基本完成了理论上的演绎,但从理论到实践,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李,我想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沃森说到这里,面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
李铮挑了挑眉。
“比如呢?”
“诺贝尔,你知道的,我今年提名了你,还有我很多朋友。厄洛替尼和你的未来医疗都是候选,但我想若是获奖,会是前者。”
听到这个消息,李铮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许是因为已经站在了这个高度,诺贝尔对他来说已经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他摩挲了一下下巴,“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这确实是个足以影响诺贝尔的重量级原因。
沃森耸耸肩,“或许吧,它也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你的两项技术拥有者都是华国人,而厄洛替尼的话,至少还有鲁伊斯,这对那些瑞士人来说,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哦,不要误会,他们同样歧视我们美国人,只是打交道久了,对于美国人获奖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高了些。”
李铮哑然,这里理由虽然荒谬,却还真的现实。正如沃森所说,欧洲人的心理优越感好强,诺贝尔奖成立之初,那些奖项几乎都是欧洲人的,直到美国逐渐强大,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强国。
诺贝尔实在不能昧着良心忽视美国在科研上的世界性影响,才陆续有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是的,有一就有二,有了第一个美国人获奖,后面就容易很多了。
李铮摩挲了一下下巴,有第一个华国人获奖,那后面的也会容易很多吧,他嘴角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第一个获得诺奖的华国人?这个称呼似乎不错。
不过不管体外器官再生和无限时贮存技术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但其科研和商业价值却不在任何项目之下,甚至可以说,它是李铮手头上现有的最有潜力的项目。
“生物科技公司?”梁哲的右手轻轻弯曲,敲打着桌面。
“对,体外器官再生和无限时贮存技术,后者已然是个成熟的技术,能立刻产生商业价值了。已经有不少药企甚至技术公司来要求合作。你知道的,技术和药物专利不同,它更复杂。”
“李铮实验室已然不足以满足现在的需要,所以我打算成立一个生物公司运营这两项医疗技术。”
这是李铮斟酌许久的结果。
“理论上是可行的,你做个方案出来,我看一下。”
李铮……
行,商业方面你是专家你说了算。
最终,还是梁哲亲自做了这个方案。郑玲玲已然毕业,她毕业后没有进入家族企业而是选择继续呆在李铮实验室,臻赭生物成立后,她成了第一个加入者。
之后,李铮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实验室、上课、回家。梁哲与黄有致的合作还算愉快,梁氏在内地专门成立了地产分公司,梁哲对这个分公司非常重视,一年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内地度过。
时间飞快,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1990年3月,厄洛替尼正是通过美国fda药物审批,在美国上市。对了,三年前,李铮终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或许是因为李铮太年轻容易引起争议,又或者是厄洛替尼还没有上市,诺奖评审团并不认可fda的非正式报告。
如今,厄洛替尼在美国的上市,使得李铮和鲁伊斯再次成为当年诺奖的热门候选人。
不过有过一次期待落空后,李铮对此看得更淡了些。
“李铮啊,我们华国自己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提上议程了,按我们几个老家伙的意思,你来主持怎么样?”田老开口道。
三年里,田老老了不少,腰已然挺不直了,但精神却还是十分矍铄,按他老人家的说法是,越活越年轻。
“我?”李铮讶异地看向田老,“在遗传学方面,我可算不上专家。”
虽然每年的2月份,他都会去百慕大岛上与世界上15个最具影响力的人类遗传特征研究机构专家讨论人类基因组,但他的研究方向是应用而非阐述,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第一步,应该是阐述。
他不适合担任此次计划的主导者,这一事实,李铮清楚得知道。
“但你是华国唯一一个参与到国际基因组计划中去的人。”说起这个,田老长叹了一口气,各国纷纷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时候,华国因为经费原因耽搁了两年。
但两年后,华国再想入场,大家就不带他玩了。
按照各国的说法是,这两年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研究,很多基因序列已经出来了,为此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你们,两年里什么也没做,就想参与进来,门都没有。
华国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利益方面,各国是绝对不肯吃亏的。
于是,在李铮这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推动者与参与者的调解下,双方各退一步,一、华国必须有足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科研成果,二、如果需要资料共享的话,华国需要补偿前两年各国的科研经费。
比起上辈子,这辈子各国开的金额小了不少,还在华国的可接受范围内。
这两个条件后者好解决,前者就必须成立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小组,华国一众生物学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等了三年,终于被他们等到了。
“你也别谦虚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是你和你的朋友,他们不可能这么快松口。看看我们旁边那个国家,谈判谈了两三年了,说不让参与就不让参与,连价格都懒得开,李铮啊,你主持对大家都好。”
第189章
三年前, 李铮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消息传到国内后, 举国沸腾。
苏黎世大学的康拉德教授在公开场合称李铮实验室和华清第九实验室联合成立的器官再生和贮藏项目, 将改变人类医疗的历史。同时他也认为厄洛替尼的出现,为人类对抗癌症开辟了新道路。
康拉德教授是苏黎世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卡罗林医院的副院长, 他是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最近的人之一,因此当年他在诺贝尔奖揭晓前期做了这么一种表态,被认为是一种暗示。
一个二十出头的华人生物学家, 名下的两个项目都被认为有冲击诺贝尔奖的潜力, 这种消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震撼的。
特别是当世界上最大的器官储存中心与华清第九实验室签订技术合作条约, 宣布器官储存进入一个新纪元后,李铮这两个字甚至上了美国医学生的教科书, 虽然只是纽约大学医学院推荐教材中器官篇那短短一行字,这对于一个半个世纪以来, 在技术上一直被美国压着打的华国来说,意义也是重大的。
那一段时间华国ctv甚至做了一个系列的专访来报道李铮的生平。
“教授,你为什么不露面。”在李铮的名字出现在美国的教科书上后, 赵德培就力排众议直接授予了李铮华清大学教授头衔, 若不是李铮实在是太年轻,这个终身放在他身上实在有些不合适,不然终身荣誉教授也不是不能商量。
孙斌就想不明白了,ctv的系列专访啊,这可是华国极高的荣誉, 偏偏他们这位李教授兴致缺缺,甚至连面都不露一个,他可听说,已经有闲言碎语说这位年轻生物学家架子大了。
李铮把手里的透明玻璃试管放下,“烈火烹油,盛极必衰”他面上露出一丝苦笑,国人对国际奖项过于看重,若是他今年真拿了诺贝尔奖还好,若是没拿到……
李铮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他该庆幸自己活在这个年代,若是在后世那个网络发达的年代,他甚至能想象自己未获奖以后,那一波波沽名钓誉、名不副实的嘲讽了。
那时候的孙斌并不知道李铮话里的意思,只是低声嘀咕着:“您不露面,他们把好好的专访拍成纪录片似的。”就是那种严肃的,好似后世旅游景点宣传片的画风,看起来……看起来好像专访的主人公已经不在人世了一样。
李铮哑然,他倒是没看过那专访,听说还到盐田县那边去取景了。
后来,诺贝尔奖揭晓,李铮并不在获奖名单之列,一时间国内的赞美之声偃旗息鼓,众人对待李铮的态度也变得开始微妙起来。
如今厄洛替尼在美国上市,好似让李铮再次重回了三年前的境遇。
“谈判中的协调工作,我肯定会参与的。但是田老,主持基因组计划,还是交给真正的遗传学专家吧,我手头上也有一个项目,现在忙不过来。”李铮笑着开口道。
三年的积淀,足够让李铮真正在华国乃至国际最顶尖的生物学圈子里扎下根来,现在的他即使再次诺奖落选,也不会再出现三年前的局面。
“项目?”
“对,一个小项目。”李铮嘴角微微勾起,但是对项目本身内容并不多谈。
田老深深地看了这位年轻人一眼,小项目?他有预感,时隔三年,这个年轻人会给他们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李铮和田老的谈话本是私下里的,按理说应该不会外传,然而几日后,华国生物学圈里李铮要主持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传言,传得沸沸扬扬。
“李铮?他在制药学上确实有一定的研究,但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更多是遗传学,怎么能由他主持!”
“就是,为了推动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郭教授可是出了不少力。”
“李铮学术水平确实不错,而且他的团队参与了hugo,对我国基因组计划和世界研究接轨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厄洛替尼在美国和欧共体上市了,说不准,他今年真能获诺奖呢。”
“说不准?说不准还和三年前一样呢,华国电视台眼巴巴地跑到瑞士,以为能第一时间传回好消息,结果呢,呵呵呵。”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轻笑开来。
郭可讱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不甘,论在遗传学上的成就,国内很少有人比得上他。遗传学不比制药学,商业价值大,遗传学学者在整个生物学的大体系内都属于比较穷的那一列。
按梁哲的话来说,这是一门性价比并不高的学科。正因为如此,郭可讱更加珍惜每一次机会。
为了使得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早日启动,这三年里他可做了不少努力。如今听到这个消息,说不失落是假的,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若论国际影响力,他和李铮,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
还是孟杰看出了校长和院长的心思,在傻笑了一会后,将自己的过稿说明递给了两人。
两人赶忙接过,一字一句看了起来。
卢学科是最先发现样刊的封面的。
“未来医疗与无限时器官贮存技术”
封面!封面是李教授和无限时器官贮藏技术!
加上上回的体外器官再生技术,李铮赫然连续登上两个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的封面了。
外媒对于科研方面的嗅觉远在国内媒体之上。
体外器官再生技术和无限时器官贮存技术,李铮名下的两样技术摆在一起,他们很快发现了李铮对未来医疗的布局。
“华国科学家与未来医疗。”
“华国已然走在了国际医疗技术的最前段。”
“未来医疗的门票已然出现。”
瑞士主流报纸登出“人类寿命与器官技术”的标题,代表着李铮的医疗技术正式进入了诺贝尔评审团的目光。
当国内媒体反应过来,大片大片赞美之词不要钱地往外撒的时候,李铮也接到了鲁伊斯的电话。
“李,厄洛替尼的第一阶段试验非常顺利,fda已经基本肯定了它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上的作用,这就意味着靶向打击癌细胞的方法被官方所公认!国会已经基本松口了,我想我们可以开启前期准备工作了。”鲁伊斯电话里的声音充满着愉悦。
一项癌症新药,一项崭新思路的癌症新药,这足以让鲁伊斯的名声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当然是和李铮一起。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铮的心头还是一阵激动。
“那真是太好了。”他终究是改变了世界医疗史,生物学里最伟大的一次研究计划,在他的推动下,比前世早3年启动。
1987年10月,美国国会正式批准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并宣布他的总体目标是:在十五年内,以30亿美元的投入,搞清人类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到2002年底彻底解开人类遗传特征之谜。
既美国之后,欧共体、加拿大、苏联、巴西、印度等也纷纷提出了类似的计划,国际人类基因组织(hugo)宣告成立,而李铮实验室及第九实验室众人以独立机构名义加入hugo。
一时间,李铮在国内外的声望达到了最高峰。
**
“李,我看过你的论文。体外再生技术和器官无限时贮存技术,很了不起。”沃森说道。
他和李铮面对面坐在阳台上,面前的小桌子上摆着两个杯子,一杯倒了咖啡,一杯倒了清茶。
“这两项技术在学术上并不是太深奥。”
“但它们勾勒出了未来医疗的蓝图。我致力于研究基因,想要实现基因疗法,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当下医疗水平下,你的医疗蓝图更现实。”沃森摊了摊手。
基因疗法,通过编辑基因,来完善甚至完美人体,这是所有遗传学家甚至所有生物学家的愿望。
在李铮上辈子的时候,这种基因疗法基本完成了理论上的演绎,但从理论到实践,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李,我想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沃森说到这里,面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
李铮挑了挑眉。
“比如呢?”
“诺贝尔,你知道的,我今年提名了你,还有我很多朋友。厄洛替尼和你的未来医疗都是候选,但我想若是获奖,会是前者。”
听到这个消息,李铮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许是因为已经站在了这个高度,诺贝尔对他来说已经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他摩挲了一下下巴,“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这确实是个足以影响诺贝尔的重量级原因。
沃森耸耸肩,“或许吧,它也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你的两项技术拥有者都是华国人,而厄洛替尼的话,至少还有鲁伊斯,这对那些瑞士人来说,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哦,不要误会,他们同样歧视我们美国人,只是打交道久了,对于美国人获奖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又高了些。”
李铮哑然,这里理由虽然荒谬,却还真的现实。正如沃森所说,欧洲人的心理优越感好强,诺贝尔奖成立之初,那些奖项几乎都是欧洲人的,直到美国逐渐强大,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强国。
诺贝尔实在不能昧着良心忽视美国在科研上的世界性影响,才陆续有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是的,有一就有二,有了第一个美国人获奖,后面就容易很多了。
李铮摩挲了一下下巴,有第一个华国人获奖,那后面的也会容易很多吧,他嘴角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第一个获得诺奖的华国人?这个称呼似乎不错。
不过不管体外器官再生和无限时贮存技术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但其科研和商业价值却不在任何项目之下,甚至可以说,它是李铮手头上现有的最有潜力的项目。
“生物科技公司?”梁哲的右手轻轻弯曲,敲打着桌面。
“对,体外器官再生和无限时贮存技术,后者已然是个成熟的技术,能立刻产生商业价值了。已经有不少药企甚至技术公司来要求合作。你知道的,技术和药物专利不同,它更复杂。”
“李铮实验室已然不足以满足现在的需要,所以我打算成立一个生物公司运营这两项医疗技术。”
这是李铮斟酌许久的结果。
“理论上是可行的,你做个方案出来,我看一下。”
李铮……
行,商业方面你是专家你说了算。
最终,还是梁哲亲自做了这个方案。郑玲玲已然毕业,她毕业后没有进入家族企业而是选择继续呆在李铮实验室,臻赭生物成立后,她成了第一个加入者。
之后,李铮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实验室、上课、回家。梁哲与黄有致的合作还算愉快,梁氏在内地专门成立了地产分公司,梁哲对这个分公司非常重视,一年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内地度过。
时间飞快,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1990年3月,厄洛替尼正是通过美国fda药物审批,在美国上市。对了,三年前,李铮终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或许是因为李铮太年轻容易引起争议,又或者是厄洛替尼还没有上市,诺奖评审团并不认可fda的非正式报告。
如今,厄洛替尼在美国的上市,使得李铮和鲁伊斯再次成为当年诺奖的热门候选人。
不过有过一次期待落空后,李铮对此看得更淡了些。
“李铮啊,我们华国自己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提上议程了,按我们几个老家伙的意思,你来主持怎么样?”田老开口道。
三年里,田老老了不少,腰已然挺不直了,但精神却还是十分矍铄,按他老人家的说法是,越活越年轻。
“我?”李铮讶异地看向田老,“在遗传学方面,我可算不上专家。”
虽然每年的2月份,他都会去百慕大岛上与世界上15个最具影响力的人类遗传特征研究机构专家讨论人类基因组,但他的研究方向是应用而非阐述,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第一步,应该是阐述。
他不适合担任此次计划的主导者,这一事实,李铮清楚得知道。
“但你是华国唯一一个参与到国际基因组计划中去的人。”说起这个,田老长叹了一口气,各国纷纷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时候,华国因为经费原因耽搁了两年。
但两年后,华国再想入场,大家就不带他玩了。
按照各国的说法是,这两年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研究,很多基因序列已经出来了,为此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你们,两年里什么也没做,就想参与进来,门都没有。
华国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利益方面,各国是绝对不肯吃亏的。
于是,在李铮这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推动者与参与者的调解下,双方各退一步,一、华国必须有足够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科研成果,二、如果需要资料共享的话,华国需要补偿前两年各国的科研经费。
比起上辈子,这辈子各国开的金额小了不少,还在华国的可接受范围内。
这两个条件后者好解决,前者就必须成立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小组,华国一众生物学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等了三年,终于被他们等到了。
“你也别谦虚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是你和你的朋友,他们不可能这么快松口。看看我们旁边那个国家,谈判谈了两三年了,说不让参与就不让参与,连价格都懒得开,李铮啊,你主持对大家都好。”
第189章
三年前, 李铮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消息传到国内后, 举国沸腾。
苏黎世大学的康拉德教授在公开场合称李铮实验室和华清第九实验室联合成立的器官再生和贮藏项目, 将改变人类医疗的历史。同时他也认为厄洛替尼的出现,为人类对抗癌症开辟了新道路。
康拉德教授是苏黎世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卡罗林医院的副院长, 他是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最近的人之一,因此当年他在诺贝尔奖揭晓前期做了这么一种表态,被认为是一种暗示。
一个二十出头的华人生物学家, 名下的两个项目都被认为有冲击诺贝尔奖的潜力, 这种消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震撼的。
特别是当世界上最大的器官储存中心与华清第九实验室签订技术合作条约, 宣布器官储存进入一个新纪元后,李铮这两个字甚至上了美国医学生的教科书, 虽然只是纽约大学医学院推荐教材中器官篇那短短一行字,这对于一个半个世纪以来, 在技术上一直被美国压着打的华国来说,意义也是重大的。
那一段时间华国ctv甚至做了一个系列的专访来报道李铮的生平。
“教授,你为什么不露面。”在李铮的名字出现在美国的教科书上后, 赵德培就力排众议直接授予了李铮华清大学教授头衔, 若不是李铮实在是太年轻,这个终身放在他身上实在有些不合适,不然终身荣誉教授也不是不能商量。
孙斌就想不明白了,ctv的系列专访啊,这可是华国极高的荣誉, 偏偏他们这位李教授兴致缺缺,甚至连面都不露一个,他可听说,已经有闲言碎语说这位年轻生物学家架子大了。
李铮把手里的透明玻璃试管放下,“烈火烹油,盛极必衰”他面上露出一丝苦笑,国人对国际奖项过于看重,若是他今年真拿了诺贝尔奖还好,若是没拿到……
李铮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他该庆幸自己活在这个年代,若是在后世那个网络发达的年代,他甚至能想象自己未获奖以后,那一波波沽名钓誉、名不副实的嘲讽了。
那时候的孙斌并不知道李铮话里的意思,只是低声嘀咕着:“您不露面,他们把好好的专访拍成纪录片似的。”就是那种严肃的,好似后世旅游景点宣传片的画风,看起来……看起来好像专访的主人公已经不在人世了一样。
李铮哑然,他倒是没看过那专访,听说还到盐田县那边去取景了。
后来,诺贝尔奖揭晓,李铮并不在获奖名单之列,一时间国内的赞美之声偃旗息鼓,众人对待李铮的态度也变得开始微妙起来。
如今厄洛替尼在美国上市,好似让李铮再次重回了三年前的境遇。
“谈判中的协调工作,我肯定会参与的。但是田老,主持基因组计划,还是交给真正的遗传学专家吧,我手头上也有一个项目,现在忙不过来。”李铮笑着开口道。
三年的积淀,足够让李铮真正在华国乃至国际最顶尖的生物学圈子里扎下根来,现在的他即使再次诺奖落选,也不会再出现三年前的局面。
“项目?”
“对,一个小项目。”李铮嘴角微微勾起,但是对项目本身内容并不多谈。
田老深深地看了这位年轻人一眼,小项目?他有预感,时隔三年,这个年轻人会给他们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李铮和田老的谈话本是私下里的,按理说应该不会外传,然而几日后,华国生物学圈里李铮要主持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传言,传得沸沸扬扬。
“李铮?他在制药学上确实有一定的研究,但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更多是遗传学,怎么能由他主持!”
“就是,为了推动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郭教授可是出了不少力。”
“李铮学术水平确实不错,而且他的团队参与了hugo,对我国基因组计划和世界研究接轨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厄洛替尼在美国和欧共体上市了,说不准,他今年真能获诺奖呢。”
“说不准?说不准还和三年前一样呢,华国电视台眼巴巴地跑到瑞士,以为能第一时间传回好消息,结果呢,呵呵呵。”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轻笑开来。
郭可讱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不甘,论在遗传学上的成就,国内很少有人比得上他。遗传学不比制药学,商业价值大,遗传学学者在整个生物学的大体系内都属于比较穷的那一列。
按梁哲的话来说,这是一门性价比并不高的学科。正因为如此,郭可讱更加珍惜每一次机会。
为了使得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早日启动,这三年里他可做了不少努力。如今听到这个消息,说不失落是假的,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若论国际影响力,他和李铮,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