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那将亦然不知,连忙遣人去问。
李伯欣深深皱起眉头。
不多时,那问的人已回来,正要开口汇报——
“我知道了。”李伯欣缓缓道,“我已经听清楚了。”
那人不知还该不该报,踌躇地望副将。
副将叹了口气,道:“你说罢!将军听清了,我们没有听清。你也说出来让我们知道。”
那人这才醒悟,张口言说,神色却流露出忧惧愁苦,还有些莫名恐惧:
“对面守卫兵欢呼……是因援军到了!而且,似乎是大批的援军!”
原本回身放刀的李伯欣,豁然转过头来!
……
援军确实来了,绝无掺假。
不多时,哪怕是最沉浸于厮杀中的士卒,都能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沉重而杂乱的脚步声。
这不是一百人、一千人的声势,而是万人,且绝对不止一万!
士卒们的脸上,出现了恐慌和不解。
为什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敌人?将军不是说,对方最多再有四五千的援兵吗!
而有眼尖者,已经看见了援兵打头者,身上所着的甲衣!
“不可能,不可能!”有人叫了起来,声音惶恐,“怎么会是……”
“怎么可能……”同一时刻,副将不敢置信地揉着眼睛。
“那分明就是定军!”
那支援军身着定军之甲。虽因太远看不清具体的面目,但也足以断定,是他们几个时辰前才分别开来、希冀能同享富贵的军中同袍!
定军!
不会是冒充,援军如潮水般涌来,前后排的甲衣一致。
更何况,在这个时候,京城一带可用之兵早已投入战斗,如此大规模的援军,只能是定军,也只可能是定军!
可是,为什么?
士卒们不知道答案,他们已被裹挟在战场前方,不得不继续拼杀。
却已从方才的志得意满,到现在的惊惧难安。
将领们,也不知道答案。
“不应该啊。”有人喃喃自语,“定军中虽有对举事不看好的,但至差也是两不偏帮,除了那少数非要效忠天子的……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定军投敌!难道是……”
一个个猜想被提出,但又一个个被否决。
定军除去第一批赴京作战者外,于李伯欣,仍是有不少可用之兵的。然而皇帝下作的使毒手段摧毁了这一切。
偏偏在匆促之间,炸营造成的损失也来不及计量。
按照将领们的估算,此时的定军应当处于无序状态,最好也只是原地驻扎待命!
现在他们如此成规模地到来,一定是有人把他们组织起来了!
可是定军效忠李伯欣多年,谁能在这时候使他们齐齐叛变?
究竟是什么人,在其中作祟!
李伯欣也在想这个问题。
江承光的名字从心头一闪而过,但他即刻嗤笑出声。皇帝没有这个胆子,哪怕他手里捏着定军的另一半虎符。
江承光向来是个谨慎至极的人,他是不敢做赌的。
定军极少与外界往来。在无法辨别哪些人心向皇帝的情况下,贸然调兵,极可能会使异心者混入其中,反戈一击。所以,绝不是江承光调的定军。
那会是什么人?离奇失踪的那半虎符在他心头一闪而过,但很快,李伯欣已来不及细思。
从发现援军,到这些来援的定军投入战场,也不过半盏茶的时间。
暂将这些来援的定军也称为“守卫军”的话,便能发现,如今交战的形式已对李伯欣一方极为不利,胜利的天平正在向着皇帝倾倒。
守卫军在援军的加入下,重拾胆气,奋力作战。
原先深入追击的定军,却在此时显得孤立无援。他们本已极累,先前是靠一股建功立业的兴奋在支撑着。如今对面敌人数倍于己,顿时显出颓势。
还在战场上的定军,正被分割包围,被敌人一口口吃掉。有人慌不择路,竟向着皇宫方向逃跑。要么被追上一刀砍杀,要么被宫墙射下的羽箭刺入肺腑。
局势彻底崩坏了。或说,从大批援军出现的那刻起,许多事情已经注定了。
不甘不服、痛恨不信……这些情绪,出现在许多人的心里。
但最终,终于要有人站出来,怀着这样的不甘愤懑,向李伯欣深深俯首。
“将军,大势已去!”那将含悲发声,“狗皇帝不知怎么说动那么多定军,现在已是无力回天。”
“我们只有万人,鏖战一夜、精疲力竭,如何能敌过以逸待劳的大军?即使敌过,还有皇宫禁军。”
他在众人的怒目而视下,锵然道:“但至少,与敌死战,保将军离开,还是做得到的。”
“末将愿自领一军,为将军断路!请将军快走罢。幸好咱们还留了后路,往南便是生机!将军盖世英豪,不该葬送于此。只要将军活着,未来仍有希望,我等不算枉死!”
言语中,竟是要拼死阻挡、换李伯欣生机之意!
原先怒视他者,如今也不由感动下泪,纷纷劝李伯欣道:“大势已去,将军宜爱惜自身,再图后事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往南去必可脱身,不必顾惜我们!”“……”
这些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将领,忠心耿耿,直到此刻也不改心意。
李伯欣深深皱起眉头。
不多时,那问的人已回来,正要开口汇报——
“我知道了。”李伯欣缓缓道,“我已经听清楚了。”
那人不知还该不该报,踌躇地望副将。
副将叹了口气,道:“你说罢!将军听清了,我们没有听清。你也说出来让我们知道。”
那人这才醒悟,张口言说,神色却流露出忧惧愁苦,还有些莫名恐惧:
“对面守卫兵欢呼……是因援军到了!而且,似乎是大批的援军!”
原本回身放刀的李伯欣,豁然转过头来!
……
援军确实来了,绝无掺假。
不多时,哪怕是最沉浸于厮杀中的士卒,都能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沉重而杂乱的脚步声。
这不是一百人、一千人的声势,而是万人,且绝对不止一万!
士卒们的脸上,出现了恐慌和不解。
为什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敌人?将军不是说,对方最多再有四五千的援兵吗!
而有眼尖者,已经看见了援兵打头者,身上所着的甲衣!
“不可能,不可能!”有人叫了起来,声音惶恐,“怎么会是……”
“怎么可能……”同一时刻,副将不敢置信地揉着眼睛。
“那分明就是定军!”
那支援军身着定军之甲。虽因太远看不清具体的面目,但也足以断定,是他们几个时辰前才分别开来、希冀能同享富贵的军中同袍!
定军!
不会是冒充,援军如潮水般涌来,前后排的甲衣一致。
更何况,在这个时候,京城一带可用之兵早已投入战斗,如此大规模的援军,只能是定军,也只可能是定军!
可是,为什么?
士卒们不知道答案,他们已被裹挟在战场前方,不得不继续拼杀。
却已从方才的志得意满,到现在的惊惧难安。
将领们,也不知道答案。
“不应该啊。”有人喃喃自语,“定军中虽有对举事不看好的,但至差也是两不偏帮,除了那少数非要效忠天子的……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定军投敌!难道是……”
一个个猜想被提出,但又一个个被否决。
定军除去第一批赴京作战者外,于李伯欣,仍是有不少可用之兵的。然而皇帝下作的使毒手段摧毁了这一切。
偏偏在匆促之间,炸营造成的损失也来不及计量。
按照将领们的估算,此时的定军应当处于无序状态,最好也只是原地驻扎待命!
现在他们如此成规模地到来,一定是有人把他们组织起来了!
可是定军效忠李伯欣多年,谁能在这时候使他们齐齐叛变?
究竟是什么人,在其中作祟!
李伯欣也在想这个问题。
江承光的名字从心头一闪而过,但他即刻嗤笑出声。皇帝没有这个胆子,哪怕他手里捏着定军的另一半虎符。
江承光向来是个谨慎至极的人,他是不敢做赌的。
定军极少与外界往来。在无法辨别哪些人心向皇帝的情况下,贸然调兵,极可能会使异心者混入其中,反戈一击。所以,绝不是江承光调的定军。
那会是什么人?离奇失踪的那半虎符在他心头一闪而过,但很快,李伯欣已来不及细思。
从发现援军,到这些来援的定军投入战场,也不过半盏茶的时间。
暂将这些来援的定军也称为“守卫军”的话,便能发现,如今交战的形式已对李伯欣一方极为不利,胜利的天平正在向着皇帝倾倒。
守卫军在援军的加入下,重拾胆气,奋力作战。
原先深入追击的定军,却在此时显得孤立无援。他们本已极累,先前是靠一股建功立业的兴奋在支撑着。如今对面敌人数倍于己,顿时显出颓势。
还在战场上的定军,正被分割包围,被敌人一口口吃掉。有人慌不择路,竟向着皇宫方向逃跑。要么被追上一刀砍杀,要么被宫墙射下的羽箭刺入肺腑。
局势彻底崩坏了。或说,从大批援军出现的那刻起,许多事情已经注定了。
不甘不服、痛恨不信……这些情绪,出现在许多人的心里。
但最终,终于要有人站出来,怀着这样的不甘愤懑,向李伯欣深深俯首。
“将军,大势已去!”那将含悲发声,“狗皇帝不知怎么说动那么多定军,现在已是无力回天。”
“我们只有万人,鏖战一夜、精疲力竭,如何能敌过以逸待劳的大军?即使敌过,还有皇宫禁军。”
他在众人的怒目而视下,锵然道:“但至少,与敌死战,保将军离开,还是做得到的。”
“末将愿自领一军,为将军断路!请将军快走罢。幸好咱们还留了后路,往南便是生机!将军盖世英豪,不该葬送于此。只要将军活着,未来仍有希望,我等不算枉死!”
言语中,竟是要拼死阻挡、换李伯欣生机之意!
原先怒视他者,如今也不由感动下泪,纷纷劝李伯欣道:“大势已去,将军宜爱惜自身,再图后事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往南去必可脱身,不必顾惜我们!”“……”
这些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将领,忠心耿耿,直到此刻也不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