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暖洋洋的春天,是生活在死板无趣的城市居民去郊外踏青的好时间,中小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会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大家去郊外春游,体验大自然的芬芳外,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这是老师们赋予学生郊游的自以为是的意义。在学生们看来,只要不每天被关在教室读书,被老师训导外,去那里都是有意义的——他们仅仅需要的是学习外的自由。
红树中学的高二(4)班的全体学生,在他们靓丽的女班主任的带领下,乘坐大巴车来到郊区的坤云山郊游,说是山过份了一点,应该说是大土包。不过,天然的景色,加上政府不吝啬的出钱修建雕琢,那里成了大家有目共睹的休闲好地方。
运送学生的汽车在土包下面停下,学生们在举着红色旗帜的人带头下,顺着禁止车辆行驶的盘山公路朝土包顶旖旎而上,浩浩荡荡。
土包顶上有一块大的平地,政府拾掇的很完美,种了大块的草坪,学生们可以在那里打滚,尽情坐在草地上享受春风拂面,悠闲地吃自带的零食
老师看好那块一望无垠的草场,用命令的口气让大家在草地上玩耍,不需随处乱跑,否则就是违反纪律。
大部分学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不到处乱跑,三五成群地在草坪上安分守己,等着到点下山坐车回学校。但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身上的荷尔蒙要比一般人要旺盛,要靠到处游荡——才能把多余的荷尔蒙燃烧掉,否则浑身不舒服。
其中的三男两女趁老师不注意,悄悄潜进茂密的树林里,要去看看传说中会长在树叶上的幸运爱情四角果——他们完全是中了廉价玄幻小说的毒。他们不顾一路荆棘,钻进深林里,一路有说有笑,自然就会忘记脚下会踩到什么东西。突然,最前面的高个子男生一声惊叫,脚步戛然而止,“我踩到狗屎了吗?”
大家纷纷朝他脚下看去,他们的伙伴踩到的竟然是一只人脚,没有穿鞋子。从光脚丫上的指甲有红色指甲油来看,那是一双女人的脚。
天呐……那里竟然有具尸体,尸体被晒干的树叶盖着,除了双脚暴露在外,其它部分被树叶盖的严严实实。几个涉世未深的学生没有胆量拉开树叶把尸体看个究竟,而是撒丫子地往回跑,他们心惊胆战地出了深林,战战兢兢地跟带路的老师说了深林有尸体的事,老师赶忙报了警,等警察来之前,老师训了他们一顿,不经老师的许可,就到处晃荡,这样很不安全的,他们看到尸体被惊吓完全是自找苦吃。几个学生确实被尸体吓的够戗,麻木的心境,根本听不进去老师的训斥,一味思量着那具尸体有着怎样的悲剧,为什么会被人狼狈地丢在山林里,不禁在老师眼皮下窃窃私语。
……
过了两个小时,警察终于来了。
——蜗牛般的出警速度。
3
出警的4个警察,在发现尸体的学生中胆子大的学生带领下,到了尸体现场。学生隔了一定的距离胆战心惊地指了指脱水变色的树叶下的尸体,不等警察们走近,就往回跑了。他能带警察再次到现场来看尸体,已经是他胆量的最大限度了,如果亲眼目睹树叶下的尸体,他觉得他会当场呕吐,接下来半年可能会每天做噩梦,所以索性不看,毕竟面对同类的尸体,可不会有什么好感觉。
警察们巡视了现场,划定勘验、检查范围后,拉上警戒线围住尸体,然后按照勘查尸体现场流程发现、固定、记录、提取痕迹和物证。
尸体周围没有见到可疑的痕迹和明显的物证。但拿相机的警察,还是仔细拍了照片。相机连续拍照的咔嚓声,打破着尸体周围的寂静。
法医戴上手套,在其它三个警察的围观下,小心翼翼地拿开尸体身上——凶手就地取材的针叶树枝,离尸体大概两米处,有一棵长势茂盛的针叶树,有被折断树枝的迹象,显然树枝是凶手从那棵针叶树上折下来的。
凶手把尸体丢在这里,还用树枝盖上尸体,凶手骨子里想必还潜藏着微不足道的善良,法医心中这样暗想。凶手应该是不想他杀死的人轻易暴露在天光下,就算是豺狼野兽要吃尸体,得费力把树叶拿开。等法医拿走树叶,看到赤裸的尸体时,他才发现他高估了凶手的人性,原来是凶手把尸体脱的一丝不挂,胸前的伤口完美地用线缝合了起来,想必是不想流太多的血。凶手用树叶掩盖尸体,是出于对自己“杰作“”的爱惜,根本不是担心尸体轻易被外界不利因素影响,亵渎了尸体。他的举动不是杀了人后的忏意,是要彰显他的嚣张,让警察看到尸体时,不至于缝合的伤口轻易腐化掉。
为首的刑警队长章泽有着二十年的刑侦经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凶手杀人后会用心把伤口一针一线地缝合起来,从针脚来看,凶手有一双巧手。
伤口上没有血迹,红色的线像绣在胸口伤口上的一朵花——惊艳绝妙,使得中规中矩地躺着的尸体似充满艺术感的雕塑,简单却灵气十足。
章泽年近五十岁,高大微胖,五官分明,精神爽朗,他面对过无数次尸体,而且一向很镇定,今天面对被凶手怪异地“拾掇”的尸体,内心翻腾的让他不能自抑,他预感那是一个狡猾的凶手,他不能轻易把他揪出来。从他看到树叶下裸露的尸体那一瞬间,内心迸发出的是凶手隐藏的非常深,就算他有老道的经验,都斗不过他的狡诈。
章泽有这种莫名的预感的根据是——凶手用针线缝合伤口的针脚,细密整齐的让人震惊,想必他杀人后不留下蛛丝马迹,他这样细心有耐心的人完全做得到。所以他对发现尸体的现场和接下来法医解剖尸体,找到令人满意的证据不抱希望。
暖洋洋的春天,是生活在死板无趣的城市居民去郊外踏青的好时间,中小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会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大家去郊外春游,体验大自然的芬芳外,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这是老师们赋予学生郊游的自以为是的意义。在学生们看来,只要不每天被关在教室读书,被老师训导外,去那里都是有意义的——他们仅仅需要的是学习外的自由。
红树中学的高二(4)班的全体学生,在他们靓丽的女班主任的带领下,乘坐大巴车来到郊区的坤云山郊游,说是山过份了一点,应该说是大土包。不过,天然的景色,加上政府不吝啬的出钱修建雕琢,那里成了大家有目共睹的休闲好地方。
运送学生的汽车在土包下面停下,学生们在举着红色旗帜的人带头下,顺着禁止车辆行驶的盘山公路朝土包顶旖旎而上,浩浩荡荡。
土包顶上有一块大的平地,政府拾掇的很完美,种了大块的草坪,学生们可以在那里打滚,尽情坐在草地上享受春风拂面,悠闲地吃自带的零食
老师看好那块一望无垠的草场,用命令的口气让大家在草地上玩耍,不需随处乱跑,否则就是违反纪律。
大部分学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不到处乱跑,三五成群地在草坪上安分守己,等着到点下山坐车回学校。但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身上的荷尔蒙要比一般人要旺盛,要靠到处游荡——才能把多余的荷尔蒙燃烧掉,否则浑身不舒服。
其中的三男两女趁老师不注意,悄悄潜进茂密的树林里,要去看看传说中会长在树叶上的幸运爱情四角果——他们完全是中了廉价玄幻小说的毒。他们不顾一路荆棘,钻进深林里,一路有说有笑,自然就会忘记脚下会踩到什么东西。突然,最前面的高个子男生一声惊叫,脚步戛然而止,“我踩到狗屎了吗?”
大家纷纷朝他脚下看去,他们的伙伴踩到的竟然是一只人脚,没有穿鞋子。从光脚丫上的指甲有红色指甲油来看,那是一双女人的脚。
天呐……那里竟然有具尸体,尸体被晒干的树叶盖着,除了双脚暴露在外,其它部分被树叶盖的严严实实。几个涉世未深的学生没有胆量拉开树叶把尸体看个究竟,而是撒丫子地往回跑,他们心惊胆战地出了深林,战战兢兢地跟带路的老师说了深林有尸体的事,老师赶忙报了警,等警察来之前,老师训了他们一顿,不经老师的许可,就到处晃荡,这样很不安全的,他们看到尸体被惊吓完全是自找苦吃。几个学生确实被尸体吓的够戗,麻木的心境,根本听不进去老师的训斥,一味思量着那具尸体有着怎样的悲剧,为什么会被人狼狈地丢在山林里,不禁在老师眼皮下窃窃私语。
……
过了两个小时,警察终于来了。
——蜗牛般的出警速度。
3
出警的4个警察,在发现尸体的学生中胆子大的学生带领下,到了尸体现场。学生隔了一定的距离胆战心惊地指了指脱水变色的树叶下的尸体,不等警察们走近,就往回跑了。他能带警察再次到现场来看尸体,已经是他胆量的最大限度了,如果亲眼目睹树叶下的尸体,他觉得他会当场呕吐,接下来半年可能会每天做噩梦,所以索性不看,毕竟面对同类的尸体,可不会有什么好感觉。
警察们巡视了现场,划定勘验、检查范围后,拉上警戒线围住尸体,然后按照勘查尸体现场流程发现、固定、记录、提取痕迹和物证。
尸体周围没有见到可疑的痕迹和明显的物证。但拿相机的警察,还是仔细拍了照片。相机连续拍照的咔嚓声,打破着尸体周围的寂静。
法医戴上手套,在其它三个警察的围观下,小心翼翼地拿开尸体身上——凶手就地取材的针叶树枝,离尸体大概两米处,有一棵长势茂盛的针叶树,有被折断树枝的迹象,显然树枝是凶手从那棵针叶树上折下来的。
凶手把尸体丢在这里,还用树枝盖上尸体,凶手骨子里想必还潜藏着微不足道的善良,法医心中这样暗想。凶手应该是不想他杀死的人轻易暴露在天光下,就算是豺狼野兽要吃尸体,得费力把树叶拿开。等法医拿走树叶,看到赤裸的尸体时,他才发现他高估了凶手的人性,原来是凶手把尸体脱的一丝不挂,胸前的伤口完美地用线缝合了起来,想必是不想流太多的血。凶手用树叶掩盖尸体,是出于对自己“杰作“”的爱惜,根本不是担心尸体轻易被外界不利因素影响,亵渎了尸体。他的举动不是杀了人后的忏意,是要彰显他的嚣张,让警察看到尸体时,不至于缝合的伤口轻易腐化掉。
为首的刑警队长章泽有着二十年的刑侦经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凶手杀人后会用心把伤口一针一线地缝合起来,从针脚来看,凶手有一双巧手。
伤口上没有血迹,红色的线像绣在胸口伤口上的一朵花——惊艳绝妙,使得中规中矩地躺着的尸体似充满艺术感的雕塑,简单却灵气十足。
章泽年近五十岁,高大微胖,五官分明,精神爽朗,他面对过无数次尸体,而且一向很镇定,今天面对被凶手怪异地“拾掇”的尸体,内心翻腾的让他不能自抑,他预感那是一个狡猾的凶手,他不能轻易把他揪出来。从他看到树叶下裸露的尸体那一瞬间,内心迸发出的是凶手隐藏的非常深,就算他有老道的经验,都斗不过他的狡诈。
章泽有这种莫名的预感的根据是——凶手用针线缝合伤口的针脚,细密整齐的让人震惊,想必他杀人后不留下蛛丝马迹,他这样细心有耐心的人完全做得到。所以他对发现尸体的现场和接下来法医解剖尸体,找到令人满意的证据不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