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太上皇就不吝惜臣子,现在更是把这些亲信当成武器一样,对着新皇使出去了。
如此作为,让本就心寒的臣子们,更是寒上加寒了。至少对林如海这样的聪明人来说,就是这样的。他也不指望能够飞黄腾达了,只要在新皇那里不落下罪名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林如海没有背弃太上皇,反而转投新皇的麾下,也绝不会按照太上皇的吩咐做事,给自己找麻烦不说,还凭空增添了罪名。
林如海在江南对太上皇阳奉阴违,并没有给甄家什么面子,而是公事公办,力求不给任何人留下能够抓得着的把柄。
没办法,他不是新皇的人,新皇并不会特意保他。他是太上皇的人,又没有听从太上皇的吩咐办事,太上皇说不定还要主动找他麻烦呢。
林如海过去一直被太上皇攥在手心里,在朝堂上没有其他靠得住的靠山,也就只得自己万分小心了。
除了林如海之外,太上皇特意安插在江南的其他官员也得了他的类似的吩咐。
这些人有的就是完全听从太上皇的吩咐办事太上皇积威甚深,一般二般的朝臣,也少有敢忤逆他的。反而是新皇刚继位,还没有做出过什么大事,过去没有什么名声,现在也没有什么声望。想要朝臣们都心服口服,还早着呢。
还有就是像林如海这种,虽然没有背叛太上皇,但是并不认同太上皇的命令,因此阳奉阴违的拖着。
他们也不了解新皇,不知道新皇是个明君还是昏君,也不知道他对太上皇的心腹臣子是个什么看法。所以他们只是努力周旋自保,只要自己不留下破绽把柄,大不了就是丢官,总不至于送命。
林如海遇上的问题,林璟自然也是知道的。可他碰到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难道林璟能去对付太上皇?可毕竟太上皇还算是林如海的靠山。若是没有了太上皇,谁知道新皇会怎么对待林如海他们呢?
以新皇那个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脾气,直接让林如海他们丢官去职也不是不可能的。
新皇对太上皇没有多少好感,对太上皇的心腹又能有多少好感呢?
至于对付新皇,那就更不可能了。
现在成年皇子只有四皇子和五皇子立在朝堂上,对付新皇,难道要推那个卑鄙无耻的五皇子上位吗?
林璟可没有忘记,若不是五皇子多次传信让甄家对付林家,甄家也不会打过杀害林璟的主意了。
对林如海来说,大概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
林如海出身富贵的书香门第,科举过程也很顺利,娶妻生子家庭和睦,唯独官运不佳?
也不能算是官运不佳了,刚过而立之年就做到了正三品巡盐御史,这官品升得快,算是作为太上皇亲信所得到的好处了。
可惜太上皇年老时虽在权谋上依然精明,却在政务上放纵昏聩,让林如海这官一度做得非常的憋屈,还得看甄家那个土豪暴发户的脸色。
像林如海这样正统的儒家士大夫,都希望自己能遇上明君,有一番作为,在史书上留下明君贤臣的佳话。
而太上皇纵然精明的算不上昏君,也因其自私称不得明君了。
林如海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多年,如今太上皇已经退位,若是没有别的机缘的话,他的仕途差不多就要止步于此了。
林如海对于自己的仕途,已经算是半放弃了。但他绝不会留下任何污点和把柄,将来影响了子孙的科举和前途。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选择对太上皇的命令阳奉阴违。
就这么拖着,一直拖到林璟十岁参加童生考试了,林如海还坐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
王举人年纪实在大了,在林璟考中秀才之后,就向林如海请辞了。而林璟也就进了白鹿书院继续深造。
这几年林家也发生了几件大事。
先是黛玉定亲的事林家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坚定的盟友,至于亲戚,比较亲近的贾家子弟实在是不成器,根本就不在林如海考虑之列。
反而是同为太上皇心腹,一起在江南为官的几个人,因为立场相同,处境相似,反而有些抱团的意思。
而在这些人中,有坚定的跟着太上皇走的人,也有林如海这种阳奉阴违的人。
林如海找亲家,当然要找和自己立场相同,选择近似的人。
这样的人家,要倒霉一起倒霉,谁家也别嫌弃别人。哪怕新皇要清算他们这些旧臣,也会先清算那些坚定不移的跟着太上皇与新皇作对的人。
可惜这三五好友家中,并没有合适的未婚子弟匹配黛玉。
还是林如海为了林璟入学的事情去白鹿书院时,见到了白鹿书院山长周大儒的嫡次孙周敬,觉得是个不错的年轻人。两家人互相打探过后,女眷之间又见了面,才算为黛玉定下了亲事。
其实黛玉的亲事不太好做。因为黛玉擅长诗书,颇有些清高自傲,不会看得起不如自己的男人。
而另一方面,黛玉又不像贾敏那样擅长交际,八面玲珑。虽然她情商很高,想要讨好的人,就没有不喜欢她的。但是她又太傲气了,不耐烦人际交往之类的事情。
总之,若说是做嫡长媳妇或者做官夫人,黛玉不是不能做,不是做不好。但她的本性不爱俗务,就爱诗书。勉强自己本性的生活,哪怕地位崇高,生活富贵,也不能算是过得很好。
如此作为,让本就心寒的臣子们,更是寒上加寒了。至少对林如海这样的聪明人来说,就是这样的。他也不指望能够飞黄腾达了,只要在新皇那里不落下罪名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林如海没有背弃太上皇,反而转投新皇的麾下,也绝不会按照太上皇的吩咐做事,给自己找麻烦不说,还凭空增添了罪名。
林如海在江南对太上皇阳奉阴违,并没有给甄家什么面子,而是公事公办,力求不给任何人留下能够抓得着的把柄。
没办法,他不是新皇的人,新皇并不会特意保他。他是太上皇的人,又没有听从太上皇的吩咐办事,太上皇说不定还要主动找他麻烦呢。
林如海过去一直被太上皇攥在手心里,在朝堂上没有其他靠得住的靠山,也就只得自己万分小心了。
除了林如海之外,太上皇特意安插在江南的其他官员也得了他的类似的吩咐。
这些人有的就是完全听从太上皇的吩咐办事太上皇积威甚深,一般二般的朝臣,也少有敢忤逆他的。反而是新皇刚继位,还没有做出过什么大事,过去没有什么名声,现在也没有什么声望。想要朝臣们都心服口服,还早着呢。
还有就是像林如海这种,虽然没有背叛太上皇,但是并不认同太上皇的命令,因此阳奉阴违的拖着。
他们也不了解新皇,不知道新皇是个明君还是昏君,也不知道他对太上皇的心腹臣子是个什么看法。所以他们只是努力周旋自保,只要自己不留下破绽把柄,大不了就是丢官,总不至于送命。
林如海遇上的问题,林璟自然也是知道的。可他碰到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难道林璟能去对付太上皇?可毕竟太上皇还算是林如海的靠山。若是没有了太上皇,谁知道新皇会怎么对待林如海他们呢?
以新皇那个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脾气,直接让林如海他们丢官去职也不是不可能的。
新皇对太上皇没有多少好感,对太上皇的心腹又能有多少好感呢?
至于对付新皇,那就更不可能了。
现在成年皇子只有四皇子和五皇子立在朝堂上,对付新皇,难道要推那个卑鄙无耻的五皇子上位吗?
林璟可没有忘记,若不是五皇子多次传信让甄家对付林家,甄家也不会打过杀害林璟的主意了。
对林如海来说,大概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
林如海出身富贵的书香门第,科举过程也很顺利,娶妻生子家庭和睦,唯独官运不佳?
也不能算是官运不佳了,刚过而立之年就做到了正三品巡盐御史,这官品升得快,算是作为太上皇亲信所得到的好处了。
可惜太上皇年老时虽在权谋上依然精明,却在政务上放纵昏聩,让林如海这官一度做得非常的憋屈,还得看甄家那个土豪暴发户的脸色。
像林如海这样正统的儒家士大夫,都希望自己能遇上明君,有一番作为,在史书上留下明君贤臣的佳话。
而太上皇纵然精明的算不上昏君,也因其自私称不得明君了。
林如海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多年,如今太上皇已经退位,若是没有别的机缘的话,他的仕途差不多就要止步于此了。
林如海对于自己的仕途,已经算是半放弃了。但他绝不会留下任何污点和把柄,将来影响了子孙的科举和前途。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选择对太上皇的命令阳奉阴违。
就这么拖着,一直拖到林璟十岁参加童生考试了,林如海还坐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
王举人年纪实在大了,在林璟考中秀才之后,就向林如海请辞了。而林璟也就进了白鹿书院继续深造。
这几年林家也发生了几件大事。
先是黛玉定亲的事林家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坚定的盟友,至于亲戚,比较亲近的贾家子弟实在是不成器,根本就不在林如海考虑之列。
反而是同为太上皇心腹,一起在江南为官的几个人,因为立场相同,处境相似,反而有些抱团的意思。
而在这些人中,有坚定的跟着太上皇走的人,也有林如海这种阳奉阴违的人。
林如海找亲家,当然要找和自己立场相同,选择近似的人。
这样的人家,要倒霉一起倒霉,谁家也别嫌弃别人。哪怕新皇要清算他们这些旧臣,也会先清算那些坚定不移的跟着太上皇与新皇作对的人。
可惜这三五好友家中,并没有合适的未婚子弟匹配黛玉。
还是林如海为了林璟入学的事情去白鹿书院时,见到了白鹿书院山长周大儒的嫡次孙周敬,觉得是个不错的年轻人。两家人互相打探过后,女眷之间又见了面,才算为黛玉定下了亲事。
其实黛玉的亲事不太好做。因为黛玉擅长诗书,颇有些清高自傲,不会看得起不如自己的男人。
而另一方面,黛玉又不像贾敏那样擅长交际,八面玲珑。虽然她情商很高,想要讨好的人,就没有不喜欢她的。但是她又太傲气了,不耐烦人际交往之类的事情。
总之,若说是做嫡长媳妇或者做官夫人,黛玉不是不能做,不是做不好。但她的本性不爱俗务,就爱诗书。勉强自己本性的生活,哪怕地位崇高,生活富贵,也不能算是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