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真好啊,这个冬天终于能吃饱饭暖暖过冬咯。”
——
傅有珩还记着裴知县给他买下这座山庄,他怎么也得把银钱慢慢还回去,现在稍微有空闲了,他就开始筹划着挣点小钱。更何况,这么大一片山庄,日常维护的花销可不少。
他想了想,决定重操旧业,在热闹的集市上出摊。山高水远、交通不便,各地的通讯都极慢,更不用说货物的运送了。因而,一旦某样新鲜的东西出现在生活贫乏的老百姓面前,势必会引起极大的关注。
原始的五谷粗粮是最基础的,但同时有些不太容易储存。傅有珩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现有的工具,请了人来碾磨五谷杂粮,利用水风车推磨粗加工碾磨成粉保存起来。
据裴傲的反馈,营养米糊在裴府上下受到了男女老幼的一致好评。
要出摊,还得拿出些吸引人的手艺。傅有珩准备了好几日,考虑到玉泽山庄离县城有点距离,他与裴傲一商量,决定从县衙宅院直接备货出摊。
另一边,裴知县也跟管家交代了声,傅公子若是有需要,府上的下人们就全力配合。
天还未破晓,傅有珩就已经起身在厨院里忙活了,厨师家丁们素来习惯了早起,乍一看到傅公子也到了灶台前,纷纷与他问好。
“傅公子早,您交代的我们会准备好的,公子可以多歇歇再过来的。”
“是啊,面团已经在发着了,现在大家伙做馅料,无需您亲自动手,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昨日傅有珩亲自教了众人制作酸菜馅包子,酸菜是他自己腌渍的,脆爽开胃,酸甜中带一丝短促的辣。
这会儿肉食几乎不可见,肉包子更是奢侈难得的食物。厨师们用酸菜剁碎,加以花生油、酱油等调味,发酵好的光滑面团切成段,擀平至厚度均匀后包入酸菜,捏起一边三两下就折好了一圈褶。
大家都是县衙里谋事多年的厨师,手工做得又快又好,扁圆的一笼笼竹蒸笼很快摆满了包子,大口灶炉一次可蒸数十笼包子,炉火烧得旺,很快便传来咕噜咕噜的沸腾声响,浓郁香甜的面包子香随着蒸汽涌出。
“公子,这须面您看看可好?抻拉得不太好,我还得再练练......”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愧疚地说道,赵五原本是厨院里劈柴拉磨的,有一身的力气,傅有珩缺人手,便也将他叫来一起帮手拉面。
他抻面之时,心里只想着傅公子交代的,一心想拉得又细又长,所以期间断裂了好几次。
傅有珩笑笑安慰赵五:“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样拉抻出来的须面又细又劲道,多练几次,把握力道,很快就能游刃有余了。”
“好!我一定好好施力气。”
傅有珩计划着大批量生产龙须面,现在有水风车滚动推磨,大大解放了人力,麦子、高粱、糯米都能碾磨成细腻光滑的粉。只需稍稍加工,就能给百姓的饭桌上添些新花样。
为了出摊做好生意,傅有珩从山庄里抓了只鸡熬煮炖出一大锅鲜美浓香的鸡汤,既然打算做面条,汤底还得花些心思。
一个多时辰后,裴家宅院的大门打开,只见四五个手脚麻利的男子推抬着一架木轮板车出来,板车上有两个简易的火盆子,隔着热水摆着数十个大竹蒸笼,旁边则是盛满了鸡汤的高瓮,堆叠成小山似的细挂面等等。
厨院的家丁们起早帮忙,傅有珩自然没有亏待他们,给众人都留下一大锅鸡丝汤面和一笼屉包子后,他心想着待挣了银钱,也要打赏他们几个。
此时,集市已经人来人往、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找了处位置,傅有珩与几人道谢,让他们快回去歇着,他自个儿开始吆喝叫卖起来。
他清朗的声音与周围的有些格格不入,也不知是好听响亮的嗓音还是飘香四溢的包子、鸡汤吸引了周围的人,过往的百姓都凑上前来看。
傅有珩的摊档上不再出售烤红薯、炒花生等,因为下溪村、碧山村等村落的乡亲们大老远来集市上赶集,卖的都是各村的特色农产品,他要做的自然是以往都没有的新鲜小吃和包饼面点。
“又是你啊傅公子!”
“咦,是蒸馒头吗?”
“好大一桶汤水,这能尝尝麽?”
“您猜对了一半,蒸包子,新鲜出炉的酸菜包子,酸爽回甘,多汁美味。”傅有珩已经在众多百姓面前混了个脸熟,他热情耐心地回答着人们的问题。
“这是用老母鸡熬煮的高汤,鲜美香浓,老乡可以点一碗金丝面,浇盖上汤和小料,美滋滋、热乎乎。”
“一碗金丝面几银钱啊,我来一碗。”
“六文钱一碗面,两碗十文钱,酸菜包子一文钱两个。”
旁观的人很多,但实际上点了“金丝面”的只有两人,他们还临时凑了十文钱两碗的优惠,傅有珩拿起两捆须面,在滚水里烫了一会儿就捞起放大大的木碗里,往其中浇上澄金油亮的鸡汤,加上酸脆萝卜和酱黄豆等小料。
“鸡汤看着挺鲜美的啊……”
“六文钱是有些许贵了。”
“你俩快尝尝滋味如何。”
两人在茅棚下坐好便捧着碗开始吃面,一人先是抿了一口鸡汤,果真是鲜美回甘,一不留神就喝了大半碗汤,另一人则是夹起面条,这“金丝面”果然纤细如丝,送入口中后细滑有劲道,口感绝佳。
--
——
傅有珩还记着裴知县给他买下这座山庄,他怎么也得把银钱慢慢还回去,现在稍微有空闲了,他就开始筹划着挣点小钱。更何况,这么大一片山庄,日常维护的花销可不少。
他想了想,决定重操旧业,在热闹的集市上出摊。山高水远、交通不便,各地的通讯都极慢,更不用说货物的运送了。因而,一旦某样新鲜的东西出现在生活贫乏的老百姓面前,势必会引起极大的关注。
原始的五谷粗粮是最基础的,但同时有些不太容易储存。傅有珩依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现有的工具,请了人来碾磨五谷杂粮,利用水风车推磨粗加工碾磨成粉保存起来。
据裴傲的反馈,营养米糊在裴府上下受到了男女老幼的一致好评。
要出摊,还得拿出些吸引人的手艺。傅有珩准备了好几日,考虑到玉泽山庄离县城有点距离,他与裴傲一商量,决定从县衙宅院直接备货出摊。
另一边,裴知县也跟管家交代了声,傅公子若是有需要,府上的下人们就全力配合。
天还未破晓,傅有珩就已经起身在厨院里忙活了,厨师家丁们素来习惯了早起,乍一看到傅公子也到了灶台前,纷纷与他问好。
“傅公子早,您交代的我们会准备好的,公子可以多歇歇再过来的。”
“是啊,面团已经在发着了,现在大家伙做馅料,无需您亲自动手,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昨日傅有珩亲自教了众人制作酸菜馅包子,酸菜是他自己腌渍的,脆爽开胃,酸甜中带一丝短促的辣。
这会儿肉食几乎不可见,肉包子更是奢侈难得的食物。厨师们用酸菜剁碎,加以花生油、酱油等调味,发酵好的光滑面团切成段,擀平至厚度均匀后包入酸菜,捏起一边三两下就折好了一圈褶。
大家都是县衙里谋事多年的厨师,手工做得又快又好,扁圆的一笼笼竹蒸笼很快摆满了包子,大口灶炉一次可蒸数十笼包子,炉火烧得旺,很快便传来咕噜咕噜的沸腾声响,浓郁香甜的面包子香随着蒸汽涌出。
“公子,这须面您看看可好?抻拉得不太好,我还得再练练......”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愧疚地说道,赵五原本是厨院里劈柴拉磨的,有一身的力气,傅有珩缺人手,便也将他叫来一起帮手拉面。
他抻面之时,心里只想着傅公子交代的,一心想拉得又细又长,所以期间断裂了好几次。
傅有珩笑笑安慰赵五:“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样拉抻出来的须面又细又劲道,多练几次,把握力道,很快就能游刃有余了。”
“好!我一定好好施力气。”
傅有珩计划着大批量生产龙须面,现在有水风车滚动推磨,大大解放了人力,麦子、高粱、糯米都能碾磨成细腻光滑的粉。只需稍稍加工,就能给百姓的饭桌上添些新花样。
为了出摊做好生意,傅有珩从山庄里抓了只鸡熬煮炖出一大锅鲜美浓香的鸡汤,既然打算做面条,汤底还得花些心思。
一个多时辰后,裴家宅院的大门打开,只见四五个手脚麻利的男子推抬着一架木轮板车出来,板车上有两个简易的火盆子,隔着热水摆着数十个大竹蒸笼,旁边则是盛满了鸡汤的高瓮,堆叠成小山似的细挂面等等。
厨院的家丁们起早帮忙,傅有珩自然没有亏待他们,给众人都留下一大锅鸡丝汤面和一笼屉包子后,他心想着待挣了银钱,也要打赏他们几个。
此时,集市已经人来人往、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找了处位置,傅有珩与几人道谢,让他们快回去歇着,他自个儿开始吆喝叫卖起来。
他清朗的声音与周围的有些格格不入,也不知是好听响亮的嗓音还是飘香四溢的包子、鸡汤吸引了周围的人,过往的百姓都凑上前来看。
傅有珩的摊档上不再出售烤红薯、炒花生等,因为下溪村、碧山村等村落的乡亲们大老远来集市上赶集,卖的都是各村的特色农产品,他要做的自然是以往都没有的新鲜小吃和包饼面点。
“又是你啊傅公子!”
“咦,是蒸馒头吗?”
“好大一桶汤水,这能尝尝麽?”
“您猜对了一半,蒸包子,新鲜出炉的酸菜包子,酸爽回甘,多汁美味。”傅有珩已经在众多百姓面前混了个脸熟,他热情耐心地回答着人们的问题。
“这是用老母鸡熬煮的高汤,鲜美香浓,老乡可以点一碗金丝面,浇盖上汤和小料,美滋滋、热乎乎。”
“一碗金丝面几银钱啊,我来一碗。”
“六文钱一碗面,两碗十文钱,酸菜包子一文钱两个。”
旁观的人很多,但实际上点了“金丝面”的只有两人,他们还临时凑了十文钱两碗的优惠,傅有珩拿起两捆须面,在滚水里烫了一会儿就捞起放大大的木碗里,往其中浇上澄金油亮的鸡汤,加上酸脆萝卜和酱黄豆等小料。
“鸡汤看着挺鲜美的啊……”
“六文钱是有些许贵了。”
“你俩快尝尝滋味如何。”
两人在茅棚下坐好便捧着碗开始吃面,一人先是抿了一口鸡汤,果真是鲜美回甘,一不留神就喝了大半碗汤,另一人则是夹起面条,这“金丝面”果然纤细如丝,送入口中后细滑有劲道,口感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