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虽然粗通汉语,但对汉字的了解还是有些匮乏,然而还没等探马前往,身边就有曾经在三韩和其交过手的队长出言“这是汉人的解烦军,是征东将军的嫡系部队”
嫡系部队,那就意味着孙策就在对面,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和这个名传已久的孙策见个面。
“去传个信,我要求和征东将军对话”
面对这种浑身上下都是刺,咬一口都感觉要掉一嘴牙的对手,宇文泰出于本能是拒绝开战的,尤其是在明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之下。
不过也并不是就要举手投降,只是单纯的想和孙策聊聊,他很好奇,如果这位征东将军拿下了高句丽,雪耻是一回事,但最终,孙策又会如何对待高句丽?
宇文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和他的本性有莫大的关系。
宇文泰,北周政权的实际开拓者和创造者,此人早年跟随父亲起义,之后历仕北魏权臣尔朱荣,北魏名将兼关陇集团第一人贺拔岳。
到弑杀魏孝武帝,改拥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
在这期间宇文泰实施府兵制,设置八部制度(据说是八旗制度的参考案),征战东魏,吞并南梁等等,无疑不显露出他是一个极有政治远见的人。
当然弑君一事,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以及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都是不可磨灭的绝对污点。
不过宇文泰的前世生平,孙策并不清楚,因此对他的提议,并没有拒绝,事实上,孙策也很想看看宇文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虽然对人他了解不够,但数据和技能就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写照。
约了一个中间地儿,双方各出六骑,来到场中。
待双方翻身下马,孙策才发现,宇文泰的外貌特征有些不伦不类。
首先是垂手过膝,可又不是大长耳垂。
然后是美须髯打理得十分干净,却又不是蚕眉赤脸。
最后,你不是赤脸也就算了,偏偏是张黑脸……
这不就是小说中,刘关张的合体吗?
“见过孙征东”
“宇文将军,有礼了”
两人最初没有聊到什么有营养的话,大多是对彼此的一些恭维,而后才由宇文泰率先打开僵局。
“征东将军此次带兵,已为大汉朝的威仪,竖下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榜样,今新罗覆灭,三韩一蹶不振,百济宛如惊弓之鸟,将军复仇大计已成,何不就此离去,平息兵争?”
本以为宇文泰是有什么高见,或者说是来谈什么投降条款,结果他是把自己当王司徒了?
孙策可不想做诸葛亮,打马就回,反正数据他已经拿到了。
如果说几句就能化干戈为玉帛,那宋朝早该千秋万代了。
宇文泰,字黑濑,力量90,技巧91,谋略76,内政87,统率80。
宰制,身为宰相时,内政、统率加5。
鏖战,在超过半个月的持久战中,兵士士气降低幅度减少50%。
转捩,每更替一次君主,内政和统率各加1。
(更多最新武将数据,请加书友群799324670,下载群文档查看)
“征东将军,且慢!”
“怎么?还有什么要说的?国内城,我势在必得,与其在这里和我嚼舌根,不如想想办法,怎么突破我这重重阻碍”
孙策回头不回马,他不认为在这个情况下,双方还有和谈的可能。
然而宇文泰却是挥退左右,卸下佩剑,又叫了声孙策留步,示意自己没有任何不轨意图。
这才让孙策止步,重新正视起来。
“你就不怕我翻脸不认人?”
“翻脸也好,不翻脸也罢,鄙人有一问,请征东将军务必解惑”
“你说”
“高句丽,朝鲜,三韩,还有辽东,征东将军打算如何处置?”
孙策一时间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他怎么处置,好像和宇文泰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转念一想,莫不是继柴荣之后,又有一个打算弃暗投明的?
从漩涡里爆出来,一开始就有了归宿的历史人物中,除了冉闵是特殊原因之外,目前还真就只有柴荣这一个个例。
念及此,孙策心下起了非常大的兴趣“怎么,宇文将军如此关心此事,莫不是有其它什么想法?”
“还请征东将军先回答我的问题”
看着宇文泰庄重的神情,孙策舒了一口气,慢慢启齿“至武帝时起,辽东和汉四郡就一直是大汉的领土,我现在收回来也不过是完璧归赵,至于三韩,追溯求源,也是先秦时期,逃难至彼的秦人”
整理了一下思路,孙策也跃马而下,缓缓走到宇文泰跟前,这惊得岳云忙不失迭的跟在其后“你信不信,现在如果我告诉骨伐国国主赵市洙,甘文国国主崔景,以及依西古国国主姜佑宁,告诉他们说我汉人将从三韩半岛撤走,他们会第一时间,哭着求我留下”
宇文泰没有说话,他没有去过三韩,更别说如此偏远的骨伐国,但是他对孙策的所言还是觉着有些夸大其词。
“明明你是来侵略,来杀我们这些你们口中异邦之人的,占有我们的领土,吃着我们这些异邦人种出的粮食,我不相信他们会如此这般,除非他们有把柄在你手中”
宇文泰的异想天开,彻底把孙策逗乐了。
“对,没错,我是来侵略的,带来了灾祸也带来了杀戮,甚至还坑杀了不少试图抵抗我的三韩百姓,好像是叫伽耶联盟?但那又怎么样?我是来侵略的,不是来支援建设的,我也不要求你们会乖乖听话,可那些反抗我的人,我不该杀?喂喂,我是侵略者哎”
“至于我说的骨伐国的事,我也没骗你,对你们来说我或许来自于地狱,可现在对这三个小国而言,我就是来自于神界的仙人,粮食、布匹、房子、渔船、耕牛、农具、学堂、闲钱他们那一样少了?你说如果我走了,这些东西会去哪?绝大多数还不是又跑到你们这些统治者的口袋里了,说句实话,从三韩到辽东,甚至是辽西,我能从这里得到的,还不如我治下的一个州,但我还是来了,不是因为我有杀人的嗜好,而是我想建立一个前无来者,后无续者的大帝国,要成为这样的人,杀戮自然就难免,因为人一多,想法就多…这,算了,跟你说这么多也没用,反正,总结一句话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听完孙策这一段自述,宇文泰的内心还没来得及细细消化,就见对方又一字一句的说道“昌,是繁荣昌盛的昌,亡是消亡殆尽的亡”
宇文泰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营阵之中的,脑子里一直都回荡着孙策最后的话语'顺他者昌,逆他者亡,昌是繁荣昌盛的昌,亡是消亡殆尽的亡'
'繁荣昌盛、消亡殆尽'
'昌盛…消亡'
宇文泰越想,越是心惊,此刻他已经想清楚了孙策字里行间的真正意义。
“来人,拿纸笔来!”
他想清楚了,自己不过是一个仰慕汉文化,而被族人所唾弃的人,在鲜卑,宇文泰没有任何发言权。
辗转到高句丽,是因为据说这边有汉人在打仗,他希望能借汉人的船,去中原大地看看,可人有旦夕祸福,路过高句丽时,自己病倒了,被一位老妪所救。
宇文泰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醒来后,恰逢遇上高句丽征兵,老妪舍不得自家儿子,宇文泰最后就以老妪义子的名义顶替。
结果不到半年,还是因为他懂汉语,识汉字,有勇有谋,再加上在渊盖苏文立高位宫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就顺理成章的晋升为将军。
本想着,在高句丽他尽人事听天命,可谁想自己碰到了孙策,也见识到了他的非凡气度。
能把侵略说得如此理直气壮,还让人无所辩解,能让人在短时间内,信服他的所言所行,并为之折服。
所以,他留下书信,选择去侍奉孙策,他要亲眼见证这个敢作敢当,气吞天地的男人,是如何成长为千古一帝!
嫡系部队,那就意味着孙策就在对面,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和这个名传已久的孙策见个面。
“去传个信,我要求和征东将军对话”
面对这种浑身上下都是刺,咬一口都感觉要掉一嘴牙的对手,宇文泰出于本能是拒绝开战的,尤其是在明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之下。
不过也并不是就要举手投降,只是单纯的想和孙策聊聊,他很好奇,如果这位征东将军拿下了高句丽,雪耻是一回事,但最终,孙策又会如何对待高句丽?
宇文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和他的本性有莫大的关系。
宇文泰,北周政权的实际开拓者和创造者,此人早年跟随父亲起义,之后历仕北魏权臣尔朱荣,北魏名将兼关陇集团第一人贺拔岳。
到弑杀魏孝武帝,改拥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
在这期间宇文泰实施府兵制,设置八部制度(据说是八旗制度的参考案),征战东魏,吞并南梁等等,无疑不显露出他是一个极有政治远见的人。
当然弑君一事,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以及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都是不可磨灭的绝对污点。
不过宇文泰的前世生平,孙策并不清楚,因此对他的提议,并没有拒绝,事实上,孙策也很想看看宇文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虽然对人他了解不够,但数据和技能就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写照。
约了一个中间地儿,双方各出六骑,来到场中。
待双方翻身下马,孙策才发现,宇文泰的外貌特征有些不伦不类。
首先是垂手过膝,可又不是大长耳垂。
然后是美须髯打理得十分干净,却又不是蚕眉赤脸。
最后,你不是赤脸也就算了,偏偏是张黑脸……
这不就是小说中,刘关张的合体吗?
“见过孙征东”
“宇文将军,有礼了”
两人最初没有聊到什么有营养的话,大多是对彼此的一些恭维,而后才由宇文泰率先打开僵局。
“征东将军此次带兵,已为大汉朝的威仪,竖下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榜样,今新罗覆灭,三韩一蹶不振,百济宛如惊弓之鸟,将军复仇大计已成,何不就此离去,平息兵争?”
本以为宇文泰是有什么高见,或者说是来谈什么投降条款,结果他是把自己当王司徒了?
孙策可不想做诸葛亮,打马就回,反正数据他已经拿到了。
如果说几句就能化干戈为玉帛,那宋朝早该千秋万代了。
宇文泰,字黑濑,力量90,技巧91,谋略76,内政87,统率80。
宰制,身为宰相时,内政、统率加5。
鏖战,在超过半个月的持久战中,兵士士气降低幅度减少50%。
转捩,每更替一次君主,内政和统率各加1。
(更多最新武将数据,请加书友群799324670,下载群文档查看)
“征东将军,且慢!”
“怎么?还有什么要说的?国内城,我势在必得,与其在这里和我嚼舌根,不如想想办法,怎么突破我这重重阻碍”
孙策回头不回马,他不认为在这个情况下,双方还有和谈的可能。
然而宇文泰却是挥退左右,卸下佩剑,又叫了声孙策留步,示意自己没有任何不轨意图。
这才让孙策止步,重新正视起来。
“你就不怕我翻脸不认人?”
“翻脸也好,不翻脸也罢,鄙人有一问,请征东将军务必解惑”
“你说”
“高句丽,朝鲜,三韩,还有辽东,征东将军打算如何处置?”
孙策一时间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他怎么处置,好像和宇文泰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转念一想,莫不是继柴荣之后,又有一个打算弃暗投明的?
从漩涡里爆出来,一开始就有了归宿的历史人物中,除了冉闵是特殊原因之外,目前还真就只有柴荣这一个个例。
念及此,孙策心下起了非常大的兴趣“怎么,宇文将军如此关心此事,莫不是有其它什么想法?”
“还请征东将军先回答我的问题”
看着宇文泰庄重的神情,孙策舒了一口气,慢慢启齿“至武帝时起,辽东和汉四郡就一直是大汉的领土,我现在收回来也不过是完璧归赵,至于三韩,追溯求源,也是先秦时期,逃难至彼的秦人”
整理了一下思路,孙策也跃马而下,缓缓走到宇文泰跟前,这惊得岳云忙不失迭的跟在其后“你信不信,现在如果我告诉骨伐国国主赵市洙,甘文国国主崔景,以及依西古国国主姜佑宁,告诉他们说我汉人将从三韩半岛撤走,他们会第一时间,哭着求我留下”
宇文泰没有说话,他没有去过三韩,更别说如此偏远的骨伐国,但是他对孙策的所言还是觉着有些夸大其词。
“明明你是来侵略,来杀我们这些你们口中异邦之人的,占有我们的领土,吃着我们这些异邦人种出的粮食,我不相信他们会如此这般,除非他们有把柄在你手中”
宇文泰的异想天开,彻底把孙策逗乐了。
“对,没错,我是来侵略的,带来了灾祸也带来了杀戮,甚至还坑杀了不少试图抵抗我的三韩百姓,好像是叫伽耶联盟?但那又怎么样?我是来侵略的,不是来支援建设的,我也不要求你们会乖乖听话,可那些反抗我的人,我不该杀?喂喂,我是侵略者哎”
“至于我说的骨伐国的事,我也没骗你,对你们来说我或许来自于地狱,可现在对这三个小国而言,我就是来自于神界的仙人,粮食、布匹、房子、渔船、耕牛、农具、学堂、闲钱他们那一样少了?你说如果我走了,这些东西会去哪?绝大多数还不是又跑到你们这些统治者的口袋里了,说句实话,从三韩到辽东,甚至是辽西,我能从这里得到的,还不如我治下的一个州,但我还是来了,不是因为我有杀人的嗜好,而是我想建立一个前无来者,后无续者的大帝国,要成为这样的人,杀戮自然就难免,因为人一多,想法就多…这,算了,跟你说这么多也没用,反正,总结一句话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听完孙策这一段自述,宇文泰的内心还没来得及细细消化,就见对方又一字一句的说道“昌,是繁荣昌盛的昌,亡是消亡殆尽的亡”
宇文泰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营阵之中的,脑子里一直都回荡着孙策最后的话语'顺他者昌,逆他者亡,昌是繁荣昌盛的昌,亡是消亡殆尽的亡'
'繁荣昌盛、消亡殆尽'
'昌盛…消亡'
宇文泰越想,越是心惊,此刻他已经想清楚了孙策字里行间的真正意义。
“来人,拿纸笔来!”
他想清楚了,自己不过是一个仰慕汉文化,而被族人所唾弃的人,在鲜卑,宇文泰没有任何发言权。
辗转到高句丽,是因为据说这边有汉人在打仗,他希望能借汉人的船,去中原大地看看,可人有旦夕祸福,路过高句丽时,自己病倒了,被一位老妪所救。
宇文泰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醒来后,恰逢遇上高句丽征兵,老妪舍不得自家儿子,宇文泰最后就以老妪义子的名义顶替。
结果不到半年,还是因为他懂汉语,识汉字,有勇有谋,再加上在渊盖苏文立高位宫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就顺理成章的晋升为将军。
本想着,在高句丽他尽人事听天命,可谁想自己碰到了孙策,也见识到了他的非凡气度。
能把侵略说得如此理直气壮,还让人无所辩解,能让人在短时间内,信服他的所言所行,并为之折服。
所以,他留下书信,选择去侍奉孙策,他要亲眼见证这个敢作敢当,气吞天地的男人,是如何成长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