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声提醒:“请帖会发,但大长公主如今卧病,应该不会亲自前来。”
怀英大长公主以病倒的理由拖延了文昌伯世子和六公主的婚事,并且成功解除了婚约。她知道这样做肯定会在熙宁帝心里留下一点阴霾,所以她很识趣,没有在解除婚约后立刻生龙活虎的痊愈,而是仍然对外宣布病倒在床,以此表示对皇帝的恭敬。
“本宫知道。”景曦微笑道,“这次不来,还有下次。”
她回想起中午云秋进来回报,说睿王已经入宫求见熙宁帝,心情变得更好了些,唇角的笑容也越来越大。
---
除夕宫宴之前,京城里最大的一场宴会当属晋阳公主府。从封地回来的晋阳公主景曦广发请帖,大宴宾客,几乎满京城受邀的贵胄都亲身到了。
这位公主曾经能和昭文太子、全盛时的吴王分庭抗礼,不落下风。而今昭文太子身死,吴王失了圣心,晋阳公主却自封地完好无损的归来。
在这场三个人的争斗里,昭文太子被迫提前离场,吴王形势惨淡,闭门谢客,而晋阳公主依旧维持着煊赫的排场风光。
虽然回京这些天,她没有什么大动作,但许多朝臣还是注意到,有几个不算太重要的位置已经换了人。
至少在这一刻,就算是京中近来炙手可热的睿王也不能和她相比。
来客中自然没有吴王。他闭门谢客多日,唯有霍妃派人送来了一份礼物。
睿王倒是来了,带着他的王妃。席间,睿王和晋阳公主彼此敬酒,谈天问候了几句,虽然算不得十分亲密,但回想一下晋阳公主和昭文太子、吴王之间的针锋相对,她和睿王之间已经称得上兄友妹恭了。
这副景象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有些人开始猜测晋阳公主即将要选择和睿王联手,但更多的人还在观望。
作为驸马的亲族,丞相府来的是谢云殊的生母裴夫人,以及余下几房的年轻一代。
裴夫人一心想看孙女,更想借机看看儿子在公主府待遇如何,露面不久就到公主府后院去了,将其余谢家人全部抛在了场间。
虽然裴夫人已经丧夫多年,虽然她早就已经离开谢家,住在自己陪嫁的别院里缅怀亡夫,虽然人们对她的称呼都从谢大夫人变成了裴夫人,但她依旧是谢丞相嫡长子的夫人,谢家嫡长孙的生母,在场最有资格代表谢家的一位。
裴夫人离去,其余谢家人被留在原地,承受着场中人投来的似有若无的怪异眼神,感觉十分不适。
——谁都知道,谢家最出众、最有名的琳琅儿谢云殊由一道匆忙的圣旨,匆忙指给了晋阳公主,甚至连一场正式的、盛大的大婚典礼都没有办,匆匆随晋阳公主离京。
就好像办不起婚礼的穷人家娶亲,新娘子拎着包袱自己到夫家去了,没有三书六礼、三媒六聘。这是很失礼的一件事,但凡家中有一点余钱的人家,都丢不起这个脸。
如果放在寻常人家,倍受羞辱的自然是女方。但放在皇家公主身上,就要反过来了。公主是君,驸马是臣,公主出降臣子,而非臣子娶公主。
所以真正感到羞辱的应该是谢云殊,以及谢家。
承受最多的谢云殊心态太好,也太温和,他很擅长排遣不好的情绪。
但是谢家其他年轻人不行。
这件事由于是皇帝下旨,碍于圣上和谢丞相,并没有人敢公开说三道四。但前几个月,晋阳公主和谢云殊的孩子出生了,而谢家没有开宗祠请族谱,将孩子的姓名加到族谱上。
于是所有人都大惑不解:虽然有的家族不会将女子姓名写上族谱,但这位郡主是晋阳公主亲生,有着一半的皇室血脉,谢家是疯了不成?
然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位郡主根本不姓谢。晋阳公主请旨,赐姓为景,并且将她的姓名写在了皇族玉牒之上。
玉牒是皇族的族谱。
无疑,这又让谢家成为了一个笑话。
随着这个消息传出,很多流言也在京中慢慢传开了。甚至有极恶毒的猜测,将新生的小郡主同楚国公府不久之前刚刚更换的那位世子联系在一起。
在场的谢家人中,年纪最小的是三房的一位小公子。感受着那些异样的目光,十分尴尬羞怒,待要起身发作,肩头多出了一只手,那只手将他牢牢按在了座位上。
谢云移盯着他,示意他不要失态。
作为谢家第三代在场最年长的一位,谢云移成功地压制住了其他人,没有让他们轻举妄动。
半晌,谢云移轻轻叹了一声:“云殊实在是很不容易!”
即使是他,也只能忍受那些异样的眼光和猜测一时,然而谢云殊,却是每时每刻都置身其中。
公主府的后院里,除了裴夫人,还有另一位客人。
流言传不进铜墙铁壁一般的公主府,后院里极其安静,只有望舒偶尔发出几声啼哭。
睿王端坐椅中,听着一墙之隔传来的幼女的哭声,微笑道:“听这哭声,想来升平一定生的极其健壮。”
“多谢皇兄夸奖。”景曦随手端起茶盏,抿了口,微笑道,“提前预祝皇兄心想事成了。”
饶是睿王,在即将给予吴王致命一击的时候,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喜色来。他微一举杯,笑道:“你我同喜。”
即使是这一刻,他在面对景曦时,眼底也有一分深埋的防备忌惮。
景曦察觉到了,但她神色丝毫未变。
---
熙宁二十二年的除夕夜宫宴和去年相比,冷清了很多。
去年的除夕夜,昭文太子回宫不久,深夜毒发,几日之后就死在了东宫里。他的死不能阻拦今年的除夕宫宴继续举办,但多多少少还是带来了一些影响。
顾贤妃和六公主没有出席,据说抱病在床;先太子妃和河陵王都没有来,属于河陵王府的位置也空着;吴王妃死,吴王孤零零一个坐在席位上,霍侧妃坐在不远处,眼底满是黯然失落。
熙宁帝苍老了很多。在这一年里,他迎来的打击既多且大,衰老是很正常的。唯有在看到景曦时,他十分欣悦地将望舒接过来抱了抱。
除了景曦以外,唯一一个堪称炙手可热的是睿王。很多宗亲朝臣前来给他敬酒,席前围满了人。原本备受欢迎的吴王席前却冷清很多。
不远处吴王静静看着,神色平静,隐含莫测之意。
不知为什么,看着吴王平静的面色,霍侧妃突然有些寒冷,情不自禁地缩了缩身子。
夜宴近半时,殿外突然传来一些奇怪的响动。像是很多人疾步逼近,又像是金铁相击之声。
但这些声音均被殿内舞乐之声掩盖下去了,大部分人并没有注意到。
直到一声凄厉的嘶叫声划破长空。
“啊——”
那叫声凄厉几近垂死,像一根钢针,楔入了层层夜色,划破了舞乐之声,惊动了整座承天殿!
殿内众人,人人变色!
“吴王人呢?”不知是谁急声问道。
这时众人才发现,不知何时,吴王的席位已经空了,只留下一个满面惶然的华服女子坐在席上,神情不安。
正是霍侧妃。
“我不知道。”面对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霍侧妃神情惶然,“王爷,王爷从来不跟我说他要去做什么的!”
就在这时,御座上的熙宁帝开口了。
“禁卫何在!”
往常帝王召唤时,身为戍守京畿皇城、近身护卫帝王的禁卫应该立刻出现,然而今日不知为何,熙宁帝话音落下,殿内禁卫确实动了,殿外的禁卫却毫无声音。
谢云殊本能地看向景曦,却见她神色平静,在谢云殊手背上轻拍两下,示意他平静。
谢云殊的内心突然诡异地安定下来。
殿里已经有些骚动,御台上熙宁帝喝道:“龙骧卫!”
一阵极其轻的风拂过,数名黑衣人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将熙宁帝围在中央。
他们仿佛一直隐匿在殿内的暗影里,当听到帝王的召唤,立刻应声而来。
落地的同时,他们手里都多了一把寒气森森的刀,
下一刻,承天殿门轰然洞开!
熙宁帝自龙骧卫中抬起头,直视着殿门处的方向,几乎是从牙缝中硬挤出了两个字。
——“吴王!”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估计错误,今天没能送走吴王,明天一定!
第90章 被擒 ·
众人闻声望去, 震惊无语。
——不知何时,承天殿外空旷的广场上,出现了一支全副铠甲的军队!
这支军队最前方, 殿阶之上,站着不知何时离开殿内的吴王。他身旁左右立着数名手持刀兵的军士, 将吴王牢牢护在中央。
月色下, 他们手中的刀锋反射着刺眼的寒芒。
“吴王。”熙宁帝的声音冷凝, 宛如南州城下不散的风雪,“你这是要逼宫谋反吗?”
殿内气氛陷入了死寂,很多人感觉到刻骨的寒冷。这种寒冷不是来源于身体, 而是来源于恐惧。
吴王没有立刻回答,他提步朝着殿门走近。随着他的步伐,殿阶下的军队也齐齐向前迈步,距离之近几乎随时都能登上殿阶,冲进面前这座巍峨的大殿。
殿内有女眷再忍不住惊慌,低低地啜泣出声。哭声因为竭力控制而显得低哑,却在无形中令人更加恐惧。
好在吴王只走了几步,他在殿门的门槛前停下了脚步,随着他的停步, 背后所有人也都停住了脚步。
吴王说∶“是的。”
很多人一时心生迷茫,不明白吴王这句“是的”是什么意思。直到他们意识到, 吴王这句话是对方才熙宁帝那句问话的回答,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少傅雷渊猛然起身,苍老的眼里射出怒火∶“吴王,你竟敢行此等悖逆之举!”
吴王没有理会这位气得浑身发抖的老大人, 只是静静注视着御座上的熙宁帝∶“皇城禁卫已经杀的差不多了,不会有援军再来, 父皇,请您效仿前朝明帝,传位与我。”
前朝明帝,因为忌惮惠和太子势力强大,动心要杀惠和太子,却提前走漏风声,遭到疯狂反扑。最终明帝不得已写下传位诏书提前退位,惠和太子登基,即后来的武帝。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睿德曰武。能以武为谥号,说明这位皇帝文治武功出众,威而有德,是一位非常出众的帝王。
吴王请熙宁帝效仿前朝明帝,自然是自比武帝,雄心勃勃。
“泰路两道的巡检司?”熙宁帝没有因吴王的话爆发出滔天怒火,反而看着吴王身后广场上黑压压的军队,问出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是。”吴王平静道。
他这种平静固然可以理解为大势在手,无所担忧,所以平静。但实际上,熙宁帝过分平静的态度让吴王有些提防,所以他不准备再说下去。
他道∶“呈上纸笔,请父皇下旨传位。”
吴王此刻在殿外,他的人簇拥在身边身后,那这句话他是对谁说的?
众人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殿后有脚步声传来,一个穿着太监服饰的人手中端着托盘走了出来,托盘里摆着御笔、御墨、御砚,以及一卷空白的圣旨。
“三福!”坐在熙宁帝身侧的柔贵妃最先看清了这个人的脸,惊叫起来。
怀英大长公主以病倒的理由拖延了文昌伯世子和六公主的婚事,并且成功解除了婚约。她知道这样做肯定会在熙宁帝心里留下一点阴霾,所以她很识趣,没有在解除婚约后立刻生龙活虎的痊愈,而是仍然对外宣布病倒在床,以此表示对皇帝的恭敬。
“本宫知道。”景曦微笑道,“这次不来,还有下次。”
她回想起中午云秋进来回报,说睿王已经入宫求见熙宁帝,心情变得更好了些,唇角的笑容也越来越大。
---
除夕宫宴之前,京城里最大的一场宴会当属晋阳公主府。从封地回来的晋阳公主景曦广发请帖,大宴宾客,几乎满京城受邀的贵胄都亲身到了。
这位公主曾经能和昭文太子、全盛时的吴王分庭抗礼,不落下风。而今昭文太子身死,吴王失了圣心,晋阳公主却自封地完好无损的归来。
在这场三个人的争斗里,昭文太子被迫提前离场,吴王形势惨淡,闭门谢客,而晋阳公主依旧维持着煊赫的排场风光。
虽然回京这些天,她没有什么大动作,但许多朝臣还是注意到,有几个不算太重要的位置已经换了人。
至少在这一刻,就算是京中近来炙手可热的睿王也不能和她相比。
来客中自然没有吴王。他闭门谢客多日,唯有霍妃派人送来了一份礼物。
睿王倒是来了,带着他的王妃。席间,睿王和晋阳公主彼此敬酒,谈天问候了几句,虽然算不得十分亲密,但回想一下晋阳公主和昭文太子、吴王之间的针锋相对,她和睿王之间已经称得上兄友妹恭了。
这副景象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有些人开始猜测晋阳公主即将要选择和睿王联手,但更多的人还在观望。
作为驸马的亲族,丞相府来的是谢云殊的生母裴夫人,以及余下几房的年轻一代。
裴夫人一心想看孙女,更想借机看看儿子在公主府待遇如何,露面不久就到公主府后院去了,将其余谢家人全部抛在了场间。
虽然裴夫人已经丧夫多年,虽然她早就已经离开谢家,住在自己陪嫁的别院里缅怀亡夫,虽然人们对她的称呼都从谢大夫人变成了裴夫人,但她依旧是谢丞相嫡长子的夫人,谢家嫡长孙的生母,在场最有资格代表谢家的一位。
裴夫人离去,其余谢家人被留在原地,承受着场中人投来的似有若无的怪异眼神,感觉十分不适。
——谁都知道,谢家最出众、最有名的琳琅儿谢云殊由一道匆忙的圣旨,匆忙指给了晋阳公主,甚至连一场正式的、盛大的大婚典礼都没有办,匆匆随晋阳公主离京。
就好像办不起婚礼的穷人家娶亲,新娘子拎着包袱自己到夫家去了,没有三书六礼、三媒六聘。这是很失礼的一件事,但凡家中有一点余钱的人家,都丢不起这个脸。
如果放在寻常人家,倍受羞辱的自然是女方。但放在皇家公主身上,就要反过来了。公主是君,驸马是臣,公主出降臣子,而非臣子娶公主。
所以真正感到羞辱的应该是谢云殊,以及谢家。
承受最多的谢云殊心态太好,也太温和,他很擅长排遣不好的情绪。
但是谢家其他年轻人不行。
这件事由于是皇帝下旨,碍于圣上和谢丞相,并没有人敢公开说三道四。但前几个月,晋阳公主和谢云殊的孩子出生了,而谢家没有开宗祠请族谱,将孩子的姓名加到族谱上。
于是所有人都大惑不解:虽然有的家族不会将女子姓名写上族谱,但这位郡主是晋阳公主亲生,有着一半的皇室血脉,谢家是疯了不成?
然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位郡主根本不姓谢。晋阳公主请旨,赐姓为景,并且将她的姓名写在了皇族玉牒之上。
玉牒是皇族的族谱。
无疑,这又让谢家成为了一个笑话。
随着这个消息传出,很多流言也在京中慢慢传开了。甚至有极恶毒的猜测,将新生的小郡主同楚国公府不久之前刚刚更换的那位世子联系在一起。
在场的谢家人中,年纪最小的是三房的一位小公子。感受着那些异样的目光,十分尴尬羞怒,待要起身发作,肩头多出了一只手,那只手将他牢牢按在了座位上。
谢云移盯着他,示意他不要失态。
作为谢家第三代在场最年长的一位,谢云移成功地压制住了其他人,没有让他们轻举妄动。
半晌,谢云移轻轻叹了一声:“云殊实在是很不容易!”
即使是他,也只能忍受那些异样的眼光和猜测一时,然而谢云殊,却是每时每刻都置身其中。
公主府的后院里,除了裴夫人,还有另一位客人。
流言传不进铜墙铁壁一般的公主府,后院里极其安静,只有望舒偶尔发出几声啼哭。
睿王端坐椅中,听着一墙之隔传来的幼女的哭声,微笑道:“听这哭声,想来升平一定生的极其健壮。”
“多谢皇兄夸奖。”景曦随手端起茶盏,抿了口,微笑道,“提前预祝皇兄心想事成了。”
饶是睿王,在即将给予吴王致命一击的时候,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喜色来。他微一举杯,笑道:“你我同喜。”
即使是这一刻,他在面对景曦时,眼底也有一分深埋的防备忌惮。
景曦察觉到了,但她神色丝毫未变。
---
熙宁二十二年的除夕夜宫宴和去年相比,冷清了很多。
去年的除夕夜,昭文太子回宫不久,深夜毒发,几日之后就死在了东宫里。他的死不能阻拦今年的除夕宫宴继续举办,但多多少少还是带来了一些影响。
顾贤妃和六公主没有出席,据说抱病在床;先太子妃和河陵王都没有来,属于河陵王府的位置也空着;吴王妃死,吴王孤零零一个坐在席位上,霍侧妃坐在不远处,眼底满是黯然失落。
熙宁帝苍老了很多。在这一年里,他迎来的打击既多且大,衰老是很正常的。唯有在看到景曦时,他十分欣悦地将望舒接过来抱了抱。
除了景曦以外,唯一一个堪称炙手可热的是睿王。很多宗亲朝臣前来给他敬酒,席前围满了人。原本备受欢迎的吴王席前却冷清很多。
不远处吴王静静看着,神色平静,隐含莫测之意。
不知为什么,看着吴王平静的面色,霍侧妃突然有些寒冷,情不自禁地缩了缩身子。
夜宴近半时,殿外突然传来一些奇怪的响动。像是很多人疾步逼近,又像是金铁相击之声。
但这些声音均被殿内舞乐之声掩盖下去了,大部分人并没有注意到。
直到一声凄厉的嘶叫声划破长空。
“啊——”
那叫声凄厉几近垂死,像一根钢针,楔入了层层夜色,划破了舞乐之声,惊动了整座承天殿!
殿内众人,人人变色!
“吴王人呢?”不知是谁急声问道。
这时众人才发现,不知何时,吴王的席位已经空了,只留下一个满面惶然的华服女子坐在席上,神情不安。
正是霍侧妃。
“我不知道。”面对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霍侧妃神情惶然,“王爷,王爷从来不跟我说他要去做什么的!”
就在这时,御座上的熙宁帝开口了。
“禁卫何在!”
往常帝王召唤时,身为戍守京畿皇城、近身护卫帝王的禁卫应该立刻出现,然而今日不知为何,熙宁帝话音落下,殿内禁卫确实动了,殿外的禁卫却毫无声音。
谢云殊本能地看向景曦,却见她神色平静,在谢云殊手背上轻拍两下,示意他平静。
谢云殊的内心突然诡异地安定下来。
殿里已经有些骚动,御台上熙宁帝喝道:“龙骧卫!”
一阵极其轻的风拂过,数名黑衣人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将熙宁帝围在中央。
他们仿佛一直隐匿在殿内的暗影里,当听到帝王的召唤,立刻应声而来。
落地的同时,他们手里都多了一把寒气森森的刀,
下一刻,承天殿门轰然洞开!
熙宁帝自龙骧卫中抬起头,直视着殿门处的方向,几乎是从牙缝中硬挤出了两个字。
——“吴王!”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估计错误,今天没能送走吴王,明天一定!
第90章 被擒 ·
众人闻声望去, 震惊无语。
——不知何时,承天殿外空旷的广场上,出现了一支全副铠甲的军队!
这支军队最前方, 殿阶之上,站着不知何时离开殿内的吴王。他身旁左右立着数名手持刀兵的军士, 将吴王牢牢护在中央。
月色下, 他们手中的刀锋反射着刺眼的寒芒。
“吴王。”熙宁帝的声音冷凝, 宛如南州城下不散的风雪,“你这是要逼宫谋反吗?”
殿内气氛陷入了死寂,很多人感觉到刻骨的寒冷。这种寒冷不是来源于身体, 而是来源于恐惧。
吴王没有立刻回答,他提步朝着殿门走近。随着他的步伐,殿阶下的军队也齐齐向前迈步,距离之近几乎随时都能登上殿阶,冲进面前这座巍峨的大殿。
殿内有女眷再忍不住惊慌,低低地啜泣出声。哭声因为竭力控制而显得低哑,却在无形中令人更加恐惧。
好在吴王只走了几步,他在殿门的门槛前停下了脚步,随着他的停步, 背后所有人也都停住了脚步。
吴王说∶“是的。”
很多人一时心生迷茫,不明白吴王这句“是的”是什么意思。直到他们意识到, 吴王这句话是对方才熙宁帝那句问话的回答,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少傅雷渊猛然起身,苍老的眼里射出怒火∶“吴王,你竟敢行此等悖逆之举!”
吴王没有理会这位气得浑身发抖的老大人, 只是静静注视着御座上的熙宁帝∶“皇城禁卫已经杀的差不多了,不会有援军再来, 父皇,请您效仿前朝明帝,传位与我。”
前朝明帝,因为忌惮惠和太子势力强大,动心要杀惠和太子,却提前走漏风声,遭到疯狂反扑。最终明帝不得已写下传位诏书提前退位,惠和太子登基,即后来的武帝。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睿德曰武。能以武为谥号,说明这位皇帝文治武功出众,威而有德,是一位非常出众的帝王。
吴王请熙宁帝效仿前朝明帝,自然是自比武帝,雄心勃勃。
“泰路两道的巡检司?”熙宁帝没有因吴王的话爆发出滔天怒火,反而看着吴王身后广场上黑压压的军队,问出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是。”吴王平静道。
他这种平静固然可以理解为大势在手,无所担忧,所以平静。但实际上,熙宁帝过分平静的态度让吴王有些提防,所以他不准备再说下去。
他道∶“呈上纸笔,请父皇下旨传位。”
吴王此刻在殿外,他的人簇拥在身边身后,那这句话他是对谁说的?
众人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殿后有脚步声传来,一个穿着太监服饰的人手中端着托盘走了出来,托盘里摆着御笔、御墨、御砚,以及一卷空白的圣旨。
“三福!”坐在熙宁帝身侧的柔贵妃最先看清了这个人的脸,惊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