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荣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屏幕上,老总瞬间冷了脸,直接连线了华东的罗方明。
“我们正在对接,也在积极筹措。”他的声音清亮,却顿了顿,“问题是,我们要捐给哪家医院,以什么名义捐,是华东还是华中……”
于燕打断他:“什么名义都可以。定点医院的名单和地址我早就发送,上网直接搜也能搜到。”
“可我上周出差。”他只好说,“我会马上跟进。”
老总听完:“网编部是干什么吃的?一个能做主的人都没有吗?其他媒体的宣传铺天盖地,就我们在这里装死,丢不丢人。”
他语气平稳,却明显动了怒,罗方明忙说:“您别生气……”
“那拜托你们让我省省心。”老总喝了口茶,又问起总部的对接人,旁边的助理回答了句什么,他点名于燕:“你是联系了编辑部?”
“是。”
“方成彬请病假回岚城了,意见还没获批,我会派人处理。”
“好。”
他往后躺:“李望荣。”
“您说。”
“我给你加派两名摄影师,两名资深记者,都听你安排。你得保证我们的报道客观真实。我要的是全景式,大场面,也要抠细节,挖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最关键的是,你要给我立下军令状,不管是你的人,还是我派给你的人,一个都不能有事,能做到吗?”
“能。”李望荣认真保证。
。
会议结束后,李望荣把于燕叫到办公室批评一通:“越级打小报告是职场大忌,你知不知道?”
“我知道,但我快被他们气死了。”
“下次要注意。”他问,“你前两天捐给中心医院的物资是哪来的?”
“岚城的朋友寄的。”
“他能买到?”
“她是从自家工厂调了一部分。目前也在国外加紧采购。我留了一箱在公司。大家出去也要用,去药店买也很难。”
“于燕。”
“我要去医院了。”她知道自己做法并不恰当,但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李望荣看着她的背影,想说什么没说出口,只轻轻叹了叹气。
。
这天傍晚,于燕结束采访,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回到办公室整理材料。外面有同事在加班,她关上门,从桌子底下拿出方便面桶。
特殊时期,她外卖也不敢点,刚接了热水泡好,就看到手机里疯狂转载的消息:在高级别专家组记者会上,专家代表发出了“确定人传人”的警示通报。
确定人传人。
这消息等得太久,来得也太及时。
专家发言的分量胜过身边人千百次的提醒。
她既委屈,又高兴,心情复杂地给蒋攸宁打电话,却没接通,屏幕上倒是出现陈越的号码。
“你还好吧?”
“好。”她拿叉子搅动面条,“怎么了?”
“我发你那么多条信息不回。”
“我刚才不方便听语音。”
“现在方便了是吧。”
“是。”
“我订了22号的机票。”
“?”于燕一愣:“……喂!”
“喂什么喂,”他的摄影展因为场地问题耽误了进度,到现在还没开,好在他因此收获了一笔不菲的违约金,倒也不急了,“你知道我最爱凑热闹,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怎么能少了我?”
“你别犯傻了。”
“我才不傻,罗方明这个鬼要派吴桐过来,他有家有口,怎么能往前冲?起码我无担一身轻。”
“那你妈妈呢?你不想想她?”
“她同意啊,我本来就常年在外,她伙伴多得很,有我没我一个样。”
“陈越。”
“行了,你什么也不用管,只需要给我准备一套生活用品,外面危险,我不住酒店,我住你那。”他忽然笑了下,“你男朋友同意吗?我刚打了他几个电话,都没接。”
于燕说她也联系不上:“他可能在忙。”
“忙什么?还不下班?”
按照平时,这个点蒋攸宁基本已经下班,但他眼下正在参加科里召开的动员大会。
戴焕中从省城回来后,一边处理日常工作,一边连同省里的专家组关注和讨论汉城的疫情。出于职业敏感,他提早感知了危险信号,先跟院长提了预警:疫情一旦扩散,大概率要抽调人手,必须及时做好准备。
院长的意见和他不谋而合,联系多方,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也立即下达命令,由各病区主任及护士长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宣讲和培训,呼吸科内部也组织了针对性更强的三日应对方案。果不其然,几天后,省里下达了抽调名额,并要求各院做好报名及培训工作。
陈寿益在讲台上宣读了省里的指导文件,也传达了医院的领导意见:“医院将抽调35名医护人员,和省里及其他地市的同行组成江宁省援汉医疗队,争取第一批抵达。抽调人员以ICU和呼吸科为主,我们科室的名额上限是10人。”
“先到先得吗?”有医生举手。
陈寿益示意他放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回去和家里人好好商量,援汉不是小事。”
“什么时候出发?”
“等通知。我们不但要去,还要带着充足的物资去,报完名还要立刻进行高强度培训,希望大家做好准备。”
“我们正在对接,也在积极筹措。”他的声音清亮,却顿了顿,“问题是,我们要捐给哪家医院,以什么名义捐,是华东还是华中……”
于燕打断他:“什么名义都可以。定点医院的名单和地址我早就发送,上网直接搜也能搜到。”
“可我上周出差。”他只好说,“我会马上跟进。”
老总听完:“网编部是干什么吃的?一个能做主的人都没有吗?其他媒体的宣传铺天盖地,就我们在这里装死,丢不丢人。”
他语气平稳,却明显动了怒,罗方明忙说:“您别生气……”
“那拜托你们让我省省心。”老总喝了口茶,又问起总部的对接人,旁边的助理回答了句什么,他点名于燕:“你是联系了编辑部?”
“是。”
“方成彬请病假回岚城了,意见还没获批,我会派人处理。”
“好。”
他往后躺:“李望荣。”
“您说。”
“我给你加派两名摄影师,两名资深记者,都听你安排。你得保证我们的报道客观真实。我要的是全景式,大场面,也要抠细节,挖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最关键的是,你要给我立下军令状,不管是你的人,还是我派给你的人,一个都不能有事,能做到吗?”
“能。”李望荣认真保证。
。
会议结束后,李望荣把于燕叫到办公室批评一通:“越级打小报告是职场大忌,你知不知道?”
“我知道,但我快被他们气死了。”
“下次要注意。”他问,“你前两天捐给中心医院的物资是哪来的?”
“岚城的朋友寄的。”
“他能买到?”
“她是从自家工厂调了一部分。目前也在国外加紧采购。我留了一箱在公司。大家出去也要用,去药店买也很难。”
“于燕。”
“我要去医院了。”她知道自己做法并不恰当,但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李望荣看着她的背影,想说什么没说出口,只轻轻叹了叹气。
。
这天傍晚,于燕结束采访,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回到办公室整理材料。外面有同事在加班,她关上门,从桌子底下拿出方便面桶。
特殊时期,她外卖也不敢点,刚接了热水泡好,就看到手机里疯狂转载的消息:在高级别专家组记者会上,专家代表发出了“确定人传人”的警示通报。
确定人传人。
这消息等得太久,来得也太及时。
专家发言的分量胜过身边人千百次的提醒。
她既委屈,又高兴,心情复杂地给蒋攸宁打电话,却没接通,屏幕上倒是出现陈越的号码。
“你还好吧?”
“好。”她拿叉子搅动面条,“怎么了?”
“我发你那么多条信息不回。”
“我刚才不方便听语音。”
“现在方便了是吧。”
“是。”
“我订了22号的机票。”
“?”于燕一愣:“……喂!”
“喂什么喂,”他的摄影展因为场地问题耽误了进度,到现在还没开,好在他因此收获了一笔不菲的违约金,倒也不急了,“你知道我最爱凑热闹,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怎么能少了我?”
“你别犯傻了。”
“我才不傻,罗方明这个鬼要派吴桐过来,他有家有口,怎么能往前冲?起码我无担一身轻。”
“那你妈妈呢?你不想想她?”
“她同意啊,我本来就常年在外,她伙伴多得很,有我没我一个样。”
“陈越。”
“行了,你什么也不用管,只需要给我准备一套生活用品,外面危险,我不住酒店,我住你那。”他忽然笑了下,“你男朋友同意吗?我刚打了他几个电话,都没接。”
于燕说她也联系不上:“他可能在忙。”
“忙什么?还不下班?”
按照平时,这个点蒋攸宁基本已经下班,但他眼下正在参加科里召开的动员大会。
戴焕中从省城回来后,一边处理日常工作,一边连同省里的专家组关注和讨论汉城的疫情。出于职业敏感,他提早感知了危险信号,先跟院长提了预警:疫情一旦扩散,大概率要抽调人手,必须及时做好准备。
院长的意见和他不谋而合,联系多方,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也立即下达命令,由各病区主任及护士长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宣讲和培训,呼吸科内部也组织了针对性更强的三日应对方案。果不其然,几天后,省里下达了抽调名额,并要求各院做好报名及培训工作。
陈寿益在讲台上宣读了省里的指导文件,也传达了医院的领导意见:“医院将抽调35名医护人员,和省里及其他地市的同行组成江宁省援汉医疗队,争取第一批抵达。抽调人员以ICU和呼吸科为主,我们科室的名额上限是10人。”
“先到先得吗?”有医生举手。
陈寿益示意他放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回去和家里人好好商量,援汉不是小事。”
“什么时候出发?”
“等通知。我们不但要去,还要带着充足的物资去,报完名还要立刻进行高强度培训,希望大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