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酿酒坊今岁出的酒水,必定要多得五十万坛!”
第306章 惊诧
左久廉以威相加之后,又以利相诱,向秦思蓬说了诸多好处。
“酿酒坊当中样样都是现成的,前日才盘了库,酒水、酒缸、酒曲、柴禾等等,所有物资全数在库,人手也齐备,全是熟手,你从前也管过许多回,并非初来乍到,乍一听要多出五十万坛酒水有点匪夷所思,可也不是全不可能做到,届时酿酒坊中势如破竹,能撑起大半酒税,裴继安那一处,却是蹒跚学步,不能得行,两相对比,难道参政会是个不长眼睛的?”
左久廉看着秦思蓬,目光意味深长,道:“你跟了本官多年,本官为人如何,当是心知肚明吧?只要你做得到,参政面前,我自会帮你推进美言,你在这酿酒坊中也已经止步多年了,论资历、能干,本也应当是更进一步的时候,不过若是能添功加劳,就未必只是一步——能省将来三五年磨勘,难道不美?”
……
……
秦思蓬出得门,转身就进了酿酒坊的公厅,有个厅中同僚见他面色,忍不住问道:“莫不是提举训你了?怎么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众人听得声响,一齐都看了过来。
有人道:“不是出了什么事吧?旁人挨训倒是寻常,秦公事却是少有,今日是招了什么风?”
秦思蓬勉强笑笑,道:“无事……”
敷衍几句,便埋头做一副忙于干活的模样。
旁人见状,自然不再理会,却剩得秦思蓬一人手中捏着笔杆,看着桌案上摊开的账册发呆。
诚如方才说话人提到的一般,左久廉一向是个胳膊肘往内拐的,行事护短得很,数年以来,自把秦思蓬当做臂膀,便委以重任,也十分卖力提携。
秦思蓬也不是庸者,做人、做事,都上得了台面,不过毕竟资历尚浅,过往履历也较为单一,欲要再进一步,仍旧有些困难。
而今难得遇到这样的事情,虽然是难题,却也是机会。
多酿五十万坛酒,听起来乃是天方夜谭,绝无可能。可秦思蓬并不是那等冥顽不灵的,稍稍思量,便品出了其中的玄机。
酿酒坊多酿造五十万坛酒是无稽之谈,裴继安那一处新设立一个试行隔槽之法的“隔槽处”,难道就好到哪里去了?
比之自己架子已经搭好,样样都齐备,还有左久廉许过诺将来几个月里必定全力襄助,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而姓裴的那一处不单是平地起高楼,还连人手、砖泥、木料都不见踪影,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要是这多酿造五十万坛是死数,秦思蓬便不挣扎了,哪怕同左久廉翻了脸也要出言推拒。可正是看透了当中奥妙,他倒是觉得,未必不可为。
难道左久廉会不知道,短短数月之中,想要酿酒坊在多酿造五十万坛,是绝无可能的事?
自然是知道的。自己管着酿酒坊,也许到最后酿不到五十万坛,可只要得了三四十万,乃至多得二三十万坛,数字越大,就越好说话。
到得彼时,对比裴继安的隔槽处,对方也许架子都没有搭起来,要是同司茶监前一阵子一般,惹得酒商们闹事,简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是没有惹出事,以常理而推之,石参政已是发话了,隔槽法乃是试行,必要小心谨慎,不能大举劳民伤财,又有左久廉在后头把着,必定不会给人给物,还不知道到得最后,会是如何一地鸡毛。
两相对比,便是个庸庸碌碌的,都能被比出来了,更何况自家本来就做得好,哪里会显不出本事?
秦思蓬反复盘算,最后深深吸了一口气。
必赢的事情,便不要优柔寡断了!
唯有认真行事,不要错过了这次机会,才对得起这许多年来的辛苦,才当不负自家的天生之才!
***
左久廉在此处对着手下亲信威逼拉拢,使得对方为自己卖力,不欲要不受掌控的旁支别系从手上冒头,而在政事堂的公厅当中,石启贤却是对着桌案上垒叠得几乎要把后头坐着的人淹没的宗卷出神。
他面前摆着的东西,有自吏部调出来的裴继安履历、郭保吉对其人荐书、宣县知县彭莽往年考功及履历,有从工部中取出来的宣州圩田并新堤坝宗卷,两年以来江南西路徭役、赋税情况,另有自度支司里头抽调出来的宣县历年应税情况。
石启贤原本只是想对其人来历背景略作了解,将来才好视之情况,给予对应考验。
下头人得了分派,自然头一个就是去吏部流内铨调阅当日裴继安入官时的荐书。
饶是石启贤管过流内铨数年,见得这许多文书摆在面前时,还是吃了一惊。
他先以为其中怕是多有吹嘘之语,然而看到其人来历,竟是越州裴家子弟,又看其中仅仅靠着平铺直叙,居然写满了足足数十页纸,因怕有弄虚作假,只好复又抽调其余宗卷来作佐证,一来二去,桌上的文卷越摆越多。
石启贤人到中年,比不得从前,此时伏案太久,看得眼睛都有些花了才勉强看完,对裴继安免不得重新审视一回。
——如此能干,怨不得郭保吉明明在文路中并无多少人脉,可舍得穷尽力气也要为其奔走,不避裴家故事都肯举荐出来,还直接送进京城,又去了司酒监。
不过既然这裴继安选了走文路,郭保吉重归武功之道,今后便帮不得什么,裴家老三迟早要重新择个靠山。
不是石启贤自夸,他觉得自己虽然不甚高大,却十分能倚能靠,若是比作山岳,非泰山不能当,正正适宜这裴继安来投。
他起了心思,等到公事忙完,回府路上便不住在盘算要用什么差遣来考校这裴继安能耐,除却能耐,也要看看人品——虽然做起事来,才干比人品更重要,可这一个毕竟是打算要大用的,要是人品太差,且也要多思量一回。
石启贤正想着等到考校完了,又有什么合适的官职好给他去领,还没定出个所以然来,已是回了府。
此时早已是掌灯时分,他才进得屋子,却见妻子迎了上来,眼中含泪,面上却是又有几分喜色,还差几步路远,已是开口道:“参政,妾身想要向你讨个人情!”
石启贤惊讶极了,笑道:“夫人何故如何?有什么事情,直说便是。”
景氏忙道:“妾身想给一人求个好差事——我听得参政手下缺个好文书官,方才寻了赵管事来问,他说一时半会,实在寻不到合宜的,既如此,不如我给你荐个人来?”
石启贤更奇怪了。
景氏几乎从不过问朝中升迁任免事,也不曾为旁人说项过,哪怕她两个兄长当年官途坎坷,而石启贤一路顺风顺水,直接进了流内铨,明明很轻易就能搭把手时,她也没有提任何要求,怎么今日忽然开了这样的口?
石启贤不忙着拒绝,却有没有一口答应,问道:“是谁家求上来的,竟是把你也说动了?”
又笑道:“连坐都不叫我坐了。”
他口中说着,究竟寻了张交椅坐下,又接了丫鬟捧来的茶。
景氏忙在边上跟着坐下,拿帕子试了试泪,道:“却也不是旁人求上门来的,乃是我自家看着,觉得造孽得很——参政可知道,我今日出得门去,遇上了芸娘同沈二哥的女儿……”
石启贤有个习惯,盛夏时方才回家,并不用冰,而是拿热茶来喝,以热解热,他此时才吹好了最上头一层热茶水,正要小小抿上一口,那水恰才入喉,听得景氏这一句,当即呛在舌根同鼻腔处,那热茶水也跟着烫得他满嘴发麻,手上险些都捉不稳杯子,热茶水洒了一身,却是来不及清理,已是张口急急问道:“什么?你遇上了谁??”
第307章 不识庐山
石启贤一盏热水烫在身上,屋中自然乱作一团,众人急忙上前给他收拾一番。
等到重新落座,景氏将白日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复才道:“我先头只管着看顾人,旁的并未来得及留意,倒是女儿心细,瞧见她自家背着的竹篓,那篓子里装了不少杂物,又着人回头打听,才晓得原来她投奔了沈二哥的故旧,那一门落魄多年,家中只得一个儿子,也未曾科举,只得了一个不入流的小官,眼下恰才入京数月……”
石启贤听到此处,旁的先不管,只急急问道:“既是遇得人,又是这般落脚处,怎么不赶紧接回来?却仍留她一个在外头,如何使得?!”
语毕,当即站起身来,正要招手叫人,忽然反应过来什么似的,又勉强坐了回去,掩饰般地叹道:“先生清正一生,谁想竟是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复又补道:“我从前得过先生大恩,恩师出事时不能出手相助,眼下先人已逝,留得一个外孙女下来,之前没遇到的时候还罢了,今次既是撞见了,断没有干看着的道理。”
景氏便道:“我也邀她来家中住,只那姑娘家毕竟年纪小,见得我是生人,仍有些不放心,并不肯来,找了借口推拒。”
又道:“我想着旁的先不必说,孩子在外头,却不能叫她吃了亏去,眼下家中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出门竟是要自己提着东西,实在可怜,虽不晓得寄住的哪一家人品行究竟如何,可当日既然帮忙做了收留,又是沈二哥安排的,他此时……我一个做姨的,自然不能干看着,总要帮忙道谢。”
石启贤听她说了原委,顿时明白了其中意思。
景氏这是要以长辈的名义,替沈家女儿向寄住人家致谢。
沈氏女在其人家中暂居了将近一载,虽是个小姑娘,吃用不得什么,却也要人打理,况且对方再如何照料得不好,总归也全须全尾养出来了,当要礼尚往来才行。
方才听得说,家中只有一个婶娘,一个侄儿,那要是只回赠些金银财物,实在有些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而那侄儿已然入官,不入流,又不曾科举,想来不是什么摆得上台面,也没多少能耐,欲要上前一步,并不容易,既是要报恩,倒不如提携其人两分,给个好差遣,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
弄清楚了妻子的打算,石启贤却是摇了摇头,道:“不妥,要是想代沈家给那一门报恩,不必用这文书官的位置。”
他想了想,道:“不如下个帖子叫人过来问一问,看他是个什么想法,要是打算留在京中,我给他另谋个合适的差遣,若是想要出京,自有旁的适合的去处。”
做官自然不可能全不顾及裙带,可石启贤能爬得这么高,又在周弘殷下头坐得这么稳,怎么会知道裙带能收,却不能收到自己手下。
文书官听着仿佛不起眼,其实重要得很,除却要求文笔出众,还需要会体察上情,明白如何居中协调,另要通晓朝中各项律令、条例并各色不成文的故事。
石启贤自己就是文书官出身,很清楚一个出色的文书官能起多少作用,而遇得滥竽充数者,又将导致什么结果。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想要报恩,方法多得很,没必要把自己填进去。
景氏变通得很,见得丈夫这般回答,面上一点不悦之色都没有露,忙道:“是我想得太浅,叫参政为难了。”
又应道:“既如此,不妨叫廷玫见一见,你平日里怕是难抽出闲功夫来……”
石启贤摇头道:“旁的事情不要紧,今次事关先生外孙女儿,从前是沈轻云一应主派,我们又寻不到人,自是没有办法,而今都见得人了,却不能轻易打发,还是我亲自见一见,才好显得郑重。”
又问道:“那一家是哪里来的,那小官姓甚名谁?”
景氏道:“我着人去打听了,说是姓裴,打南边来的,只时间仓促得很,他又是新到京城,认识的人不多,也问不到太多东西。”
石启贤也不着急,转头去看历书,又心中品算了片刻,因知下回休沐有要紧事情要做,腾不出空来,便择了次月中旬一个日子,道:“下我的帖子过去,十八那天请他过来,我也看看此人是个什么品行才好安排。”
景氏点了点头,吩咐下头人记下此事。
石启贤又道:“我一时顾不过来,那念……沈家女儿,你必要多费心照料,还是早些接过来才好,落在外头毕竟看顾不到,又是个姑娘家,被人欺负了去都不晓得。”
他算了算年纪,问道:“是不是今岁就及笄了?我记得她是腊八左近生的,那及笄礼也要大办才是。”
景氏顿了顿,道:“这我却是不知,届时问了才晓得。”
她忍了一下,还是略微含酸地道:“参政对这腊八倒是记得清楚,今岁瑶璧也满十四了,到得生辰那的时候,却不要忘了她的好日子才好。”
为人父母,虽然也同情那沈念禾,更想把她接回家中照料,只是看着丈夫这般上心,甚至远超对自家儿女的用心,景氏心里又有些难过起来。
她也晓得自己嫁了个好丈夫,官做得好,人品也不差,家中通房、妾室一个也无,在外头应酬时也规矩得很。
可人心不足乃是天生。
景氏才嫁进石家没多久就有了身孕,当时石启贤刚谋了外放的差遣,又是使了大力才得来的,因想要攀爬得快些,还特地选了偏远州县,一心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初来乍到,离得又远,还怕水土不服,又不是什么大州大城,害怕不好寻大夫,景氏就留在京中待产,等到孩子出生,偏生年岁太小,更不好带着走远路。
过得两年石启贤回京诣阙,还没同儿子熟悉起来,正遇得雅州叛乱,他自荐去平叛,一走又是一年多。
石启贤走后没多久,景氏才晓得自己又得了身孕,独自一人怀胎十月,景家、石家俱无多少亲眷在,府上虽有几个下仆,却只她一个妇人,又大着肚子,还要看一个孩子,管起来实在吃力。
她熬了近十年,才把丈夫等回来,此时正遇得石启贤如攀登云梯,步步直上,不是宿在衙署,就是外出公干出,十天里头能有一天回家睡就算是走了大运。
成亲许多年,景氏嫁个丈夫,其实见面的机会还没有他那下属同他见得多,儿子、女儿全是她含辛茹苦抚养长大,嘴上虽然不好埋怨,心中又哪里会没有意见。
想到去岁才因丈夫忘了女儿生辰,叫那小的委屈了半日,却又不忍心责怪父亲,而今这一个却是把外头人的生辰记得如此细致,又怎能让景氏心中不泛酸?
石启贤在外样样细致,做事情从无半点遗漏,可回家后却色色都不上心,半点体贴之语都无,连对儿女都颇为失职。
景氏常想,即便当日丈夫娶的不是自己,而是旁人,他也不会纳妾纳通房,更不会在外头拈花惹草,实在是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做官上头,权力比起女色、钱财对他的吸引力都要大上不知多少倍。
明明此时而今儿女都大了,自家又是诰命在身,有个参知政事的丈夫,衣食无忧,甚事不愁,可不知为什么,景氏反而越发觉得意难平。
她回得房中,收拾妥当之后躺回床上,复又想起石启贤方才说的话,却是不由得庆幸女儿不在边上。
只是翻来覆去,她想一回当年沈轻云同冯芸如何恩爱,又如何如胶似漆,生得一个女儿,听闻沈轻云连沈念禾的启蒙都要和着冯芸一起做,连衣裳的花样也要管,但凡有一点可能,都要回家夜宿,此时心中又是难过,又有一种摆不上台面的暗喜——再如何好,又有什么用,而今还不是……
可等她回过神来,再想到今日沈念禾那模样,更想起从前冯芸并冯蕉夫妇的好,清醒之后,只觉得脑子里头一阵发凉,不敢置信自己竟是存有如此恶毒念头。
第306章 惊诧
左久廉以威相加之后,又以利相诱,向秦思蓬说了诸多好处。
“酿酒坊当中样样都是现成的,前日才盘了库,酒水、酒缸、酒曲、柴禾等等,所有物资全数在库,人手也齐备,全是熟手,你从前也管过许多回,并非初来乍到,乍一听要多出五十万坛酒水有点匪夷所思,可也不是全不可能做到,届时酿酒坊中势如破竹,能撑起大半酒税,裴继安那一处,却是蹒跚学步,不能得行,两相对比,难道参政会是个不长眼睛的?”
左久廉看着秦思蓬,目光意味深长,道:“你跟了本官多年,本官为人如何,当是心知肚明吧?只要你做得到,参政面前,我自会帮你推进美言,你在这酿酒坊中也已经止步多年了,论资历、能干,本也应当是更进一步的时候,不过若是能添功加劳,就未必只是一步——能省将来三五年磨勘,难道不美?”
……
……
秦思蓬出得门,转身就进了酿酒坊的公厅,有个厅中同僚见他面色,忍不住问道:“莫不是提举训你了?怎么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众人听得声响,一齐都看了过来。
有人道:“不是出了什么事吧?旁人挨训倒是寻常,秦公事却是少有,今日是招了什么风?”
秦思蓬勉强笑笑,道:“无事……”
敷衍几句,便埋头做一副忙于干活的模样。
旁人见状,自然不再理会,却剩得秦思蓬一人手中捏着笔杆,看着桌案上摊开的账册发呆。
诚如方才说话人提到的一般,左久廉一向是个胳膊肘往内拐的,行事护短得很,数年以来,自把秦思蓬当做臂膀,便委以重任,也十分卖力提携。
秦思蓬也不是庸者,做人、做事,都上得了台面,不过毕竟资历尚浅,过往履历也较为单一,欲要再进一步,仍旧有些困难。
而今难得遇到这样的事情,虽然是难题,却也是机会。
多酿五十万坛酒,听起来乃是天方夜谭,绝无可能。可秦思蓬并不是那等冥顽不灵的,稍稍思量,便品出了其中的玄机。
酿酒坊多酿造五十万坛酒是无稽之谈,裴继安那一处新设立一个试行隔槽之法的“隔槽处”,难道就好到哪里去了?
比之自己架子已经搭好,样样都齐备,还有左久廉许过诺将来几个月里必定全力襄助,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而姓裴的那一处不单是平地起高楼,还连人手、砖泥、木料都不见踪影,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要是这多酿造五十万坛是死数,秦思蓬便不挣扎了,哪怕同左久廉翻了脸也要出言推拒。可正是看透了当中奥妙,他倒是觉得,未必不可为。
难道左久廉会不知道,短短数月之中,想要酿酒坊在多酿造五十万坛,是绝无可能的事?
自然是知道的。自己管着酿酒坊,也许到最后酿不到五十万坛,可只要得了三四十万,乃至多得二三十万坛,数字越大,就越好说话。
到得彼时,对比裴继安的隔槽处,对方也许架子都没有搭起来,要是同司茶监前一阵子一般,惹得酒商们闹事,简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是没有惹出事,以常理而推之,石参政已是发话了,隔槽法乃是试行,必要小心谨慎,不能大举劳民伤财,又有左久廉在后头把着,必定不会给人给物,还不知道到得最后,会是如何一地鸡毛。
两相对比,便是个庸庸碌碌的,都能被比出来了,更何况自家本来就做得好,哪里会显不出本事?
秦思蓬反复盘算,最后深深吸了一口气。
必赢的事情,便不要优柔寡断了!
唯有认真行事,不要错过了这次机会,才对得起这许多年来的辛苦,才当不负自家的天生之才!
***
左久廉在此处对着手下亲信威逼拉拢,使得对方为自己卖力,不欲要不受掌控的旁支别系从手上冒头,而在政事堂的公厅当中,石启贤却是对着桌案上垒叠得几乎要把后头坐着的人淹没的宗卷出神。
他面前摆着的东西,有自吏部调出来的裴继安履历、郭保吉对其人荐书、宣县知县彭莽往年考功及履历,有从工部中取出来的宣州圩田并新堤坝宗卷,两年以来江南西路徭役、赋税情况,另有自度支司里头抽调出来的宣县历年应税情况。
石启贤原本只是想对其人来历背景略作了解,将来才好视之情况,给予对应考验。
下头人得了分派,自然头一个就是去吏部流内铨调阅当日裴继安入官时的荐书。
饶是石启贤管过流内铨数年,见得这许多文书摆在面前时,还是吃了一惊。
他先以为其中怕是多有吹嘘之语,然而看到其人来历,竟是越州裴家子弟,又看其中仅仅靠着平铺直叙,居然写满了足足数十页纸,因怕有弄虚作假,只好复又抽调其余宗卷来作佐证,一来二去,桌上的文卷越摆越多。
石启贤人到中年,比不得从前,此时伏案太久,看得眼睛都有些花了才勉强看完,对裴继安免不得重新审视一回。
——如此能干,怨不得郭保吉明明在文路中并无多少人脉,可舍得穷尽力气也要为其奔走,不避裴家故事都肯举荐出来,还直接送进京城,又去了司酒监。
不过既然这裴继安选了走文路,郭保吉重归武功之道,今后便帮不得什么,裴家老三迟早要重新择个靠山。
不是石启贤自夸,他觉得自己虽然不甚高大,却十分能倚能靠,若是比作山岳,非泰山不能当,正正适宜这裴继安来投。
他起了心思,等到公事忙完,回府路上便不住在盘算要用什么差遣来考校这裴继安能耐,除却能耐,也要看看人品——虽然做起事来,才干比人品更重要,可这一个毕竟是打算要大用的,要是人品太差,且也要多思量一回。
石启贤正想着等到考校完了,又有什么合适的官职好给他去领,还没定出个所以然来,已是回了府。
此时早已是掌灯时分,他才进得屋子,却见妻子迎了上来,眼中含泪,面上却是又有几分喜色,还差几步路远,已是开口道:“参政,妾身想要向你讨个人情!”
石启贤惊讶极了,笑道:“夫人何故如何?有什么事情,直说便是。”
景氏忙道:“妾身想给一人求个好差事——我听得参政手下缺个好文书官,方才寻了赵管事来问,他说一时半会,实在寻不到合宜的,既如此,不如我给你荐个人来?”
石启贤更奇怪了。
景氏几乎从不过问朝中升迁任免事,也不曾为旁人说项过,哪怕她两个兄长当年官途坎坷,而石启贤一路顺风顺水,直接进了流内铨,明明很轻易就能搭把手时,她也没有提任何要求,怎么今日忽然开了这样的口?
石启贤不忙着拒绝,却有没有一口答应,问道:“是谁家求上来的,竟是把你也说动了?”
又笑道:“连坐都不叫我坐了。”
他口中说着,究竟寻了张交椅坐下,又接了丫鬟捧来的茶。
景氏忙在边上跟着坐下,拿帕子试了试泪,道:“却也不是旁人求上门来的,乃是我自家看着,觉得造孽得很——参政可知道,我今日出得门去,遇上了芸娘同沈二哥的女儿……”
石启贤有个习惯,盛夏时方才回家,并不用冰,而是拿热茶来喝,以热解热,他此时才吹好了最上头一层热茶水,正要小小抿上一口,那水恰才入喉,听得景氏这一句,当即呛在舌根同鼻腔处,那热茶水也跟着烫得他满嘴发麻,手上险些都捉不稳杯子,热茶水洒了一身,却是来不及清理,已是张口急急问道:“什么?你遇上了谁??”
第307章 不识庐山
石启贤一盏热水烫在身上,屋中自然乱作一团,众人急忙上前给他收拾一番。
等到重新落座,景氏将白日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复才道:“我先头只管着看顾人,旁的并未来得及留意,倒是女儿心细,瞧见她自家背着的竹篓,那篓子里装了不少杂物,又着人回头打听,才晓得原来她投奔了沈二哥的故旧,那一门落魄多年,家中只得一个儿子,也未曾科举,只得了一个不入流的小官,眼下恰才入京数月……”
石启贤听到此处,旁的先不管,只急急问道:“既是遇得人,又是这般落脚处,怎么不赶紧接回来?却仍留她一个在外头,如何使得?!”
语毕,当即站起身来,正要招手叫人,忽然反应过来什么似的,又勉强坐了回去,掩饰般地叹道:“先生清正一生,谁想竟是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复又补道:“我从前得过先生大恩,恩师出事时不能出手相助,眼下先人已逝,留得一个外孙女下来,之前没遇到的时候还罢了,今次既是撞见了,断没有干看着的道理。”
景氏便道:“我也邀她来家中住,只那姑娘家毕竟年纪小,见得我是生人,仍有些不放心,并不肯来,找了借口推拒。”
又道:“我想着旁的先不必说,孩子在外头,却不能叫她吃了亏去,眼下家中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出门竟是要自己提着东西,实在可怜,虽不晓得寄住的哪一家人品行究竟如何,可当日既然帮忙做了收留,又是沈二哥安排的,他此时……我一个做姨的,自然不能干看着,总要帮忙道谢。”
石启贤听她说了原委,顿时明白了其中意思。
景氏这是要以长辈的名义,替沈家女儿向寄住人家致谢。
沈氏女在其人家中暂居了将近一载,虽是个小姑娘,吃用不得什么,却也要人打理,况且对方再如何照料得不好,总归也全须全尾养出来了,当要礼尚往来才行。
方才听得说,家中只有一个婶娘,一个侄儿,那要是只回赠些金银财物,实在有些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而那侄儿已然入官,不入流,又不曾科举,想来不是什么摆得上台面,也没多少能耐,欲要上前一步,并不容易,既是要报恩,倒不如提携其人两分,给个好差遣,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
弄清楚了妻子的打算,石启贤却是摇了摇头,道:“不妥,要是想代沈家给那一门报恩,不必用这文书官的位置。”
他想了想,道:“不如下个帖子叫人过来问一问,看他是个什么想法,要是打算留在京中,我给他另谋个合适的差遣,若是想要出京,自有旁的适合的去处。”
做官自然不可能全不顾及裙带,可石启贤能爬得这么高,又在周弘殷下头坐得这么稳,怎么会知道裙带能收,却不能收到自己手下。
文书官听着仿佛不起眼,其实重要得很,除却要求文笔出众,还需要会体察上情,明白如何居中协调,另要通晓朝中各项律令、条例并各色不成文的故事。
石启贤自己就是文书官出身,很清楚一个出色的文书官能起多少作用,而遇得滥竽充数者,又将导致什么结果。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想要报恩,方法多得很,没必要把自己填进去。
景氏变通得很,见得丈夫这般回答,面上一点不悦之色都没有露,忙道:“是我想得太浅,叫参政为难了。”
又应道:“既如此,不妨叫廷玫见一见,你平日里怕是难抽出闲功夫来……”
石启贤摇头道:“旁的事情不要紧,今次事关先生外孙女儿,从前是沈轻云一应主派,我们又寻不到人,自是没有办法,而今都见得人了,却不能轻易打发,还是我亲自见一见,才好显得郑重。”
又问道:“那一家是哪里来的,那小官姓甚名谁?”
景氏道:“我着人去打听了,说是姓裴,打南边来的,只时间仓促得很,他又是新到京城,认识的人不多,也问不到太多东西。”
石启贤也不着急,转头去看历书,又心中品算了片刻,因知下回休沐有要紧事情要做,腾不出空来,便择了次月中旬一个日子,道:“下我的帖子过去,十八那天请他过来,我也看看此人是个什么品行才好安排。”
景氏点了点头,吩咐下头人记下此事。
石启贤又道:“我一时顾不过来,那念……沈家女儿,你必要多费心照料,还是早些接过来才好,落在外头毕竟看顾不到,又是个姑娘家,被人欺负了去都不晓得。”
他算了算年纪,问道:“是不是今岁就及笄了?我记得她是腊八左近生的,那及笄礼也要大办才是。”
景氏顿了顿,道:“这我却是不知,届时问了才晓得。”
她忍了一下,还是略微含酸地道:“参政对这腊八倒是记得清楚,今岁瑶璧也满十四了,到得生辰那的时候,却不要忘了她的好日子才好。”
为人父母,虽然也同情那沈念禾,更想把她接回家中照料,只是看着丈夫这般上心,甚至远超对自家儿女的用心,景氏心里又有些难过起来。
她也晓得自己嫁了个好丈夫,官做得好,人品也不差,家中通房、妾室一个也无,在外头应酬时也规矩得很。
可人心不足乃是天生。
景氏才嫁进石家没多久就有了身孕,当时石启贤刚谋了外放的差遣,又是使了大力才得来的,因想要攀爬得快些,还特地选了偏远州县,一心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初来乍到,离得又远,还怕水土不服,又不是什么大州大城,害怕不好寻大夫,景氏就留在京中待产,等到孩子出生,偏生年岁太小,更不好带着走远路。
过得两年石启贤回京诣阙,还没同儿子熟悉起来,正遇得雅州叛乱,他自荐去平叛,一走又是一年多。
石启贤走后没多久,景氏才晓得自己又得了身孕,独自一人怀胎十月,景家、石家俱无多少亲眷在,府上虽有几个下仆,却只她一个妇人,又大着肚子,还要看一个孩子,管起来实在吃力。
她熬了近十年,才把丈夫等回来,此时正遇得石启贤如攀登云梯,步步直上,不是宿在衙署,就是外出公干出,十天里头能有一天回家睡就算是走了大运。
成亲许多年,景氏嫁个丈夫,其实见面的机会还没有他那下属同他见得多,儿子、女儿全是她含辛茹苦抚养长大,嘴上虽然不好埋怨,心中又哪里会没有意见。
想到去岁才因丈夫忘了女儿生辰,叫那小的委屈了半日,却又不忍心责怪父亲,而今这一个却是把外头人的生辰记得如此细致,又怎能让景氏心中不泛酸?
石启贤在外样样细致,做事情从无半点遗漏,可回家后却色色都不上心,半点体贴之语都无,连对儿女都颇为失职。
景氏常想,即便当日丈夫娶的不是自己,而是旁人,他也不会纳妾纳通房,更不会在外头拈花惹草,实在是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做官上头,权力比起女色、钱财对他的吸引力都要大上不知多少倍。
明明此时而今儿女都大了,自家又是诰命在身,有个参知政事的丈夫,衣食无忧,甚事不愁,可不知为什么,景氏反而越发觉得意难平。
她回得房中,收拾妥当之后躺回床上,复又想起石启贤方才说的话,却是不由得庆幸女儿不在边上。
只是翻来覆去,她想一回当年沈轻云同冯芸如何恩爱,又如何如胶似漆,生得一个女儿,听闻沈轻云连沈念禾的启蒙都要和着冯芸一起做,连衣裳的花样也要管,但凡有一点可能,都要回家夜宿,此时心中又是难过,又有一种摆不上台面的暗喜——再如何好,又有什么用,而今还不是……
可等她回过神来,再想到今日沈念禾那模样,更想起从前冯芸并冯蕉夫妇的好,清醒之后,只觉得脑子里头一阵发凉,不敢置信自己竟是存有如此恶毒念头。