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页
黛玉此时疼痛止了些,勉强笑着答应了, 道:“不能招呼姨妈与二位姐姐,还望见谅。”
江映雪看她疼的脸色都变了,心下十分担心, 蹙眉道:“都这时候了,还讲究这些虚礼做什么,好生歇着,不必管我们。”
宝钗将带来的野山参交给紫鹃,遂向李纨说:“屋里不甚宽绰,这会子人多,挤在这里实在有些乱,林妹妹还要分心招呼我们,不如我到外间去等罢。”
李纨听了也觉有理,想着姨妈经验老道些,便留在屋内帮忙,宝钗则与江映雪在外面等候,并吩咐丫鬟婆子们烧热水,熬好参汤备用。
时间渐渐流逝,夜色愈深,黛玉疼痛难忍,已有些力竭,孩子却迟迟不下来,李纨等人急得不行,正慌乱间,忽见一个婆子匆匆进来回话,道:“奶奶,爷回来了!”
众人闻言一怔,紫鹃疑惑道:“这时候赶回来,难不成与送信的人碰上了?只是即便快马加鞭,按理该要两三日才是。”
孝慈县离京都虽不甚远,但来往也得十来日之功。
那婆子忙道:“听说老太太与太太奶奶都已在回程的路上了,大约明日便到,爷因放心不下奶奶,特意快马加鞭赶回来的,这会子在外头急的乱转,几次要闯进来,我们好容易才劝住了。”
李纨听了心下一松,忙攥住黛玉的手,道:“妹妹听见了没,妹夫回来了,你安下心。”
两个稳婆也忙道:“奶奶加把劲,孩子就快出来了。”
此时黛玉神智略清,听见顾湛回来了,心中一喜,便觉疼的好些,也有了精神,点了点头道:“我歇一歇,养养力气。”
宝钗趁着黛玉欢喜,又劝着将人参汤喝了数口,黛玉养足了力气,咬牙忍痛,配合稳婆用力,终于亥时二刻平安生下一子。
众人大喜过望,紫鹃等人更是不住的念佛,一面又忙忙的打发人出去报喜。
这头稳婆给婴儿断了脐,又在子孙桶里清洗干净,方裹上大红襁褓,抱去炕边给黛玉看。
黛玉此时早已精疲力尽,看大红襁褓包着孩儿,生得面目俊秀,目朗眉疏,着实欢喜,轻轻抚着婴儿嫩嫩的小脸蛋,几欲流下泪来。
薛姨妈见状忙劝道:“月子里可不能哭,仔细落下病根。”
黛玉闻言方忍住了。
紫鹃取了四十两银子,四个金玉戒指分别装了荷包,递给两个稳婆,笑道:“今日劳烦二位妈妈了。”
两人接过荷包,只觉沉甸甸的,心中大喜,忙磕头谢赏。
黛玉正欲说话,忽见白鹭忍笑进来回话:“奶奶,爷在外头等的焦急,问多早晚才能进来?”
原来林如海与顾湛得了黛玉平安产子的消息,皆喜出望外,林如海还好些,闻得黛玉母子平安便放了心,自去歇息了,顾湛却急不可耐,恨不得立时飞过来看望母子俩,却迟迟不见李纨等人出去,只在外头急的不行。
众人闻言皆忍俊不禁,江映雪见黛玉脸上飞红,不禁扑哧一笑,道:“看来我们还是不要在这里碍事了。”
李纨也忍笑,向薛姨妈道:“夜色已深,姨妈与妹妹同我一道去歇息罢。”
当下众人各自回房,李纨邀了薛姨妈宝钗同去,紫鹃亦命人为江映雪收拾好了客房。
片刻后,顾湛带着太医匆匆进来,紫鹃等人已放下了帐幔,又搭了帕子在黛玉腕上。
太医告了罪,在床前小杌子上坐了,凝神诊了脉,而后又问了几句,方起身向顾湛笑道:“三爷放心,奶奶无甚大碍,只是伤了
些元气,也不必服药,只需饮食上精心些,好好调养一段时日便好了。”
顾湛闻言方放下心来,谢过太医,命人看赏,好生送了出去。
两个奶娘是早就挑选好的,皆是顾家的家生子,性情稳妥,人也干净爽利,此时也已喂好了奶,将襁褓放在黛玉枕畔。
黛玉此时已换了干净衣裳,身上只穿着件银红小袄,头上勒着石青色织金缎抹额,脸色虽有些苍白,眉眼间却满是喜色。
顾湛在炕边坐下,看向黛玉,眸中柔情似水,轻抚了抚她的脸颊,道:“辛苦你了。”
紫鹃等人见状,彼此对看一眼,皆是满面笑容,知趣的退了下去。
黛玉面上微微一红,看向枕畔的大红襁褓,柔声道:“虽有些辛苦,却是甘之如饴。”
顾湛掀开小被,看见孩子裹着襁褓,小脸蛋通红,睡的正好,越看越爱,忍不住用手背轻轻摩挲着儿子的小脸。
此时襁褓中的小婴儿仿佛也知道爹娘在身边似的,睁开葡萄似的眼睛看了看周围,砸吧着柔嫩的小嘴儿笑了。
夫妻两屏气凝神,痴痴看着小家伙,心中都是柔情无限。
黛玉此番生产,着实耗费了不少精力,此时丈夫与儿子都在身边,心中平安喜乐,身体却十分疲倦,略说了两句话便忍不住沉沉睡去。
小婴儿也已熟睡,一只小拳头抵在脸颊边,睡的十分香甜,黛玉侧身而睡,娥眉微蹙,面色苍白,眉眼间犹有几分疲累,手臂却不自觉圈着襁褓。
顾湛静静看着妻儿,只觉心中温软一片,温柔地摸了摸小家伙的小脸蛋,又轻轻帮黛玉掖了掖被角,方小心起身,就在一旁的软塌上睡下。
只是顾湛心中太过欢喜,在榻上辗转了半宿也睡不着,忽然想起儿子未起乳名,又开始琢磨起来,展转寻思,直至四更时分方朦胧睡去。
--
江映雪看她疼的脸色都变了,心下十分担心, 蹙眉道:“都这时候了,还讲究这些虚礼做什么,好生歇着,不必管我们。”
宝钗将带来的野山参交给紫鹃,遂向李纨说:“屋里不甚宽绰,这会子人多,挤在这里实在有些乱,林妹妹还要分心招呼我们,不如我到外间去等罢。”
李纨听了也觉有理,想着姨妈经验老道些,便留在屋内帮忙,宝钗则与江映雪在外面等候,并吩咐丫鬟婆子们烧热水,熬好参汤备用。
时间渐渐流逝,夜色愈深,黛玉疼痛难忍,已有些力竭,孩子却迟迟不下来,李纨等人急得不行,正慌乱间,忽见一个婆子匆匆进来回话,道:“奶奶,爷回来了!”
众人闻言一怔,紫鹃疑惑道:“这时候赶回来,难不成与送信的人碰上了?只是即便快马加鞭,按理该要两三日才是。”
孝慈县离京都虽不甚远,但来往也得十来日之功。
那婆子忙道:“听说老太太与太太奶奶都已在回程的路上了,大约明日便到,爷因放心不下奶奶,特意快马加鞭赶回来的,这会子在外头急的乱转,几次要闯进来,我们好容易才劝住了。”
李纨听了心下一松,忙攥住黛玉的手,道:“妹妹听见了没,妹夫回来了,你安下心。”
两个稳婆也忙道:“奶奶加把劲,孩子就快出来了。”
此时黛玉神智略清,听见顾湛回来了,心中一喜,便觉疼的好些,也有了精神,点了点头道:“我歇一歇,养养力气。”
宝钗趁着黛玉欢喜,又劝着将人参汤喝了数口,黛玉养足了力气,咬牙忍痛,配合稳婆用力,终于亥时二刻平安生下一子。
众人大喜过望,紫鹃等人更是不住的念佛,一面又忙忙的打发人出去报喜。
这头稳婆给婴儿断了脐,又在子孙桶里清洗干净,方裹上大红襁褓,抱去炕边给黛玉看。
黛玉此时早已精疲力尽,看大红襁褓包着孩儿,生得面目俊秀,目朗眉疏,着实欢喜,轻轻抚着婴儿嫩嫩的小脸蛋,几欲流下泪来。
薛姨妈见状忙劝道:“月子里可不能哭,仔细落下病根。”
黛玉闻言方忍住了。
紫鹃取了四十两银子,四个金玉戒指分别装了荷包,递给两个稳婆,笑道:“今日劳烦二位妈妈了。”
两人接过荷包,只觉沉甸甸的,心中大喜,忙磕头谢赏。
黛玉正欲说话,忽见白鹭忍笑进来回话:“奶奶,爷在外头等的焦急,问多早晚才能进来?”
原来林如海与顾湛得了黛玉平安产子的消息,皆喜出望外,林如海还好些,闻得黛玉母子平安便放了心,自去歇息了,顾湛却急不可耐,恨不得立时飞过来看望母子俩,却迟迟不见李纨等人出去,只在外头急的不行。
众人闻言皆忍俊不禁,江映雪见黛玉脸上飞红,不禁扑哧一笑,道:“看来我们还是不要在这里碍事了。”
李纨也忍笑,向薛姨妈道:“夜色已深,姨妈与妹妹同我一道去歇息罢。”
当下众人各自回房,李纨邀了薛姨妈宝钗同去,紫鹃亦命人为江映雪收拾好了客房。
片刻后,顾湛带着太医匆匆进来,紫鹃等人已放下了帐幔,又搭了帕子在黛玉腕上。
太医告了罪,在床前小杌子上坐了,凝神诊了脉,而后又问了几句,方起身向顾湛笑道:“三爷放心,奶奶无甚大碍,只是伤了
些元气,也不必服药,只需饮食上精心些,好好调养一段时日便好了。”
顾湛闻言方放下心来,谢过太医,命人看赏,好生送了出去。
两个奶娘是早就挑选好的,皆是顾家的家生子,性情稳妥,人也干净爽利,此时也已喂好了奶,将襁褓放在黛玉枕畔。
黛玉此时已换了干净衣裳,身上只穿着件银红小袄,头上勒着石青色织金缎抹额,脸色虽有些苍白,眉眼间却满是喜色。
顾湛在炕边坐下,看向黛玉,眸中柔情似水,轻抚了抚她的脸颊,道:“辛苦你了。”
紫鹃等人见状,彼此对看一眼,皆是满面笑容,知趣的退了下去。
黛玉面上微微一红,看向枕畔的大红襁褓,柔声道:“虽有些辛苦,却是甘之如饴。”
顾湛掀开小被,看见孩子裹着襁褓,小脸蛋通红,睡的正好,越看越爱,忍不住用手背轻轻摩挲着儿子的小脸。
此时襁褓中的小婴儿仿佛也知道爹娘在身边似的,睁开葡萄似的眼睛看了看周围,砸吧着柔嫩的小嘴儿笑了。
夫妻两屏气凝神,痴痴看着小家伙,心中都是柔情无限。
黛玉此番生产,着实耗费了不少精力,此时丈夫与儿子都在身边,心中平安喜乐,身体却十分疲倦,略说了两句话便忍不住沉沉睡去。
小婴儿也已熟睡,一只小拳头抵在脸颊边,睡的十分香甜,黛玉侧身而睡,娥眉微蹙,面色苍白,眉眼间犹有几分疲累,手臂却不自觉圈着襁褓。
顾湛静静看着妻儿,只觉心中温软一片,温柔地摸了摸小家伙的小脸蛋,又轻轻帮黛玉掖了掖被角,方小心起身,就在一旁的软塌上睡下。
只是顾湛心中太过欢喜,在榻上辗转了半宿也睡不着,忽然想起儿子未起乳名,又开始琢磨起来,展转寻思,直至四更时分方朦胧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