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它安全的最大威胁。
1974 年伊拉克与法国签订了核技术合作合同,由法国帮助伊拉克在巴格
达郊区建立起一个核反应堆。以色列对此耿耿于怀,蓄谋将其摧毁。1981 年
6 月7 日,以色列派遣一个飞行中队袭击了这个核设施,将其全部炸毁。伊
拉克极为恼火,发誓要报此仇。
这次伊拉克入侵吞并科威特的行径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以美国为主
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地区,联合国安理会又在短短的4 个月内通过了12 个谴
责、制裁伊拉克的决议,限期它无条件撤出科威特,否则将动用武力。这些
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对伊拉克的强大压力,以色列看在眼里,喜在心
里。它等待和期望国际制裁搞垮伊拉克经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摧毁伊
拉克战争机器,以色列不付或只付很小的代价,从根本上削弱伊拉克实力,
排除一个强大的敌手。
同样令以色列高兴的是,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引起的阿拉伯世界的分裂。
以色列看到1990 年8 月10 日在开罗举行的阿拉伯首脑紧急会议上,阿拉伯
联盟21 国中,有12 国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只有少数国家站在伊拉克一
边。特别是沙特阿拉伯等国面临伊拉克的军事威胁,站到反伊联盟一边,这
样,过去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压力就相对减弱了。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
摆出一种事不关已的姿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加快犹太人的移民步
伐,加快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正是抱着这样的希冀,以色列总理沙米尔曾多次表示,海湾危机是阿
拉伯人的事,以色列不想插手,除非受到攻击,否则不会采取主动行动。
然而,事态的发展愈来愈复杂。以色列在准备坐收渔利的同时,也看到出现
许多令其不安的因素。主要是,美国在危机爆发后的几个月里,为了巩固和
加强反对伊拉克的多国联盟,着意做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工作。为此,它不但
要求以色列采取低调,不要刺激阿拉伯国家,并且有意疏远、甚至冷淡
以色列,而对阿拉伯国家表示亲善和友好。据报道,海湾危机后美以之间长
期的情报交换明显减少,美在危机中采取的一系列步骤也不曾同以色列商
量。
1990 年10 月份,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谴责以色列警察在圣殿山枪杀巴
勒斯坦人的决议时,美国没有行使否决权,而是投了赞成票。为了讨好阿拉
伯国家,放弃保护以色列,这在美国来说是空前未有的举动。
还有,海湾危机以来,美国国务卿贝克一再访问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其
中包括长期与美以对抗的叙利亚,美总统也到沙特阿拉伯和埃及访问,并在
日内瓦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晤。他们都是飞经以色列国门而不入。对此,
以色列官员,包括沙米尔总理,虽公开表示理解,但实际上却很恼火。
许多报刊认为,由于沙米尔政府拒绝接受同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进
行谈判的建议,贝克极为不满,公开要以色列什么时候有诚意,就打电话
到白宫。沙米尔并不示弱,竟反唇相讥。海湾危机发生后,布什同几乎所
有中东盟国领导人通过电话,却唯独遗漏了几十年来美国在中东最重要
的战略盟友以色列。有的评论文章认为,这显然是出于布什政府海湾政策的
需要。在海湾危机中,美国极力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与合作。埃及、叙利
亚,沙特阿拉伯反对伊拉克三轴心的形成和美国同海湾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
尽管美以关系在海湾危机发生后有些变化,但以色列仍为美在中东的重
要战略盟国,美仍是以色列的安全支柱。因此,以色列极欲同美消除分歧,
重新建立充分的信任。沙米尔于1990年12月11日在华盛顿同布什会晤,讨
论如何协调美以之间的海湾政策。以色列外长利维11月份在斯特拉斯堡
欧洲议会上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后,以色列没有对伊动手,是冒了 任
何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都不会承担的风险。他还说,风险来自伊4月份要
用化学武器烧掉半个以色列的威胁;来自危机发生后,伊又一再叫嚷若受
到美国及其盟军的攻击或若经济制裁压垮伊经济,伊将进攻以色列。
萨达姆在入侵科威特之后不久,就提出了解决中东问题、特别是解决以
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问题的一揽子联系方案。这一方案虽被美国及其
盟国拒绝,但各国都不得不表示,海湾危机解决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将具
有紧迫性。法国总统密特朗表示,在优先解决海湾危机的同时,国际社会应
切实努力解决巴以问题。布什也表示海湾危机的解决将为解决其他中东
1974 年伊拉克与法国签订了核技术合作合同,由法国帮助伊拉克在巴格
达郊区建立起一个核反应堆。以色列对此耿耿于怀,蓄谋将其摧毁。1981 年
6 月7 日,以色列派遣一个飞行中队袭击了这个核设施,将其全部炸毁。伊
拉克极为恼火,发誓要报此仇。
这次伊拉克入侵吞并科威特的行径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以美国为主
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地区,联合国安理会又在短短的4 个月内通过了12 个谴
责、制裁伊拉克的决议,限期它无条件撤出科威特,否则将动用武力。这些
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对伊拉克的强大压力,以色列看在眼里,喜在心
里。它等待和期望国际制裁搞垮伊拉克经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摧毁伊
拉克战争机器,以色列不付或只付很小的代价,从根本上削弱伊拉克实力,
排除一个强大的敌手。
同样令以色列高兴的是,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引起的阿拉伯世界的分裂。
以色列看到1990 年8 月10 日在开罗举行的阿拉伯首脑紧急会议上,阿拉伯
联盟21 国中,有12 国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只有少数国家站在伊拉克一
边。特别是沙特阿拉伯等国面临伊拉克的军事威胁,站到反伊联盟一边,这
样,过去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压力就相对减弱了。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
摆出一种事不关已的姿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加快犹太人的移民步
伐,加快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正是抱着这样的希冀,以色列总理沙米尔曾多次表示,海湾危机是阿
拉伯人的事,以色列不想插手,除非受到攻击,否则不会采取主动行动。
然而,事态的发展愈来愈复杂。以色列在准备坐收渔利的同时,也看到出现
许多令其不安的因素。主要是,美国在危机爆发后的几个月里,为了巩固和
加强反对伊拉克的多国联盟,着意做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工作。为此,它不但
要求以色列采取低调,不要刺激阿拉伯国家,并且有意疏远、甚至冷淡
以色列,而对阿拉伯国家表示亲善和友好。据报道,海湾危机后美以之间长
期的情报交换明显减少,美在危机中采取的一系列步骤也不曾同以色列商
量。
1990 年10 月份,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谴责以色列警察在圣殿山枪杀巴
勒斯坦人的决议时,美国没有行使否决权,而是投了赞成票。为了讨好阿拉
伯国家,放弃保护以色列,这在美国来说是空前未有的举动。
还有,海湾危机以来,美国国务卿贝克一再访问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其
中包括长期与美以对抗的叙利亚,美总统也到沙特阿拉伯和埃及访问,并在
日内瓦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晤。他们都是飞经以色列国门而不入。对此,
以色列官员,包括沙米尔总理,虽公开表示理解,但实际上却很恼火。
许多报刊认为,由于沙米尔政府拒绝接受同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进
行谈判的建议,贝克极为不满,公开要以色列什么时候有诚意,就打电话
到白宫。沙米尔并不示弱,竟反唇相讥。海湾危机发生后,布什同几乎所
有中东盟国领导人通过电话,却唯独遗漏了几十年来美国在中东最重要
的战略盟友以色列。有的评论文章认为,这显然是出于布什政府海湾政策的
需要。在海湾危机中,美国极力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与合作。埃及、叙利
亚,沙特阿拉伯反对伊拉克三轴心的形成和美国同海湾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
尽管美以关系在海湾危机发生后有些变化,但以色列仍为美在中东的重
要战略盟国,美仍是以色列的安全支柱。因此,以色列极欲同美消除分歧,
重新建立充分的信任。沙米尔于1990年12月11日在华盛顿同布什会晤,讨
论如何协调美以之间的海湾政策。以色列外长利维11月份在斯特拉斯堡
欧洲议会上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后,以色列没有对伊动手,是冒了 任
何一个有责任心的政府都不会承担的风险。他还说,风险来自伊4月份要
用化学武器烧掉半个以色列的威胁;来自危机发生后,伊又一再叫嚷若受
到美国及其盟军的攻击或若经济制裁压垮伊经济,伊将进攻以色列。
萨达姆在入侵科威特之后不久,就提出了解决中东问题、特别是解决以
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问题的一揽子联系方案。这一方案虽被美国及其
盟国拒绝,但各国都不得不表示,海湾危机解决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将具
有紧迫性。法国总统密特朗表示,在优先解决海湾危机的同时,国际社会应
切实努力解决巴以问题。布什也表示海湾危机的解决将为解决其他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