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1913年5月1日,《国报》刊登了题为《叛徒与宋案》的社论,称:洪述祖、应夔丞为陈其美死党,陈其美为黄兴死党。前清时代之暗杀,如金琴荪等各要案,无一不与陈、应有关系。民国时代之暗杀案,最著者如陶成章之死,实应夔丞所杀,黄、陈诸人皆有关系。又称宋案发生,程德全赴沪调查证据,为黄、陈所胁迫,将关于陈其美嘱托应夔丞杀宋之证据等,一概抹杀,以杀人之罪加诸袁、赵,其移尸过界之计虽工,法庭审判终有水落石出之一日,决不能掩尽天下耳目也。[51]紧接着,5月4日,《国报》又刊文称:应夔丞为著名流氓,陈其美为高等流氓,世人尽知矣不观夫国民党主争总统之议者,非陈其美为最力欤?主舍总统而争内阁者,非宋君为最力欤?夫宋君之死,殆死于内阁之议,而非死于桂馨之枪,故曰桂馨亦不足责也。世之欲知主使者,当可想其人矣。[52]分明将陈其美指为杀宋主使。
从5月9日开始,《国报》加大了对宋案的评论力度。当日刊登《宋案之真正主谋人》一文,称:近闻某君接到上海来电,据云黄、陈等前曾买嘱应夔丞暗杀总统,所有证据自移案后,尽归程氏收藏销毁,以免其生心。并云武士英实系黄等串人用洋火搀入肉内毒毙,以灭其口。并贿通西医,报称剖验无毒。盖以武在禁时,曾声言,定于开特别法庭时,将黄等买刺总统情形直言供出也。此是西医告其西人,由西人处调查而得者云。[53]5月12日,《国报》又于头版刊登迅雷的《宋案之研究》,称:此中主谋大有人在,勿谓与黄、陈无涉也。而洪述祖亦只有含射之关系,而不能指为铁证也。况洪、应皆该党中人乎?而陈其美与应夔丞又有密切之关系乎?黄兴与陈其美之关系又如杀陶骏保之事实乎?文章称黄兴因为想做总统,而使陈其美唆使应夔丞杀宋,然后嫁祸政府,并对宋案案情做了如下描述:
近据真实可靠消息,宋之被刺,以推项城任第一期总统也。克强想应符谶(因梁启超造谣谓二期大总统为黄克强),故演此千奇百怪之惨杀案也。惟伊想作总统,势不能不推到项城,项城为吾民所信任,而又不易推到也,知应夔丞与政府有关系,故使陈唆应刺宋而影射之。证据必拘程、应(指江苏民政长应德闳;引者)在沪而公布之者,为该党脱身计,以阳示大公也。知袁、赵之必不肯到案,此案之终不能开审,毒武以灭口,陈其美亦得以卸责,而立于不败之地也。该党之计毒矣哉!然而,应夔丞苦矣![54]
5月13日,该报又在头版刊登《宋案之又一说》,换一角度描述宋案,称宋教仁是因为反对争总统而被黄兴、陈其美所杀,然后移祸政府。其言道:
宋案证据仅宣播十分之一二,其中疑窦尚多。近有自沪来者,自言与国民党某要人为世好,据某要人密告云:黄辞督办铁路而不为,至沪会议,首以争总统为目的。及宋至,率彼党议员百余人开会演说,谓北方军队非袁莫驭,不如让总统归袁而争总理,以操实权。赞成者大多数。宋遂令众投票,先举总理,以便竞争。于是投宋票者又居大多数。宋知黄之妒己也,故让之,自言才识资望皆不如黄,请举黄为总理。私计黄非众举,必辞不受也。不料黄登演台,谓己才不如宋,然宋既辞矣,己若再辞,国谁与任。诸公举我,我何敢辞。宋遂默然而出。及刺客首枪中宋,复向黄、陈连发空枪,掩人耳目。宋在医院接信,谓彼自湘而沪,本思击黄而误中宋,皆故为闪铄,使人不疑。此当时实证也。故宋死次日,宋派议员开会,谓同党相残,乱将胡底,非举袁为总统,不足以胜凶残云云。其意皆指黄、陈,绝无疑及政府之事。迨捕应发其函电,牵连及洪,祸始移于政府。[55]
5月16日,《国报》于要件栏刊登不署名长文《宋案之里面观》,先述陈其美、应夔丞杀陶成章等事,然后称宋教仁被杀,原因有四。(1)因黄、宋争总理,相持不下,国民党遂有宋派、黄派之争。(2)陈其美因谄黄攻宋,久为宋所鄙弃,陈对宋亦深恨之。(3)黄兴主张争总统,并实行总统制,宋氏则否。国民党开会,决定得票多者举为总理,结果宋得多数票。(4)陈其美本来打算拥黄为总统或总理,而自己可为国务员,结果在国民党的会议上,总统制被宋打倒,总理投票宋又得了多数。接着,该文列举了十条黄、陈主谋杀宋的所谓铁证。(1)宋被刺时,黄、陈亦在,相距不到数步,而子弹独未及黄、陈,且黄、陈并无惊吓之状,可见胸有成算。(2)宋被刺次日,宋派议员开会,激烈万分,至有谓同党相残,乱将胡底,非举袁为总统,不足以胜凶残。此何语也,而出诸该党党员之口,则早有所疑可知。(3)应夔丞被获后,从其家中搜出六响手枪一支,上刻陈其美三字,尚有子弹三粒存其中,与宋所受弹相符,各界大哗,均谓其美为主谋凶犯,此彰彰可考者也。(4)宋案在租界时急求引渡,既引渡又不归检察厅管理,而不避嫌疑,一手遮天,归入营仓管理。而该军营系陈其美参谋长黄郛所辖,看管之团长陈其蔚又陈其美之弟也。(5)黄郛为军人而非法律专家,何以有陪审资格;团长下有营长、连长,何须团长亲自看护。(6)武士英死前一日有言:若追究不凶,我当照实直供。死后西医验称系中毒,未几日又改称痨病,同一西医,何以前后自相矛盾,此中贿卖作弊,通同作弊之秘密,昭昭可见。又闻某西人云,武士英确系彼辈嘱人用洋火搀入肉内毒死,后贿通西医,报称因病而死。(7)从应宅搜出有关系之物件有3包一皮箱,而宣布函电仅43件,未宣布之件无关系乎?刻有陈其美3字之手枪独不见。掩耳盗铃,愚拙孰甚。(8)武未死之前,国民党力争特别法庭,绝对不交检察厅,武死后忽让步。盖组织特别法庭可方便彼等锻炼成狱,既争之不得,则不得不将其组织特别法庭之心,变而为杀人灭口之计。(9)国民党将程雪楼软禁在室,然后用强迫手段,逼令将与彼辈有关系之证据尽行销燬。(10)前十余日,忽有人由上海义丰银行汇洋10万元至青岛与洪述祖,另有匿名信一封,请洪速赴外国,若因不通语言,并准代请翻译,隐约闻之,其为陈、黄二人。该文最后写道:
从5月9日开始,《国报》加大了对宋案的评论力度。当日刊登《宋案之真正主谋人》一文,称:近闻某君接到上海来电,据云黄、陈等前曾买嘱应夔丞暗杀总统,所有证据自移案后,尽归程氏收藏销毁,以免其生心。并云武士英实系黄等串人用洋火搀入肉内毒毙,以灭其口。并贿通西医,报称剖验无毒。盖以武在禁时,曾声言,定于开特别法庭时,将黄等买刺总统情形直言供出也。此是西医告其西人,由西人处调查而得者云。[53]5月12日,《国报》又于头版刊登迅雷的《宋案之研究》,称:此中主谋大有人在,勿谓与黄、陈无涉也。而洪述祖亦只有含射之关系,而不能指为铁证也。况洪、应皆该党中人乎?而陈其美与应夔丞又有密切之关系乎?黄兴与陈其美之关系又如杀陶骏保之事实乎?文章称黄兴因为想做总统,而使陈其美唆使应夔丞杀宋,然后嫁祸政府,并对宋案案情做了如下描述:
近据真实可靠消息,宋之被刺,以推项城任第一期总统也。克强想应符谶(因梁启超造谣谓二期大总统为黄克强),故演此千奇百怪之惨杀案也。惟伊想作总统,势不能不推到项城,项城为吾民所信任,而又不易推到也,知应夔丞与政府有关系,故使陈唆应刺宋而影射之。证据必拘程、应(指江苏民政长应德闳;引者)在沪而公布之者,为该党脱身计,以阳示大公也。知袁、赵之必不肯到案,此案之终不能开审,毒武以灭口,陈其美亦得以卸责,而立于不败之地也。该党之计毒矣哉!然而,应夔丞苦矣![54]
5月13日,该报又在头版刊登《宋案之又一说》,换一角度描述宋案,称宋教仁是因为反对争总统而被黄兴、陈其美所杀,然后移祸政府。其言道:
宋案证据仅宣播十分之一二,其中疑窦尚多。近有自沪来者,自言与国民党某要人为世好,据某要人密告云:黄辞督办铁路而不为,至沪会议,首以争总统为目的。及宋至,率彼党议员百余人开会演说,谓北方军队非袁莫驭,不如让总统归袁而争总理,以操实权。赞成者大多数。宋遂令众投票,先举总理,以便竞争。于是投宋票者又居大多数。宋知黄之妒己也,故让之,自言才识资望皆不如黄,请举黄为总理。私计黄非众举,必辞不受也。不料黄登演台,谓己才不如宋,然宋既辞矣,己若再辞,国谁与任。诸公举我,我何敢辞。宋遂默然而出。及刺客首枪中宋,复向黄、陈连发空枪,掩人耳目。宋在医院接信,谓彼自湘而沪,本思击黄而误中宋,皆故为闪铄,使人不疑。此当时实证也。故宋死次日,宋派议员开会,谓同党相残,乱将胡底,非举袁为总统,不足以胜凶残云云。其意皆指黄、陈,绝无疑及政府之事。迨捕应发其函电,牵连及洪,祸始移于政府。[55]
5月16日,《国报》于要件栏刊登不署名长文《宋案之里面观》,先述陈其美、应夔丞杀陶成章等事,然后称宋教仁被杀,原因有四。(1)因黄、宋争总理,相持不下,国民党遂有宋派、黄派之争。(2)陈其美因谄黄攻宋,久为宋所鄙弃,陈对宋亦深恨之。(3)黄兴主张争总统,并实行总统制,宋氏则否。国民党开会,决定得票多者举为总理,结果宋得多数票。(4)陈其美本来打算拥黄为总统或总理,而自己可为国务员,结果在国民党的会议上,总统制被宋打倒,总理投票宋又得了多数。接着,该文列举了十条黄、陈主谋杀宋的所谓铁证。(1)宋被刺时,黄、陈亦在,相距不到数步,而子弹独未及黄、陈,且黄、陈并无惊吓之状,可见胸有成算。(2)宋被刺次日,宋派议员开会,激烈万分,至有谓同党相残,乱将胡底,非举袁为总统,不足以胜凶残。此何语也,而出诸该党党员之口,则早有所疑可知。(3)应夔丞被获后,从其家中搜出六响手枪一支,上刻陈其美三字,尚有子弹三粒存其中,与宋所受弹相符,各界大哗,均谓其美为主谋凶犯,此彰彰可考者也。(4)宋案在租界时急求引渡,既引渡又不归检察厅管理,而不避嫌疑,一手遮天,归入营仓管理。而该军营系陈其美参谋长黄郛所辖,看管之团长陈其蔚又陈其美之弟也。(5)黄郛为军人而非法律专家,何以有陪审资格;团长下有营长、连长,何须团长亲自看护。(6)武士英死前一日有言:若追究不凶,我当照实直供。死后西医验称系中毒,未几日又改称痨病,同一西医,何以前后自相矛盾,此中贿卖作弊,通同作弊之秘密,昭昭可见。又闻某西人云,武士英确系彼辈嘱人用洋火搀入肉内毒死,后贿通西医,报称因病而死。(7)从应宅搜出有关系之物件有3包一皮箱,而宣布函电仅43件,未宣布之件无关系乎?刻有陈其美3字之手枪独不见。掩耳盗铃,愚拙孰甚。(8)武未死之前,国民党力争特别法庭,绝对不交检察厅,武死后忽让步。盖组织特别法庭可方便彼等锻炼成狱,既争之不得,则不得不将其组织特别法庭之心,变而为杀人灭口之计。(9)国民党将程雪楼软禁在室,然后用强迫手段,逼令将与彼辈有关系之证据尽行销燬。(10)前十余日,忽有人由上海义丰银行汇洋10万元至青岛与洪述祖,另有匿名信一封,请洪速赴外国,若因不通语言,并准代请翻译,隐约闻之,其为陈、黄二人。该文最后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