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沈梒俯身下去,认真研究着斑驳墙体上的字。许是时间久了,渗在墙体内的墨色浅了许多,之后又不知沾上了什么菜汤油渍,让本就潦草的字迹愈发模糊了起来。
谢琻也瞩目看着,目光追溯着这“一笔书”的走势,赞同地点了点头:“奇纵变化,咸臻神妙。如飞鸟出林,惊蛇出草……错不了,是那位大师的笔迹。”
沈梒抚掌叹道:“万没想到,竟在此偶遇大师真迹。真是幸甚。”
此时正是洪武二十四年的十一月末,他们二人一同来到南城,来续去年未果的赏梅之约。然而或许是今岁天气不佳,又或者纯粹是他们运气不好,去年明明凛冽绽放的梅林如今却已荒废了大半。偶有几棵开着的梅树,枝头也都稀稀拉拉,远看如洒在地上的鸡血,狼狈落寞得很。
他二人一见,都是大失所望,却又不想败兴而归,便随意找了个路边的小酒肆喝杯酒暖暖身子。谁知刚坐下,竟在一处肮脏的墙角发现了那位大师留在此处的墨宝。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谢琻招手叫过店家,指着那个墙角问道:“小二你可还记得这是何人所书?”
那店家打眼一看,顿时叫道:“记得,怎么不记得啊,两年一个落拓和尚写的嘛。哎呦喝醉了以后又是哭又是闹的,最后没了酒资,提起笔就在墙上写了一串字,说是要以文抵钱。哎呦你要是写得好看也就罢了,这画圈圈似得,什么玩意儿啊。可怜了我那时候刚开张,还是新墙呢,就让他给糟践了……”
酒家不识墨宝,也是正常。沈梒笑着又去看那墙上字迹,遥想大师当日也曾坐在此处,纵酒泼墨,意气风发到了极点,真是让人心驰神往,不禁轻声低吟道:“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沈梒的目光反复流连,一看就是喜欢这幅字到了极点。谢琻观他神色,当即转头问那店家:“你这墙怎么卖?”
“墙?”店家顿时愣了,瞪着眼睛看他,“您老要干什么?”
谢琻扔了一枚金豆子在桌上,对店家道:“你这面墙我买了,明天着人来拆了抗走。这锭金子若是不够,你尽管开价。”
“这、这……”店家从未见过要花钱买一面墙的人,惊得目瞪口呆,怪叫道,“这位客官,您拆了我一面墙,我剩另外三面也不成屋啊!哪有这样的啊。”
“那我再给你盖一间也可以……”
沈梒看得哭笑不得,连忙出面阻拦:“让之,罢了罢了,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二人游山玩水,看到什么奇松怪石,古籍真迹,只要是喜欢的谢琻通通要掏钱买下,然后再流水似地送到沈梒府内。沈梒一直十分无奈,也不知是该恼他纨绔,还是该谢他大方。
“我们能在此得遇大师真迹,乃是缘分。在墨色未褪前,也可能有其他人来到此处,认出大师笔迹,得一分欢喜。我们又何必凿墙搬屋,毁了其他后来者的缘分呢?”沈梒好声劝道。
“我不过是看你喜欢——”
“再喜欢,也有别的法子。”沈梒扭头,问那惊疑不定的店家道,“可有纸笔?”
店家点点头,捧了绢纸和墨笔过来,又犹豫了:“您不是也要在我这墙上写字吧?我这墙虽然不新了,但也不想让客人们乱写。”
旁边的谢琻听了不乐意了,指着沈梒道:“什么叫乱写?这位你可知是谁,去年的状元郎!他给你这提几个字就足够你光耀门楣的了。”
“哎呦!”店家大惊,看着沈梒一拍大腿,连忙作揖赔礼,“得,是小的眼拙不识文曲星,您老尽管写,多写几个也算给咱们小店长脸了。”
沈梒连连摇手,笑着无奈道:“让之你别在这里瞎说了,我字迹拙劣,哪儿拿得出手?我要纸笔是另有用处。”
说罢,他提起绢纸盖在了墙体的墨迹之上,蘸墨提笔,凝神瞩目,落笔纸上。只见他笔走龙蛇,提肘落腕潇洒酣畅,一气呵成,顷刻之间便将墙上字迹原封不动地拓了下来。
谢琻看着他,目露赞扬。这是行家人才懂的真章。若是本身对书法毫无研究,或者笔力不够,那便是照着描也描不像的,还会失了其中豪放的气势。能如沈梒这般一气呵成的,足见他本人功力也是不浅。
拓完之后,沈梒提起纸来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冲谢琻笑道:“你看,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谢琻看着他,笑着点了点头。
店家有了谢琻的那锭金子,又得知沈梒是状元,人顿时热情了起来,凑趣儿笑道:“两位客官若是想找这位大师父写的东西,何不去南山林儿里看看呢?”
“南山林?”
店家一指不远处,从窗户望去的确能看到一座小荒山,只是似乎并无人烟的样子:“就是那儿了。去年那位大师父吃了酒后觉得此处赏梅不尽兴,醉醺醺地便往南山林儿里走去了,一天半后回来,便向我们吹嘘说是看到了人间绝景的红梅。”
听了这话,谢琻与沈梒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能追从先人脚步,又能赏到寒梅,何乐而不为?
两人又从店家处装了满满两壶酒,趁着晌午恰好的日光,催马离店,不急不缓地向南山林的方向悠然而去。
这一年来沈梒得洪武帝赏识,得了不少赏赐,终于有了些自己的积蓄,便卖掉了那头倔脾气的小毛驴后又买了只母马。这母马是花栗色的,估计因为年纪大了所以十分温顺,很适合骑术不佳的沈梒。
而他去年那件只有夹层的大氅也让老仆拿去改了,在脖颈处加了一圈狐毛,虽不如谢琻给他的那件保暖,但也算好了不少。此时那红褐色的狐毛簇拥在沈梒线条流畅的侧脸之旁,随着马背起伏而在风中微微颤动,更显得那张面孔白皙秀颐,耳廓玉润,额鼻挺括。
谢琻看着,只觉得心中一层有一层的欢喜上涌,几乎要呼之欲出。
自二人在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处和好之后,便又一起出现在京城的种种宴席之上,还时常一同外出交游。谢琻知道自己的心思,却又知道沈梒是个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普通男人,定然对自己的隐秘想法毫无察觉。谢琻倒是可以“强买强卖”,但沈梒这人看着虽温和但内里却十分钢直,一个不慎二人可能会朋友都做不成。
最重要的是,谢琻想要的是这温柔美好之人全心全意的喜欢,若不是真挚的爱,他谢琻根本不想要也不稀罕。
所以他才潜伏下来,按兵不动,只是认认真真地对沈梒好。
只是不知道哪一天这些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二人信马由缰,大半个时辰后到了南山林的角下,再往里走,路逐渐变窄最后化为了一条浅窄的土径,勉强可供二人并肩而行。山林间枯木丛生,远离了人烟,再加上寒风呼啸天色晦暝,乍看让人有些心生寒意。幸好他们二人彼此作伴,倒也不怕,一边聊着朝政一边继续往前走去。
“听说最近邝正又有仰头的去势?”谢琻问道。
沈梒缓缓点了点头:“元辅不知从哪里找了些……民间异士献给了皇上,又跪地嚎啕了一场,勉强算是挽回了圣心。”
他没好意思说,其实所谓的“民间异士”不过是三位貌美道姑,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据邝正说这三人是元始天尊派下界普散功德的,她们命中有“侍龙”的运数。
谢琻的眼神阴郁,道:“如此小人,怎配得上掌控内阁?引领百官?”
沈梒叹道:“邝正其人也不算完全没有能耐,不然也做不到这个位置。早年他一力主张清丈田地、打击豪绅隐田漏税,才使得国库充盈,反亏为正。只是近年来他乐衷于结党营私,座下子弟门客鱼龙混杂,横行霸道之事频发。又为巩固自己盛宠不衰,故意引导圣上炼丹求神,这才走上了弯路……圣宠,实在是一把双刃剑。”
的确如此。邝正当时就是因为尝到了宠臣的甜头,才愈发猖狂,纵容门下宾客肆无忌惮。出了事端,他只能愈发讨好圣上,以求平安。周而复始,泥足深陷。
然而圣心易变。洪武帝虽有诸多缺点,却不是个昏庸的皇帝,邝正做出的种种事情洪武帝其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沈梒便是他用来敲打邝正的一块磨刀石,但因为这把刀在洪武帝心中还没有费,磨一磨还是会被启用的。
“邝正长达二十多年的荣宠,不可能被这一件小事所击垮。”沈梒缓缓道,“我们唯有徐徐图之。”
“吏部右侍郎刘凌已升任左侍郎,不日即将入阁。皇上如此安排,也是有意为之。”谢琻道,“纵使他邝正执掌吏部近十年,将账目做得如铁桶一般,也定有漏洞可寻。”
说罢他顿了顿,又追问道:“别的倒不担心,你自个儿呢,可还好?”
沈梒含笑道:“我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元辅终于明白过来了味儿,对我颇多提防,但他对我也颇多忌惮,明面上不会怎样的。”
邝正沈梒于西苑内初遇之时,沈梒表现得恭谨顺从,勉强算是蒙混过关。但之后又发生了种种事情,若邝正再没咂摸过来味儿来,那便枉费他宦海浮沉几十年了。
“对了,我那日听皇上随口提了一句,”沈梒忽然问道,“你是否不日便要调至东宫,做太子的侍读了?”
谢琻笑道:“开春后任命便要下来了——你是否还未见过太子?”
“无缘得见……听说神肖圣上?”
谢琻摇头:“依我看不像。太子年纪虽不大,但性子疏朗,心胸开阔。他自小受大儒王郸开蒙,饱读诗书,其实受益颇多。”
两人闲聊着,不知不觉已走入了山林深处。不知何时天空飘起了小雪,逐渐雪势越来越大,最后竟成鹅羽。而灰白色的天际拢着荒山枯萎的林木,并未见那传说中“人间绝景的红梅”,入目始终是一片迷蒙。
二人纷纷带起了兜帽,谢琻手搭凉棚眯眼望远,疑道:“难道那店家竟敢扯谎?”
沈梒开玩笑道:“也或许是桃源奇遇,我们无从得遇。”
※※※※※※※※※※※※※※※※※※※※
1.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空成龙。”是韩偓给怀素草书的评语,而那位到处在墙上留笔的和尚也是按照怀素大师的原型写哒。
2. 主张通过清丈田地来反亏为正是张居正的政见,被我借来啦!
谢琻也瞩目看着,目光追溯着这“一笔书”的走势,赞同地点了点头:“奇纵变化,咸臻神妙。如飞鸟出林,惊蛇出草……错不了,是那位大师的笔迹。”
沈梒抚掌叹道:“万没想到,竟在此偶遇大师真迹。真是幸甚。”
此时正是洪武二十四年的十一月末,他们二人一同来到南城,来续去年未果的赏梅之约。然而或许是今岁天气不佳,又或者纯粹是他们运气不好,去年明明凛冽绽放的梅林如今却已荒废了大半。偶有几棵开着的梅树,枝头也都稀稀拉拉,远看如洒在地上的鸡血,狼狈落寞得很。
他二人一见,都是大失所望,却又不想败兴而归,便随意找了个路边的小酒肆喝杯酒暖暖身子。谁知刚坐下,竟在一处肮脏的墙角发现了那位大师留在此处的墨宝。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谢琻招手叫过店家,指着那个墙角问道:“小二你可还记得这是何人所书?”
那店家打眼一看,顿时叫道:“记得,怎么不记得啊,两年一个落拓和尚写的嘛。哎呦喝醉了以后又是哭又是闹的,最后没了酒资,提起笔就在墙上写了一串字,说是要以文抵钱。哎呦你要是写得好看也就罢了,这画圈圈似得,什么玩意儿啊。可怜了我那时候刚开张,还是新墙呢,就让他给糟践了……”
酒家不识墨宝,也是正常。沈梒笑着又去看那墙上字迹,遥想大师当日也曾坐在此处,纵酒泼墨,意气风发到了极点,真是让人心驰神往,不禁轻声低吟道:“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沈梒的目光反复流连,一看就是喜欢这幅字到了极点。谢琻观他神色,当即转头问那店家:“你这墙怎么卖?”
“墙?”店家顿时愣了,瞪着眼睛看他,“您老要干什么?”
谢琻扔了一枚金豆子在桌上,对店家道:“你这面墙我买了,明天着人来拆了抗走。这锭金子若是不够,你尽管开价。”
“这、这……”店家从未见过要花钱买一面墙的人,惊得目瞪口呆,怪叫道,“这位客官,您拆了我一面墙,我剩另外三面也不成屋啊!哪有这样的啊。”
“那我再给你盖一间也可以……”
沈梒看得哭笑不得,连忙出面阻拦:“让之,罢了罢了,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二人游山玩水,看到什么奇松怪石,古籍真迹,只要是喜欢的谢琻通通要掏钱买下,然后再流水似地送到沈梒府内。沈梒一直十分无奈,也不知是该恼他纨绔,还是该谢他大方。
“我们能在此得遇大师真迹,乃是缘分。在墨色未褪前,也可能有其他人来到此处,认出大师笔迹,得一分欢喜。我们又何必凿墙搬屋,毁了其他后来者的缘分呢?”沈梒好声劝道。
“我不过是看你喜欢——”
“再喜欢,也有别的法子。”沈梒扭头,问那惊疑不定的店家道,“可有纸笔?”
店家点点头,捧了绢纸和墨笔过来,又犹豫了:“您不是也要在我这墙上写字吧?我这墙虽然不新了,但也不想让客人们乱写。”
旁边的谢琻听了不乐意了,指着沈梒道:“什么叫乱写?这位你可知是谁,去年的状元郎!他给你这提几个字就足够你光耀门楣的了。”
“哎呦!”店家大惊,看着沈梒一拍大腿,连忙作揖赔礼,“得,是小的眼拙不识文曲星,您老尽管写,多写几个也算给咱们小店长脸了。”
沈梒连连摇手,笑着无奈道:“让之你别在这里瞎说了,我字迹拙劣,哪儿拿得出手?我要纸笔是另有用处。”
说罢,他提起绢纸盖在了墙体的墨迹之上,蘸墨提笔,凝神瞩目,落笔纸上。只见他笔走龙蛇,提肘落腕潇洒酣畅,一气呵成,顷刻之间便将墙上字迹原封不动地拓了下来。
谢琻看着他,目露赞扬。这是行家人才懂的真章。若是本身对书法毫无研究,或者笔力不够,那便是照着描也描不像的,还会失了其中豪放的气势。能如沈梒这般一气呵成的,足见他本人功力也是不浅。
拓完之后,沈梒提起纸来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冲谢琻笑道:“你看,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谢琻看着他,笑着点了点头。
店家有了谢琻的那锭金子,又得知沈梒是状元,人顿时热情了起来,凑趣儿笑道:“两位客官若是想找这位大师父写的东西,何不去南山林儿里看看呢?”
“南山林?”
店家一指不远处,从窗户望去的确能看到一座小荒山,只是似乎并无人烟的样子:“就是那儿了。去年那位大师父吃了酒后觉得此处赏梅不尽兴,醉醺醺地便往南山林儿里走去了,一天半后回来,便向我们吹嘘说是看到了人间绝景的红梅。”
听了这话,谢琻与沈梒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能追从先人脚步,又能赏到寒梅,何乐而不为?
两人又从店家处装了满满两壶酒,趁着晌午恰好的日光,催马离店,不急不缓地向南山林的方向悠然而去。
这一年来沈梒得洪武帝赏识,得了不少赏赐,终于有了些自己的积蓄,便卖掉了那头倔脾气的小毛驴后又买了只母马。这母马是花栗色的,估计因为年纪大了所以十分温顺,很适合骑术不佳的沈梒。
而他去年那件只有夹层的大氅也让老仆拿去改了,在脖颈处加了一圈狐毛,虽不如谢琻给他的那件保暖,但也算好了不少。此时那红褐色的狐毛簇拥在沈梒线条流畅的侧脸之旁,随着马背起伏而在风中微微颤动,更显得那张面孔白皙秀颐,耳廓玉润,额鼻挺括。
谢琻看着,只觉得心中一层有一层的欢喜上涌,几乎要呼之欲出。
自二人在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处和好之后,便又一起出现在京城的种种宴席之上,还时常一同外出交游。谢琻知道自己的心思,却又知道沈梒是个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普通男人,定然对自己的隐秘想法毫无察觉。谢琻倒是可以“强买强卖”,但沈梒这人看着虽温和但内里却十分钢直,一个不慎二人可能会朋友都做不成。
最重要的是,谢琻想要的是这温柔美好之人全心全意的喜欢,若不是真挚的爱,他谢琻根本不想要也不稀罕。
所以他才潜伏下来,按兵不动,只是认认真真地对沈梒好。
只是不知道哪一天这些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二人信马由缰,大半个时辰后到了南山林的角下,再往里走,路逐渐变窄最后化为了一条浅窄的土径,勉强可供二人并肩而行。山林间枯木丛生,远离了人烟,再加上寒风呼啸天色晦暝,乍看让人有些心生寒意。幸好他们二人彼此作伴,倒也不怕,一边聊着朝政一边继续往前走去。
“听说最近邝正又有仰头的去势?”谢琻问道。
沈梒缓缓点了点头:“元辅不知从哪里找了些……民间异士献给了皇上,又跪地嚎啕了一场,勉强算是挽回了圣心。”
他没好意思说,其实所谓的“民间异士”不过是三位貌美道姑,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据邝正说这三人是元始天尊派下界普散功德的,她们命中有“侍龙”的运数。
谢琻的眼神阴郁,道:“如此小人,怎配得上掌控内阁?引领百官?”
沈梒叹道:“邝正其人也不算完全没有能耐,不然也做不到这个位置。早年他一力主张清丈田地、打击豪绅隐田漏税,才使得国库充盈,反亏为正。只是近年来他乐衷于结党营私,座下子弟门客鱼龙混杂,横行霸道之事频发。又为巩固自己盛宠不衰,故意引导圣上炼丹求神,这才走上了弯路……圣宠,实在是一把双刃剑。”
的确如此。邝正当时就是因为尝到了宠臣的甜头,才愈发猖狂,纵容门下宾客肆无忌惮。出了事端,他只能愈发讨好圣上,以求平安。周而复始,泥足深陷。
然而圣心易变。洪武帝虽有诸多缺点,却不是个昏庸的皇帝,邝正做出的种种事情洪武帝其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沈梒便是他用来敲打邝正的一块磨刀石,但因为这把刀在洪武帝心中还没有费,磨一磨还是会被启用的。
“邝正长达二十多年的荣宠,不可能被这一件小事所击垮。”沈梒缓缓道,“我们唯有徐徐图之。”
“吏部右侍郎刘凌已升任左侍郎,不日即将入阁。皇上如此安排,也是有意为之。”谢琻道,“纵使他邝正执掌吏部近十年,将账目做得如铁桶一般,也定有漏洞可寻。”
说罢他顿了顿,又追问道:“别的倒不担心,你自个儿呢,可还好?”
沈梒含笑道:“我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元辅终于明白过来了味儿,对我颇多提防,但他对我也颇多忌惮,明面上不会怎样的。”
邝正沈梒于西苑内初遇之时,沈梒表现得恭谨顺从,勉强算是蒙混过关。但之后又发生了种种事情,若邝正再没咂摸过来味儿来,那便枉费他宦海浮沉几十年了。
“对了,我那日听皇上随口提了一句,”沈梒忽然问道,“你是否不日便要调至东宫,做太子的侍读了?”
谢琻笑道:“开春后任命便要下来了——你是否还未见过太子?”
“无缘得见……听说神肖圣上?”
谢琻摇头:“依我看不像。太子年纪虽不大,但性子疏朗,心胸开阔。他自小受大儒王郸开蒙,饱读诗书,其实受益颇多。”
两人闲聊着,不知不觉已走入了山林深处。不知何时天空飘起了小雪,逐渐雪势越来越大,最后竟成鹅羽。而灰白色的天际拢着荒山枯萎的林木,并未见那传说中“人间绝景的红梅”,入目始终是一片迷蒙。
二人纷纷带起了兜帽,谢琻手搭凉棚眯眼望远,疑道:“难道那店家竟敢扯谎?”
沈梒开玩笑道:“也或许是桃源奇遇,我们无从得遇。”
※※※※※※※※※※※※※※※※※※※※
1.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空成龙。”是韩偓给怀素草书的评语,而那位到处在墙上留笔的和尚也是按照怀素大师的原型写哒。
2. 主张通过清丈田地来反亏为正是张居正的政见,被我借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