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等一下。”廖青青忽然又道。
“怎么了?”景礼帝问。
“皇上, 你跟我来。”
廖青青拉着景礼帝的手, 走向梨声阁的小房间, 一进房间就看到房内摆着的几口大箱子, 一打开里面不是黄金就是白银,还有一些首饰珠宝的。
景礼帝好奇地问:“你这是做什么?”
廖青青道:“皇上,这些都交给你。”
“交给朕做什么?”
“去赈灾啊,不是说东辽雪灾吗?”
廖青青说的很真诚,景礼帝越发受到触动, 他做皇帝数年,年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后宫妃嫔多是一味地讨好安抚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廖青青这样,直接把全部家当拿来赈灾的。
“都拿去赈灾了,你花什么?”景礼帝问。
“嫔妾本来就花的不多,以后不打赏就是了。”
“不怕宫婢太监们说你抠门?”
“说就说呗,嫔妾宁愿他们说嫔妾抠门,也不愿意东辽那边再有伤亡。”廖青青像是铁了心一样。
景礼帝心头顿暖,伸手将廖青青揽入怀中道:“青青的心意,朕和东辽百姓心领了,雪灾的事儿你不用操心,朕已经命人开仓赈灾,相信过几日就能收到好信息了。”
“那皇上为什么还皱着眉头?”廖青青纤细的手指伸到景礼帝眉间轻轻地抚弄。
动作轻柔又温暖。
景礼帝眉心稍稍舒展,道:“朕是担忧那些饥寒交迫的百姓。”他向来看重老百姓的生命,又道:“也不知其他地方,今年可好。”
“皇上既然已经开仓赈灾,那么他们很快就能拿到皇上的恩赐,老天爷看到皇上的这份心意,也会厚待大魏的百姓。”
这话景礼帝听的身心熨贴,低头吻了吻廖青青的额头,心里舒坦多了。
但是记挂着东辽县的事儿。
毕竟人命关天。
晚膳时,景礼帝用的不多。
之后又坐在案牍前批折子。
廖青青陪伴了一会儿,实在疲惫,便径自去睡了。
次日一早,天气晴好,阳光灿烂,
东辽县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说是雪已经停了,当地一些官员富绅摆粥救济百姓,东辽县也开仓赈灾,缓解了燃眉之急。
景礼帝听后稍微轻松一些。
可是下午又收到一份奏折,说是南边又起了涝灾。
这才刚进入春季,就发生了涝灾,别说景礼帝发愁,各个大臣也跟着发愁,紧急议事,元辅奔波,工部、兵部、吏部和户部各出政策,抓紧时间,加派人手除了赈灾之外,治疗水患又防止有贼人趁机作乱。
一时之间,朝臣异常忙碌。
景礼帝更是日夜忙碌。
他没想到今年开年就这么多事,在他登基之前,他就读过许多历史过往,总结过一些规律,比如雪灾、旱灾、捞灾不会单独而来,往往伴随着各种疾病,最普遍的就是咳嗽、发热,可怕的则是瘟疫。
景礼帝怕就怕瘟疫。
他连下数道圣旨,提醒官员,注意各种疾病的防护。
甚至拨了重金在医药方面。
也许是景礼帝的重视感动了上天。
接下来数日,各个地方皆是阳光明媚。
有阳光就是好兆头。
所有的事情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景礼帝长松了一口气。
廖青青跟着放心下来。
这时候农物司那边的小太监又过来找廖青青。
廖青青询问:“何事?”
小太监高兴地说道:“司长派奴才来告诉曦昭容,土豆明日就要收获了。”
“明日?”廖青青这些天一直关注着各个地方的灾情问题,都忘了诸州一千亩土豆收获的事儿,于是道:“你们司长抽看过土豆了吗?”
“抽看过。”
“长势如何?”
“司长说,比在农物司长得还要好。”
廖青青笑道:“好,本来我想同你们一起去收土豆,但是近来我身子不便,你同司长说一声。”
“是。”
“对了,皇上知晓吗?”
“司长递了折子上去,皇上最近忙碌,也不知道看没看。”小太监道。
“好,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是。”
小太监走后,廖青青唤来梨声阁的嬷嬷,去年她不止一次和景礼帝说她爱种菜,又屡次立功。
景礼帝不但赏了她银子,还赏了她一百亩田地。
去年诸州县种土豆时,她也派人种了一百亩的土豆,眼下是该收获的时候,于是她命嬷嬷出宫去寻找人收土豆,她则在梨声阁估算出今年土豆的收成。
她自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将雨伞花培育出土豆。
又和户部尚书、农物司司长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继续试验、培育土豆,所有生产出来的土豆、从西北采购过来的大量雨伞花,稀稀疏疏地统统种入土地中。
总面积为一千一百多亩。
按照上次亩产量一千斤来算,这次土豆收成大约是一百一十万斤。
一百一十万斤?!
五百五十吨?!
这也太多了吧?
数日之后,户部尚书在勤正殿上,将土豆收获一事儿,禀明景礼帝。
景礼帝震惊了。
一众朝臣根本不相信。
“等一下。”廖青青忽然又道。
“怎么了?”景礼帝问。
“皇上, 你跟我来。”
廖青青拉着景礼帝的手, 走向梨声阁的小房间, 一进房间就看到房内摆着的几口大箱子, 一打开里面不是黄金就是白银,还有一些首饰珠宝的。
景礼帝好奇地问:“你这是做什么?”
廖青青道:“皇上,这些都交给你。”
“交给朕做什么?”
“去赈灾啊,不是说东辽雪灾吗?”
廖青青说的很真诚,景礼帝越发受到触动, 他做皇帝数年,年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后宫妃嫔多是一味地讨好安抚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廖青青这样,直接把全部家当拿来赈灾的。
“都拿去赈灾了,你花什么?”景礼帝问。
“嫔妾本来就花的不多,以后不打赏就是了。”
“不怕宫婢太监们说你抠门?”
“说就说呗,嫔妾宁愿他们说嫔妾抠门,也不愿意东辽那边再有伤亡。”廖青青像是铁了心一样。
景礼帝心头顿暖,伸手将廖青青揽入怀中道:“青青的心意,朕和东辽百姓心领了,雪灾的事儿你不用操心,朕已经命人开仓赈灾,相信过几日就能收到好信息了。”
“那皇上为什么还皱着眉头?”廖青青纤细的手指伸到景礼帝眉间轻轻地抚弄。
动作轻柔又温暖。
景礼帝眉心稍稍舒展,道:“朕是担忧那些饥寒交迫的百姓。”他向来看重老百姓的生命,又道:“也不知其他地方,今年可好。”
“皇上既然已经开仓赈灾,那么他们很快就能拿到皇上的恩赐,老天爷看到皇上的这份心意,也会厚待大魏的百姓。”
这话景礼帝听的身心熨贴,低头吻了吻廖青青的额头,心里舒坦多了。
但是记挂着东辽县的事儿。
毕竟人命关天。
晚膳时,景礼帝用的不多。
之后又坐在案牍前批折子。
廖青青陪伴了一会儿,实在疲惫,便径自去睡了。
次日一早,天气晴好,阳光灿烂,
东辽县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说是雪已经停了,当地一些官员富绅摆粥救济百姓,东辽县也开仓赈灾,缓解了燃眉之急。
景礼帝听后稍微轻松一些。
可是下午又收到一份奏折,说是南边又起了涝灾。
这才刚进入春季,就发生了涝灾,别说景礼帝发愁,各个大臣也跟着发愁,紧急议事,元辅奔波,工部、兵部、吏部和户部各出政策,抓紧时间,加派人手除了赈灾之外,治疗水患又防止有贼人趁机作乱。
一时之间,朝臣异常忙碌。
景礼帝更是日夜忙碌。
他没想到今年开年就这么多事,在他登基之前,他就读过许多历史过往,总结过一些规律,比如雪灾、旱灾、捞灾不会单独而来,往往伴随着各种疾病,最普遍的就是咳嗽、发热,可怕的则是瘟疫。
景礼帝怕就怕瘟疫。
他连下数道圣旨,提醒官员,注意各种疾病的防护。
甚至拨了重金在医药方面。
也许是景礼帝的重视感动了上天。
接下来数日,各个地方皆是阳光明媚。
有阳光就是好兆头。
所有的事情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景礼帝长松了一口气。
廖青青跟着放心下来。
这时候农物司那边的小太监又过来找廖青青。
廖青青询问:“何事?”
小太监高兴地说道:“司长派奴才来告诉曦昭容,土豆明日就要收获了。”
“明日?”廖青青这些天一直关注着各个地方的灾情问题,都忘了诸州一千亩土豆收获的事儿,于是道:“你们司长抽看过土豆了吗?”
“抽看过。”
“长势如何?”
“司长说,比在农物司长得还要好。”
廖青青笑道:“好,本来我想同你们一起去收土豆,但是近来我身子不便,你同司长说一声。”
“是。”
“对了,皇上知晓吗?”
“司长递了折子上去,皇上最近忙碌,也不知道看没看。”小太监道。
“好,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是。”
小太监走后,廖青青唤来梨声阁的嬷嬷,去年她不止一次和景礼帝说她爱种菜,又屡次立功。
景礼帝不但赏了她银子,还赏了她一百亩田地。
去年诸州县种土豆时,她也派人种了一百亩的土豆,眼下是该收获的时候,于是她命嬷嬷出宫去寻找人收土豆,她则在梨声阁估算出今年土豆的收成。
她自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将雨伞花培育出土豆。
又和户部尚书、农物司司长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继续试验、培育土豆,所有生产出来的土豆、从西北采购过来的大量雨伞花,稀稀疏疏地统统种入土地中。
总面积为一千一百多亩。
按照上次亩产量一千斤来算,这次土豆收成大约是一百一十万斤。
一百一十万斤?!
五百五十吨?!
这也太多了吧?
数日之后,户部尚书在勤正殿上,将土豆收获一事儿,禀明景礼帝。
景礼帝震惊了。
一众朝臣根本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