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守住莫斯科,苏俄高层可谓是下了血本,不仅将周边能够调用的兵力全部调来了,而且还从为数不多的弹药库存中调出一大半给守卫莫斯科的苏军使用,尽管苏军没有坦克、装甲车和战机,甚至连大口径火炮都没有,但这次苏军准备了大量的子弹、手榴弹和炸药,另外还有一些迫击炮、山炮。
为了对付华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苏俄人想尽了办法,在没有专门对付坦克的武器的情况下,苏俄人想到了将山炮进行了简单的改造,让山炮能够平射,这确实是一种对付坦克和装甲车的有效办法。
眼看着莫斯科外围守不住了,苏俄军队在华军发动大规模全线进攻之前,趁夜全部撤如莫斯科城内,并在城内布置了层层防御。
莫斯科城内三四层高的小楼到处都是,这些民居小楼基本上都是用石头砌成,非常结实耐用,用作碉堡也没问题。
鉴于这一点,苏军高层就想到了将莫斯科城内这一栋栋小楼都布置成一个个碉堡,每一栋小楼内布置一个排的兵力防守。
为了增加每一栋小楼的防御力量,苏军给每一栋小楼内都部署一个排的兵力,配备有一门山炮、一挺重机枪、一门迫击炮、步枪、手枪、子弹、炮弹和手榴弹若干。
苏军为此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他们将每一栋小楼都部署成一个坚固的堡垒,将能够平射的山炮部署在地下室的窗口,炮口从地窗面向华军进攻方向,这样可以充分保护火炮,即便房子塌了,火炮和地下室的炮兵也是安全的。
地下室的另一边派一人警戒、观察和联络,在一楼的前面五米左右挖掘战壕,战壕上铺上原木、草皮,战壕内部署若五到七人,并将地下室其他不面向华军的窗户全部堵死。战壕内的士兵可以和楼上的士兵遥相呼应,进攻的华军必将受到上下双重打击。
在第一层,苏军在窗户口部署一挺重机枪,机枪手、弹药手和手持步枪的士兵数名,这里机枪手可以直接对正面进攻的华军进行扫射,其他人可以从其他窗口开枪射击。在相连的房间之间的墙壁上打洞,方便前后几个房间的进行联系和随时支援。
在第二层,部署数量适当的士兵在各个窗口进行射击,士兵们可以从窗口向进攻的华军投掷手榴弹。
在第三层,苏军部署的是枪法比较好的神枪手,人数多少不一定,目的就是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对进攻的华军士兵进行狙击。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用楼梯接通,可以让士兵们随时上下增援。
在阁楼上或者第四层,安排的是一门迫击炮,并将房顶打开一个小窗口,给迫击炮开出一条弹道,这样既可以隐蔽迫击炮的位置,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够让迫击炮炮击进攻的华军。
这一栋栋小楼的防御部署,将苏军现有的武器,能用的都用上了,而且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它们的作用,在防御上几乎做到了密不透风、层层掩护和自由的相互支援。
苏军唯一的缺点就是武器不足,如果在一栋小楼内部署至少两挺机枪,华军的进攻都将变得异常艰难。
华军夺取莫斯科城外全部阵地之后,并没有急于进攻,经过侦查部队的火力试探和侦查,华军发现在日本用过的穿墙战术不能用了,这里不是日本,这里的房子也不是木头砖瓦房子,大部分房子都是石头砌成,要在到处都是石头房子的城市中使用穿墙战术,基本上不可能,日本的房子用炸药很容易炸穿,而这里的石头房子如果要用炸药炸开,必须要使用大量的炸药。
而且这里房子都是小楼,每一栋小楼内可能藏着几十个苏军士兵,以班为单位的小股部队渗透战术面对这种情况,胜算不大。
为了彻底试探出城内苏军的防御力量,华军在3月16日这天发动的小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让华军摸清楚了苏军的防御情况,但也损失不小。仅仅一天就损失了三十多辆坦克,伤亡一千多人。
为了尽快拿下莫斯科,华军不得不想尽办法如何针对苏军的布防制定出一个有效可行的进攻战术。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按照常规的小股部队渗透性进攻,必然会遭到惨重损失,毕竟你不能让一个班的士兵去进攻一个排驻防的一座小楼,这无异于以卵击石,毕竟在单兵武器方面,华军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在步枪方面,华军的步枪优势是射速快一些,但这个优势并不能弥补进攻方和防守方的巨大兵力差距,在战斗素养上,华军确实要高出苏军很多,可苏军的作战意志很顽强,用一个班去打一个排,谁都不敢拍着胸脯保证可以打赢,而且城内的房屋是一栋接一栋,相互之间可以互为犄角进行掩护增援,就算特种部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无法有作为。如果进行大规模进攻,在狭长街道上,兵力无法展开,人越多越是伤亡惨重。
华军经过一天的战斗后总结了一点点经验,发现要对城内苏军防守的一栋栋小楼进攻,首先必须清理掉对方阁楼内的迫击炮,这门迫击炮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它不仅可以对华军的步兵进行炮击,而且还能敲掉华军火力增援的机枪和迫击炮。
华军停止进攻后,开始派大量的轰炸机对莫斯科城内进行轰炸,一连三天,白天从早上七点开始,到下午六点天黑之前,轰炸就没有停止过。
在莫斯科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能够听到华军轰炸机在天空中呼啸而过的声音,炮弹从天空中落下发出一声声尖啸,特别的刺耳,随之而来的爆炸声震耳欲聋。
轰炸第一天,呆在莫斯科城内的苏军就感觉世界末日到来一般,从清晨一直到入夜,爆炸声从来没有停止过,到处都是爆炸,到处都是死人,到处都是楼房倒塌声,整个城市里被一片烟尘笼罩其中,又饥又渴的苏军士兵们躲在各个楼房里瑟瑟发抖,只有躲在地下室的苏军士兵感觉安全一点,但是如果整栋楼房都塌了,那么他们将会被活埋,这更加悲惨。
入夜之后,轰炸停止,但华军的火炮又开始发威,这让刚刚准备出来透一口气的苏军士兵们不得不再次缩回去。
一个小时的炮击让莫斯科城内再次倒塌了一些房屋,里面的苏军士兵们被埋在里面,大概只有天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
炮击结束之后,华军以班为单位开始向城内渗透,借着夜色的掩护和白天轰炸的效果,华军成功地在城内攻占了一块街区,但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鉴于苏军在一栋栋小楼的地下室配属了能够平射的山炮,华军没有人坦克和装甲车在前面开路,这两样东西只能成为苏军火炮的活靶子之外,没有别的用途。
面对苏军以一栋栋小楼为防御碉堡,华军除了与苏军进行争夺之外,暂时也别无他法,不过华军在武器配备方面明显要强于苏军,火力也要强大很多。
一夜的进攻让华军的收获不是很大,不过好歹也在城中站稳了脚跟,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天亮了,天亮之后,轰炸机会继续进行轰炸。
第二天白天的轰炸结束之后,苏军损失更大了,城中有许多苏军的据点都被航弹给炸榻了。不过鉴于第一天晚上丢失了一片街区,苏军在第二天晚上加强了戒备和防守,这次华军取得的战果很少。
华军指挥官得知情况后,决定等三天轰炸结束之后再按照既定的战术进攻,现在还是让轰炸机群尽可能的清除苏军一些据点。
苏军在莫斯科渡过了漫长的三天,这三天犹如深处在地狱之中,原本一个好端端的城市在三天的轰炸下变成了一片瓦砾,轰炸结束之后,整个莫斯科城内还完好无损的建筑已经很少了。
华军在第四天发起了进攻,为了这次进攻,盟军总部给进攻的华军部队配备了大量的烟雾弹和防毒气面罩,烟雾弹一经使用,就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华军每一个以班排为单位的进攻小分队在进攻之前先向苏军驻防的小楼投掷烟雾弹,烟雾弹顿时散发出大量的烟雾,这很大程度上的阻挡了双方视线。
在宁静的街道上很快传来大量的脚步声和坦克的轰鸣声,这实际上是华军用留声机播放的录音,而躲藏在小楼内的苏军士兵们却不知道这是华军在搞鬼,他们听见大量的脚步声和坦克的轰鸣声之后,就意味华军进攻开始了,在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华军冲过来,他们楼上楼下一起开火,可以平射的山炮、步枪、重机枪和迫击炮全部响了起来,而此时华军那边也传出大量的枪声、炮声,这让小楼内的苏军更加惊恐,开火速度更快了。
烟雾弹一枚接一枚的用掷弹筒投资过去,烟雾一个小时内都没有消散,不过一个小时过后,苏军终于发现了不正常,他们停止了射击,这时他们才发现弹药已经消耗无几了。
为了对付华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苏俄人想尽了办法,在没有专门对付坦克的武器的情况下,苏俄人想到了将山炮进行了简单的改造,让山炮能够平射,这确实是一种对付坦克和装甲车的有效办法。
眼看着莫斯科外围守不住了,苏俄军队在华军发动大规模全线进攻之前,趁夜全部撤如莫斯科城内,并在城内布置了层层防御。
莫斯科城内三四层高的小楼到处都是,这些民居小楼基本上都是用石头砌成,非常结实耐用,用作碉堡也没问题。
鉴于这一点,苏军高层就想到了将莫斯科城内这一栋栋小楼都布置成一个个碉堡,每一栋小楼内布置一个排的兵力防守。
为了增加每一栋小楼的防御力量,苏军给每一栋小楼内都部署一个排的兵力,配备有一门山炮、一挺重机枪、一门迫击炮、步枪、手枪、子弹、炮弹和手榴弹若干。
苏军为此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他们将每一栋小楼都部署成一个坚固的堡垒,将能够平射的山炮部署在地下室的窗口,炮口从地窗面向华军进攻方向,这样可以充分保护火炮,即便房子塌了,火炮和地下室的炮兵也是安全的。
地下室的另一边派一人警戒、观察和联络,在一楼的前面五米左右挖掘战壕,战壕上铺上原木、草皮,战壕内部署若五到七人,并将地下室其他不面向华军的窗户全部堵死。战壕内的士兵可以和楼上的士兵遥相呼应,进攻的华军必将受到上下双重打击。
在第一层,苏军在窗户口部署一挺重机枪,机枪手、弹药手和手持步枪的士兵数名,这里机枪手可以直接对正面进攻的华军进行扫射,其他人可以从其他窗口开枪射击。在相连的房间之间的墙壁上打洞,方便前后几个房间的进行联系和随时支援。
在第二层,部署数量适当的士兵在各个窗口进行射击,士兵们可以从窗口向进攻的华军投掷手榴弹。
在第三层,苏军部署的是枪法比较好的神枪手,人数多少不一定,目的就是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对进攻的华军士兵进行狙击。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用楼梯接通,可以让士兵们随时上下增援。
在阁楼上或者第四层,安排的是一门迫击炮,并将房顶打开一个小窗口,给迫击炮开出一条弹道,这样既可以隐蔽迫击炮的位置,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够让迫击炮炮击进攻的华军。
这一栋栋小楼的防御部署,将苏军现有的武器,能用的都用上了,而且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它们的作用,在防御上几乎做到了密不透风、层层掩护和自由的相互支援。
苏军唯一的缺点就是武器不足,如果在一栋小楼内部署至少两挺机枪,华军的进攻都将变得异常艰难。
华军夺取莫斯科城外全部阵地之后,并没有急于进攻,经过侦查部队的火力试探和侦查,华军发现在日本用过的穿墙战术不能用了,这里不是日本,这里的房子也不是木头砖瓦房子,大部分房子都是石头砌成,要在到处都是石头房子的城市中使用穿墙战术,基本上不可能,日本的房子用炸药很容易炸穿,而这里的石头房子如果要用炸药炸开,必须要使用大量的炸药。
而且这里房子都是小楼,每一栋小楼内可能藏着几十个苏军士兵,以班为单位的小股部队渗透战术面对这种情况,胜算不大。
为了彻底试探出城内苏军的防御力量,华军在3月16日这天发动的小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让华军摸清楚了苏军的防御情况,但也损失不小。仅仅一天就损失了三十多辆坦克,伤亡一千多人。
为了尽快拿下莫斯科,华军不得不想尽办法如何针对苏军的布防制定出一个有效可行的进攻战术。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按照常规的小股部队渗透性进攻,必然会遭到惨重损失,毕竟你不能让一个班的士兵去进攻一个排驻防的一座小楼,这无异于以卵击石,毕竟在单兵武器方面,华军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在步枪方面,华军的步枪优势是射速快一些,但这个优势并不能弥补进攻方和防守方的巨大兵力差距,在战斗素养上,华军确实要高出苏军很多,可苏军的作战意志很顽强,用一个班去打一个排,谁都不敢拍着胸脯保证可以打赢,而且城内的房屋是一栋接一栋,相互之间可以互为犄角进行掩护增援,就算特种部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无法有作为。如果进行大规模进攻,在狭长街道上,兵力无法展开,人越多越是伤亡惨重。
华军经过一天的战斗后总结了一点点经验,发现要对城内苏军防守的一栋栋小楼进攻,首先必须清理掉对方阁楼内的迫击炮,这门迫击炮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它不仅可以对华军的步兵进行炮击,而且还能敲掉华军火力增援的机枪和迫击炮。
华军停止进攻后,开始派大量的轰炸机对莫斯科城内进行轰炸,一连三天,白天从早上七点开始,到下午六点天黑之前,轰炸就没有停止过。
在莫斯科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能够听到华军轰炸机在天空中呼啸而过的声音,炮弹从天空中落下发出一声声尖啸,特别的刺耳,随之而来的爆炸声震耳欲聋。
轰炸第一天,呆在莫斯科城内的苏军就感觉世界末日到来一般,从清晨一直到入夜,爆炸声从来没有停止过,到处都是爆炸,到处都是死人,到处都是楼房倒塌声,整个城市里被一片烟尘笼罩其中,又饥又渴的苏军士兵们躲在各个楼房里瑟瑟发抖,只有躲在地下室的苏军士兵感觉安全一点,但是如果整栋楼房都塌了,那么他们将会被活埋,这更加悲惨。
入夜之后,轰炸停止,但华军的火炮又开始发威,这让刚刚准备出来透一口气的苏军士兵们不得不再次缩回去。
一个小时的炮击让莫斯科城内再次倒塌了一些房屋,里面的苏军士兵们被埋在里面,大概只有天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
炮击结束之后,华军以班为单位开始向城内渗透,借着夜色的掩护和白天轰炸的效果,华军成功地在城内攻占了一块街区,但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鉴于苏军在一栋栋小楼的地下室配属了能够平射的山炮,华军没有人坦克和装甲车在前面开路,这两样东西只能成为苏军火炮的活靶子之外,没有别的用途。
面对苏军以一栋栋小楼为防御碉堡,华军除了与苏军进行争夺之外,暂时也别无他法,不过华军在武器配备方面明显要强于苏军,火力也要强大很多。
一夜的进攻让华军的收获不是很大,不过好歹也在城中站稳了脚跟,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天亮了,天亮之后,轰炸机会继续进行轰炸。
第二天白天的轰炸结束之后,苏军损失更大了,城中有许多苏军的据点都被航弹给炸榻了。不过鉴于第一天晚上丢失了一片街区,苏军在第二天晚上加强了戒备和防守,这次华军取得的战果很少。
华军指挥官得知情况后,决定等三天轰炸结束之后再按照既定的战术进攻,现在还是让轰炸机群尽可能的清除苏军一些据点。
苏军在莫斯科渡过了漫长的三天,这三天犹如深处在地狱之中,原本一个好端端的城市在三天的轰炸下变成了一片瓦砾,轰炸结束之后,整个莫斯科城内还完好无损的建筑已经很少了。
华军在第四天发起了进攻,为了这次进攻,盟军总部给进攻的华军部队配备了大量的烟雾弹和防毒气面罩,烟雾弹一经使用,就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华军每一个以班排为单位的进攻小分队在进攻之前先向苏军驻防的小楼投掷烟雾弹,烟雾弹顿时散发出大量的烟雾,这很大程度上的阻挡了双方视线。
在宁静的街道上很快传来大量的脚步声和坦克的轰鸣声,这实际上是华军用留声机播放的录音,而躲藏在小楼内的苏军士兵们却不知道这是华军在搞鬼,他们听见大量的脚步声和坦克的轰鸣声之后,就意味华军进攻开始了,在看不见对方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华军冲过来,他们楼上楼下一起开火,可以平射的山炮、步枪、重机枪和迫击炮全部响了起来,而此时华军那边也传出大量的枪声、炮声,这让小楼内的苏军更加惊恐,开火速度更快了。
烟雾弹一枚接一枚的用掷弹筒投资过去,烟雾一个小时内都没有消散,不过一个小时过后,苏军终于发现了不正常,他们停止了射击,这时他们才发现弹药已经消耗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