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两天后,C城医院援非医疗队抵达N国。
十三名医生前往当地唯一一家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援助,并携带了从国内运输来的基础药品和检测盒。
南穗单手拎着行李,帮运送大件物品的志愿者们搭把手。
N国在冬天是雨季,虽然这雨季雨水也不多,属于地中海气候,气温适宜,并没有国内的寒冷。
远处低矮的房屋显现出来,引路的当地向导一口本地口音的法语,指向前方的路牌。
眼前和国内六七十年代的乡镇中心卫生站差不多规模的医院,将是南穗未来两年要工作的地方。
作为一个市级医院,它只有53名医护人员,稀稀拉拉的几幢平房铺在广阔的区域里。
天空中飘了几滴雨,向导有些兴奋地和异国来客们说话。
他的语速快,带着当地的口音,音节都黏在了一起。
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南穗暂时充当了翻译。
“这是个好兆头。”
第53章 . 以身扶伤 6 异国义诊
今日天晴, 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一丝云彩都没有,温度不高, 但日光灼人。
达斯贝市医院里添了许多新面孔, 医疗队到来的第一天已经做好了迎接病患的准备, 摩拳擦掌地收拾好了带来的器材和药品,又把各自科室的诊室打扫了一遍,浑身都是干劲, 惹得当地的医生投来异样的目光。
只是医生们准备好了一切,低矮的门诊部几乎没有患者。
总共就一个感冒的,一个腹泻的。
十多个人望着两个病人面面相觑, 最后花了十五分钟接待两位珍稀的病人,腹泻都快整成了三堂会诊。
曹队长作为交涉人,用法语艰难地和当地医院院长交流着这个奇怪的现象。
“周一医院没有病患就诊吗?”
一般来说N国的周一应该是最繁忙的,可直到现在都没有几个病人进入医院, 本地的医护人员也不紧不慢地收拾着器材, 偶尔抬头好奇地打量医疗队带来的药品。
听见陌生的异国人开口, 他们脸上有些迷惑, 尽量放慢了语速解释:“当地人不常来医院,我们平时也没有几个病人, 很轻松的。”
曹队长听懂了他们说的每个单词, 却不明白他们整句话的意思。
不常来医院, 是说本地人身体很好吗?
可按照来之前的数据统计,达斯贝市每年因各种疾病死亡的人数不在少数, 传染病中被称为“得过疟疾就没有去过非洲”的疟疾、黄热病、艾滋病,其他的比如糖尿病、伤寒,都是经常出现的。
南穗从住处走出, 手上还拿着一片芒果干,撞见N国医生和曹队长的对话,抛去一个暗示的眼神。
“曹队,我们开会呢,就差你了。”
她没说法语,眼神抛向医疗队暂居的隔间。
狭小的居室里挤着剩余的医生,王振掏出手机一看,果然是没什么信号,电话都不一定打得出去,更不用说上网的问题。
“王医生,这地方偏,上网得去市中心,放假再和未婚妻打电话吧。”
南穗打趣了两句,坐在他下手,把最中间的位置留给曹队长。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看就是要谈事情,纷纷把手机和书本收了起来,等待着第一个人开口。
曹队长却是对着南穗开口问:“温医生是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我昨天出去走了走,也碰到好几个本地人,达斯贝市的情况可能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南穗随手将手上的东西放下,目光看向窗外,旅人蕉高大的树干遮掩住视线,歪歪扭扭的医院牌子斜挂在两根柱子之间。
就如同医院里的器材一样简陋随便。
“本地人害怕医院,我猜测和当地的医疗条件有关,他们的认知里去医院等同于死亡,因为很多去医院的人最后都病死了,逐渐对医院的畏惧心理越来越重,导致医院没什么病患。”
有些让人难以置信的荒谬逻辑链,却随着贫穷和落后刻在了达斯贝人的血液里,他们更愿意待在家里等疾病自动痊愈,也很少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用奇怪的仪器拨弄他们的身体。
就像早些年代,依旧存在有产妇不去医院做检查,反而沉迷相信农村的偏方,最后干脆在家里生产的现象。
然而,没有医疗的介入干预,疾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温医生动作好快,昨天晚上是出去找人打听消息去了?”
王振不由得感叹了一句,他昨天刚到,又经历了几天的颠簸,安顿下来恨不得直接躺在床上休息,隐约瞥见温涟出门的身影,还想着她竟然还有力气出门散步,没想到是出门打听消息。
“也就是去找人聊聊天,顺便问问本地情况,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曹队长啦。”
南穗习惯周全布局,每到一个新地方都喜欢收集信息,互联网上的信息终究不够全面,很多细节只有真正深入本地人群中才能注意到。
她半靠在椅背上,等待曹队长的任务分配。
“我和一半人留在医院,空闲时间教一下当地医护人员,另一半人跟着温医生去走访一下吧,就和平时下乡义诊一样,能劝的先劝到医院来,不能的看看就地接诊,把病患信息都记录一下。”
曹队长思绪运转得飞快,很快把人分成了两波,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各出一个,再带上一些便携式设备,领头人选了温涟,先把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
--
十三名医生前往当地唯一一家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援助,并携带了从国内运输来的基础药品和检测盒。
南穗单手拎着行李,帮运送大件物品的志愿者们搭把手。
N国在冬天是雨季,虽然这雨季雨水也不多,属于地中海气候,气温适宜,并没有国内的寒冷。
远处低矮的房屋显现出来,引路的当地向导一口本地口音的法语,指向前方的路牌。
眼前和国内六七十年代的乡镇中心卫生站差不多规模的医院,将是南穗未来两年要工作的地方。
作为一个市级医院,它只有53名医护人员,稀稀拉拉的几幢平房铺在广阔的区域里。
天空中飘了几滴雨,向导有些兴奋地和异国来客们说话。
他的语速快,带着当地的口音,音节都黏在了一起。
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南穗暂时充当了翻译。
“这是个好兆头。”
第53章 . 以身扶伤 6 异国义诊
今日天晴, 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一丝云彩都没有,温度不高, 但日光灼人。
达斯贝市医院里添了许多新面孔, 医疗队到来的第一天已经做好了迎接病患的准备, 摩拳擦掌地收拾好了带来的器材和药品,又把各自科室的诊室打扫了一遍,浑身都是干劲, 惹得当地的医生投来异样的目光。
只是医生们准备好了一切,低矮的门诊部几乎没有患者。
总共就一个感冒的,一个腹泻的。
十多个人望着两个病人面面相觑, 最后花了十五分钟接待两位珍稀的病人,腹泻都快整成了三堂会诊。
曹队长作为交涉人,用法语艰难地和当地医院院长交流着这个奇怪的现象。
“周一医院没有病患就诊吗?”
一般来说N国的周一应该是最繁忙的,可直到现在都没有几个病人进入医院, 本地的医护人员也不紧不慢地收拾着器材, 偶尔抬头好奇地打量医疗队带来的药品。
听见陌生的异国人开口, 他们脸上有些迷惑, 尽量放慢了语速解释:“当地人不常来医院,我们平时也没有几个病人, 很轻松的。”
曹队长听懂了他们说的每个单词, 却不明白他们整句话的意思。
不常来医院, 是说本地人身体很好吗?
可按照来之前的数据统计,达斯贝市每年因各种疾病死亡的人数不在少数, 传染病中被称为“得过疟疾就没有去过非洲”的疟疾、黄热病、艾滋病,其他的比如糖尿病、伤寒,都是经常出现的。
南穗从住处走出, 手上还拿着一片芒果干,撞见N国医生和曹队长的对话,抛去一个暗示的眼神。
“曹队,我们开会呢,就差你了。”
她没说法语,眼神抛向医疗队暂居的隔间。
狭小的居室里挤着剩余的医生,王振掏出手机一看,果然是没什么信号,电话都不一定打得出去,更不用说上网的问题。
“王医生,这地方偏,上网得去市中心,放假再和未婚妻打电话吧。”
南穗打趣了两句,坐在他下手,把最中间的位置留给曹队长。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看就是要谈事情,纷纷把手机和书本收了起来,等待着第一个人开口。
曹队长却是对着南穗开口问:“温医生是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我昨天出去走了走,也碰到好几个本地人,达斯贝市的情况可能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南穗随手将手上的东西放下,目光看向窗外,旅人蕉高大的树干遮掩住视线,歪歪扭扭的医院牌子斜挂在两根柱子之间。
就如同医院里的器材一样简陋随便。
“本地人害怕医院,我猜测和当地的医疗条件有关,他们的认知里去医院等同于死亡,因为很多去医院的人最后都病死了,逐渐对医院的畏惧心理越来越重,导致医院没什么病患。”
有些让人难以置信的荒谬逻辑链,却随着贫穷和落后刻在了达斯贝人的血液里,他们更愿意待在家里等疾病自动痊愈,也很少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用奇怪的仪器拨弄他们的身体。
就像早些年代,依旧存在有产妇不去医院做检查,反而沉迷相信农村的偏方,最后干脆在家里生产的现象。
然而,没有医疗的介入干预,疾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温医生动作好快,昨天晚上是出去找人打听消息去了?”
王振不由得感叹了一句,他昨天刚到,又经历了几天的颠簸,安顿下来恨不得直接躺在床上休息,隐约瞥见温涟出门的身影,还想着她竟然还有力气出门散步,没想到是出门打听消息。
“也就是去找人聊聊天,顺便问问本地情况,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曹队长啦。”
南穗习惯周全布局,每到一个新地方都喜欢收集信息,互联网上的信息终究不够全面,很多细节只有真正深入本地人群中才能注意到。
她半靠在椅背上,等待曹队长的任务分配。
“我和一半人留在医院,空闲时间教一下当地医护人员,另一半人跟着温医生去走访一下吧,就和平时下乡义诊一样,能劝的先劝到医院来,不能的看看就地接诊,把病患信息都记录一下。”
曹队长思绪运转得飞快,很快把人分成了两波,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各出一个,再带上一些便携式设备,领头人选了温涟,先把医疗服务送到家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