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耶律洪基没有怀疑宋军的虚实,尤其是李逵是否在军中。
事实上,对方主帅一直没有出面,已经让辽国皇帝产生了怀疑。但……大宋摆在他面前的大军不会是假的吧?
不仅不是假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七万人马。按照常理来说,主帅不跟着主力行动,这等人算什么名将,简直就是个棒槌。
可耶律洪基说什么也想不到,李逵就是这样的浪子。
让耶律洪基不敢轻易下决断的原因很多。安惇带来的步兵不靠谱,但是刘法和呼延灼指挥的步兵战斗力已经让辽军有了很直观的感受。五千步卒,竟然能够让辽军五万人马动弹不得。更要命的是,这支军队,竟然暗渡陈仓,竟然用水攻一举歼灭了一万多的辽军。
在神话没有被戳破之前,广顺军一直是辽国的精锐之师。
这才让耶律洪基坚信,李逵就在易县之中。要不然解释不清楚,为何易县就这么点兵力,竟然敢和五万大军打地有声有色,而且还占尽了优势。李逵要是不在易县坐镇指挥的话,对于辽军上下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或者说是羞辱。
可萧常哥,行营大总管。
耶律陈家奴,南院大王。
这样的一方诸侯出面搦战,可迟迟没有让李逵露面。这让耶律洪基觉得很不对劲。
他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就像是他回头看背后,什么也没有。却直觉告诉他,他背后有个人……还对它阴恻恻的笑着。
这种胆战和惊悸,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存在。
“韩君义,你可知罪!”
“陛下,臣罪不可恕,万死难辞。臣近日苦思索易水之战前后,发现一个巨大的阴谋。”
这话说出口,耶律洪基边上地臣子不少都冷笑起来,败军之将,还敢说谋略。要是韩君义懂得谋略的话,会有广顺军的惨败?
南院大王耶律陈家奴却并没有要轻视韩君义的想法。事实上,韩君义能够见到耶律洪基,耶律陈家奴也是帮了忙的。只不过,韩君义实在让耶律洪基失望透顶,想要让他官复原职却是痴心妄想。只能让他有一个自辩的机会,好从轻发落。
“陛下,臣以为确实可疑,不如让韩君义说完。”耶律陈家奴身为南院大王,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的话,即便是耶律洪基也会听,更何况在场不少都是辽国南京道的官员?
这些本来就是他南院大王的下属,难道还敢对上司不敬?
耶律洪基抬起眼皮看了一眼狼狈不堪的韩君义,点头道:“说吧!”
“臣谢主隆恩,末将多谢大王!”
韩君义向耶律洪基和陈家奴感谢之后,这才开始说起了自己的经历:“臣初入宋境势如破竹,真定府宋军放弃小城,将兵力收拢到了城高墙厚的大城之中,臣难以寻觅良机,歼灭宋军。之后,臣接到君命,北上围歼李逵主力。但臣担心宋军尾随追击,为此臣在大军之后留下了两万人马,用来抵挡追兵。”
“果然,仁多保忠带着党项铁骑追了上来,之后还有真定府的宋军,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跟着追了上来。而臣却被困在了易水边上。易县也被宋军攻克。”
“臣数次命令麾下士卒猛攻,却终究是面对城墙徒劳而返。当时臣就认定易守军肯定不是李逵。因为,易县城小,根本就摆不下几万大军,李逵指挥作战,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如果李逵主力就在易县周围……”
……
说到这里,韩君义笃定的看向了皇帝耶律洪基,沉声道:“……臣的五万大军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幸存的可能。但结果,臣麾下的大军活下来了一半人。”
这个理由很奇葩,因为李逵不在,他虽然打了败仗,但幸运的是没有全军覆灭。但是这个理由也很充分,要是当时易水北岸的宋军足够多,按照李逵的性格,早就野战解决了韩君义,根本就不会用守城来消耗辽军。
因为这不符合李逵的性格。
尤其李逵如果带着主力在易县附近,在辽军炸营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给辽军任何机会。
韩君义的话将大辽的最后一层遮羞布给扯掉了,因为宋军不够强,没有将他的兵马全歼,就指责宋军派出了个冒牌货。这样的理由实在让辽国的君臣无法接收,什么时候大辽弱成这副鬼样子?
韩君义偷偷抬眼看向脸色破败的耶律洪基,后者脸色阴毒却咬着牙一言不发,他急忙又低下头,躬身道:“另外,臣以为除了易县的宋军之外,其他宋军根本就和情报上描述的飞廉军不同。”
飞廉军作战,火炮齐鸣,士卒奋勇。
关键是战力,安惇带来的步兵,怎么可能比得上飞廉军。
耶律洪基沉默了起来,良久才看向萧常哥:“你怎么看?”
萧常哥想了想,问韩君义:“可是易县有飞廉军的旌旗。”
“萧总管,我大辽探子传来的消息,飞廉军足足有两万人马,易县根本就放不下啊!”韩君义真不好说,因为在他看来,飞廉军当初五千兵马死扛党项五万大军,而且还是在野战。真要是遇到了飞廉军主力,按照李逵的性格,说不定会对面锣当面鼓厮杀一番,根本就不需要城墙的保护。
耶律洪基再次问韩君义:“那么你认为李逵主力在哪里?不仅仅飞廉军,还有禁卫军,听说这支军队是宋国皇帝亲自下诏组建的军队,虽是新军,但是由李逵训练,不容小觑。即便李逵留下部分兵力,他手上也该有两万兵马,这些兵马去了哪里?”
“臣以为,李逵……或者说宋军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广顺军,也不是涿州,而是燕州。就是我大辽的析津府。”
“析津府?”
“哈哈,韩君义你不是被宋人打傻了,析津府可是我大辽五京之一,城高墙厚,凭借李逵的两万人马,难道就是攻破不成?”
“你们懂什么,宋人对于我大辽南京垂涎欲滴。宋国上下,无一不认为失去燕云十六州乃奇耻大辱。甚至有祖训,光复燕云十六州者,封王。如此大的利益在前,难道李逵不会铤而走险吗?”韩君义不为所动,据理力争。
韩君义的话很快受到了反驳,当然驳斥他的人不用猜就知道,是他的死敌。可这个想法,韩君义不是想了一天了,而是这些天都在琢磨。
涿州失守他听说了,韩资让……哎,这位算是他的难兄难弟。没想到涿州竟然被李逵攻克了,哪怕是韩君义自己指挥的话,在攻克涿州之后,想到接下来目标肯定是析津府。
这座城市对大辽实在太重要了,这么说,这座城池聚集了大辽一半以上的工匠和工坊,几乎大辽的军械都是从析津府的工坊打造出来的。一旦析津府失守,大辽的一条腿就要被打瘸了。而析津府也是辽国大部分汉人工匠的聚集地。
“析津府?”
耶律洪基一个人在帐篷里,群臣被他摒退之后,他就一个人坐着。
韩君义的话,要说他一点都不相信,也不会如此举棋不定了。可是析津府还有不少人马,他总觉得李逵要是不傻,就不该进攻这座防守严密的城池。
耶律洪基一开始担忧,是担心李逵突然从他身后跳出来。
这种腹背受敌的险境,是他最难掌控的。一旦如此,皮室军恐怕也要挡不住。而且易水周围的地势,并不是对皮室军太有利。
可是有些事,他不敢赌。
要是李逵真不在对面的宋军之中,情况就很艰难了。
想到这里,耶律洪基还是无法确定,半夜他召集了南院大王和萧常哥,嘱咐道:“明日对宋军发起猛攻,逼迫李逵露面。”
“要是李逵还不出现呢?”萧常哥担忧道。
耶律洪基闭上双目,露出疲倦不已的神色,心累道:“那么韩君义说的就可能是真的。明日大战,如果李逵没有出现,夜晚退兵。”
“臣遵旨。”
翌日,仁多保忠发现辽军调动频繁,从天不亮,辽军大营就喧闹起来,到了日上三竿之后,仁多保忠发现辽军一改往日的试探,而是准备猛攻。
明明等上一个月就能有所转机的机会,为何突然要用伤亡去争取时间?
面对这个困惑,安惇想回真定府。他觉得在前线太没有安全感了,辽军动不动就秀胳膊,要是挡不住辽军的话,他也是朝着大宋的方向逃跑。
还不如早走。
“学士,此战不能让辽人得逞,我军主力必须过河。”
“浮桥已经架设好,你觉得去多少合适?”
安惇紧张的盯着对方,他最希望听到的是仁多保忠过河,然后让他在河南岸。可是仁多保忠却摇头道:“这时候还管什么其他,全军能那家伙的都改上去。”
“你是说五万人马都过河?连城池都不筑了?”
仁多保忠急切道:“学士,此一时彼一时,易县要是受不住,河岸大营就要丢,我们在对岸的两万人马,就有可可能全军覆没。一旦被辽人复夺了城池。你我都将被困死在这里。”
仁多保忠有一句话没有说,但是安惇已经觉察到了。
就是:仁多保忠的都是骑兵,想走还是有希望能走得脱的。但是安惇麾下的都是步兵,两条腿的步兵要是溃败,骑兵在后头追杀,十个人逃回一个算是不错了。
安惇生无所恋的翻着白眼,他被李逵欺负,蒙骗,威胁也就算了。可是连仁多保忠这等货色也来欺负他,这让他忍不了。
可忍不了又有什么办法?
万一仁多保忠这厮自己跑了,他怎么死都不知道。
事到如今,安惇只能咬碎牙点头答应:“好吧,全赖仁多节度使调配。”
宋辽在易县周围发动了一场争夺城池和渡口的战斗。
双方从白天杀到夜晚,各有胜负。
宋军也真不是泥捏的,要是有个靠谱的将领,也不见得真的不堪一击。
加上有仁多保忠的两万党项骑兵坐镇,双方有来有回的杀了个旗鼓相当。等到战罢,安惇觉得自己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人也自信起来。夜晚,在帅帐里和仁多保忠说话的时候,胆气也足了,大言不惭道:“辽人不过如此。”
而仁多保忠却并没有这么乐观,辽人的铁林军并没有出现。说明辽人的作战还有所保留,这说明什么?
突然,仁多保忠猛然一拍大腿,惊颤道:“不好,辽人要跑。”
安惇吃惊之后,狂妄的笑起来:“仁多节度使,你是否想多了。辽人在本国作战,为何要跑?”
“可能是辽人识破了李大帅并不在军中,或者析津府可能有变。”这话说出来,仁多保忠也是底气不足。
毕竟他所有的感觉都是猜测,并没有确切的情报依据。
让安惇这个不懂兵的人嘲讽,也是无力反驳。不过仁多保忠对李逵却更加相信一些,毕竟,李逵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
没等安惇开口,仁多保忠却对安惇道:“学士,这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安惇觉得仁多保忠这个老头子坏的很,经常骗自己。可谁让他在战场上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懂呢?
“收复涿州的机会。”
仁多保忠蛊惑道:“学士你想一想,要是李大帅在辽国腹地,攻打析津府是必然的结果。而涿州哪怕被辽人夺去之后,肯定兵力空虚,是拿下的大好机会。李大帅手上兵力不足,无法固守涿州,但是我们可以啊!”
“次话当真!”
仁多保忠却一脸正色的对安惇道:“下官哪敢欺瞒学士?”
坚守涿州,然后……
安惇贪婪的嗅着空气中的肉香,他觉得功成名就,就在今日。
身为变法派的中坚分子,安惇有所有变法派都有的缺点,好赌,而且瘾极大。
如此大诱惑在面前,他没有理由拒绝。不过追着辽军去打,他没有这个胆量,倒是尾随一阵,他还是敢的,他决定跟了。
析津府。
昔日的燕州。
李逵带着兵马在大白天,堂而皇之的来到了城外。
城内的辽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情况。当发现宋军出现在城外的那一刻,立刻去行宫禀告燕王,耶律延禧。这位就是耶律洪基认定的接班人,大辽皇太孙。
当他在宫中侍卫保护下来到城头的那一刻,视线中就看到一面黑色的帅旗,上书一个‘李’字。旗下数员宋将对着析津府指指点点。
而在宋将之后,赫然是一片步卒军阵,只是武器有些古怪。
耶律延禧懵了,他皇爷爷被李逵给杀了,要不然解释不通,为什么五万皮室军主力保护下的大辽皇帝,竟然连李逵的面都没碰到,让对方堂而皇之的来到析津府。
毕竟是要当皇帝的人,耶律延禧迟疑了一小会儿,就询问身边的臣子:“城内有多少兵马?”
“六万。”
这个数字很容易得出来,包括三万耶律延禧的亲卫军,这点兵马拱卫析津府在耶律洪基看来,足够了。
耶律延禧当即果断下令道:“点齐三万兵马,出城迎战。”
在他看来,就宋军的架势,也不过一万多兵马的样子。他出三万人马,足够了。
而在城外,李逵用手比划着析津府的城墙,总觉得好像有点高。他问边上眼神最好的花荣:“花荣,我这么觉得这城墙要比咱们的云梯还要高啊!”
花荣点头认同道:“高了足足一丈,虽说析津府没有护城河。但是城墙太高,我们的云梯肯定够不上城头。兄长,这要是开战,对我军非常不利啊!”
什么不利啊!
这简直就是噩耗。
云梯比城墙矮,这玩意还怎么玩?
当然,两架云梯接起来也可以用,但是坚固度差了太多。毕竟一架云梯竖起来,靠上城头的时候,不是一个士兵往上爬。而是十几个一起爬。到最后,如同蚂蚁上树般成串的都是人。这要是不稳当,或者不牢靠,还怎么攻城?
李逵无奈道:“可惜了,要是这帮辽人跑出来与我军野战就好了。”
“野战,他们也配?”曹昉狂妄道,他如今胆气正豪,拿下涿州之后,有种少爷已晋升为天下第二勇将的势头,且一发不可收拾。
早在涿州的时候,辽军看到宋军就躲在城里说什么也不出城。
最后被逼急了,这才出战。
那场战斗,辽军惨败。要是辽人知道此战结果,肯定不会再出城和宋军决战了。不说别的,火炮加上火枪兵,配上掷弹兵之后,在曹昉看来,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军威天下,辽人哪里有胆子敢来出战?
可正当他狂妄的想要大笑几声,来给自己壮一壮胆气的时候,析津府城头鼓楼,意外的有鼓声响了起来。
咚咚咚
咚咚咚——很急促的鼓点。
曹昉觉得这个鼓点有些熟悉,问边上的花荣:“这好像是点兵的鼓点吧?或许辽军和我们不太一样,我听错了?”
花荣认真听了一会儿,点头道:“确实是点兵鼓点,疾如暴雨,军中都是这个鼓点。”
李逵可不管这些,惊喜地看向辽国南京的城门,自言自语道:“此城守将是个有胆气的汉子,要嘉奖,谁也不准杀了他!”
事实上,对方主帅一直没有出面,已经让辽国皇帝产生了怀疑。但……大宋摆在他面前的大军不会是假的吧?
不仅不是假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七万人马。按照常理来说,主帅不跟着主力行动,这等人算什么名将,简直就是个棒槌。
可耶律洪基说什么也想不到,李逵就是这样的浪子。
让耶律洪基不敢轻易下决断的原因很多。安惇带来的步兵不靠谱,但是刘法和呼延灼指挥的步兵战斗力已经让辽军有了很直观的感受。五千步卒,竟然能够让辽军五万人马动弹不得。更要命的是,这支军队,竟然暗渡陈仓,竟然用水攻一举歼灭了一万多的辽军。
在神话没有被戳破之前,广顺军一直是辽国的精锐之师。
这才让耶律洪基坚信,李逵就在易县之中。要不然解释不清楚,为何易县就这么点兵力,竟然敢和五万大军打地有声有色,而且还占尽了优势。李逵要是不在易县坐镇指挥的话,对于辽军上下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或者说是羞辱。
可萧常哥,行营大总管。
耶律陈家奴,南院大王。
这样的一方诸侯出面搦战,可迟迟没有让李逵露面。这让耶律洪基觉得很不对劲。
他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就像是他回头看背后,什么也没有。却直觉告诉他,他背后有个人……还对它阴恻恻的笑着。
这种胆战和惊悸,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存在。
“韩君义,你可知罪!”
“陛下,臣罪不可恕,万死难辞。臣近日苦思索易水之战前后,发现一个巨大的阴谋。”
这话说出口,耶律洪基边上地臣子不少都冷笑起来,败军之将,还敢说谋略。要是韩君义懂得谋略的话,会有广顺军的惨败?
南院大王耶律陈家奴却并没有要轻视韩君义的想法。事实上,韩君义能够见到耶律洪基,耶律陈家奴也是帮了忙的。只不过,韩君义实在让耶律洪基失望透顶,想要让他官复原职却是痴心妄想。只能让他有一个自辩的机会,好从轻发落。
“陛下,臣以为确实可疑,不如让韩君义说完。”耶律陈家奴身为南院大王,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的话,即便是耶律洪基也会听,更何况在场不少都是辽国南京道的官员?
这些本来就是他南院大王的下属,难道还敢对上司不敬?
耶律洪基抬起眼皮看了一眼狼狈不堪的韩君义,点头道:“说吧!”
“臣谢主隆恩,末将多谢大王!”
韩君义向耶律洪基和陈家奴感谢之后,这才开始说起了自己的经历:“臣初入宋境势如破竹,真定府宋军放弃小城,将兵力收拢到了城高墙厚的大城之中,臣难以寻觅良机,歼灭宋军。之后,臣接到君命,北上围歼李逵主力。但臣担心宋军尾随追击,为此臣在大军之后留下了两万人马,用来抵挡追兵。”
“果然,仁多保忠带着党项铁骑追了上来,之后还有真定府的宋军,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跟着追了上来。而臣却被困在了易水边上。易县也被宋军攻克。”
“臣数次命令麾下士卒猛攻,却终究是面对城墙徒劳而返。当时臣就认定易守军肯定不是李逵。因为,易县城小,根本就摆不下几万大军,李逵指挥作战,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如果李逵主力就在易县周围……”
……
说到这里,韩君义笃定的看向了皇帝耶律洪基,沉声道:“……臣的五万大军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幸存的可能。但结果,臣麾下的大军活下来了一半人。”
这个理由很奇葩,因为李逵不在,他虽然打了败仗,但幸运的是没有全军覆灭。但是这个理由也很充分,要是当时易水北岸的宋军足够多,按照李逵的性格,早就野战解决了韩君义,根本就不会用守城来消耗辽军。
因为这不符合李逵的性格。
尤其李逵如果带着主力在易县附近,在辽军炸营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给辽军任何机会。
韩君义的话将大辽的最后一层遮羞布给扯掉了,因为宋军不够强,没有将他的兵马全歼,就指责宋军派出了个冒牌货。这样的理由实在让辽国的君臣无法接收,什么时候大辽弱成这副鬼样子?
韩君义偷偷抬眼看向脸色破败的耶律洪基,后者脸色阴毒却咬着牙一言不发,他急忙又低下头,躬身道:“另外,臣以为除了易县的宋军之外,其他宋军根本就和情报上描述的飞廉军不同。”
飞廉军作战,火炮齐鸣,士卒奋勇。
关键是战力,安惇带来的步兵,怎么可能比得上飞廉军。
耶律洪基沉默了起来,良久才看向萧常哥:“你怎么看?”
萧常哥想了想,问韩君义:“可是易县有飞廉军的旌旗。”
“萧总管,我大辽探子传来的消息,飞廉军足足有两万人马,易县根本就放不下啊!”韩君义真不好说,因为在他看来,飞廉军当初五千兵马死扛党项五万大军,而且还是在野战。真要是遇到了飞廉军主力,按照李逵的性格,说不定会对面锣当面鼓厮杀一番,根本就不需要城墙的保护。
耶律洪基再次问韩君义:“那么你认为李逵主力在哪里?不仅仅飞廉军,还有禁卫军,听说这支军队是宋国皇帝亲自下诏组建的军队,虽是新军,但是由李逵训练,不容小觑。即便李逵留下部分兵力,他手上也该有两万兵马,这些兵马去了哪里?”
“臣以为,李逵……或者说宋军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广顺军,也不是涿州,而是燕州。就是我大辽的析津府。”
“析津府?”
“哈哈,韩君义你不是被宋人打傻了,析津府可是我大辽五京之一,城高墙厚,凭借李逵的两万人马,难道就是攻破不成?”
“你们懂什么,宋人对于我大辽南京垂涎欲滴。宋国上下,无一不认为失去燕云十六州乃奇耻大辱。甚至有祖训,光复燕云十六州者,封王。如此大的利益在前,难道李逵不会铤而走险吗?”韩君义不为所动,据理力争。
韩君义的话很快受到了反驳,当然驳斥他的人不用猜就知道,是他的死敌。可这个想法,韩君义不是想了一天了,而是这些天都在琢磨。
涿州失守他听说了,韩资让……哎,这位算是他的难兄难弟。没想到涿州竟然被李逵攻克了,哪怕是韩君义自己指挥的话,在攻克涿州之后,想到接下来目标肯定是析津府。
这座城市对大辽实在太重要了,这么说,这座城池聚集了大辽一半以上的工匠和工坊,几乎大辽的军械都是从析津府的工坊打造出来的。一旦析津府失守,大辽的一条腿就要被打瘸了。而析津府也是辽国大部分汉人工匠的聚集地。
“析津府?”
耶律洪基一个人在帐篷里,群臣被他摒退之后,他就一个人坐着。
韩君义的话,要说他一点都不相信,也不会如此举棋不定了。可是析津府还有不少人马,他总觉得李逵要是不傻,就不该进攻这座防守严密的城池。
耶律洪基一开始担忧,是担心李逵突然从他身后跳出来。
这种腹背受敌的险境,是他最难掌控的。一旦如此,皮室军恐怕也要挡不住。而且易水周围的地势,并不是对皮室军太有利。
可是有些事,他不敢赌。
要是李逵真不在对面的宋军之中,情况就很艰难了。
想到这里,耶律洪基还是无法确定,半夜他召集了南院大王和萧常哥,嘱咐道:“明日对宋军发起猛攻,逼迫李逵露面。”
“要是李逵还不出现呢?”萧常哥担忧道。
耶律洪基闭上双目,露出疲倦不已的神色,心累道:“那么韩君义说的就可能是真的。明日大战,如果李逵没有出现,夜晚退兵。”
“臣遵旨。”
翌日,仁多保忠发现辽军调动频繁,从天不亮,辽军大营就喧闹起来,到了日上三竿之后,仁多保忠发现辽军一改往日的试探,而是准备猛攻。
明明等上一个月就能有所转机的机会,为何突然要用伤亡去争取时间?
面对这个困惑,安惇想回真定府。他觉得在前线太没有安全感了,辽军动不动就秀胳膊,要是挡不住辽军的话,他也是朝着大宋的方向逃跑。
还不如早走。
“学士,此战不能让辽人得逞,我军主力必须过河。”
“浮桥已经架设好,你觉得去多少合适?”
安惇紧张的盯着对方,他最希望听到的是仁多保忠过河,然后让他在河南岸。可是仁多保忠却摇头道:“这时候还管什么其他,全军能那家伙的都改上去。”
“你是说五万人马都过河?连城池都不筑了?”
仁多保忠急切道:“学士,此一时彼一时,易县要是受不住,河岸大营就要丢,我们在对岸的两万人马,就有可可能全军覆没。一旦被辽人复夺了城池。你我都将被困死在这里。”
仁多保忠有一句话没有说,但是安惇已经觉察到了。
就是:仁多保忠的都是骑兵,想走还是有希望能走得脱的。但是安惇麾下的都是步兵,两条腿的步兵要是溃败,骑兵在后头追杀,十个人逃回一个算是不错了。
安惇生无所恋的翻着白眼,他被李逵欺负,蒙骗,威胁也就算了。可是连仁多保忠这等货色也来欺负他,这让他忍不了。
可忍不了又有什么办法?
万一仁多保忠这厮自己跑了,他怎么死都不知道。
事到如今,安惇只能咬碎牙点头答应:“好吧,全赖仁多节度使调配。”
宋辽在易县周围发动了一场争夺城池和渡口的战斗。
双方从白天杀到夜晚,各有胜负。
宋军也真不是泥捏的,要是有个靠谱的将领,也不见得真的不堪一击。
加上有仁多保忠的两万党项骑兵坐镇,双方有来有回的杀了个旗鼓相当。等到战罢,安惇觉得自己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人也自信起来。夜晚,在帅帐里和仁多保忠说话的时候,胆气也足了,大言不惭道:“辽人不过如此。”
而仁多保忠却并没有这么乐观,辽人的铁林军并没有出现。说明辽人的作战还有所保留,这说明什么?
突然,仁多保忠猛然一拍大腿,惊颤道:“不好,辽人要跑。”
安惇吃惊之后,狂妄的笑起来:“仁多节度使,你是否想多了。辽人在本国作战,为何要跑?”
“可能是辽人识破了李大帅并不在军中,或者析津府可能有变。”这话说出来,仁多保忠也是底气不足。
毕竟他所有的感觉都是猜测,并没有确切的情报依据。
让安惇这个不懂兵的人嘲讽,也是无力反驳。不过仁多保忠对李逵却更加相信一些,毕竟,李逵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
没等安惇开口,仁多保忠却对安惇道:“学士,这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安惇觉得仁多保忠这个老头子坏的很,经常骗自己。可谁让他在战场上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懂呢?
“收复涿州的机会。”
仁多保忠蛊惑道:“学士你想一想,要是李大帅在辽国腹地,攻打析津府是必然的结果。而涿州哪怕被辽人夺去之后,肯定兵力空虚,是拿下的大好机会。李大帅手上兵力不足,无法固守涿州,但是我们可以啊!”
“次话当真!”
仁多保忠却一脸正色的对安惇道:“下官哪敢欺瞒学士?”
坚守涿州,然后……
安惇贪婪的嗅着空气中的肉香,他觉得功成名就,就在今日。
身为变法派的中坚分子,安惇有所有变法派都有的缺点,好赌,而且瘾极大。
如此大诱惑在面前,他没有理由拒绝。不过追着辽军去打,他没有这个胆量,倒是尾随一阵,他还是敢的,他决定跟了。
析津府。
昔日的燕州。
李逵带着兵马在大白天,堂而皇之的来到了城外。
城内的辽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情况。当发现宋军出现在城外的那一刻,立刻去行宫禀告燕王,耶律延禧。这位就是耶律洪基认定的接班人,大辽皇太孙。
当他在宫中侍卫保护下来到城头的那一刻,视线中就看到一面黑色的帅旗,上书一个‘李’字。旗下数员宋将对着析津府指指点点。
而在宋将之后,赫然是一片步卒军阵,只是武器有些古怪。
耶律延禧懵了,他皇爷爷被李逵给杀了,要不然解释不通,为什么五万皮室军主力保护下的大辽皇帝,竟然连李逵的面都没碰到,让对方堂而皇之的来到析津府。
毕竟是要当皇帝的人,耶律延禧迟疑了一小会儿,就询问身边的臣子:“城内有多少兵马?”
“六万。”
这个数字很容易得出来,包括三万耶律延禧的亲卫军,这点兵马拱卫析津府在耶律洪基看来,足够了。
耶律延禧当即果断下令道:“点齐三万兵马,出城迎战。”
在他看来,就宋军的架势,也不过一万多兵马的样子。他出三万人马,足够了。
而在城外,李逵用手比划着析津府的城墙,总觉得好像有点高。他问边上眼神最好的花荣:“花荣,我这么觉得这城墙要比咱们的云梯还要高啊!”
花荣点头认同道:“高了足足一丈,虽说析津府没有护城河。但是城墙太高,我们的云梯肯定够不上城头。兄长,这要是开战,对我军非常不利啊!”
什么不利啊!
这简直就是噩耗。
云梯比城墙矮,这玩意还怎么玩?
当然,两架云梯接起来也可以用,但是坚固度差了太多。毕竟一架云梯竖起来,靠上城头的时候,不是一个士兵往上爬。而是十几个一起爬。到最后,如同蚂蚁上树般成串的都是人。这要是不稳当,或者不牢靠,还怎么攻城?
李逵无奈道:“可惜了,要是这帮辽人跑出来与我军野战就好了。”
“野战,他们也配?”曹昉狂妄道,他如今胆气正豪,拿下涿州之后,有种少爷已晋升为天下第二勇将的势头,且一发不可收拾。
早在涿州的时候,辽军看到宋军就躲在城里说什么也不出城。
最后被逼急了,这才出战。
那场战斗,辽军惨败。要是辽人知道此战结果,肯定不会再出城和宋军决战了。不说别的,火炮加上火枪兵,配上掷弹兵之后,在曹昉看来,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军威天下,辽人哪里有胆子敢来出战?
可正当他狂妄的想要大笑几声,来给自己壮一壮胆气的时候,析津府城头鼓楼,意外的有鼓声响了起来。
咚咚咚
咚咚咚——很急促的鼓点。
曹昉觉得这个鼓点有些熟悉,问边上的花荣:“这好像是点兵的鼓点吧?或许辽军和我们不太一样,我听错了?”
花荣认真听了一会儿,点头道:“确实是点兵鼓点,疾如暴雨,军中都是这个鼓点。”
李逵可不管这些,惊喜地看向辽国南京的城门,自言自语道:“此城守将是个有胆气的汉子,要嘉奖,谁也不准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