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这个回答虽然讨巧,但是确实超出了徐良徽当时设问的最佳答案。
他坐在地上,远远地看向宋临云离开的背景,突然低头笑了一下,这个后生实在是太过善于洞察人心。
那现在也只能希望自己这次做的选择,无愧于心。
-
淄州都护府虽然易守难攻,但是这种优势在绝对的力量悬殊之下就显得没有丝毫用处,而整个淄州城,已经在匈奴的包围下守了整整两天,这两天里,新兵们也在急速成长,因为在这个时候不成长,无异于送死。
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要支撑多久。前去琅琊和金陵送信的斥候现在还没有回来,现在的眼下,只能死守淄州城,等待援兵。
但是现在,城中守军即将乏力了。就算凭借着一腔热血,也总有耗尽的时候。
匈奴人料定此时的淄州没有兵力可以抗衡,连试探都懒得,前几日还是有几个头子拗着半生不熟的中原官话同他们叫嚣,现在则是完全放开了一般布置云梯,往城墙内-射箭,抛石机也连番上阵。
整个淄州,是在困兽犹斗。
一旦城门被打开,那么淄州就会变成匈奴人的砧上鱼肉,任人宰割。
而现在,淄州的城门就快守不住了,巨大的木材轰响时时炸响在城墙上。副将额头上的汗一刻都未停,任谁都没有想到,不过是将金乌卫送去琅琊数天,城内空虚,匈奴人就恰好挑在这个时候进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穆弘文再怎么用兵如神,这几千新兵也没有办法和骁勇善战匈奴人相比,而现在城破在即,也已经多说无益了。
穆弘文默不作声地提剑,转身下了城楼。
副将赶紧跟了上去,“将军,你现在是做什么?”
“城门若破,就自己顶住。叫上现在还活着的兵,立刻和我下城楼去守城。只要我们现在还活着,就不会让匈奴人踏进淄州城内半步。”
穆弘文南征北战数十年,戎马倥偬,枕戈待旦,自问无愧于心。
匈奴人也没想到这座富庶的漠北大城防守居然真的如此薄弱,别说数万大军,就算只来一万都可以都可以破城而入。
甚至城中守军,也都是一些看上去半大的毛头小子,一个个毛都没长全的样子,也都拿着长-枪,似乎是觉得能抵挡住这来势汹汹的匈奴人。
而这群年轻的新兵,不过是给弯刀见见血罢了。
有些站在前面的匈奴人桀桀怪笑,“你们中原人这么没点出息了吗,居然就要几个毛头小子来面前送死,还不够给我们填牙缝的呢。”
如若不是此时城中空虚,哪里轮得到这样的宵小之辈前来叫骂,穆弘文手提剑柄,身躯站立如松柏,屹立在阵前,一人之势,胜敌千军万马。
“不是想要破城吗?今日我在这里,你们就休想再前进一步。”
虽千万人吾往矣。
穆弘文只身一人就可抵百人,但是……可惜,他要面对的是数万匈奴人。
穆弘文挥剑斩向来敌,到最后双臂已经麻木,但是面前这乌泱泱的人群,却依然如同潮水一般涌来。
而他却已近力竭,身上到处都是弯刀划出来的伤口,最深的一处已经深可见骨。
他一人杀了那么多匈奴人,所以必然成为其他匈奴人的眼中钉,此刻他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想要穆弘文项上人头的匈奴人不在少数。
只见一个身材矮小的匈奴人挥刀,刀柄处的红绸飘过他的脸,脸上是志在必得的笑容。
只要砍下这个中原将军的头颅,那么升官进爵,指日可待。
在这电光火石,千钧一发之际——
一道凌厉的剑光挥开来刀。
作者有话要说:
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第65章 青龙
边境祸乱不断,原本新帝早有心开战,奈何连逢天灾,先是徽州涝疫,又是金陵饥荒,一来一回,国库连奢靡的皇族生活都有些捉襟见肘,更不用说是用于战时补给。
所以匈奴的骚扰,也在连年递增。
好在淄州都护府内一直都有抚远大将军穆弘文的坐镇,他手下是一只跟着他数十年的军队,也是被称为最强铁骑的金乌卫,金乌卫与匈奴逢手不下百次,所以双方早已了如指掌,加上淄州易守难攻,所以这处险要之处一直都非常稳固。
淄州城内也是处处繁华,虽然比不上京邑金陵等地,但是作为国境边界,也是难能一见的富庶之地了。
金乌卫被送往琅琊密训的时候,穆弘文原本是非常反对的。一是因为金乌卫自从成军之时就一直是由自己训练的,从来也没有什么差错,去到别人手上他不放心。二来虽然匈奴人从未在春末犯禁,但是也并不完全能够排除这个可能。
倘若真的来犯,那么城中只有数千新兵守卫,对上匈奴人就是以卵击石。
但是军令在上,就算是穆弘文也不得不从。
然而现在,穆弘文的身后是十数万的淄州百姓,手无寸铁,站在淄州百姓面前的,只不过区区数千将士。匈奴人来势汹汹,仿佛这富饶的中原城池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一般。
穆弘文已近力竭,颤抖的手已经快要握不住手上的剑刃,他戎马一声,谁能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阴沟中翻船,遇到突如其来的敌袭。一个身材矮小的匈奴将士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笑,提刀砍向穆弘文的脖子——
--
他坐在地上,远远地看向宋临云离开的背景,突然低头笑了一下,这个后生实在是太过善于洞察人心。
那现在也只能希望自己这次做的选择,无愧于心。
-
淄州都护府虽然易守难攻,但是这种优势在绝对的力量悬殊之下就显得没有丝毫用处,而整个淄州城,已经在匈奴的包围下守了整整两天,这两天里,新兵们也在急速成长,因为在这个时候不成长,无异于送死。
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要支撑多久。前去琅琊和金陵送信的斥候现在还没有回来,现在的眼下,只能死守淄州城,等待援兵。
但是现在,城中守军即将乏力了。就算凭借着一腔热血,也总有耗尽的时候。
匈奴人料定此时的淄州没有兵力可以抗衡,连试探都懒得,前几日还是有几个头子拗着半生不熟的中原官话同他们叫嚣,现在则是完全放开了一般布置云梯,往城墙内-射箭,抛石机也连番上阵。
整个淄州,是在困兽犹斗。
一旦城门被打开,那么淄州就会变成匈奴人的砧上鱼肉,任人宰割。
而现在,淄州的城门就快守不住了,巨大的木材轰响时时炸响在城墙上。副将额头上的汗一刻都未停,任谁都没有想到,不过是将金乌卫送去琅琊数天,城内空虚,匈奴人就恰好挑在这个时候进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穆弘文再怎么用兵如神,这几千新兵也没有办法和骁勇善战匈奴人相比,而现在城破在即,也已经多说无益了。
穆弘文默不作声地提剑,转身下了城楼。
副将赶紧跟了上去,“将军,你现在是做什么?”
“城门若破,就自己顶住。叫上现在还活着的兵,立刻和我下城楼去守城。只要我们现在还活着,就不会让匈奴人踏进淄州城内半步。”
穆弘文南征北战数十年,戎马倥偬,枕戈待旦,自问无愧于心。
匈奴人也没想到这座富庶的漠北大城防守居然真的如此薄弱,别说数万大军,就算只来一万都可以都可以破城而入。
甚至城中守军,也都是一些看上去半大的毛头小子,一个个毛都没长全的样子,也都拿着长-枪,似乎是觉得能抵挡住这来势汹汹的匈奴人。
而这群年轻的新兵,不过是给弯刀见见血罢了。
有些站在前面的匈奴人桀桀怪笑,“你们中原人这么没点出息了吗,居然就要几个毛头小子来面前送死,还不够给我们填牙缝的呢。”
如若不是此时城中空虚,哪里轮得到这样的宵小之辈前来叫骂,穆弘文手提剑柄,身躯站立如松柏,屹立在阵前,一人之势,胜敌千军万马。
“不是想要破城吗?今日我在这里,你们就休想再前进一步。”
虽千万人吾往矣。
穆弘文只身一人就可抵百人,但是……可惜,他要面对的是数万匈奴人。
穆弘文挥剑斩向来敌,到最后双臂已经麻木,但是面前这乌泱泱的人群,却依然如同潮水一般涌来。
而他却已近力竭,身上到处都是弯刀划出来的伤口,最深的一处已经深可见骨。
他一人杀了那么多匈奴人,所以必然成为其他匈奴人的眼中钉,此刻他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想要穆弘文项上人头的匈奴人不在少数。
只见一个身材矮小的匈奴人挥刀,刀柄处的红绸飘过他的脸,脸上是志在必得的笑容。
只要砍下这个中原将军的头颅,那么升官进爵,指日可待。
在这电光火石,千钧一发之际——
一道凌厉的剑光挥开来刀。
作者有话要说:
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第65章 青龙
边境祸乱不断,原本新帝早有心开战,奈何连逢天灾,先是徽州涝疫,又是金陵饥荒,一来一回,国库连奢靡的皇族生活都有些捉襟见肘,更不用说是用于战时补给。
所以匈奴的骚扰,也在连年递增。
好在淄州都护府内一直都有抚远大将军穆弘文的坐镇,他手下是一只跟着他数十年的军队,也是被称为最强铁骑的金乌卫,金乌卫与匈奴逢手不下百次,所以双方早已了如指掌,加上淄州易守难攻,所以这处险要之处一直都非常稳固。
淄州城内也是处处繁华,虽然比不上京邑金陵等地,但是作为国境边界,也是难能一见的富庶之地了。
金乌卫被送往琅琊密训的时候,穆弘文原本是非常反对的。一是因为金乌卫自从成军之时就一直是由自己训练的,从来也没有什么差错,去到别人手上他不放心。二来虽然匈奴人从未在春末犯禁,但是也并不完全能够排除这个可能。
倘若真的来犯,那么城中只有数千新兵守卫,对上匈奴人就是以卵击石。
但是军令在上,就算是穆弘文也不得不从。
然而现在,穆弘文的身后是十数万的淄州百姓,手无寸铁,站在淄州百姓面前的,只不过区区数千将士。匈奴人来势汹汹,仿佛这富饶的中原城池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一般。
穆弘文已近力竭,颤抖的手已经快要握不住手上的剑刃,他戎马一声,谁能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阴沟中翻船,遇到突如其来的敌袭。一个身材矮小的匈奴将士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笑,提刀砍向穆弘文的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