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奈的是。
刘辩连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或许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郭嘉了。
这个人,咸鱼一条,能够给出中肯的建议。
不过嘛。
还是有一点不妥。
郭嘉出身颖川,和颖川派走得太近。
若是为了避嫌,将一些荀攸、荀彧、钟繇等人排除在外,不太公平。
刘辩思来想去,觉得这个人事任命,只能他亲自安排。
就目前而言,三公九卿,已经是位极人臣。
没有更高的职位了。
丞相不过是刘辩弄出来玩玩,不可能继承下去。
这样就有些麻烦了。
此次人事任命,恐怕十几二十年,都不会有变化。
刘辩也不得不慎重起来。
大汉实在太大了,人才济济。
但尤其突出的,能够服众位列三公,也就那么几个。
刘玄德是不可能了。
刘辩不会让宗族强大起来。
曹操和袁绍,倒是可以考虑。
不过嘛。
二人都驻守边疆,不适合担任三公。
毕竟三公是百官之首,必须坐镇朝堂。
刘辩若是远征,也需要靠谱的大臣辅佐太子。
而且,刘辩的国策,一直都是“强中央”。
曹操和袁绍,都是边军的代表人物。
刘辩欣赏他们的野心,所以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既然如此安排了,他们和朝堂的距离,还是远一点好。
然而,刘辩又不能疏远他们之间的关系。
甚至还需要小心地维持。
综合起来,刘辩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他命祢衡草拟奏折,准备来一个石破天惊!
“封曹操为魏侯,袁绍为淮南侯,均为列侯!”
祢衡瞳孔一缩,里面藏着震惊。
不过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根据刘辩的要求,记录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三公的人选了。
说实话,刘辩还是挺为难的。
毕竟每个人,都是名流青史的人物。
考虑到资历问题。
刘辩决定将贾诩提拔上来。
身为少府的他,没少帮刘辩的忙。
很多时候,都是他主持处理政事。
刘辩不过是给了贾诩应得的荣耀。
至于接下来的两个人选,刘辩还真不好拿捏。
庞统、徐庶、诸葛亮、郭嘉等人的才能肯定够了。
然而,刘辩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诸葛亮刚通过科举,刘辩已经是破格提拔了。
要是一下子提升到三公,恐怕会有很多人不服。
大司农周忠倒是挺合适的,只不过他的能力一般般。
想了想,刘辩还是选择了郭嘉,平衡一下颖川派。
咸鱼又怎么样?
在关键时刻,也是有妙用的。
最后一人,刘辩敲定了庞统!
庞统是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通习兵事。
当个太尉,肯定不成问题。
并非庞统的能力超过了诸葛亮,而是他最适合坐镇洛阳。
诸葛亮要是担任了太尉,那么他以后很难继续领军出征了。
于是,三公的人选变成了:
贾诩担任司徒。
郭嘉担任司空。
庞统担任太尉。
但为了平衡诸葛亮、陆逊、周瑜等青年才俊。
刘辩也不吝赏赐。
诸葛亮先给一个“武侯”,陆逊为“江陵侯”,周瑜为“平虏侯”。
其中诸葛亮的评价,当然是最高的。
他一个儒将,却拿了“武侯”的称号,不知道会得罪多少人。
不过刘辩相信,诸葛亮会处理好这一切。
剩下的九卿,刘辩也有所安排。
陈珪、韦端、周忠等人,也该下台了。
不然年轻人怎么上位?
刘辩要动,就要彻底!
换血又何妨?
荀攸已经位列光禄勋,九卿之一,最有实力竞争三公。
可惜刘辩压了一压,导致荀攸错过。
为了弥补这一点,刘辩决定将荀彧召回来。
于是,九卿的人选变成了:荀攸、荀彧、钟繇、程昱、徐庶、法正、鲁肃、陆逊、刘晔。
如此安排下来,颖川派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劲的。
不过刘辩首先考虑的是才能、忠诚。
至于颖川派的存在,不过是抱团取暖罢了。
影响不到刘辩的安排!
荀彧、荀攸不必说了,叔至二人都是能臣。
钟繇担任并州刺史,也有很长的时间了。
他任劳任怨,将并州打理得很好,刘辩给他一个机会回归朝堂,并不过分。
三人都是出身颖川,再加上一个郭嘉,确实了不得。
程昱之前的职务为兖州刺史,一直任劳任怨,刘辩非常欣赏。
在这些人之中,最具有争议的还是法正、鲁肃、刘晔三人。
鲁肃被发掘出来不久,他缺乏的是足够的机遇。
只要刘辩提供平台,任何事情鲁肃都能做好。
法正是刘辩从益州带回来了,一下子被提拔到九卿。
任何人都想象不到!
不过刘辩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没人敢反对。
反倒是法正受宠若惊。
怎么一下子就成为了九卿?
可惜刘辩懒得解释。
至于刘晔,当然是为了管理匠人。
在刘辩的推动下,大汉匠人的待遇,越来越好。
同时,科技创新变得更加重要。
刘晔在没有系统的帮助下,都能折腾出小霹雳车。
在“制作”方面,他有很大的天赋、才能。
刘辩最看重刘晔的“高瞻远瞩”。
他能够很快地掌控制作行业,对一些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知。
甚至能够准确地“预言”。
这种能力,不需要多么地精通匠人的活计,但他会清楚地知道,什么发明是特别有用的!
匠人该往哪方面研究、发展、创新,刘晔能够很好地掌控节奏。
九卿之位,怎么也要留他一个。
这个人的眼光贼好。
名单公布以后,祢衡看着都不得劲。
里面老多新人了。
可想而知,一旦公布出去,会引发多么大的轰动。
三公九卿,几乎完全换血啊!
上一次朝廷如此大动干戈,还是董卓伏诛的时候。
“陛下,您考虑妥当了吗?”祢衡不敢掉以轻心,认真地询问着。
“就按照这个名单,拟订圣旨吧?”
“遵旨!”祢衡神色有些无奈。
至于将军的军衔,也有所变动。
曹操、袁绍提升为卫将军。
除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这已经是最大的军衔了。
吕布为前将军,赵云晋升为后将军。
余者皆有晋级、赏赐。
刘辩仿佛将大汉“血洗”一遍。
刘辩连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或许最合适的人选,就是郭嘉了。
这个人,咸鱼一条,能够给出中肯的建议。
不过嘛。
还是有一点不妥。
郭嘉出身颖川,和颖川派走得太近。
若是为了避嫌,将一些荀攸、荀彧、钟繇等人排除在外,不太公平。
刘辩思来想去,觉得这个人事任命,只能他亲自安排。
就目前而言,三公九卿,已经是位极人臣。
没有更高的职位了。
丞相不过是刘辩弄出来玩玩,不可能继承下去。
这样就有些麻烦了。
此次人事任命,恐怕十几二十年,都不会有变化。
刘辩也不得不慎重起来。
大汉实在太大了,人才济济。
但尤其突出的,能够服众位列三公,也就那么几个。
刘玄德是不可能了。
刘辩不会让宗族强大起来。
曹操和袁绍,倒是可以考虑。
不过嘛。
二人都驻守边疆,不适合担任三公。
毕竟三公是百官之首,必须坐镇朝堂。
刘辩若是远征,也需要靠谱的大臣辅佐太子。
而且,刘辩的国策,一直都是“强中央”。
曹操和袁绍,都是边军的代表人物。
刘辩欣赏他们的野心,所以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既然如此安排了,他们和朝堂的距离,还是远一点好。
然而,刘辩又不能疏远他们之间的关系。
甚至还需要小心地维持。
综合起来,刘辩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他命祢衡草拟奏折,准备来一个石破天惊!
“封曹操为魏侯,袁绍为淮南侯,均为列侯!”
祢衡瞳孔一缩,里面藏着震惊。
不过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根据刘辩的要求,记录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三公的人选了。
说实话,刘辩还是挺为难的。
毕竟每个人,都是名流青史的人物。
考虑到资历问题。
刘辩决定将贾诩提拔上来。
身为少府的他,没少帮刘辩的忙。
很多时候,都是他主持处理政事。
刘辩不过是给了贾诩应得的荣耀。
至于接下来的两个人选,刘辩还真不好拿捏。
庞统、徐庶、诸葛亮、郭嘉等人的才能肯定够了。
然而,刘辩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诸葛亮刚通过科举,刘辩已经是破格提拔了。
要是一下子提升到三公,恐怕会有很多人不服。
大司农周忠倒是挺合适的,只不过他的能力一般般。
想了想,刘辩还是选择了郭嘉,平衡一下颖川派。
咸鱼又怎么样?
在关键时刻,也是有妙用的。
最后一人,刘辩敲定了庞统!
庞统是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通习兵事。
当个太尉,肯定不成问题。
并非庞统的能力超过了诸葛亮,而是他最适合坐镇洛阳。
诸葛亮要是担任了太尉,那么他以后很难继续领军出征了。
于是,三公的人选变成了:
贾诩担任司徒。
郭嘉担任司空。
庞统担任太尉。
但为了平衡诸葛亮、陆逊、周瑜等青年才俊。
刘辩也不吝赏赐。
诸葛亮先给一个“武侯”,陆逊为“江陵侯”,周瑜为“平虏侯”。
其中诸葛亮的评价,当然是最高的。
他一个儒将,却拿了“武侯”的称号,不知道会得罪多少人。
不过刘辩相信,诸葛亮会处理好这一切。
剩下的九卿,刘辩也有所安排。
陈珪、韦端、周忠等人,也该下台了。
不然年轻人怎么上位?
刘辩要动,就要彻底!
换血又何妨?
荀攸已经位列光禄勋,九卿之一,最有实力竞争三公。
可惜刘辩压了一压,导致荀攸错过。
为了弥补这一点,刘辩决定将荀彧召回来。
于是,九卿的人选变成了:荀攸、荀彧、钟繇、程昱、徐庶、法正、鲁肃、陆逊、刘晔。
如此安排下来,颖川派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劲的。
不过刘辩首先考虑的是才能、忠诚。
至于颖川派的存在,不过是抱团取暖罢了。
影响不到刘辩的安排!
荀彧、荀攸不必说了,叔至二人都是能臣。
钟繇担任并州刺史,也有很长的时间了。
他任劳任怨,将并州打理得很好,刘辩给他一个机会回归朝堂,并不过分。
三人都是出身颖川,再加上一个郭嘉,确实了不得。
程昱之前的职务为兖州刺史,一直任劳任怨,刘辩非常欣赏。
在这些人之中,最具有争议的还是法正、鲁肃、刘晔三人。
鲁肃被发掘出来不久,他缺乏的是足够的机遇。
只要刘辩提供平台,任何事情鲁肃都能做好。
法正是刘辩从益州带回来了,一下子被提拔到九卿。
任何人都想象不到!
不过刘辩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没人敢反对。
反倒是法正受宠若惊。
怎么一下子就成为了九卿?
可惜刘辩懒得解释。
至于刘晔,当然是为了管理匠人。
在刘辩的推动下,大汉匠人的待遇,越来越好。
同时,科技创新变得更加重要。
刘晔在没有系统的帮助下,都能折腾出小霹雳车。
在“制作”方面,他有很大的天赋、才能。
刘辩最看重刘晔的“高瞻远瞩”。
他能够很快地掌控制作行业,对一些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知。
甚至能够准确地“预言”。
这种能力,不需要多么地精通匠人的活计,但他会清楚地知道,什么发明是特别有用的!
匠人该往哪方面研究、发展、创新,刘晔能够很好地掌控节奏。
九卿之位,怎么也要留他一个。
这个人的眼光贼好。
名单公布以后,祢衡看着都不得劲。
里面老多新人了。
可想而知,一旦公布出去,会引发多么大的轰动。
三公九卿,几乎完全换血啊!
上一次朝廷如此大动干戈,还是董卓伏诛的时候。
“陛下,您考虑妥当了吗?”祢衡不敢掉以轻心,认真地询问着。
“就按照这个名单,拟订圣旨吧?”
“遵旨!”祢衡神色有些无奈。
至于将军的军衔,也有所变动。
曹操、袁绍提升为卫将军。
除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这已经是最大的军衔了。
吕布为前将军,赵云晋升为后将军。
余者皆有晋级、赏赐。
刘辩仿佛将大汉“血洗”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