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雁:“……你知道啊?”
池幸:“废话,这圈里污七糟八的事儿,有哪些是我不知道的。我平时只是不说,悄悄听。”她颇得意地笑。
《灿烂甜蜜的你》,总制片陈洛阳。《大地震颤》,导演裴瑗。
两人曾是夫妻,结婚时轰轰烈烈,才子佳人、门当户对,典礼盛大得如同童话。
半年后,陈洛阳出轨颜砚,被裴瑗发现。
裴瑗悄悄转移财产,收集证据,在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跟陈洛阳提出离婚。
陈洛阳花巨资压下颜砚这桩丑闻,几乎割了一半身家给裴瑗。他恳求裴瑗放手,跪在裴瑗面前哭着打自己耳光,追忆甜蜜过往。
抬头时却发现裴瑗正拿着手机,直接拍下他的丑态。
陈洛阳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他人口中知道他出轨离婚的事情街知巷闻,还给前妻下跪打自己耳光,当即气得晕厥入院,至今未醒。
视频流了出去,陈洛阳成为圈内笑柄,他从此对裴瑗恨之入骨。
两人绝对不用与对方交好的人,公开场合从来不提对方名字。
裴瑗拍了两部女性题材电影,质量好票房高,跻身一线导演;陈洛阳东山再起,在电视剧圈里拼下一方江山。
池幸早不记得这些事儿是谁告诉他的,但圈里确实没有秘密。
唯独颜砚和陈洛阳的事情,裴瑗没有跟任何外人透露,陈洛阳也守口如瓶。是近两年陈洛阳开始与颜砚在公开场合出双入对,渐渐才有人拼凑出事件的完整面目。
常小雁听得入神,掐指算了一通:“陈洛阳和裴瑗恋爱三年,结婚一年。陈洛阳和颜砚在一块儿满打满算,至少五年了。你说谁是真爱?”
池幸:“关我屁事。”
常小雁:“你是打算跟颜砚把关系处理好一些,以后若是……颜砚能帮你说说话?”
池幸:“对啊。”
常小雁:“……好一招烂棋。”
池幸作势掐她:“这是我手里唯一的棋了。你能帮我吗?”
“废话,我和你就是一体的。”常小雁顿了顿,“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对《大地震颤》这么执着吗?”
池幸又陷入了往常的沉默。没等到她开口,导演和陈洛阳到了。池幸抓了抓常小雁的手:“我去工作啦。”
她手心有冷汗,残留在常小雁指尖。
情况如池幸所料:果然拖延了。
眼看已经两点半,常小雁的手机不停震动,池幸急得团团转。
颜砚换了五个造型,原秋时换了六个。池幸想提前离开,但又没有正当理由。
周莽和常小雁对了个眼神,走到池幸身边,俯身耳语,但音量又足够让正跟池幸聊天的原秋时看到:“你预约的就诊时间到了。”
池幸扭头看他,原秋时连忙问:“你还要去医院?”
周莽面无表情阐述:“昨晚伤口沾水发炎,38°,小雁姐给预约的。”
池幸福至心灵,立刻摆手拒绝:“不去不去,烧都退了……”
原秋时匆匆打断:“那不行!”
池幸忙拉住他:“在工作呢,走不开。我拍完再去也没关系。”
但原秋时还是去找了导演和陈洛阳。池幸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虽然原秋时有点儿烦人,但他是真的关心自己,何况又这样帅……池幸怔怔看他和导演、制片说话,视线忽然被周莽身影截断。
“保险起见,我送你过去。”他说。
有原秋时在一旁帮腔,池幸得以脱身。
原秋时把她送到摄影室门外,池幸郑重向他道谢。
“《大地震颤》这事儿我欠你一个人情,一定还。”池幸笑道,“请一顿是不行的,至少请十顿。”
原秋时:“光吃饭?”
池幸:“再请你看电影。”
原秋时:“看你的电影还是我的电影?”
池幸惨叫:“不必了吧!看别人的!”
周莽开车过来,按响喇叭,打断俩人的笑谈。
原秋时瞅一眼周莽:“你这保镖好像不太喜欢我。”
池幸回头冲他挥手:“我喜欢你就行了啊。再见!”
周莽一路压着限速狂飙,抵达光彩剧院时,已经三点半。他们整整迟了一个半小时。
围读会在光彩剧院举行,据说是编剧的要求:这个剧院是编剧成名和工作的地方。也就是说,那一直秘而不宣的编剧老师,池幸今天将会见到。
她来不及等电梯,匆匆忙忙跑上楼梯,在会议室前理了理头发衣裳,小心敲门。
——“请进。”
周莽和她一同进入会议室。会议室里坐了一圈的演员,有几个是池幸认识的。
认识,但不熟悉,见到池幸也没有点头。气氛凝滞,池幸跟众人打招呼,说明迟到缘由:“工作上有些耽误……”
“好了,不要浪费时间了。”有个女人开口,“这位是谁?”她看着周莽。
池幸:“我的保镖。”
此言一出,有几个人露骨地发出嘲笑。
说话的女人没有笑,静静看池幸。
池幸被她盯得窘迫,继续解释:“之前发生过一些……”
“废话不用说了。我先自我介绍。”女人说,“我是裴瑗。”
她指着身边一位光头的精瘦中年人:“这位是我们《大地震颤》的编剧老师,麦子。”
麦子冲池幸点点头,笑道:“池幸,你好。闻名不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池幸想起来了。
“白山茶”。
作者有话要说: 池幸试装和试造型的时候,周莽和常小雁在一旁聊安保的事儿。
池幸特别适合穿白色的衣裙,美得吸引所有人的眼神。
很可惜,周莽没看到。
开车去剧院时,等红灯。池幸强行加他微信,给他发了两张定妆照片。
周莽看了几秒钟:什么意思?
池幸:我猜你可能想收藏。我好看么?
周莽快速保存至手机,答:一般。
池幸:我还有几张呢,算了不发了。
周莽:……
他后悔了一路。
第12章 麦子
麦子写过话剧,写过电视剧,写过电影,坐拥北京四合院,衣食无忧,距离他上一次写剧本已有三年。
三年前他写《绝命书》,一个饥肠辘辘的窃贼入室偷窃时发现屋主留下的遗书,吃饱喝足后,窃贼决定去寻找屋主的尸体。电影违规参展,被严厉处罚,即便在影展上获得了极高赞誉,始终不能在院线上映。
三年之后便是《大地震颤》。
和麦子以往风格不同,《大地震颤》是一个有点儿温情的故事。
34岁的女人赵英梅左耳先天失聪,右耳听力也正在飞速消失,仅半年,她的听力就会彻底丧失。
而同时,出轨的丈夫正筹划离婚,孩子上小学的名额没有抽中,打工的餐馆准备辞退她,因为她脾气暴躁,总是跟客人吵架。
朋友问她打算怎么办。赵英梅答非所问:我想跟王靖跳舞。
王靖,是刚刚在英国黑池舞蹈节职业摩登组别中获得冠军的舞蹈家。
赵英梅年幼时家境普通,她每天穿过少年宫的舞蹈排练室回家,都会在窗边偷看很久。同龄的少年对镜练舞,舞伴在他怀中绽开如一朵大丽花。
少年与她偶尔会对上眼神。
于是赵英梅知道了王靖名字,小小年纪已然成名的少年天才。
但王靖并不认识她。
太荒诞、太可笑了。所有人都嘲讽她,不自量力,不识抬举,异想天开。
“我想跟王靖跳一次舞。”这是赵英梅一生中难得的一次毫不迟疑,“在我还能听到的时候,一次就行。”
池幸没跟任何人说过自己为什么会被《大地震颤》打动。
赵英梅让她想起母亲,孙涓涓。
在一塌糊涂的日子里,人会死死攥住手里唯一的光。池幸还记得孙涓涓穿舞裙的样子,她的母亲在舞室的镜前旋转、伸展,幸福得像一个陌生人。
她在赵英梅身上,看到孙涓涓依稀的模样。
这是第一次剧本围读会,除了导演、编剧和三位制片外,来的都是主要演员和剧组的核心工作人员,满满当当围了一圈。
池幸来得太迟,裴瑗和麦子显然都不打算为了她重复之前的流程。人员相互之间早介绍完毕,角色各自归属于谁也清楚,甚至已经结束了前五场的剧本阅读。
池幸只能依靠大家的对话内容来揣测各自身份。
第六场是赵英梅的孩子在家中发现与女人鬼混的父亲,稚子与父亲有一场数分钟的对手戏。父亲打了孩子一个耳光,赵英梅正好回到家。
池幸的台词只有两句:这是我的房子,滚出去;我嫌你脏。
饰演赵英梅丈夫的是池幸曾经合作过的演员张旻,他近视,戴眼镜的时候看起来文质彬彬。池幸和他那部古装戏去年刚播,反响很好,他在里面演的文臣温润如玉,很受欢迎。
池幸好奇他要怎么饰演一个暴力、狂躁、粗鲁的丈夫。
演她儿子的演员今天没来,因为学校考体测,没请到假,一个才刚刚小学一年级的小男生。麦子代替他与张旻对戏。
池幸:“废话,这圈里污七糟八的事儿,有哪些是我不知道的。我平时只是不说,悄悄听。”她颇得意地笑。
《灿烂甜蜜的你》,总制片陈洛阳。《大地震颤》,导演裴瑗。
两人曾是夫妻,结婚时轰轰烈烈,才子佳人、门当户对,典礼盛大得如同童话。
半年后,陈洛阳出轨颜砚,被裴瑗发现。
裴瑗悄悄转移财产,收集证据,在结婚一周年的纪念日跟陈洛阳提出离婚。
陈洛阳花巨资压下颜砚这桩丑闻,几乎割了一半身家给裴瑗。他恳求裴瑗放手,跪在裴瑗面前哭着打自己耳光,追忆甜蜜过往。
抬头时却发现裴瑗正拿着手机,直接拍下他的丑态。
陈洛阳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他人口中知道他出轨离婚的事情街知巷闻,还给前妻下跪打自己耳光,当即气得晕厥入院,至今未醒。
视频流了出去,陈洛阳成为圈内笑柄,他从此对裴瑗恨之入骨。
两人绝对不用与对方交好的人,公开场合从来不提对方名字。
裴瑗拍了两部女性题材电影,质量好票房高,跻身一线导演;陈洛阳东山再起,在电视剧圈里拼下一方江山。
池幸早不记得这些事儿是谁告诉他的,但圈里确实没有秘密。
唯独颜砚和陈洛阳的事情,裴瑗没有跟任何外人透露,陈洛阳也守口如瓶。是近两年陈洛阳开始与颜砚在公开场合出双入对,渐渐才有人拼凑出事件的完整面目。
常小雁听得入神,掐指算了一通:“陈洛阳和裴瑗恋爱三年,结婚一年。陈洛阳和颜砚在一块儿满打满算,至少五年了。你说谁是真爱?”
池幸:“关我屁事。”
常小雁:“你是打算跟颜砚把关系处理好一些,以后若是……颜砚能帮你说说话?”
池幸:“对啊。”
常小雁:“……好一招烂棋。”
池幸作势掐她:“这是我手里唯一的棋了。你能帮我吗?”
“废话,我和你就是一体的。”常小雁顿了顿,“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对《大地震颤》这么执着吗?”
池幸又陷入了往常的沉默。没等到她开口,导演和陈洛阳到了。池幸抓了抓常小雁的手:“我去工作啦。”
她手心有冷汗,残留在常小雁指尖。
情况如池幸所料:果然拖延了。
眼看已经两点半,常小雁的手机不停震动,池幸急得团团转。
颜砚换了五个造型,原秋时换了六个。池幸想提前离开,但又没有正当理由。
周莽和常小雁对了个眼神,走到池幸身边,俯身耳语,但音量又足够让正跟池幸聊天的原秋时看到:“你预约的就诊时间到了。”
池幸扭头看他,原秋时连忙问:“你还要去医院?”
周莽面无表情阐述:“昨晚伤口沾水发炎,38°,小雁姐给预约的。”
池幸福至心灵,立刻摆手拒绝:“不去不去,烧都退了……”
原秋时匆匆打断:“那不行!”
池幸忙拉住他:“在工作呢,走不开。我拍完再去也没关系。”
但原秋时还是去找了导演和陈洛阳。池幸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虽然原秋时有点儿烦人,但他是真的关心自己,何况又这样帅……池幸怔怔看他和导演、制片说话,视线忽然被周莽身影截断。
“保险起见,我送你过去。”他说。
有原秋时在一旁帮腔,池幸得以脱身。
原秋时把她送到摄影室门外,池幸郑重向他道谢。
“《大地震颤》这事儿我欠你一个人情,一定还。”池幸笑道,“请一顿是不行的,至少请十顿。”
原秋时:“光吃饭?”
池幸:“再请你看电影。”
原秋时:“看你的电影还是我的电影?”
池幸惨叫:“不必了吧!看别人的!”
周莽开车过来,按响喇叭,打断俩人的笑谈。
原秋时瞅一眼周莽:“你这保镖好像不太喜欢我。”
池幸回头冲他挥手:“我喜欢你就行了啊。再见!”
周莽一路压着限速狂飙,抵达光彩剧院时,已经三点半。他们整整迟了一个半小时。
围读会在光彩剧院举行,据说是编剧的要求:这个剧院是编剧成名和工作的地方。也就是说,那一直秘而不宣的编剧老师,池幸今天将会见到。
她来不及等电梯,匆匆忙忙跑上楼梯,在会议室前理了理头发衣裳,小心敲门。
——“请进。”
周莽和她一同进入会议室。会议室里坐了一圈的演员,有几个是池幸认识的。
认识,但不熟悉,见到池幸也没有点头。气氛凝滞,池幸跟众人打招呼,说明迟到缘由:“工作上有些耽误……”
“好了,不要浪费时间了。”有个女人开口,“这位是谁?”她看着周莽。
池幸:“我的保镖。”
此言一出,有几个人露骨地发出嘲笑。
说话的女人没有笑,静静看池幸。
池幸被她盯得窘迫,继续解释:“之前发生过一些……”
“废话不用说了。我先自我介绍。”女人说,“我是裴瑗。”
她指着身边一位光头的精瘦中年人:“这位是我们《大地震颤》的编剧老师,麦子。”
麦子冲池幸点点头,笑道:“池幸,你好。闻名不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池幸想起来了。
“白山茶”。
作者有话要说: 池幸试装和试造型的时候,周莽和常小雁在一旁聊安保的事儿。
池幸特别适合穿白色的衣裙,美得吸引所有人的眼神。
很可惜,周莽没看到。
开车去剧院时,等红灯。池幸强行加他微信,给他发了两张定妆照片。
周莽看了几秒钟:什么意思?
池幸:我猜你可能想收藏。我好看么?
周莽快速保存至手机,答:一般。
池幸:我还有几张呢,算了不发了。
周莽:……
他后悔了一路。
第12章 麦子
麦子写过话剧,写过电视剧,写过电影,坐拥北京四合院,衣食无忧,距离他上一次写剧本已有三年。
三年前他写《绝命书》,一个饥肠辘辘的窃贼入室偷窃时发现屋主留下的遗书,吃饱喝足后,窃贼决定去寻找屋主的尸体。电影违规参展,被严厉处罚,即便在影展上获得了极高赞誉,始终不能在院线上映。
三年之后便是《大地震颤》。
和麦子以往风格不同,《大地震颤》是一个有点儿温情的故事。
34岁的女人赵英梅左耳先天失聪,右耳听力也正在飞速消失,仅半年,她的听力就会彻底丧失。
而同时,出轨的丈夫正筹划离婚,孩子上小学的名额没有抽中,打工的餐馆准备辞退她,因为她脾气暴躁,总是跟客人吵架。
朋友问她打算怎么办。赵英梅答非所问:我想跟王靖跳舞。
王靖,是刚刚在英国黑池舞蹈节职业摩登组别中获得冠军的舞蹈家。
赵英梅年幼时家境普通,她每天穿过少年宫的舞蹈排练室回家,都会在窗边偷看很久。同龄的少年对镜练舞,舞伴在他怀中绽开如一朵大丽花。
少年与她偶尔会对上眼神。
于是赵英梅知道了王靖名字,小小年纪已然成名的少年天才。
但王靖并不认识她。
太荒诞、太可笑了。所有人都嘲讽她,不自量力,不识抬举,异想天开。
“我想跟王靖跳一次舞。”这是赵英梅一生中难得的一次毫不迟疑,“在我还能听到的时候,一次就行。”
池幸没跟任何人说过自己为什么会被《大地震颤》打动。
赵英梅让她想起母亲,孙涓涓。
在一塌糊涂的日子里,人会死死攥住手里唯一的光。池幸还记得孙涓涓穿舞裙的样子,她的母亲在舞室的镜前旋转、伸展,幸福得像一个陌生人。
她在赵英梅身上,看到孙涓涓依稀的模样。
这是第一次剧本围读会,除了导演、编剧和三位制片外,来的都是主要演员和剧组的核心工作人员,满满当当围了一圈。
池幸来得太迟,裴瑗和麦子显然都不打算为了她重复之前的流程。人员相互之间早介绍完毕,角色各自归属于谁也清楚,甚至已经结束了前五场的剧本阅读。
池幸只能依靠大家的对话内容来揣测各自身份。
第六场是赵英梅的孩子在家中发现与女人鬼混的父亲,稚子与父亲有一场数分钟的对手戏。父亲打了孩子一个耳光,赵英梅正好回到家。
池幸的台词只有两句:这是我的房子,滚出去;我嫌你脏。
饰演赵英梅丈夫的是池幸曾经合作过的演员张旻,他近视,戴眼镜的时候看起来文质彬彬。池幸和他那部古装戏去年刚播,反响很好,他在里面演的文臣温润如玉,很受欢迎。
池幸好奇他要怎么饰演一个暴力、狂躁、粗鲁的丈夫。
演她儿子的演员今天没来,因为学校考体测,没请到假,一个才刚刚小学一年级的小男生。麦子代替他与张旻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