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要控制时疫,也没必要把人都关起来吧?
还有火化什么的,确实太不近人情。
于是,成帝便发话了,“好啦,昭仪你也莫要着急,朕这就下旨。来人!”
太子殿下想再劝劝,实在是不敢开口。
再劝下去,倒显得他跟许惜颜夫妇私交过笃,该犯忌讳了,只能听着成帝当面发下圣旨。
着金光侯升平公主即刻取消对宁州百姓的拘禁,也解除他们协助救灾治疫的差使。尉迟圭回渠州任上去当他的差,升平公主赏了点东西,留宁州守孝一年。
到底是宫中女眷,就看在成安长公主的份上,皇上也不愿处罚太重。但这样逼迫她留下守孝,明眼人一看,就是明褒实贬。
上官昭仪一听可高兴了,还催着皇上加急将圣旨发出,这才安心告退。
太子殿下,也只好告退。
皇上虽下了圣旨,但宁州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是要叫人去看看的。他已经叫了各部大臣前来议事,太子顶着脸上的血口子在这儿杵着,也不好看。
本来想去母后颜皇后那里说说这事,回头也好劝劝父皇。可转念一想,明儿就是元宵佳节,算了算了,还是别去给母后添堵了。
可小勺子尉迟钊算是自己打小看到大的,还有成安姑母,待他极好,不提点一下,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不如寻个人去趟修国公府,跟许观海透个口风吧。
老子有事,儿子服其劳。
就叫儿子去吧。
反正这小子老喜欢去找乐家小姑娘,那小姑娘又跟着许惜颜夫妇长大,知道了必是要去通风报信的。
太子殿下如此一想,连太医院也懒得去了。这点小伤,留不了疤,回头随手找点药抹抹就是,赶紧的回了太子府邸安排不提。
可他却不知,这件事到底闹到了颜皇后跟前。
因他没去报信,颜皇后不知他已经在皇上跟前闹了一场。反而母子俩前仆后继,撞到成帝的气管子上。
因明儿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今儿端王妃白秋月,安王妃米氏,还有敏惠长公主,定安长公主等皇室女眷,都相约到颜皇后这里来献灯了。
按宫中规矩,元宵佳节皇上皇后都会走上皇宫城楼,与民同乐。
她们这些女眷代表各家献上灯笼,一是向皇上皇后朝贺佳节,二也是增光添彩,图个热闹。
但今日大家相约前来,还有层意思,是打算相互义卖。
就是灯都捐给宫里,大家再张三家买李四家,左手倒右手,相互捧场,重点是捐一批银子,替皇上分忧。
虽说宁州疫情并未公开,但这些身在京城的贵人们,却普遍知道那边情况不太妙。
最起码,近来皇上心情不好,是人尽皆知。
那她们这些皇室宗亲,是不是很该为主分忧?
因此事并未公开,也怕引起皇上反感,故此只由各家女眷出头来做这事。
打的旗号也是为贺佳节,请颜皇后替她们抚恤困苦,总之用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吧。
端王妃白秋月道,“……成安姑母素来热心,那两盏莲花灯就是她家献的。只她家大伯娘病重,大房子孙又全在外地当差,她和许姑父在家侍疾,实在走不开,才打发人送了银子来我这儿,务必要捐上。”
颜皇后挺高兴。
太子殿下特意准备了节目,也是有心募捐赈灾,此事皇上不知,她却早就知情,还帮着出了不少主意的。
如今是打瞌睡正巧遇上送枕头,不是刚好么?
又是皇室宗亲带头,说出去也是给皇上长脸呢。
当下还派了太监去请个太医,到许家看看。
知此事是端王妃牵的头,不好当面夸她,便夸过起和嘉郡主来。
“……要不是端王妃你就这么一个女儿,本宫都想把她接到身边来养了。也不是我当着你的面才夸她,实在是这丫头为人处事,再招人疼爱不过。”
敏惠长公主笑道,“岂止皇后娘娘喜欢,我也极爱。都是端王妃会养孩子,把她教得极好。旧年重阳,我们几个老姐妹临时动了兴致,约了去登高赏秋。偏偏一上山,有位就犯有旧疾,头疼得不行,又忘了带药,又没处请大夫,正急得不行,就见那山顶观里的道士在施药,正是老人家平素用得着的几味药丸子,可算是救了命了。后我那老姐妹要谢那里的道士,一问方知原是和嘉提前打发人送来。就是防着重阳佳节,有老人家会登高赏秋不舒服,可见这孩子心细。”
众人听了无不赞叹。
偏定安长公主有些酸。
她女儿韩琅华嫁了孟珙后,头胎也生了个女儿,比和嘉郡主小不了几岁。因定安长公主独此一女,在韩琅华随夫赴任后,便把长外孙女接来养在膝下,聊解寂寞。因隔辈亲,倒是比当年疼爱韩琅华更甚。
暗想这些年修桥铺路的好事,她也没少带着外孙女去做,给她树名声,偏偏就没遇着这般巧宗。如今听人赞别家丫头,心中难免就有些不平,故意提起一事。
“和嘉确实是个好孩子,只她的婚事怎么还没定下?端王妃你也不要要求太高,反误了孩子花期。”
在座的无一不是人精,听了都忍不住暗地里在心里翻起白眼。
端王萧越在十几年前,成帝上位的那场宫变里,差点行差踏错,铸成大祸。但也间接害死自己的一对庶子,悔之晚矣。随后他去出家修行,一是为了求个心安,也是为保住妻女,不受牵连。
但他这般远离朝政,端王府虽然名头还在,但有实权的人家是看不上的。
而白秋月的娘家,随着白守中之死,可谓全族覆没。她虽尽力保住弟妹,但也俱是平民,再也无法出仕。
听说她的弟弟白秋雨如今在江南当夫子,名声颇好。还和妻子柴氏一起,开了缂丝绣庄,吸纳许多贫家女子做工,如今大名已经传到京城,可见生意不错。
但京城里的有钱有名望的才子富户多如牛毛,似端王府这般没有实权,显然又自绝子嗣的皇族,摆明了在萧越百年之后,皇上就会收回端王府。有些世家名门想家族联姻,求个更上一层楼的,就不愿意结亲了。
愿意攀附的,大半门第低微,多半只想借势,端王妃又如何舍得把唯一爱女下嫁?
故此和嘉郡主这些年,虽跟母亲一起行善积德,做了颇多好事,但她的亲事,却迟迟难以决断。
别人就是当面不说,背地里也没少嘀咕。
但如今定安长公主既然当面挑起,那白秋月也不怕当面望她笑道。
“可不是我要求高么?横竖就一个闺女,也不指着她挣钱养家,升官发了。若遇着合心意的就嫁,遇不着我是宁肯养她一辈子,也不要她白填了旁人家的火坑。”
定安长公主听着刺耳,才想说些生儿育女,才是人间正道的大道理,白秋月又望着众人笑道。
“好歹是自己辛辛苦苦娇养大的女儿,难道就非得要她生儿育女,求世人眼里一个圆满,就委屈了她不成?旁人我管不着,横竖我是舍不得的。”
她都这么说了,可见态度坚决。
安王妃米氏抿嘴笑着附和,替她解围,“那王妃可算是跟我们王爷想到一块儿去了。我家小女儿自打出生,王爷就开始发愁她的婚事。私下总是嘀咕,万一遇到婆家严苛,下人难缠,可要怎么办?思来想去,倒不如不嫁的好。”
颜皇后笑出声来,指着她道,“你们呀,一个个惯孩子也惯得忒不象样。若都照你们这么想,那些生儿子的,竟是别想娶媳妇了。不过这话听着虽歪,细想却有三分道理。若我有个宝贝女儿,若嫁得不好,还真是宁肯她不嫁了。”
众人说说笑笑,就算揭过这话题。
定安长公主就算有些不悦,到底也不好撕破脸,只得闭口不提。
一时正又说回捐灯之事,忽地听到门外吵闹,有人大叫冤枉,还叫皇后娘娘救命。
颜皇后正皱眉,宫人匆匆来报,说是上官昭仪身边的管事太监小禄子,跟执法太监富春闹起来了。上官昭仪说她处理不了,请皇后决断。
颜皇后倒是奇了。
执法太监富春跟他师傅一个样,素来谨慎,从不冒失。这是怎么跟上官昭仪闹起来了?
便命人叫进来问话。
端王妃等人要避退,她说不必。
有宫人大叫冤枉,还叫救命,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当面说清,反倒最能杜绝留言。
横竖她又没什么私心,也没什么不敢当面说的。
当下富春和小禄子进来,富春先行跪下,小禄子哭哭啼啼,想往前爬,却被富春一把拉住。
“有话就在这儿说,别惊了皇后娘娘凤驾。皇后娘娘——”
他话音未落,小禄子就抢先道,“皇后娘娘救命!这大节下的,富公公竟是要打死奴婢呢!”
富春给他的颠倒黑白,气得脸色发青,“我几时要打死你了?明明是你不守宫规,私相授受,替上官昭仪传递物件,我依着职责审问,你却闭口不答,难道就不该罚?”
小禄子叫屈,“上官昭仪入宫多年,如今正值上元佳节,她思念亲人难道有错么?依着宫规,正月十四到十六,都允许宫人出宫走动,与亲人相见团聚,我去替她拿点土仪怎么了?值当你当审贼似的审问?分明你是无事找事,故意欺负人!”
富春忍怒质问,“那如今当着皇后娘娘的面,你倒是说清楚,这包袱哪里来的?宫中虽不禁传递,但是个什么来路去处,总得有个交待吧?既不是见不得人的东西,你又为何不通过宫门登记,非要私相传递?”
小禄子嘟囔道,“你别一口一个私相传递,往我们昭仪娘娘身上泼脏水。那不是宫门太忙,出入的人多,我心急想早些把包袱给娘娘拿回去,才忘了登记么?正想回头补上,偏你这么不依不饶的,还闹到昭仪跟前,把小主子都吓哭了。喏,你要看,就看好了!”
他气鼓鼓的将之前一直抓着不肯放的包袱,塞到富春怀里,直差点把富春气个倒仰。
在宫中多年,他算是看出来了。
小禄子这是故意闹事,替他的主子立威呢。
富春之前跟师傅何老太监聊过之后,便决定尽忠职守,追查清楚上官昭仪私下传递之事。
谁知小禄子极不配合,大吵大闹。
等到上官昭仪从皇上那里回去之后,富春明明白白就把事情解释清楚了。
自己不过职责所在,想查清东西的来龙去脉。
却不知小禄子在她耳边嘀咕了什么,估计没好话,反正上官昭仪就一副后宫事务是由颜皇后掌管,富春也是皇上皇后任命提拔,她一个小小昭仪,不敢逾矩的委屈模样,叫他二人自行来皇后娘娘跟前评理。
等来到宫门外,明明看到有宗亲入宫,小禄子却大吵大闹,故意叫屈,这不是吃定了皇后娘娘大节下的,不好责罚,只能息事宁人么?
可想着何老太监交待,要忠于职守的话,富春忍气行礼,“皇后娘娘,奴婢真的没有针对任何人,只是职责所在,才要追查清楚。不意惊动了皇后娘娘和诸位贵人,还请皇后娘娘责罚。”
颜皇后听他们这番吵闹,心中早跟明镜似的,看个分明。
上官昭仪入宫时是挺老实单纯,可自打去年生了六皇子,因皇子年幼,皇上难免多疼几分,升了她的位份,也时有赏赐,恩宠有加。惯得她身边的人,心思就有些大了。开始撺掇着主子,母凭子贵,做些逾矩之事。
尤其这个小禄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不守规矩了。
富春查他,那是理所应当。
可就如上官昭仪所料,这大节下的,颜皇后还真不好处罚。可要就这么放过,将来宫规何存?也惯得上官昭仪越发不象样了。
正为难着要如何处理更加合适,忽地有人轻咦了一声。
“这是……皮毛?”
白秋月指着包袱一角,掩嘴轻吸了口气,目露惊讶。
还有火化什么的,确实太不近人情。
于是,成帝便发话了,“好啦,昭仪你也莫要着急,朕这就下旨。来人!”
太子殿下想再劝劝,实在是不敢开口。
再劝下去,倒显得他跟许惜颜夫妇私交过笃,该犯忌讳了,只能听着成帝当面发下圣旨。
着金光侯升平公主即刻取消对宁州百姓的拘禁,也解除他们协助救灾治疫的差使。尉迟圭回渠州任上去当他的差,升平公主赏了点东西,留宁州守孝一年。
到底是宫中女眷,就看在成安长公主的份上,皇上也不愿处罚太重。但这样逼迫她留下守孝,明眼人一看,就是明褒实贬。
上官昭仪一听可高兴了,还催着皇上加急将圣旨发出,这才安心告退。
太子殿下,也只好告退。
皇上虽下了圣旨,但宁州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是要叫人去看看的。他已经叫了各部大臣前来议事,太子顶着脸上的血口子在这儿杵着,也不好看。
本来想去母后颜皇后那里说说这事,回头也好劝劝父皇。可转念一想,明儿就是元宵佳节,算了算了,还是别去给母后添堵了。
可小勺子尉迟钊算是自己打小看到大的,还有成安姑母,待他极好,不提点一下,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不如寻个人去趟修国公府,跟许观海透个口风吧。
老子有事,儿子服其劳。
就叫儿子去吧。
反正这小子老喜欢去找乐家小姑娘,那小姑娘又跟着许惜颜夫妇长大,知道了必是要去通风报信的。
太子殿下如此一想,连太医院也懒得去了。这点小伤,留不了疤,回头随手找点药抹抹就是,赶紧的回了太子府邸安排不提。
可他却不知,这件事到底闹到了颜皇后跟前。
因他没去报信,颜皇后不知他已经在皇上跟前闹了一场。反而母子俩前仆后继,撞到成帝的气管子上。
因明儿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今儿端王妃白秋月,安王妃米氏,还有敏惠长公主,定安长公主等皇室女眷,都相约到颜皇后这里来献灯了。
按宫中规矩,元宵佳节皇上皇后都会走上皇宫城楼,与民同乐。
她们这些女眷代表各家献上灯笼,一是向皇上皇后朝贺佳节,二也是增光添彩,图个热闹。
但今日大家相约前来,还有层意思,是打算相互义卖。
就是灯都捐给宫里,大家再张三家买李四家,左手倒右手,相互捧场,重点是捐一批银子,替皇上分忧。
虽说宁州疫情并未公开,但这些身在京城的贵人们,却普遍知道那边情况不太妙。
最起码,近来皇上心情不好,是人尽皆知。
那她们这些皇室宗亲,是不是很该为主分忧?
因此事并未公开,也怕引起皇上反感,故此只由各家女眷出头来做这事。
打的旗号也是为贺佳节,请颜皇后替她们抚恤困苦,总之用到有需要的地方去吧。
端王妃白秋月道,“……成安姑母素来热心,那两盏莲花灯就是她家献的。只她家大伯娘病重,大房子孙又全在外地当差,她和许姑父在家侍疾,实在走不开,才打发人送了银子来我这儿,务必要捐上。”
颜皇后挺高兴。
太子殿下特意准备了节目,也是有心募捐赈灾,此事皇上不知,她却早就知情,还帮着出了不少主意的。
如今是打瞌睡正巧遇上送枕头,不是刚好么?
又是皇室宗亲带头,说出去也是给皇上长脸呢。
当下还派了太监去请个太医,到许家看看。
知此事是端王妃牵的头,不好当面夸她,便夸过起和嘉郡主来。
“……要不是端王妃你就这么一个女儿,本宫都想把她接到身边来养了。也不是我当着你的面才夸她,实在是这丫头为人处事,再招人疼爱不过。”
敏惠长公主笑道,“岂止皇后娘娘喜欢,我也极爱。都是端王妃会养孩子,把她教得极好。旧年重阳,我们几个老姐妹临时动了兴致,约了去登高赏秋。偏偏一上山,有位就犯有旧疾,头疼得不行,又忘了带药,又没处请大夫,正急得不行,就见那山顶观里的道士在施药,正是老人家平素用得着的几味药丸子,可算是救了命了。后我那老姐妹要谢那里的道士,一问方知原是和嘉提前打发人送来。就是防着重阳佳节,有老人家会登高赏秋不舒服,可见这孩子心细。”
众人听了无不赞叹。
偏定安长公主有些酸。
她女儿韩琅华嫁了孟珙后,头胎也生了个女儿,比和嘉郡主小不了几岁。因定安长公主独此一女,在韩琅华随夫赴任后,便把长外孙女接来养在膝下,聊解寂寞。因隔辈亲,倒是比当年疼爱韩琅华更甚。
暗想这些年修桥铺路的好事,她也没少带着外孙女去做,给她树名声,偏偏就没遇着这般巧宗。如今听人赞别家丫头,心中难免就有些不平,故意提起一事。
“和嘉确实是个好孩子,只她的婚事怎么还没定下?端王妃你也不要要求太高,反误了孩子花期。”
在座的无一不是人精,听了都忍不住暗地里在心里翻起白眼。
端王萧越在十几年前,成帝上位的那场宫变里,差点行差踏错,铸成大祸。但也间接害死自己的一对庶子,悔之晚矣。随后他去出家修行,一是为了求个心安,也是为保住妻女,不受牵连。
但他这般远离朝政,端王府虽然名头还在,但有实权的人家是看不上的。
而白秋月的娘家,随着白守中之死,可谓全族覆没。她虽尽力保住弟妹,但也俱是平民,再也无法出仕。
听说她的弟弟白秋雨如今在江南当夫子,名声颇好。还和妻子柴氏一起,开了缂丝绣庄,吸纳许多贫家女子做工,如今大名已经传到京城,可见生意不错。
但京城里的有钱有名望的才子富户多如牛毛,似端王府这般没有实权,显然又自绝子嗣的皇族,摆明了在萧越百年之后,皇上就会收回端王府。有些世家名门想家族联姻,求个更上一层楼的,就不愿意结亲了。
愿意攀附的,大半门第低微,多半只想借势,端王妃又如何舍得把唯一爱女下嫁?
故此和嘉郡主这些年,虽跟母亲一起行善积德,做了颇多好事,但她的亲事,却迟迟难以决断。
别人就是当面不说,背地里也没少嘀咕。
但如今定安长公主既然当面挑起,那白秋月也不怕当面望她笑道。
“可不是我要求高么?横竖就一个闺女,也不指着她挣钱养家,升官发了。若遇着合心意的就嫁,遇不着我是宁肯养她一辈子,也不要她白填了旁人家的火坑。”
定安长公主听着刺耳,才想说些生儿育女,才是人间正道的大道理,白秋月又望着众人笑道。
“好歹是自己辛辛苦苦娇养大的女儿,难道就非得要她生儿育女,求世人眼里一个圆满,就委屈了她不成?旁人我管不着,横竖我是舍不得的。”
她都这么说了,可见态度坚决。
安王妃米氏抿嘴笑着附和,替她解围,“那王妃可算是跟我们王爷想到一块儿去了。我家小女儿自打出生,王爷就开始发愁她的婚事。私下总是嘀咕,万一遇到婆家严苛,下人难缠,可要怎么办?思来想去,倒不如不嫁的好。”
颜皇后笑出声来,指着她道,“你们呀,一个个惯孩子也惯得忒不象样。若都照你们这么想,那些生儿子的,竟是别想娶媳妇了。不过这话听着虽歪,细想却有三分道理。若我有个宝贝女儿,若嫁得不好,还真是宁肯她不嫁了。”
众人说说笑笑,就算揭过这话题。
定安长公主就算有些不悦,到底也不好撕破脸,只得闭口不提。
一时正又说回捐灯之事,忽地听到门外吵闹,有人大叫冤枉,还叫皇后娘娘救命。
颜皇后正皱眉,宫人匆匆来报,说是上官昭仪身边的管事太监小禄子,跟执法太监富春闹起来了。上官昭仪说她处理不了,请皇后决断。
颜皇后倒是奇了。
执法太监富春跟他师傅一个样,素来谨慎,从不冒失。这是怎么跟上官昭仪闹起来了?
便命人叫进来问话。
端王妃等人要避退,她说不必。
有宫人大叫冤枉,还叫救命,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当面说清,反倒最能杜绝留言。
横竖她又没什么私心,也没什么不敢当面说的。
当下富春和小禄子进来,富春先行跪下,小禄子哭哭啼啼,想往前爬,却被富春一把拉住。
“有话就在这儿说,别惊了皇后娘娘凤驾。皇后娘娘——”
他话音未落,小禄子就抢先道,“皇后娘娘救命!这大节下的,富公公竟是要打死奴婢呢!”
富春给他的颠倒黑白,气得脸色发青,“我几时要打死你了?明明是你不守宫规,私相授受,替上官昭仪传递物件,我依着职责审问,你却闭口不答,难道就不该罚?”
小禄子叫屈,“上官昭仪入宫多年,如今正值上元佳节,她思念亲人难道有错么?依着宫规,正月十四到十六,都允许宫人出宫走动,与亲人相见团聚,我去替她拿点土仪怎么了?值当你当审贼似的审问?分明你是无事找事,故意欺负人!”
富春忍怒质问,“那如今当着皇后娘娘的面,你倒是说清楚,这包袱哪里来的?宫中虽不禁传递,但是个什么来路去处,总得有个交待吧?既不是见不得人的东西,你又为何不通过宫门登记,非要私相传递?”
小禄子嘟囔道,“你别一口一个私相传递,往我们昭仪娘娘身上泼脏水。那不是宫门太忙,出入的人多,我心急想早些把包袱给娘娘拿回去,才忘了登记么?正想回头补上,偏你这么不依不饶的,还闹到昭仪跟前,把小主子都吓哭了。喏,你要看,就看好了!”
他气鼓鼓的将之前一直抓着不肯放的包袱,塞到富春怀里,直差点把富春气个倒仰。
在宫中多年,他算是看出来了。
小禄子这是故意闹事,替他的主子立威呢。
富春之前跟师傅何老太监聊过之后,便决定尽忠职守,追查清楚上官昭仪私下传递之事。
谁知小禄子极不配合,大吵大闹。
等到上官昭仪从皇上那里回去之后,富春明明白白就把事情解释清楚了。
自己不过职责所在,想查清东西的来龙去脉。
却不知小禄子在她耳边嘀咕了什么,估计没好话,反正上官昭仪就一副后宫事务是由颜皇后掌管,富春也是皇上皇后任命提拔,她一个小小昭仪,不敢逾矩的委屈模样,叫他二人自行来皇后娘娘跟前评理。
等来到宫门外,明明看到有宗亲入宫,小禄子却大吵大闹,故意叫屈,这不是吃定了皇后娘娘大节下的,不好责罚,只能息事宁人么?
可想着何老太监交待,要忠于职守的话,富春忍气行礼,“皇后娘娘,奴婢真的没有针对任何人,只是职责所在,才要追查清楚。不意惊动了皇后娘娘和诸位贵人,还请皇后娘娘责罚。”
颜皇后听他们这番吵闹,心中早跟明镜似的,看个分明。
上官昭仪入宫时是挺老实单纯,可自打去年生了六皇子,因皇子年幼,皇上难免多疼几分,升了她的位份,也时有赏赐,恩宠有加。惯得她身边的人,心思就有些大了。开始撺掇着主子,母凭子贵,做些逾矩之事。
尤其这个小禄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不守规矩了。
富春查他,那是理所应当。
可就如上官昭仪所料,这大节下的,颜皇后还真不好处罚。可要就这么放过,将来宫规何存?也惯得上官昭仪越发不象样了。
正为难着要如何处理更加合适,忽地有人轻咦了一声。
“这是……皮毛?”
白秋月指着包袱一角,掩嘴轻吸了口气,目露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