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博淡淡断了两人的客气,“那些事情随后再说,季责,你可知道那玉佩,是什么时候吴大新没有再佩戴的?”
这个问题,让季责思量了许久,才不确定的说了一句:“好像是这个月的十三吧?那天我记得上午下了一场大雨,因为没什么人上街,所以我和他还说了几句话。”
十三正是四天前。和老妇人死亡时间吻合。
第2098章 记得清楚
这个事情记得这么清楚,付拾一忍不住脱口而出:“记得这么清楚吗?”
李长博也是看住季责。
大家都是破案的老手了,对于这种事情,都有点敏感。
季责却不慌不忙,温和笑着解释道:“是,记得很清楚。那天下雨,没有顾客,我和他说话,不经意留意到了玉佩,调侃一句,他便有些恼怒,态度不是很好。而且那日他们家煮了肉,却被我家猫偷走一块,我不得不冒雨去买了一块赔给他家,所以记得很清楚。”
这个前因后果,解释得很清晰明了。
众人都忍不住多看一眼吴大新。
吴大新说,玉佩丢了七八天了。
可根据季责说的,玉佩是十天前丢了的。
这就对不上了。
两人之中,或许有一人撒谎?
吴大新面对众人目光,有点恼怒:“我的玉佩,我说是七八日之前丢的,当然是七八日之前,难道别人还能比我更清楚?”
此时季责也温和点了点头:“也有可能只是那天我才发现而已。老吴,你也莫要如此激动,保重身体要紧。”
可季责越是温和,吴大新就越是恼怒,他恨恨的瞪着季责,问他:“这个事情,难道不是你弄成这样的?要不是你,这个事情会这样吗?会发生这些事情吗?”
季责面对如此指责,却没有辩解推诿的意思,反而承认得很利索:“是是是,你说的对,都是我的过错。我认赔。”
吴大新却依旧激动:“谁要你赔!你还我儿子!”
季责只是不停道歉:“是我的过错,都怪我觉得人命关天,所以没有思虑清楚就将这个事情告诉了崔郎君,又没拦着崔郎君,怪我,怪我。”
崔备这下也坐不住了,连忙道:“不是你的错,是我太冲动了。人命关天的事情,你告诉我又有什么错?”
他忍不住指责吴大新:“这个事情,和季责又有什么关系?你说你玉佩掉了就掉了?我看分明就是和你有关系!好好的,为什么你的祖传玉佩会到了人家手里?而且那么重要,怎么不找?我看分明是你心虚!”
吴大新当然坐不住,当即就要跳起来和崔备吵架。
李长博十分有先见之明,立刻开口:“公堂之上,不是你等吵架的地方。都住口!非问不答,违者立刻严惩!”
他目光一扫几人,颇具威严。
付拾一听了半天,大概也总结出几个重点了:一,玉佩丢的时间,对不上。二,老妇人怎么拿到玉佩的,很悬疑,三,这个季责很会说话,也很有条理。
不得不说,季责这样,吴大新是没法和人家比。
说话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怪不得崔备愿意得罪吴大新,也要将粮食供应给季责。
李长博此时告诉了季责一个事情:“那名老妇人,其实并不是崔郎君的母亲。”
季责微微一愣,随后看向崔备:“不是崔郎君的母亲?”
崔备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也是送来衙门之后才知道的。我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
他无助的揪了揪自己脑袋,深深的替自己老娘担忧。
季责则是温和宽慰道:“先别想了,这个事情,也许是好事呢。既然不是伯母,那说不定伯母现在人好好的——”
他看一眼吴大新,轻叹:“只是更怪我了。我不该没弄清楚就胡乱揣测。”
李长博清了清嗓子。
两人想起李长博方才的警告,连忙闭上嘴巴,摆出正襟危坐的架势来认真对待。
一时无人言语。
李长博看住季责:“你既与吴大新是邻居,应当十分了解吴大新,你可曾见过有没有什么老妇,去找过吴大新?或是二人有过节?”
现在这样的情况,吴大新的确是嫌疑最大的人。
吴大新想辩解两句,可被王二祥一瞪,就老实的缩回去。
就是多多少少别得有点辛苦。
对于李长博这个问题,季责仔细想了想之后,忽然说了句:“平时来往什么的,倒是没留意到。但是前些日子,他与顾客起了纷争。差点动手。说是缺斤少两。”
他看一眼吴大新,低声道:“平日去买他粮食的,多是老顾客。其中不少年纪大的人。而且寻常也有人去他家卖粮食。都是自家种的。这种都大多数是老人。有时候也会争执两句。有一次我听见人吵嚷质问他,问他这么办事,就不怕回头买根绳子吊死在他家门口吗?”
这话说得,吴大新身上的“可疑”两个字,简直就是加粗和加黑了。
李长博听完了后,忽然问了句:“你们离河近吗?”
季责点点头:“房子背后就是河,不远,几步路就到。”
说起河,季责忽然说了句:“对了,十三那天早上,我看见他们父子两个从河边回来,不过没多想,以为是去洗什么东西了。更没多问。”
--
这个问题,让季责思量了许久,才不确定的说了一句:“好像是这个月的十三吧?那天我记得上午下了一场大雨,因为没什么人上街,所以我和他还说了几句话。”
十三正是四天前。和老妇人死亡时间吻合。
第2098章 记得清楚
这个事情记得这么清楚,付拾一忍不住脱口而出:“记得这么清楚吗?”
李长博也是看住季责。
大家都是破案的老手了,对于这种事情,都有点敏感。
季责却不慌不忙,温和笑着解释道:“是,记得很清楚。那天下雨,没有顾客,我和他说话,不经意留意到了玉佩,调侃一句,他便有些恼怒,态度不是很好。而且那日他们家煮了肉,却被我家猫偷走一块,我不得不冒雨去买了一块赔给他家,所以记得很清楚。”
这个前因后果,解释得很清晰明了。
众人都忍不住多看一眼吴大新。
吴大新说,玉佩丢了七八天了。
可根据季责说的,玉佩是十天前丢了的。
这就对不上了。
两人之中,或许有一人撒谎?
吴大新面对众人目光,有点恼怒:“我的玉佩,我说是七八日之前丢的,当然是七八日之前,难道别人还能比我更清楚?”
此时季责也温和点了点头:“也有可能只是那天我才发现而已。老吴,你也莫要如此激动,保重身体要紧。”
可季责越是温和,吴大新就越是恼怒,他恨恨的瞪着季责,问他:“这个事情,难道不是你弄成这样的?要不是你,这个事情会这样吗?会发生这些事情吗?”
季责面对如此指责,却没有辩解推诿的意思,反而承认得很利索:“是是是,你说的对,都是我的过错。我认赔。”
吴大新却依旧激动:“谁要你赔!你还我儿子!”
季责只是不停道歉:“是我的过错,都怪我觉得人命关天,所以没有思虑清楚就将这个事情告诉了崔郎君,又没拦着崔郎君,怪我,怪我。”
崔备这下也坐不住了,连忙道:“不是你的错,是我太冲动了。人命关天的事情,你告诉我又有什么错?”
他忍不住指责吴大新:“这个事情,和季责又有什么关系?你说你玉佩掉了就掉了?我看分明就是和你有关系!好好的,为什么你的祖传玉佩会到了人家手里?而且那么重要,怎么不找?我看分明是你心虚!”
吴大新当然坐不住,当即就要跳起来和崔备吵架。
李长博十分有先见之明,立刻开口:“公堂之上,不是你等吵架的地方。都住口!非问不答,违者立刻严惩!”
他目光一扫几人,颇具威严。
付拾一听了半天,大概也总结出几个重点了:一,玉佩丢的时间,对不上。二,老妇人怎么拿到玉佩的,很悬疑,三,这个季责很会说话,也很有条理。
不得不说,季责这样,吴大新是没法和人家比。
说话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怪不得崔备愿意得罪吴大新,也要将粮食供应给季责。
李长博此时告诉了季责一个事情:“那名老妇人,其实并不是崔郎君的母亲。”
季责微微一愣,随后看向崔备:“不是崔郎君的母亲?”
崔备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也是送来衙门之后才知道的。我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
他无助的揪了揪自己脑袋,深深的替自己老娘担忧。
季责则是温和宽慰道:“先别想了,这个事情,也许是好事呢。既然不是伯母,那说不定伯母现在人好好的——”
他看一眼吴大新,轻叹:“只是更怪我了。我不该没弄清楚就胡乱揣测。”
李长博清了清嗓子。
两人想起李长博方才的警告,连忙闭上嘴巴,摆出正襟危坐的架势来认真对待。
一时无人言语。
李长博看住季责:“你既与吴大新是邻居,应当十分了解吴大新,你可曾见过有没有什么老妇,去找过吴大新?或是二人有过节?”
现在这样的情况,吴大新的确是嫌疑最大的人。
吴大新想辩解两句,可被王二祥一瞪,就老实的缩回去。
就是多多少少别得有点辛苦。
对于李长博这个问题,季责仔细想了想之后,忽然说了句:“平时来往什么的,倒是没留意到。但是前些日子,他与顾客起了纷争。差点动手。说是缺斤少两。”
他看一眼吴大新,低声道:“平日去买他粮食的,多是老顾客。其中不少年纪大的人。而且寻常也有人去他家卖粮食。都是自家种的。这种都大多数是老人。有时候也会争执两句。有一次我听见人吵嚷质问他,问他这么办事,就不怕回头买根绳子吊死在他家门口吗?”
这话说得,吴大新身上的“可疑”两个字,简直就是加粗和加黑了。
李长博听完了后,忽然问了句:“你们离河近吗?”
季责点点头:“房子背后就是河,不远,几步路就到。”
说起河,季责忽然说了句:“对了,十三那天早上,我看见他们父子两个从河边回来,不过没多想,以为是去洗什么东西了。更没多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